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具后盖与边框的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5867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灯具后盖与边框的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灯具后盖与边框的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灯具中,部分灯的组件为平板型,其光线平面式输出,能够发出较为宽广柔亮的光线,功耗较低,使用寿命长,照明空间内的光线均匀性极好,平板灯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青睐,逐渐成为照明用具的重点。

目前的一些平板灯具,其固定夹持平板灯具的方式仍是采用螺丝固定,即在装夹平板灯组件时,将后盖和边框通过螺丝固定。该种固定方式能实现将平板灯组件牢固装夹,但是对于安装灯具这样一个工种,装夹灯板并上紧螺丝,较为不方便;同时会使用较多的螺丝,影响平板灯的外观。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具后盖与边框的锁紧装置,解决现有技术设计中螺丝固定不方便、不美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灯具后盖与边框的锁紧装置,包括设置于灯具表面周边的型材框条、及连接灯具后盖的压板条;所述型材框条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槽边和第二槽边,所述压板条对应第一槽边和第二槽边设置有第一弹性卡脚和第二弹性卡脚,所述第一弹性卡脚、第二弹性卡脚的末端在两卡脚背离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扣结构;所述型材框条的一侧外伸设置有下夹持边,所述压板条设置有对应下夹持边的上夹持边;所述第一槽边的内侧设置有与第一弹性卡脚的第一卡扣结构对应的第二卡扣结构;所述第一槽边在第二卡扣结构以上部分的表面为倾斜的、在第二卡扣结构以下部分的表面为竖直的,所述第二槽边设置为二级阶梯状、且阶梯过渡形状与第一卡扣结构的形状对应,所述第二槽边的下段阶梯相对卡槽内侧凹陷;所述卡槽的中部设置有加强肋板,所述加强肋板靠近第二槽边设置;当型材框条与压板条卡装时所述加强肋板的上端抵住压板条的下平面。

进一步,所述第一卡扣结构设置为卡勾,所述第二卡扣结构设置为凸起。

进一步,所述压板条的上夹持边呈Z型,所述上夹持边末端部的下底面为水平面;所述下夹持边末端翘起,其末端部的上平面对应为水平面。

进一步,所述下夹持边在中部设置有夹持凸起。

进一步,所述上夹持边在靠近第二弹性卡脚的一段为水平段,其下表面为水平面;所述第二槽边上端的端部对应设置为平台。

进一步,所述压板条在远离上夹持边的一端设置有后伸着力梁,所述后伸着力梁的下表面为水平面;所述卡槽的第一槽边上端的端部与型材框条侧边的连接结构为水平板;所述后伸着力梁下表面与所述水平板表面对应。

进一步,所述卡槽、型材框条的侧边、型材框条的底边之间形成一空腔。

进一步,所述型材框条的侧面和底面分别设置有数条梯形凹槽。

进一步,所述压板条的上端面设置有至少一条V型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灯具后盖与边框的锁紧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计卡脚及卡槽,快速实现将灯具后盖与灯具边框连接固定;

2.将卡槽的一个槽边设计为有一定倾斜过渡的形状,前端开口较大,卡脚卡入卡槽时方便对位,卡槽有尺寸过渡,卡入受力均衡适中,同时安装工人无须仰着脖子查看卡脚与卡槽是否对口准确,可大致对位,可轻力压入,卡入过程受力适中、有过渡则卡脚不易发生断损;

3.卡槽设置有加强肋板,用于提高卡槽的强度,同时余留第二卡脚极小的变形及移动空间,防止压板条发生翘首且滑移时两卡脚转体而脱离卡槽;

4.型材框条的侧边、底边设置有梯形凹槽,压板条的上端面设置有V型材,具有一定的美观艺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型材框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压板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采用灯具后盖与边框的锁紧装置,包括设置于灯具表面周边的型材框条1、及连接灯具后盖的压板条2;所述型材框条1设置有卡槽11,所述卡槽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槽边111和第二槽边112,所述压板条2对应第一槽边111和第二槽边112设置有第一弹性卡脚21和第二弹性卡脚22,所述第一弹性卡脚21、第二弹性卡脚22的末端在两卡脚背离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扣结构;所述型材框条1的一侧外伸设置有下夹持边12,所述压板条2设置有对应下夹持边12的上夹持边23;所述第一槽边111的内侧设置有与第一弹性卡脚21的第一卡扣结构对应的第二卡扣结构;所述第一槽边111在第二卡扣结构以上部分的表面为倾斜的、在第二卡扣结构以下部分的表面为竖直的,所述第二槽边112设置为二级阶梯状、且阶梯过渡形状与第一卡扣结构的形状对应,所述第二槽边112的下段阶梯相对卡槽11内侧凹陷;所述卡槽11的中部设置有加强肋板113,所述加强肋板113靠近第二槽边112设置;当型材框条1与压板条2卡装时所述加强肋板113的上端抵住压板条2的下平面。

