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1745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由于具有低辐射、体积小及功耗低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具体如应用在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平面电视、移动电话等电子设备中。

如图1所示,现有的显示装置包括阵列基板101a、背光板101b,用于驱动控制显示装置的驱动控制电路板102,一般的,驱动控制电路102设置在背光板101b的背面,通过柔性电路板(FPC)103将驱动控制电路102连接至阵列基板101a正面的电路。

然而,柔性电路板(FPC)103从背光板101b的背面弯折至阵列基板101a的正面时,由于柔性电路板(FPC)103为柔软的片状材质,在弯折时,会呈现圆弧状凸出,不仅使显示装置的侧边框尺寸较大,且凸出部分的柔性电路板(FPC)103易被刮伤。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组及显示装置,缩小了显示装置的侧边框尺寸,且避免了柔性电路板被刮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组及显示装置,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模组,包括:

背框,所述背框包括底部和侧部,所述底部和所述侧部形成一容置空间;

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背框底部远离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背框与所述支撑结构为一体结构。

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与所述背框底部相接的底面,与所述底面相对的顶面和连接所述底面和顶面的侧面,所述顶面与所述侧面通过圆角结构相连。

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为长条形,且所述支撑结构沿第一方向延伸。

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在第二方向的截面为弧形,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内填充有导热胶。

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沿所述第二方向宽度的最大值为0.5mm~2mm,包括端点值。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

模组,所述模组包括背框与支撑结构,所述背框包括底部和侧部,所述底部和所述侧部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背框底部远离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

柔性电路板;

其中,所述柔性电路板绑定所述显示面板并固定于所述背框底部远离所述容置空间一侧,所述柔性电路板覆盖所述支撑结构。

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柔性电路板接触面为曲面。

可选的,所述背框与所述支撑结构为一体结构。

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与所述背框底部相接的底面,与所述底面相对的顶面和连接所述底面和顶面的侧面,所述顶面与所述侧面通过圆角结构相连。

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为长条形,在所述背框底部延第一方向延伸。

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沿第二方向的截面为弧形,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内填充有导热胶。

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沿所述第二方向宽度的最大值为0.5mm~2mm,包括端点值。

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包括驱动控制电路板,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板位于所述背框底部远离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板包括板体和驱动控制电路元件。

可选的,所述柔性电路板和驱动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板体的高度。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位于所述容置空间远离所述支撑结构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异方性导电膜,所述异方性导电膜将所述柔性电路板绑定在所述阵列基板的上表面,所述上表面为远离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组及显示装置,通过设置支撑结构,用于支撑弯折的柔性电路板,从而避免了柔性电路板的圆弧状凸出,缩小了显示装置的侧边框尺寸,避免了柔性电路板被刮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一种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一种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支撑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模组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模组的支撑结构在第二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的支撑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的模组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OLED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示意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如背景技术所述,柔性电路板(FPC)从背光板的背面弯折至阵列基板的正面时,由于柔性电路板(FPC)为柔软的片状材质,在弯折时,会呈现圆弧状凸出,从而使显示装置的侧边框尺寸较大,且凸出部分的柔性电路板易被刮伤。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组及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模组包括:背框,所述背框包括底部和侧部,所述底部和所述侧部形成一容置空间;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背框底部远离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

其中,所述背框可以为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板背面的钣金板框,也可以为OLED显示装置背面的背框。在液晶显示装置结构中,所述背框上通常还设置有阵列基板、液晶层和彩膜基板,或者,所述背框上设置带有色阻层的阵列基板、液晶层和玻璃板,以形成液晶显示装置。在OLED显示装置中,所述背框上通常还设置有基板、OLED显示器件和盖板,以形成OLED显示装置。

所述背框还可以为其他电子设备的背板结构,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限定。

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背框底部远离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进一步的,以所述背框底部远离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为所述背框的底面,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底面的靠近与其配合使用的柔性电路板弯折部位的位置,即所述背框底部靠近侧部的位置,且距离距离所述柔性电路板弯折部位越近越好,以便有效的支撑起绕过所述底面边缘的柔性电路板。

其中,所述支撑结构的材质可以是金属、非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的复合材料等,用于支撑起柔性电路板,避免柔性电路板在弯折时出现的圆弧状凸出,进而缩小显示装置的侧边框尺寸。并且,所述支撑结构具有圆滑的表面,以免损伤与其配合使用的柔性电路板。

