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的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3039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床的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大型立式车床等机床中使用的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在转塔上设置通过回转而切换使用的多个工 具,在工具切换时使该转塔相对于转塔台自动回转,该自动回转型转塔 装置一般为如下结构(参照本实施例的附图,对与本实施例相同的部分 附加相同标号进行说明)。所述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构成为,将设置有多个工具(分别更换自如地设置在多个保持架20上的多个刀具14)的转塔3回转自如地包嵌在 突设固定于转塔台1的回转轴部2上,并且,将该转塔3设置为可沿着 该回转轴部2往复滑动,该转塔装置设置有离合器装置4,该离合器装置 4通过该转塔3的轴向滑动而可卡合或脱离地对转塔分度位置进行卡定固 定,通过使转塔3从基端部向前端部滑动,解除(松开)离合器装置4 的卡定固定,使转塔3回转自如,回转后,在分度位置再次使转塔3返 回滑动,利用离合器装置4卡定固定(卡紧)而不能回转。具体而言,构成为在该转塔3上设置回转齿轮部17,该回转齿轮部 17与由分度回转驱动装置15驱动的传递齿轮16啮合,作为离合器装置 4,在转塔台1上设置离合器卡定部18,并且,在转塔3的基端部设置与 离合器卡定部18进行止转凹凸卡合的离合器卡合部19,在使转塔3从基 端部向前端部滑动时,离合器卡定部18和离合器卡合部19的卡合解除, 可以回转,利用分度回转驱动装置15,借助回转齿轮部17和传递齿轮 16的啮合,转塔3进行分度回转。并且,所述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设置有液压滑动驱动机构,该液压滑动驱动机构由以下部分构成滑动驱动用的油供给装置;离合器解除 用压力室6,其从该油供给装置经由电磁阀使油流入,由此使转塔3在轴 向滑动,以解除离合器装置4的卡定固定;以及离合器用压力室7A,其是由于该转塔3的离合器解除用的滑动而变窄的滑动移动用间隙7,利用 电磁阀反向进行切换而使油流入该滑动移动用间隙7,由此使转塔3返回 滑动,由离合器装置4再次卡定固定。进一步进行说明,以如下方式构成转塔3:在回转轴部2上设置伸 出部21,在该伸出部21的基端侧和前端侧两者形成有间隙部,该间隙部 的宽窄通过转塔3的滑动而改变,且互相利用O型圈等密封并隔绝,所 述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构成为,将由该转塔3和伸出部21的前端侧面形 成的一个间隙部作为所述离合器解除用压力室6,将由该转塔3和伸出部 21的基端侧面形成的另一个间隙部作为所述滑动移动用间隙7即离合器 用压力室7A,通过油供给装置,经由设置在回转轴部2或伸出部21中 的油供给路22,使油流入所述离合器解除用压力室6,由此使该离合器 解除用压力室6扩张,使转塔3相对于固定侧即伸出部21向前端侧滑动, 来解除离合器装置4的卡定固定,通过使油反向流入所述离合器用压力 室7A,从而使该离合器用压力室7A扩张,使转塔3相对于固定侧即伸 出部21向基端侧返回滑动,通过离合器装置4对转塔3的分度位置进行 卡定固定。在这种机床中,不仅由于可回转切换地装备有多个工具的转塔的自 重,而且由于加工时特别是车削时施加大的负荷,所以需要大的卡紧力。 因此,如上所述,即使在现有的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中的转塔的滑动驱 动中使用液压滑动机构,在转塔回转结束后,也需要通过产生该大的卡 紧力的液压,来按压保持离合器卡定固定的状态。并且,另一方面,这样使用产生大的卡紧力(转塔的返回滑动驱动 力)的液压,使转塔返回滑动来卡定固定离合器装置,但是,由于形成 为通过产生该大的卡紧力的液压来使转塔滑动以解除离合器装置的结 构,所以即使为了在使转塔滑动以进行回转(离合器解除)时不会产生 必要以上的大的滑动驱动力,而将使油流入的离合器解除用压力室设计6得尽量小,或者设计得相当小,基于液压的滑动驱动力仍然很大,因此, 在滑动移动用间隙7由于该离合器解除用的滑动而变窄、消失并成为抵 靠状态时,由于该液压的按压,在卡紧回转时,在该抵靠面上产生大的 滑动摩擦阻力。