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盖板组件及3D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4569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玻璃盖板组件及3D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玻璃盖板组件及3D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裸眼3D产品,比如液晶狭缝光栅的手机/平板,柱面透镜膜的手机/平板以及液晶透镜的手机/平板。这些产品都需要在原2D产品的基础上增加3D光学器件,如液晶狭缝光栅、透镜膜、液晶透镜,增加这些器件,无疑会增加产品的厚度和重量,这对便携式手持终端来说,都是劣势。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完全不增加原有模组的部件,且厚度和重量完全不需改变的玻璃盖板组件及3D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实现3D产品时,由于需要在玻璃盖板和位于显示器之间增加3D光学器件,从而增加产品的厚度和重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玻璃盖板组件及3D显示装置。

一种玻璃盖板组件包括玻璃盖板、狭缝光栅图案层和至少一层触控层;所述玻璃盖板、所述狭缝光栅图案层和所述至少一层触控层从外向内依次层叠设置。

优选地,所述狭缝光栅图案层包括多个狭缝光栅单元,所述多个狭缝光栅单元之间相对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玻璃盖板的内表面,并形成均匀分布的多个狭缝以形成狭缝光栅图案。

优选地,还包括层叠地设于所述玻璃盖板和所述触控层之间的透明保护层,所述透明保护层设于所述玻璃盖板的内表面,并覆盖多个所述狭缝光栅单元,从而将多个所述狭缝光栅单元夹设于所述透明保护层和所述玻璃盖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透明保护层延伸进入相邻两个所述狭缝光栅单元之间的狭缝,且覆盖所述狭缝底部裸露的所述玻璃盖板的内表面。

优选地,在多个所述狭缝光栅单元之间,任意两个所述狭缝光栅单元的宽度相同,任意两个所述狭缝的宽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触控层和所述透明保护层直接接触地层叠设置。

优选地,所述玻璃盖板组件包括一层所述触控层,且还包括层叠地设于所述透明保护层和所述触控层之间的一层第一贴合胶层。

优选地,所述玻璃盖板组件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层所述触控层,且还包括至少两层第一贴合胶层,其中一层所述第一贴合胶层设于所述透明保护层和所述触控层之间,其余的所述第一贴合胶层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触控层之间。

一种3D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器和玻璃盖板组件,所述玻璃盖板组件设于所述显示器的出光侧;所述玻璃盖板组件是如上任一所述的玻璃盖板组件。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贴合胶层,所述第二贴合胶层设于所述玻璃盖板组件最内侧的触控层和所述显示器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显示装置将具有3D显示功能的狭缝光栅图案层集成在具有触控层的玻璃盖板组件的结构中,使玻璃盖板组件不仅具有触控功能,还具有3D显示功能,相对于已知的增加3D光学器件的方案,可以有效的减小模组厚度和重量,减少贴合的次数和中间介质,且还可以提高模组的透过率和生产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3D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3D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3D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所述3D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器110、玻璃盖板组件130和设于所述显示器110和所述玻璃盖板组件130之间的第二贴合胶层150,所述玻璃盖板组件130设于所述显示器110的出光侧。可选择的,所述3D显示装置100可以是如手机、平板、车载电脑、车载显示器、计算机等具有显示和触屏功能的的装置,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应当理解,所述第二贴合胶层150为透明胶层。

所述显示器110可以提供视差图像,包括但不限于TFT(Thin Film Transistor)显示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器、PDP(Plasma Display Panel)显示器、EL(electro-luminescence)显示器等。其中,所述视差图像可以通过所述玻璃盖板组件130转换为三维影像。

所述玻璃盖板组件130包括玻璃盖板131、狭缝光栅图案层133、透明保护层135和一层触控层137。其中,沿朝向所述显示器110方向,所述玻璃盖板131、所述狭缝光栅图案层133、所述透明保护层135和所述一层触控层137从外向内依次层叠设置。

所述玻璃盖板131是用于保护显示装置的显示器的普通玻璃盖板。设定所述玻璃盖板朝向所述显示器110的一面为内表面,远离所述显示器110的一面为外表面。应当理解,所述玻璃盖板131的外表面可以设有涂层处理,例如钢化处理或防指纹处理等。