所述支撑结构可以为背框底面为平面结构的基础上附加的支撑结构,也可以与所述背框为一体结构。并且,所述支撑结构的内部可以为空心结构,也可以为实心结构,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工艺的复杂度和对整体模组的影响进行对应的设置。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模组及显示装置中,通过设置支撑结构,用于支撑弯折的柔性电路板,从而避免了柔性电路板的圆弧状凸出,缩小了显示装置的侧边框尺寸,且避免了柔性电路板被刮伤。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对该模组及显示装置进行详细说明,以对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模组,如图2所示,包括:背框201,所述背框包括底部和侧部,所述底部和所述侧部形成一容置空间202;支撑结构203,所述支撑结构203设置于所述背框201底部远离所述容置空间202的一侧。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背框201为背光板背面的钣金板框,在配合液晶显示面板使用时可以用于固定背光源内部材料的同时加强背光源强度,例如,所述背框201包括底部和侧部,所述底部和所述侧部形成一容置空间202,所述容置空间202用于放置灯条、导光板、光学膜片等。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背框201在配合有机发光面板使用时可以用于固定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例如,所述背框201包括底部和侧部,所述底部和所述侧部形成一容置空间202,所述容置空间202用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请继续参考图2,所述支撑结构203设置于所述背框201底部远离所述容置空间202的一侧。其中,所述支撑结构203的材质可以是金属、非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的复合材料等,用于支撑起与模组配合使用的柔性电路板,避免与模组配合使用的柔性电路板在弯折时出现的圆弧状凸出,进而缩小整体的侧边框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背框211与所述支撑结构213为一体结构。具体的,将所述背框211的底板预设位置进行冲压或者多次弯折,以形成该凸出的支撑结构213。所述背框211与所述支撑结构213为一体结构可以使所述支撑结构213更加牢固,避免出现支撑结构213脱落等现象。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213内还可填充导热胶215。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具有空心结构的支撑结构213中,向所述支撑结构213填充导热胶215,利于所述模组的散热。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支撑结构213包括与所述背框211底部相接的底面2131,与所述底面相对的顶面2132和连接所述底面和顶面的侧面2133,所述顶面2132与所述侧面2133通过圆角结构相连。通过设置对应的圆角结构,能够确保所述支撑结构213的表面圆滑,以免损伤与模组配合使用的柔性电路板。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213还可以为其他圆角结构,如所述支撑结构213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支撑结构213沿第二方向的截面可以为圆角多边形、弧形或抛物线形等,其中,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的模组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其中,背框221背面上为支撑结构222,所述支撑结构222为长条形,且所述支撑结构222沿第一方向延伸(如图所示的箭头方向)。其中,将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为长条形,可以简化工艺,从而使该支撑结构易于实现。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还可以为块状、或者分离的多个支撑条或者分离的多个支撑块,以实现不同的效果。

并且,在该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支撑结构222位于所述背框221背面上,所述支撑结构222在第二方向的截面为弧形,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其中,所述弧形可以为半圆弧形、3/4圆弧形等,用于形成支撑结构圆滑的表面,以免损伤与其配合使用的柔性电路板。并且,考虑到器件的实际结构,所述支撑结构222沿所述第二方向宽度的最大值为0.5mm~2mm,包括端点值。其中,所述支撑结构222沿所述第二方向宽度的最大值指的是,所述支撑结构222沿第二方向的最大尺寸,具体的,所述支撑结构222沿所述第二方向宽度的最大值还可以为1mm、1.5mm。

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中的模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支撑结构,用于支撑与模组配合使用的弯折的柔性电路板,从而避免了与模组配合使用的柔性电路板的圆弧状凸出,缩小了整体的侧边框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7所示,包括:

显示面板310,其中,所述显示面板310包括阵列基板311和彩膜基板312,以及位于阵列基板311和彩膜基板312之间的液晶层313。

模组320,所述模组为上述模组实施例中的模组,包括背框321与支撑结构322,所述背框321包括底部和侧部,所述底部和所述侧部形成一容置空间323;所述支撑结构322设置于所述背框321底部远离所述容置空间323的一侧。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背框321为背光板背面的钣金板框,所述钣金板框包括底部和侧部,所述底部和所述侧部形成一容置空间3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置空间323内还包括灯条3231、导光板3232和光学膜片3233。所述支撑结构322设置于所述背框321底部远离所述容置323空间的一侧。其中,所述支撑结构322的材质可以是金属、非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的复合材料等,用于支撑起柔性电路板330,避免柔性电路板330在弯折时出现的圆弧状凸出,进而缩小显示装置的侧边框尺寸。

其中,所述柔性电路板330绑定所述显示面板310并固定于所述背框320底部远离所述容置空间323一侧,所述柔性电路板330覆盖所述支撑结构322。

具体的,所述背框321底部远离所述容置空间323一侧设置有驱动控制电路板340,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板包括板体341和驱动控制电路元件342。在所述背框321的另一侧设置有阵列基板311,即,所述阵列基板311位于所述容置空间323远离所述支撑结构322的一侧,所述柔性电路板330绑定所述显示面板310的阵列基板311,并固定于所述背框321底部远离所述容置空间323一侧的驱动控制电路340,并且,所述柔性电路板330覆盖所述支撑结构322。