艮P,由于通过液压使转塔返回滑动,来按压保持基于离合器装置的 卡定固定状态,所以,能够抵抗加工时大的负荷,但是,在为了离合器 解除而使转塔滑动后,使该转塔回转时,由于基于液压的滑动按压大, 所以,在回转时产生大的滑动摩擦阻力,由此,磨损剧烈,耐久性也差, 在回转时有可能卡住。因此,以往,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例如如日本实开昭57-149903号 所示,必须设置液压降低机构等,当油向离合器解除用压力室的流入为 预定压力以上时,或者进行预定行程以上的滑动时,该液压降低机构使 旁通路连通,油从隔绝的卡紧解除用压力室经由旁通路流入相反的滑动 移动用间隙(离合器用压力室),来减小滑动驱动。因此,产生制造和控制复杂、成本高、批量生产率差等问题,并且, 还产生卡紧解除(转塔回转)用的松开速度慢等问题。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57-149903号公报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床的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该机床的 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的目的在于以无液压来实现节省资源,着眼于成为 无液压化的一大障碍的、对使转塔不能回转地卡紧的状态进行卡定固定 保持和解除的转塔的滑动驱动机构,打破了现有的固定概念,能够通过 基于空气供给装置的气压滑动驱动机构,对使该转塔不能回转地卡紧的 状态进行卡定固定保持,作为无法产生能够直接抵抗大切削力(车削力) 的驱动力的空气式滑动驱动机构,也能够通过楔机构充分承受转塔的自 重以及大的切削力,由此,不会对转塔回转和切削功能造成障碍,能够 实现无液压化,实现节省能源、节省资源,而且,通过该无液压化,不 需要设置所述的要求复杂的设计和控制的液压降低机构,仅在转塔的卡定解除时的抵靠面(回转时的滑动面)上设置干轴承等简单的阻力降低 用部件,就能够容易地确保顺畅且耐久性优异的回转功能,也能够提高 回转时的松开速度等,是划时代的机床的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 参照


本发明的主旨。一种机床的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该机床的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构 成为,在转塔台l上设置回转轴部2,在该回转轴部2上设置回转自如且沿轴向滑动自如的转塔3,且该转塔装置设置通过该转塔3的轴向滑动而 可卡合或脱离地对转塔分度位置进行卡定固定的离合器装置4,通过使所 述转塔3滑动,来解除所述离合器装置4的卡定固定,使转塔3回转, 在分度位置再次使转塔3返回滑动,利用所述离合器装置4卡定固定为 不能回转,其特征在于,该机床的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具有气压滑动驱 动机构8,该气压滑动驱动机构8由以下部分构成滑动驱动用的空气供 给装置5;离合器解除用压力室6,其通过该空气供给装置5使空气流入, 由此使所述转塔3沿所述轴向滑动,来解除所述离合器装置4的卡定固 定;以及滑动移动用间隙7,其由于该转塔3的离合器解除用的滑动而变窄,并且,该机床的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具有如下构成的楔机构13:在使空气流入所述离合器解除用压力室6而使所述转塔3滑动时抵靠的所 述滑动移动用间隙7的内表面部上,设置降低该转塔3回转时的滑动摩 擦阻力的阻力降低用部件9,并且该转塔装置设置楔卡合部10和与该楔 卡合部10卡合的楔部11,该楔卡合部10通过所述转塔3的返回滑动而 移动或扩口,使该楔部11通过楔驱动装置12的驱动或通过施力而移动 来卡合在所述楔卡合部10上,由此,对进行返回滑动且由所述离合器装 置4卡定固定的处于不能回转的加工位置的所述转塔3进行楔卡定保持。 