一种液晶背光模组及膜材背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6640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液晶背光模组及膜材背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液晶背光模组及膜材背板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背光模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膜材背板组件。背景技术
在液晶背光模组中,为了提高背光的均勻度,中心的亮度等,往往会用到多种光学膜材。这些光学膜材的基材大多为光滑的PET材质或PC材质。由于彼此摩擦系数较小,故经常出现光学膜材跳出的问题。目前常见的做法是采用塑胶框压光学膜材,但由于设计时塑胶材质与PET材质涨缩值的考量,故经常Z方向的间隙较大,同时由于窄边框的设计,塑胶框压光学膜片的面积在缩小。因此这种定位效果不佳。另一种方式是贴附胶带,由于大部分胶带在高温高湿环测时容易失效且由于考虑贴附精度故人工成本也较高,同时也不便于返工作业。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背光模组及膜材背板组件,以解决现有液晶背光模组中光学膜材定位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液晶背光模组,包含光学膜材和背板框架,光学膜材放置在背板框架上,光学膜材的边缘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背板框架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结构,通孔与定位结构卡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通孔包括宽部和窄部,定位结构为一凸起件,凸起件的横截面呈倒L形,光学膜材由通孔的宽部放入背板框架的定位结构,然后平移至窄部,凸起件的上部结构卡在膜材的背面。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上部为窄部,所述通孔的下部为宽部,宽部和窄部均为长方形,宽部的宽度大于窄部的宽度。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上部为窄部,所述通孔的下部为宽部,所述窄部为第一长方形和第一半圆形的组合,所述第一半圆形在所述第一长方形的上端,宽部为第二长方形和第二半圆形的组合,所述第二半圆形在所述第二长方形一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上部为窄部,所述通孔的下部为宽部,窄部为第一长方形,宽部为第二长方形和第二半圆形的组合,所述第二半圆形在所述第二长方形一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通孔与所述定位结构的间隙为0. 15 0. 5mm。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凸起件为经冲切和对上部进行弯折而形成的折
掉丄回ο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膜材为扩散板、扩散片、增光片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膜材背板组件,其技术方案如下[0014]一种膜材背板组件,包含光学膜材和背板框架,光学膜材放置在背板框架上,光学膜材的边缘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背板框架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结构,所述通孔与所述定位结构卡接。本实用新型的液晶背光模组和膜材背板组件中,光学膜材的通孔与背板框架的定位结构卡接,这种结构组装简单,并能限制膜材在Z方向的运动,提高了定位效果。具体而言,定位结构的凸起件的上部结构卡在膜材的背面,从而限制膜材在Z方向的运动。由于本实用新型不需要贴附胶带,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可靠性,减少了组装工时,降低了成本,并且方便返工。

图1是液晶背光模组的光学膜材装配示意图。图2是液晶背光模组的背板框架定位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一的光学膜材的通孔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二的光学膜材的通孔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三的光学膜材的通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参照图1和图2,一种液晶背光模组,包含光源、光学膜材1、背板框架2、扩散板、 导光板和底反射片。光学膜材1放置在背板框架2上。光学膜材1的边缘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11,如图3所示,通孔11包括连通的宽部111和窄部112,通孔11的下部为宽部111, 通孔11的上部为窄部112,宽部111和窄部112均为长方形,宽部111的宽度大于窄部112 的宽度。如图1、2所示,背板框架2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结构21,定位结构21为一凸起件, 凸起件的横截面呈倒L形。定位结构21和通孔11相对应,光学膜材1由通孔11的宽部 111放入背板框架2的定位结构21,然后平移至窄部112,凸起件的上部结构卡在膜材的背面。从而利用凸起件的上部结构限制了膜材1在Z方向的运动。在本实施例中,凸起件为经冲切和对上部进行弯折而形成的折墙。膜材通孔11与定位结构21的间隙设置在0. 15 0. 5mm。光学膜材1的通孔11 和背板框架2的定位结构21还可以相应的有两个或多个。光学膜材1为扩散板、扩散片、 增光片中的一种或几种。液晶背光模组可采用LED或CCFL(冷阴极管)作为光源。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通孔11的上部为窄部112,所述通孔11的下部为宽部111,所述窄部112为第一长方形和第一半圆形的组合,所述第一半圆形在所述第一长方形的上端,宽部111为第二长方形和第二半圆形的组合,所述第二半圆形在所述第二长方形一侧。实施例三[0029]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通孔11的上部为窄部112,所述通孔11的下部为宽部111,窄部112为第一长方形,宽部111为第二长方形和第二半圆形的组合,所述第二半圆形在所述第二长方形一侧。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膜材通孔11和定位结构21的数量以及设置的具体位置等。 并且,背板框架2的定位结构21与膜材1接触的地方不可有毛刺等不良。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公开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包含于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及范围的修改及均等设置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液晶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含光学膜材和背板框架,光学膜材放置在背板框架上,光学膜材的边缘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背板框架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结构,所述通孔与所述定位结构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宽部和窄部,所述定位结构为一凸起件,所述凸起件的横截面呈倒L形,光学膜材由通孔的宽部放入背板框架的定位结构,然后平移至窄部,所述凸起件的上部结构卡在光学膜材的背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上部为窄部,所述通孔的下部为宽部,宽部和窄部均为长方形,宽部的宽度大于窄部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上部为窄部,所述通孔的下部为宽部,所述窄部为第一长方形和第一半圆形的组合,所述第一半圆形在所述第一长方形的上端,宽部为第二长方形和第二半圆形的组合,所述第二半圆形在所述第二长方形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上部为窄部,所述通孔的下部为宽部,窄部为第一长方形,宽部为第二长方形和第二半圆形的组合,所述第二半圆形在所述第二长方形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液晶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与所述定位结构的间隙为0. 15 0. 5_。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液晶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件为经冲切和对上部进行弯折而形成的折墙。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液晶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材为扩散板、 扩散片、增光片中的一种或几种。
9.一种膜材背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光学膜材和背板框架,光学膜材放置在背板框架上,光学膜材的边缘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背板框架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结构,所述通孔与所述定位结构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膜材背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宽部和窄部,所述定位结构为一凸起件,所述凸起件的横截面呈倒L形,光学膜材由通孔的宽部放入背板框架的定位结构,然后平移至窄部,所述凸起件的上部结构卡在光学膜材的背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膜材背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上部为窄部,所述通孔的下部为宽部,宽部和窄部均为长方形,宽部的宽度大于窄部的宽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膜材背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上部为窄部,所述通孔的下部为宽部,所述窄部为第一长方形和第一半圆形的组合,所述第一半圆形在所述第一长方形的上端,宽部为第二长方形和第二半圆形的组合,所述第二半圆形在所述第二长方形一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膜材背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上部为窄部,所述通孔的下部为宽部,窄部为第一长方形,宽部为第二长方形和第二半圆形的组合,所述第二半圆形在所述第二长方形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9-13任一所述的膜材背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与所述定位结构的间隙为0. 15 0. 5_。
15.根据权利要求9-13任一所述的膜材背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件为经冲切和对上部进行弯折而形成的折墙。
16.根据权利要求9-13任一所述的膜材背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材为扩散板、扩散片、增光片中的一种或几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液晶背光模组及膜材背板组件,包含光学膜材和背板框架,光学膜材放置在背板框架上,光学膜材的边缘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背板框架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结构,通孔与定位结构卡接。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定位效果好的膜材背板组件。这种结构组装简单,并能限制膜材在Z方向的运动,提高了定位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不需要贴附胶带,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可靠性,减少了组装工时,并且方便返工。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202101170SQ20112015744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7日
发明者李全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