所述第一卡扣结构设置为卡勾211a,所述第二卡扣结构设置为凸起111a。

本实施例中,型材框条1设置有卡槽11、且一侧外伸设置有下夹持边12,卡槽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槽边111和第二槽边112,第一槽边111设置有凸起111a、第二槽边112设置为阶梯状。压板条2设置有第一弹性卡脚21、第二弹性卡脚22,压板条2对应设置有上夹持边23,第一弹性卡脚21、第二弹性卡脚22的末端在两卡脚背离侧分别设置有卡勾211a。灯具后盖与边框固定时,压板条2的卡脚卡入卡槽11,第一弹性卡脚21卡扣第一槽边111的凸起111a,第二弹性卡脚22卡扣第二槽边112的阶梯,实现上夹持边23和下夹持边12固定夹持灯板。

本实施例中,第一槽边111在凸起111a以上部分的表面为倾斜的、凸起111a以下部分的表面为竖直的;第二槽边112设置为二级阶梯状、且阶梯过渡形状与卡勾211a对应,第二槽边112的下段阶梯相对卡槽11内侧凹陷。卡槽11的开口设计有过渡,开口较大,所以安装工人只需将压板条2的两卡脚大致对应卡槽11,避免仰头准确对位卡扣与卡槽11而带来的不便;两个卡脚有过渡的卡入卡槽11,用力适中、有过渡,卡入方便迅速,卡脚也不易发生断损。

本实施例中,卡槽11的中部设置有加强肋板113,加强肋板113靠近第二槽边112设置,即与第二弹性卡脚22间距极小;加强肋板113与第二槽边112的设置间距保证第一弹性卡脚21及第二弹性卡脚22能卡入卡槽11。当型材框条1与压板条2卡装时,压板条2的上夹持边23支撑灯板,加强肋板113的上端抵住压板条2的下平面,第二弹性卡脚22处于第二槽边112与加强肋板113的狭小活动空间。当压板条2发生翘首、且滑移时,余留的滑移动空间小,加强肋板113迅速抵住第二弹性卡脚22的腋位,第二弹性卡脚22仍在牢固卡扣第二槽边112。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压板条2的上夹持边23呈Z型,所述上夹持边23末端部的下底面为水平面。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下夹持边12末端翘起,其末端部的上平面对应为水平面;所述下夹持边12在中部设置有夹持凸起12a。本实施例中,上夹持边23与下夹持边12采用平面夹持,受力发散均衡,灯板不易被挤压开裂;同时下夹持边12还设置有夹持凸起12a,增大夹持摩擦力。

如图1至图3所示,上夹持边23在靠近第二弹性卡脚22的一段为水平段,其下表面为水平面;所述第二槽边112上端的端部对应设置为平台。所述压板条2在远离上夹持边23的一端设置有后伸着力梁24,所述后伸着力梁24的下表面为水平面;所述卡槽11的第一槽边111上端的端部与型材框条1侧边的连接结构为水平板;所述后伸着力梁24与所述水平板表面对应。本实施例中,压板条2及型材框条1连接紧凑,压板条2不易发生翘首,卡脚与卡槽11卡扣受力的体现效果大。

如图2所示,卡槽11、型材框条1的侧边、型材框条1的底边之间形成一空腔。本实施例中,设置空腔,可以降低型材框条1质量,便于型材框条1悬吊或固定安装。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型材框条1的侧面设置有数条梯形凹槽;所述型材框条1的底面设置有数条梯形凹槽;所述压板条2的上端面设置有至少一条V型槽。本实施例中,梯形凹槽及V型槽的设置,可以提高灯具整体外观美感。

以上所述,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