并且,根据本发明第1方面所述的机床的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其 特征在于,该机床的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构成为,将所述转塔3回转自 如地包嵌在突设并固定于所述转塔台1的所述回转轴部2上,并使所述 转塔3可沿着该回转轴部2往复滑动,在该转塔3上设置回转齿轮部17, 该回转齿轮部17与由分度回转驱动装置15驱动的传递齿轮16啮合,作 为所述离合器装置4,在所述转塔台1上设置离合器卡定部18,并且,在所述转塔3的基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离合器卡定部18卡合的离合器卡合部19,在使所述转塔3从基端部向前端部滑动时,所述离合器卡定部18 和所述离合器卡合部19的卡合解除,可以回转,利用所述分度回转驱动 装置15,借助所述回转齿轮部17和所述传递齿轮16的啮合,转塔3进 行分度回转,该转塔装置以如下方式构成所述转塔3:在所述回转轴部2 上设置伸出部21,在该伸出部21的基端侧和前端侧两者形成有间隙部, 该间隙部的宽窄通过所述转塔3的滑动而改变,且间隙部互相隔绝,该 机床的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构成为,将由该转塔3和伸出部21的前端侧 面形成的一个间隙部作为所述离合器解除用压力室6,将由该转塔3和伸 出部21的基端侧面形成的另一个间隙部作为由于所述离合器解除用的转 塔3的滑动而变窄的所述滑动移动用间隙7、或者通过使空气流入而使转 塔3返回滑动并通过所述离合器装置4卡定固定的所述滑动移动用间隙7 即离合器用压力室7A,通过所述空气供给装置5经由设置在所述回转轴 部2或所述伸出部21中的空气供给路22,使空气流入所述离合器解除用 压力室6,由此使转塔3相对于固定侧即伸出部21向前端侧滑动,并且, 在通过该滑动而抵靠且成为转塔3回转时的滑动面的所述滑动移动用间 隙7的内表面部上,作为所述阻力降低用部件9而设置干轴承9A。并且,根据本发明第1方面 第2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机床的 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以如下方式 构成所述楔机构13:将所述回转轴部2形成为中空结构,在该回转轴部 2内设置伴随所述转塔3的滑动而一起移动的滑动轴部23,在该滑动轴 部23的基端部设置所述楔卡合部10,或在该滑动轴部23的基端部设置 楔卡合部形成部IOA,利用该楔卡合部形成部10A和所述转塔3或所述 回转轴部2的基端部设置所述楔卡合部10,使楔卡合部10与转塔3 —起 滑动自如或通过转塔3的滑动而改变宽窄。并且,根据本发明第1方面 第2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机床的 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气缸装置构成所述楔驱动装置 12,使进行所述离合器装置4的卡合脱离的所述转塔3的滑动驱动、以 及对离合器装置4的卡定固定进行楔卡定保持的所述楔部11的驱动这两者为气压驱动。并且,根据本发明第3方面所述的机床的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其 特征在于,利用气缸装置构成所述楔驱动装置12,使进行所述离合器装置4的卡合脱离的所述转塔3的滑动驱动、以及对离合器装置4的卡定固定进行楔卡定保持的所述楔部11的驱动这两者为气压驱动。由于本发明如上所述那样构成,所以,即使作为无法产生能够直接 抵抗大切削力(车削力)的驱动力的空气式滑动驱动机构,也能够通过 基于楔机构的楔锁定充分承受转塔的自重以及大的切削力,由此,不会 对转塔回转和切削功能造成障碍,能够实现无液压化,实现节省能源、 节省资源,而且,通过该无液压化,不需要设置以往那种要求复杂的设 计和控制的液压降低机构,仅在转塔的卡定解除时的抵靠面(回转时的 滑动面)上设置干轴承等简单的阻力降低用部件,就能够容易地确保顺 畅且耐久性优异的回转功能,还能够提高回转时的松开速度等,是划时 代的机床的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并且,在本发明的第2、 4、 5方面中,是能够通过更加简单的结构来 容易地实现本发明的实用性优异的划时代的机床的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并且,在本发明的第3方面中,是能够以更加简单的结构、紧凑地 构成楔机构的实用性更加优异的划时代的机床的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

