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97303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液晶显示装置经过最近几十年的发展,由于其高品质画质,低功率及低成本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
[0003]如图1为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显示面板10和背光源20,背光源20包括胶框23、背板21、光学膜片22和发光件24等结构。可以看出,显示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导致整体成本较高。
[0004]因此,如何降低显示装置的成本同时不会影响显示面板固定的稳定性,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和一种显示装置,能够降低显示装置的成本,同时保持显示面板的稳定。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源和用于连接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背光源的边框,所述边框包括环绕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背光源的多个边框侧壁,其中,至少两个相对的边框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的支撑结构,所述背光源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的下方,所述边框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显示面板固定在所述支撑结构表面的固定结构。
[0007]优选地,所述边框侧壁上设置有多对切口,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所述边框侧壁的位于每对切口之间的部分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中部弯折形成的多个支撑件。
[0008]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的支撑面与所述边框侧壁顶端的距离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一 Sc ο
[0009]优选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支撑结构之间的粘合材料,和/或
[0010]设置在至少两个相对的边框侧壁上的遮挡件,所述遮挡件压覆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
[0011]优选地,所述边框包括四个边框侧壁,其中两个相对的边框侧壁上设置有所述支撑结构,其余两个相对的边框侧壁上设置有所述遮挡件。
[0012]优选地,所述遮挡件与所述边框侧壁形成为一体结构。
[0013]优选地,所述背光源包括背板和光学膜片,所述背板包括背板底壁、背板侧壁和设置在背板侧壁顶端的承载台,所述光学膜片设置在所述承载台和所述支撑结构之间。
[0014]优选地,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边框侧壁和所述背板侧壁的连接件。
[0015]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模组。
[0016]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结构可以对显示面板进行支撑,将显示面板与背光源的光学膜片隔开,因此所述显示模组不需要设置胶框,从而简化了显示模组的结构,降低了成本,并且胶框的取消增大了显示面积,更有利于窄边框的实现。另外,固定结构可以将显示面板固定在支撑结构的表面,因此,即使在显示模组移动的过程中,显示面板也会稳定地支撑在支撑结构上,提高显示模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7]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是现有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支撑在支撑结构上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遮挡件压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设置有支撑件的边框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两相邻的边框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附图标记为:10、显示面板;20、背光源;21、背板;211、背板底壁;212、背板侧壁;213、承载台;22、光学膜片;23、胶框;24、发光件;30、边框;31、边框侧壁;32、支撑结构;321、支撑件;33、粘合材料;34、遮挡件;40、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如图2至图4所示,包括显示面板10、背光源20和用于连接显示面板10和背光源20的边框30,边框30包括环绕显示面板10和背光源20的多个边框侧壁31,至少两个相对的边框侧壁31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显示面板10的支撑结构32,背光源20设置在支撑结构32的下方,边框30还包括用于将显示面板10固定在支撑结构32表面的固定结构。
[0026]需要指出的是,支撑结构32属于边框30的一部分,支撑结构32可以对显示面板10进行支撑,将显示面板10与背光源20的光学膜片隔开,因此所述显示模组不需要设置胶框,从而简化了显示模组的结构,降低了成本,并且胶框的取消增大了显示面积,更有利于窄边框的实现。另外,固定结构可以将显示面板10固定在支撑结构32的表面,因此,即使在显示模组移动的过程中,显示面板10也会稳定地支撑在支撑结构上,提高显示模组的稳定性。
[002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上”、“下”均是指图2中的上、下方向。
[0028]支撑结构32可以具有不同的设置形式,只要可以对显示面板10进行支撑,并将显示面板10和背光源20隔离开即可。例如,支撑结构32可以为条形结构,所述条形结构的一侧利用焊接或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在边框侧壁31上。
[002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边框侧壁31上设置有多对切口,支撑结构32包括边框侧壁31位于每对切口之间的部分朝向显示面板10的中部弯折形成的多个支撑件321 (如图4所示)。多对切口在边框侧壁上均匀设置,以使得多个支撑件321均匀分布,从而对显示面板10稳定地支撑。这种设置方式的好处在于,利用边框侧壁31本身的结构就可以形成支撑结构32,因而不需要在边框侧壁31上额外设置其他材料形成所述支撑件,从而使得制作方法更加简单,且节省了材料。
[0030]在本实用新型中,多个边框侧壁31环绕在显示面板10和背光源20周围,也就是说,在图2中的竖直方向上,支撑结构32的位置低于边框侧壁31的顶端位置。优选地,如图2所示,支撑结构32的支撑面与边框侧壁31顶端的距离与显示面板10的厚度一致,从而增大显示模组移动过程中显示面板10的侧面被边框侧壁31完全遮挡住并保护,减小显示模组移动过程中可能对显示面板10造成的损伤。而且,边框侧壁31上没有凸出于显示面板表面的部分,从而使得显示装置更加美观。
[0031]本实用新型对所述固定结构的形式和设置方式不作具体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