所述狭缝光栅图案层133设置于所述玻璃盖板131的内表面。具体地,所述狭缝光栅图案层133包括多个狭缝光栅单元132,所述多个狭缝光栅单元132之间相对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玻璃盖板131的内表面,并形成均匀分布的多个狭缝134以形成狭缝光栅图案。

其中,在多个所述狭缝光栅单元132之间,任意两个所述狭缝光栅单元132的宽度相同,任意两个所述狭缝134的宽度相同。

所述透明保护层135设于所述玻璃盖板131的内表面,并覆盖多个所述狭缝光栅单元132,从而将多个所述狭缝光栅单元132夹设于所述透明保护层135和所述玻璃盖板131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保护层135还延伸进入相邻两个所述狭缝光栅单元132之间的狭缝134,且覆盖所述狭缝134底部裸露的所述玻璃盖板131的内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层137的一侧与所述透明保护层135直接接触地层叠设置,另一侧与所述第二贴合胶层150贴合,从而实现所述显示器110和所述玻璃盖板组件130之间的胶合连接。

可选择地,所述触控层137可以是电容式触控层或电阻式触控层,例如:ITO层、ATO层等。当然,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层137还可以是音波式触控层或光学式触控层,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

实施例一中3D显示装置100的加工过程如下:

首先,在所述131盖板玻璃上设置具有遮挡功能的狭缝光栅图案层133,和贴合对位mark;

然后,再均匀涂覆所述透明保护层135保护狭缝光栅图案层133,并将所述透明保护层135作为所述触控层137的过渡层,在所述透明保护层135上设置所述触控层137,所述触控层137通过FPC由外围电路控制,由所述第二贴合胶层150通过所述狭缝光栅图案层133的对位mark与显示器110进行精确对位贴合。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显示装置将具有3D显示功能的狭缝光栅图案层集成在具有触控层的玻璃盖板组件的结构中,使玻璃盖板组件不仅具有触控功能,还具有3D显示功能,相对于已知的增加3D光学器件的方案,可以有效的减小模组厚度和重量,减少贴合的次数和中间介质,且还可以提高模组的透过率和生产良率。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实施例二提供的3D显示装置200包括显示器210、玻璃盖板组件230和设于所述显示器210和所述玻璃盖板组件230之间的第二贴合胶层250,所述玻璃盖板组件230设于所述显示器210的出光侧。

而且,实施例二提供的3D显示装置200的结构与实施例一提供的3D显示装置100基本相同,主要不同在于:所述玻璃盖板组件230包括玻璃盖板231、狭缝光栅图案层233、透明保护层235和一层触控层237,且还包括设于透明保护层235和触控层237之间的一层第一贴合胶层239。所述第一贴合胶层239用于贴合连接所述透明保护层235和所述触控层237。应当理解,所述第一贴合胶层239为透明胶层。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3,实施例三提供的3D显示装置300包括显示器310、玻璃盖板组件330和设于所述显示器310和所述玻璃盖板组件330之间的第二贴合胶层350,所述玻璃盖板组件330设于所述显示器310的出光侧。

而且,实施例三提供的3D显示装置300的结构与实施例一提供的3D显示装置100基本相同,主要不同在于:所述玻璃盖板组件330包括玻璃盖板331、狭缝光栅图案层333、透明保护层335和层叠设置的两层触控层337,且还包括两层第一贴合胶层339。其中一层所述第一贴合胶层339设于透明保护层335和触控层337之间并用于贴合连接所述透明保护层335和所述触控层337,另外一层所述第一贴合胶层339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触控层337之间。应当理解,所述第一贴合胶层339为透明胶层。

当然,不限于本实施例三,所述玻璃盖板组件330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三层触控层337,且还包括至少三层第一贴合胶层339。其中一层所述第一贴合胶层339设于透明保护层335和触控层337之间并用于贴合连接所述透明保护层335和所述触控层337,其余的所述第一贴合胶层339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触控层337之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