'图l是本实施例的机床(立式车床)的概略结构主视图。图2是说明通过本实施例的转塔的返回滑动而处于基于离合器装置的卡定固定状态(卡紧状态)的侧剖视图。图3是说明通过本实施例的转塔的滑动而处于解除了基于离合器装置的卡定固定的可回转状态(松开状态)的侧剖视图。图4是本实施例的楔机构的楔锁定时和楔锁定解除时的各个主要部分的动作说明后视图和主要部分的动作说明侧视图。 符号说明1:转塔台;2:回转轴部;3:转塔;4:离合器装置;5:空气供给装置;6:离合器解除用压力室;7:滑动移动用间隙;7A:离合器用压 力室;8:气压滑动驱动机构;9:阻力降低用部件;9A:干轴承;10: 楔卡合部;10A:楔卡合部形成部;11:楔部;12:楔驱动装置;13:楔 机构;15:分度回转驱动装置;16:传递齿轮;17:回转齿轮部;18: 离合器卡定部;19:离合器卡合部;21:伸出部;22:空气供给路;23: 滑动轴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示出本发明的作用,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如何实 施发明)进行简单说明。在切换工具(设置在保持架20上的刀具14)时使转塔3回转的情 况下,首先,使气压滑动驱动机构8动作,使转塔3沿轴向滑动,将离 合器装置4的卡定固定(离合器状态)解除。艮口,当通过气压滑动驱动机构8的空气供给装置5,使空气流入离 合器解除用压力室6时,滑动移动用间隙7变窄,同时转塔3沿轴向(从 基端部向前端部)滑动,滑动移动用间隙7的内表面部的阻力降低用部 件9 (例如干轴承9A)抵靠在对置面上而停止。通过该转塔3的滑动,解除通过凹凸卡合而在分度位置被止转固定 的离合器装置4的该卡定固定,成为可回转状态(松开状态)。由于基于该气压滑动驱动机构8的转塔3的滑动驱动力不基于液压 而基于气压,所以不是大的驱动力,因此,不需要像液压的情况那样, 为了尽量减小该液压而将离合器解除用压力室6设计得很小的复杂的设 计和制作,而且,也不需要为了使该滑动移动用间隙7的滑动结束时的 抵靠面、即回转时的滑动面不会由于液压的大的按压力(滑动驱动力) 产生大的滑动摩擦阻力,而设置设有所述现有例的精度高的旁通路的液 压降低机构等的复杂的设计、制作和控制。与液压时不同,由于没有在该滑动移动用间隙7 (也可以是离合器 用压力室7A)的抵靠面上施加大的按压力,所以,作为阻力降低用部件 9,例如仅附加设置干轴承9A就能够显著降低滑动阻力,能够始终顺畅地回转。即,制作容易,能极力降低回转时的滑动摩擦阻力,而且能够 加快该离合器解除用的转塔3的滑动速度(回转用的松开速度),是划时 代的机床的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在使转塔3回转来变更工具(刀具14)后再次使转塔3返回滑动的情况下,停止空气向离合器解除用压力室6的流入,也可以使空气反向 排出,通过弹性部的回复弹性,使转塔3返回滑动,但是,例如如后述 的实施例那样,将滑动移动用间隙7作为离合器压力室7A,来停止向离 合器解除用压力室6的流入,反向例如切换电磁阀,这次使空气流入该 离合器压力室7A,由此,使转塔3返回滑动。由于该返回滑动的驱动力也不通过液压而通过气压进行,所以,有 可能无法获得能够直接抵抗转塔3的自重和切削力的卡紧力,但是,为 了是实现无液压,作为基于气压的滑动驱动,设置楔机构13,通过将楔 部11卡合在楔卡合部10上,从而将进行返回滑动而再次由离合器装置4 卡定固定的状态利用楔卡定保持,即使大的负荷也能够充分地抵抗。艮P,形成为下述结构通过楔驱动装置12的驱动或通过施力使楔部 11移动,使其与通过使转塔3返回滑动而移动或扩口的楔卡合部10进行 楔卡合,从而对离合器装置4的卡定固定状态进行楔保持(楔锁定)。由此,使转塔3的滑动驱动为气压,该楔部11的进退驱动也为气压, 实现了无液压化,例如在气压中,与液压不同,即使无法获得能够抵抗 大切削力的卡紧力,也能够利用气压进行返回滑动,利用楔机构13对其 进行楔保持,由此能够充分地承受大的切削力,能够实现无液压化。而且,如上所述,在回转用的松开(离合器装置4的卡定固定解除) 时,不是以液压而是以气压驱动,所以,不需要液压情况的那种复杂的 液压降低机构,仅在滑动移动用间隙7的内表面部的抵靠面(转塔3回 转时的滑动面)上设置干轴承9A等阻力降低用部件9,就能够始终顺畅 地回转。因此,实现了无液压化,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以批量生产率优 异的结构始终顺畅地回转,且能够快速进行松开,是划时代的机床的自 动回转型转塔装置。实施例根据