具体的,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异方性导电膜,所述异方性导电膜将所述柔性电路板330绑定在所述阵列基板311的上表面,所述上表面为远离所述容置空间323的一侧。柔性电路板330的另一侧与驱动控制电路板340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322与所述柔性电路板330接触面为曲面。通过设置支撑结构322与所述柔性电路板330接触面为曲面,能够确保与所述柔性电路板330接触的支撑结构322的表面圆滑,以免损伤柔性电路板330。具体的,如图8所示,所述支撑结构322的截面图,所述支撑结构322包括与所述背框321底部相接的底面3221,与所述底面相对的顶面3222和连接所述底面3221和顶面3222的侧面3223,所述顶面3222与所述侧面3223通过圆角结构相连,以确保与所述柔性电路板330接触的支撑结构322的表面圆滑,以免损伤柔性电路板330。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若所述支撑结构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支撑结构沿第二方向的截面可以为圆角多边形、弧形或抛物线形等,其中,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支撑结构在第二方向的截面为弧形。其中,所述弧形可以为半圆弧形、3/4圆弧形等,用于形成支撑结构圆滑的表面,以免损伤柔性电路板。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器件的实际结构,如图9所示,支撑结构322沿所述第二方向宽度的最大值A为0.5mm~2mm,包括端点值。其中,所述支撑结构322沿所述第二方向宽度的最大值指的是,所述支撑结构322沿第二方向的最大尺寸,具体的,所述支撑结构322沿所述第二方向宽度的最大值还可以为1mm、1.5mm。

进一步的,以所述背框321底部远离所述容置空间323的一侧为所述背框的底面,所述支撑结构322设置于所述底面的靠近柔性电路板330弯折部位的位置,即所述背框321底部靠近侧部的位置,且所述支撑结构322距离所述柔性电路板330弯折部位越近越好,以便有效的支撑起绕过所述底面边缘的柔性电路板330。

以便有效的支撑起绕过所述底面边缘的柔性电路板3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322与所述柔性电路板330弯折部位的距离B为0.1~3mm,具体的,所述最小距离可以为0.1mm,0.5mm,1mm,1.5mm,2mm,3mm等。

为避免影响柔性电路板330与驱动控制电路板340,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所述支撑结构322的高度D2小于或等于所述板体341的高度D1。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框与所述支撑结构为一体结构。具体的,将所述背框的底板预设位置进行冲压或者多次弯折,以形成该凸出的支撑结构。所述背框与所述支撑结构为一体结构可以使所述支撑结构更加牢固,避免出现支撑结构脱落等现象。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如图10所示的模组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其中,背框321背面上设有支撑结构322和驱动控制电路板340,所述支撑结构322为长条形,且所述支撑结构322沿第一方向延伸(如图所示的箭头方向)。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柔性电路板330(图10所示的虚线框部分)的延伸方向。将所述支撑结构322设置为长条形,可以简化工艺,从而使该支撑结构易于实现。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还可以为块状、或者分离的多个支撑条或者分离的多个支撑块,以实现不同的效果。

并且,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内填充有导热胶。具体的,在具有空心结构的支撑结构中,向所述支撑结构填充导热胶,以利于所述模组的散热。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OLED显示装置,如图11所示,包括:

显示面板410,其中,所述显示面板410包括玻璃基板411,阵列基板412和发光器件层413,以及位于发光器件层上的盖板414。

模组420,所述模组为上述模组实施例中的结构,包括背框421与支撑结构422,所述背框421包括底部和侧部,所述底部和所述侧部形成一容置空间423;所述支撑结构422设置于所述背框421底部远离所述容置空间423的一侧。

其中,至少玻璃基板411位于所述容置空间423中。

柔性电路板430,其中,所述柔性电路板430绑定所述显示面板410并固定于所述背框421底部远离所述容置空间423一侧,所述柔性电路板430覆盖所述支撑结构422。

具体的,所述背框421底部远离所述容置空间423一侧设置有驱动控制电路板440,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板440可以包括板体和驱动控制电路元件。所述柔性电路板430绑定所述显示面板410的阵列基板412,并固定于所述背框421底部远离所述容置空间423一侧的驱动控制电路440,并且,所述柔性电路板430与所述驱动控制电路440电连接。并且,所述柔性电路板430覆盖所述支撑结构422。

在本实施例中,将模组实施例中的模组结构应用于OLED显示装置中,通过在模组设置支撑结构,用于支撑弯折的柔性电路板,从而避免了柔性电路板的圆弧状凸出,缩小了显示装置的侧边框尺寸。

本说明书中各个部分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部分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部分的不同之处,各个部分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