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如下的立式车床等机床的自动回转型转塔 装置中应用本发明,即该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在方形的转塔3的四面 分别设置工具(分别更换自如地设置在保持架20上的刀具14),该转塔3相对于工件25经由柱26、横轨27、转塔台1在XYZ方向上被移动控 制,该转塔3在本实施例中为方形,因此,相对于转塔台l每隔90度进 行分度,切换使用工具(刀具14)(另外,例如在六角形转塔的情况下, 每隔60度进行分度并切换)。在本实施例中,将转塔3回转自如地包嵌在突设固定于转塔台1的 回转轴部2上,并且,将转塔3设置为可沿着该回转轴部2往复滑动, 在该转塔3的各面设置有保持架20,在该保持架20上更换自如地设置有 该刀具14。所述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构成为,设置离合器装置4,该离合器装 置4通过该转塔3的轴向滑动而可卡合或脱离地对转塔分度位置进行卡 定固定,通过使转塔3从基端部向前端部滑动,来解除(松开)离合器 装置4的卡定固定,使转塔3回转自如,回转后,在分度位置再次使转 塔3返回滑动,利用离合器装置4卡定固定为不能回转。本实施例的该离合器装置4构成为,在转塔台1和转塔3之间设置 耦合部。即,构成为在转塔台1的回转轴部2的周围四处设置离合器卡 定部18,并且,在转塔3的基端部周围设置有与该离合器卡定部18进行 止转凹凸卡合的离合器卡合部19,在使转塔3从基端部向前端部滑动时, 离合器卡定部18和离合器卡合部19的卡合解除,而可以回转,当返回 滑动时,在每隔90度的分度位置再次进行止转卡合(卡定固定),而不 能回转。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在该转塔3上设置回转齿轮部17,该回转齿 轮部17与由分度回转驱动装置15驱动的传递齿轮16啮合,使所述转塔 3滑动而成为松开状态,利用回转驱动装置15,借助回转齿轮部17和传 递齿轮16的啮合,转塔3进行分度回转。具体而言,构成为在转塔台1内设置通过未图示的分度驱动源而转动的转塔驱动轴15A,在该转塔驱动轴15A上,经由蜗轮15B朝向转塔 台1正面的转塔3的基端部配设从动轴15C,在该从动轴15C的前端部 设置所述传递齿轮16,将与该传递齿轮16啮合的内齿轮17作为所述回 转齿轮部17设置在转塔3的基端部,通过该分度回转驱动装置15的转 ;塔驱动轴15A对传递齿轮16进行旋转驱动,由此经由与其啮合的回转齿 轮部17 (内齿轮17)进行回转,在该回转驱动中,将所述传递齿轮16 的厚度设计成比所述内齿轮17的厚度大,以便在转塔3滑动时也能够维 持啮合状态。并且,本实施例的气压滑动驱动机构8由以下部分构成滑动驱动!用的空气供给装置5;离合器解除用压力室6,其通过该空气供给装置5 使空气流入,由此使转塔3沿轴向滑动,来解除离合器装置4的卡定固 定;以及离合器用压力室7A,其是由于该转塔3的离合器解除用的滑动 而变窄的滑动移动用间隙7,利用电磁阀反向进行切换,这次使空气从空 气供给装置5流入该滑动移动用间隙7,从而使转塔3返回滑动,通过离;合器装置4再次卡定固定。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以如下方式构成转塔3:在回转轴部2的前 端部周围设置呈伞状伸出的伸出部21,在与该回转轴部2 —起成为固定 部的伸出部21的基端侧(转塔台侧)和前端侧(正面侧)两者形成有间 隙部,该间隙部的宽窄通过转塔3的滑动而改变,且互相利用O型圈等!密封并隔绝。即,在伸出部21的外周面经由O型圈成为气密状态,使转 塔3的内表面的一部分滑动自如地抵接在伸出部21的外周面上,以隔着 该间隙部覆盖该伸出部21的前端侧和基端侧的形状构成转塔3,将由该 转塔3和伸出部21的前端侧的阶梯面形成的一个间隙部作为所述离合器 解除用压力室6,将由该转塔3和伸出部21的基端侧面形成的另一个间;隙部作为所述滑动移动用间隙7即离合器用压力室7A,通过空气供给装 置5经由设置在回转轴部2和伸出部21中的空气供给路22,使空气流入 所述离合器解除用压力室6,由此使该离合器解除用压力室6扩张,使转 塔3相对于固定侧即伸出部21向前端侧滑动,来解除离合器装置4的卡 定固定,通过使空气反向流入所述离合器用压力室7A,从而使该离合器用压力室7A扩张,使转塔3相对于固定侧即伸出部21向基端侧返回滑 动,通过离合器装置4对转塔3的分度位置进行卡定固定。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具有如下构成的楔机构13,该楔机构13设 置楔卡合部IO和与该楔卡合部IO卡合的楔部11,该楔卡合部IO通过所 述转塔3的返回滑动而移动或扩口,使该楔部11通过楔驱动装置12的 驱动或通过施力而移动,卡合在所述楔卡合部10上,由此,对进行返回 滑动而由离合器装置4卡定固定的处于不能回转的加工位置的所述转塔3 进行楔卡定保持(楔锁定)。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回转轴部2形成为中空结构,在 该回转轴部2内设置伴随所述转塔3的滑动而一起移动的滑动轴部23。 即,在覆盖伸出部21的前端侧的转塔3的盖30上,经由滑动轴用轴承 部31 (滑动轴部23用的干轴承31),在伸出部21和回转轴部2内贯通 配设滑动轴部23,在该滑动轴部23的从回转轴部2贯通的基端部上设置 所述楔卡合部10。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该楔卡合部10由回转轴部2的基端面和设置 在滑动轴部23上的楔卡合部形成部10A构成。g卩,以如下方式构成楔机 构13:在滑动轴部23的基端部设置楔卡合部形成部IOA,利用该楔卡合 部形成部10A和所述回转轴部2的基端部设置所述楔卡合部10,通过转 塔3的离合器装置4的卡定固定和该卡定固定解除用的轴向滑动(滑动 轴部23滑动从而楔卡合部形成部IOA滑动),来改变楔卡合部10的宽窄。若反复说明则构成为,通过解除楔卡合部10和楔部11的楔卡定, 从而可以进行转塔3的卡紧解除用的滑动,通过该转塔3的滑动,滑动 轴部23滑动,由此,楔卡合部形成部10A相对于固定侧即回转轴部2的 基端部移动,楔卡合部10变窄(在本实施例中,在楔部11与楔卡合部 IO卡合的状态下,楔卡合部10的卡合口宽度变窄),相反,再次通过转 塔3的返回滑动,楔卡合部10变宽,通过压入楔部ll (在本实施例中, 通过拉动来使楔部11的宽幅部从楔卡合部10的宽幅部向窄幅部移动, 使其咬入该窄幅部),能够进行楔锁定。 且,该楔卡合部形成部IOA构成为螺合安装在滑动轴部23的基端部螺纹部上,构成为可调整其位置,能够通过固定用螺母24来固定该位 置。s卩,楔卡合部10的位置构成为调整自如,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将楔卡合部形成部IOA构成为相对于固定侧可移动调整,楔卡合部10的卡合口宽度构成为可微调整。并且,本实施例的楔机构13构成为,通过楔驱动装置12对楔部11 进行进退驱动,从而使楔部11与该楔卡合部IO进行楔卡合。g卩,本实 施例构成为,不使用弹力,而使用进行进退驱动的(采用了气缸装置) 楔驱动装置12,利用气压驱动楔部11进退,如上所述,在通过转塔3的 返回滑动而变宽的状态下的楔卡合部10上,通过拉动来卡合楔部11。具'体而言,如上所述,楔卡合部10和楔部11都为分别形成具有宽幅部和 窄幅部的形状,从(解除了楔卡定的状态)相互具有余量地自卡合状态 变窄的松开状态卡紧时,使转塔3返回滑动,使楔卡合部10的卡合口宽 度变宽,通过拉动,使楔部ll的宽幅部咬入卡合(楔卡定)在楔卡合部 10的窄幅部上。这样,发挥楔锁定作用的楔卡合部10的窄幅部和楔部 11的宽幅部的咬入接触部成为锥部,该楔卡合彼此顺畅且牢固地卡合。进而,在本实施例中,在使空气流入所述离合器解除用压力室6而 使转塔3滑动时,在由于该转塔3的离合器解除用的滑动而变窄且抵靠 的所述滑动移动用间隙7 (离合器用压力室7A)的内表面部上,设置降 低该转塔3回转时的滑动摩擦阻力的阻力降低用部件9。 S卩,通过所述空'气供给装置5经由空气供给路22使空气流入所述离合器解除用压力室6, 从而使转塔3相对于固定侧即伸出部21向前端侧滑动,并且,相反地, 间隙变窄、抵靠而成为转塔3回转时的滑动面的所述滑动移动用间隙7 的内表面部上,作为所述阻力降低用部件9而设置干轴承9A (例如板状 的干轴承)。具体而言,该干轴承9A由以下部分构成筒状的轴承夹装部,其介 于转塔3和回转轴部2之间,使转塔3相对于回转轴部2顺畅地回转和 滑动;以及滑动驱动力承受部,其抵靠于配设在所述离合器用压力室7A 内的伸出部21的基端面,即使受到转塔3的滑动驱动力,也能够使转塔 3顺畅地回转。g卩,也可以仅在滑动移动用间隙7内的抵靠面上附加设置16板状的干轴承9A,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筒状的轴承夹装部的周边连设板状的干轴承9A,将其挤入配设在转塔3和回转轴部2之间,并 且,将成为其凸缘部的干轴承9A附加设置在滑动移动用间隙7 (离合器 用压力室7A)的转塔3侧形成面上,构成干轴承9A,以便相对于转塔3 的回转和滑动,降低伸出部21和回转轴部2的接触部两者的摩擦阻力和 滑动阻力。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转塔3的滑动驱动机构8为使用了空气供给 装置5的气压驱动,楔机构13的楔驱动装置12也由气缸装置构成,进 行所述离合器装置4的卡合脱离的所述转塔3的滑动驱动、以及对离合 器装置4的卡定固定进行楔卡定保持的所述楔部11的进退驱动这两者为 气压驱动,实现了无液压化。但是,即使在气压中,与液压不同,无法获得能够抵抗大切削力的 卡紧力,也能够利用气压进行返回滑动,通过楔机构13对其进行楔卡定 保持,由此能够充分地承受大的切削力,能够实现无液压化。而且,由于如上所述不使用液压,从而,在回转用的松开(离合器 装置4的卡定固定解除)时,不是以液压而是以气压驱动,所以,不需 要液压时那种复杂的液压降低机构,仅在滑动移动用间隙7的内表面部 的抵靠面(转塔3回转时的滑动面)上设置干轴承9A等阻力降低用部件 9,就能够始终顺畅地回转。因此,实现了无液压化,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以批量生产率优异的 结构始终顺畅地回转,且能够快速进行松开,是划时代的机床的自动回 转型转塔装置。进而,通过如上所述构成,能够形成为更加简单的结构,且能够紧 凑地设计,并且楔机构13的设计和制造也特别容易,并且,也极其容易 地以楔锁定的方式可靠地进行调整,是极其优异的机床的自动回转型转 塔装置。并且,干轴承9A的附加设置也容易,能够简单地实现非常顺畅 地进行滑动/回转的转塔装置,是划时代的机床的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另外,本发明不限于本实施例,各构成要件的具体结构可以适当设计。
权利要求
1.一种机床的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该机床的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构成为,在转塔台上设置回转轴部,在该回转轴部上设置回转自如且沿轴向滑动自如的转塔,且该转塔装置设置通过该转塔的轴向滑动而可卡合或脱离地对转塔分度位置进行卡定固定的离合器装置,通过使所述转塔滑动,来解除所述离合器装置的卡定固定,使转塔回转,在分度位置再次使转塔返回滑动,利用所述离合器装置卡定固定为不能回转,其特征在于,该机床的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具有气压滑动驱动机构,该气压滑动驱动机构由以下部分构成滑动驱动用的空气供给装置;离合器解除用压力室,其通过该空气供给装置使空气流入,由此使所述转塔沿所述轴向滑动,来解除所述离合器装置的卡定固定;以及滑动移动用间隙,其由于该转塔的离合器解除用的滑动而变窄,并且,该机床的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具有如下构成的楔机构在使空气流入所述离合器解除用压力室而使所述转塔滑动时抵靠的所述滑动移动用间隙的内表面部上,设置降低该转塔回转时的滑动摩擦阻力的阻力降低用部件,该转塔装置设置楔卡合部和与该楔卡合部卡合的楔部,该楔卡合部通过所述转塔的返回滑动而移动或扩口,使该楔部通过楔驱动装置的驱动或通过施力而移动来卡合在所述楔卡合部上,由此,对进行返回滑动且由所述离合器装置卡定固定的处于不能回转的加工位置的所述转塔进行楔卡定保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的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机床的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构成为,将所述转塔回转自如地包嵌 在突设并固定于所述转塔台的所述回转轴部上,并使所述转塔可沿着该 回转轴部往复滑动,在该转塔上设置回转齿轮部,该回转齿轮部与由分 度回转驱动装置驱动的传递齿轮啮合,作为所述离合器装置,在所述转 塔台上设置离合器卡定部,并且,在所述转塔的基端部设置与所述离合 器卡定部卡合的离合器卡合部,在使所述转塔从基端部向前端部滑动时,所述离合器卡定部和所述离合器卡合部的卡合解除,可以回转,利用所 述分度回转驱动装置,借助所述回转齿轮部和所述传递齿轮的啮合,转 塔进行分度回转,该转塔装置以如下方式构成所述转塔在所述回转轴 部上设置伸出部,在该伸出部的基端侧和前端侧两者形成有间隙部,该 间隙部的宽窄通过所述转塔的滑动而改变,且间隙部互相隔绝,该机床 的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构成为,将由该转塔和伸出部的前端侧面形成的 一个间隙部作为所述离合器解除用压力室,将由该转塔和伸出部的基端 侧面形成的另一个间隙部作为由于所述离合器解除用的转塔的滑动而变 窄的所述滑动移动用间隙、或者通过使空气流入而使转塔返回滑动并通 过所述离合器装置卡定固定的所述滑动移动用间隙即离合器用压力室, 通过所述空气供给装置经由设置在所述回转轴部或所述伸出部中的空气 供给路,使空气流入所述离合器解除用压力室,由此使转塔相对于固定 侧即伸出部向前端侧滑动,并且,在通过该滑动而抵靠且成为转塔回转 时的滑动面的所述滑动移动用间隙的内表面部上,作为所述阻力降低用 部件而设置干轴承。
3. 根据权利要求1 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机床的自动回转型转塔装 置,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以如下方式构成所述楔机构将所述回转轴 部形成为中空结构,在该回转轴部内设置伴随所述转塔的滑动而一起移 动的滑动轴部,在该滑动轴部的基端部设置所述楔卡合部,或在该滑动 轴部的基端部设置楔卡合部形成部,利用该楔卡合部形成部和所述转塔 或所述回转轴部的基端部设置所述楔卡合部,使楔卡合部与转塔一起滑 动自如或通过转塔的滑动而改变宽窄。
4. 根据权利要求1 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机床的自动回转型转塔装 置,其特征在于,利用气缸装置构成所述楔驱动装置,使进行所述离合器装置的卡合 脱离的所述转塔的滑动驱动、以及对离合器装置的卡定固定进行楔卡定 保持的所述楔部的驱动这两者为气压驱动。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床的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气缸装置构成所述楔驱动装置,使进行所述离合器装置的卡合 脱离的所述转塔的滑动驱动、以及对离合器装置的卡定固定进行楔卡定 保持的所述楔部的驱动这两者为气压驱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无液压的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不需要设置要求复杂的设计和控制的液压降低机构,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容易地确保顺畅且耐久性优异的回转功能。该机床的自动回转型转塔装置具有如下构成的楔机构(13)通过使空气流入离合器解除用压力室(6)而使转塔(3)沿轴向滑动来解除离合器装置(4)的卡定固定时抵靠的滑动移动用间隙(7)的内表面部上,设置降低该转塔(3)回转时的滑动摩擦阻力的阻力降低用部件(9),对进行返回滑动且由所述离合器装置(4)卡定固定的处于不能回转的加工位置的所述转塔(3)进行楔卡定保持。
文档编号B23B29/32GK101402144SQ20081009533
公开日2009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2日
发明者中村多喜夫, 后藤昭博, 植田孝, 清水达雄, 西山龙治 申请人:株式会社O-M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