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上料数控车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9239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上料数控车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上下料车床。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行业,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在车床上还可用钻头、扩孔钻、铰刀、丝锥、板牙和滚花工具等进行相应的加工。数控车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机床,配备多工位刀塔或动力刀塔,机床就具有广泛的加工艺性能,可加工直线圆柱、斜线圆柱、圆弧和各种螺纹、槽、蜗杆等复杂工件,具有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各种补偿功能,并在复杂零件的批量生产中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果。现在普遍使用的车床为普通数控车床,当其进行上、下工件的时候,需要人工操作,而且,一个人只能操作一台设备,对人工的依赖比较大,也增加了人工力成本。因此,如何改进车床结构,减少其对人工的依赖,降低人力成本,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上料数控车床,以减少其对人工的依赖,降低人力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上料数控车床,包括车床主轴和液压尾座,还包括自动送料通道,其一端向下倾斜布置;待加工台,其设置于靠近所述自动送料通道竖直位置较低的一端;机械手,其布置于所述待加工台的上方,用于将所述待加工台上的工件运送至靠近所述车床主轴具有顶尖的一侧,所述工件的轴向与所述车床主轴的方向相同。优选的,所述机械手具体包括驱动装置和连接在所述驱动装置的底部的用于夹持所述工件的夹持件。优选的,所述夹持件具有与所述工件配合的形状。优选的,所述夹持件与所述驱动装置可拆卸地连接。优选的,所述自动送料通道内设置有移动以打开和截止该自动送料通道的挡板。优选的,所述挡板具体为两个,两个所述挡板的间距大于一个所述工件的长度,且小于两个所述工件的长度。优选的,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自动送料通道靠近所述待加工台的一侧。优选的,所述待加工台靠近所述自动送料通道的一端与机架铰接,另一端与气压结构相连。优选的,所述待加工台的周围具有防止所述工件滑出的挡板。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上料数控车床,只需要工人从自动送料通道向上的一端投入多个工件,每次只有一个工件滑到待加工台上,之后机械手,向下夹持工件,在夹持住工件后,带动工件向上,最后将工件运送到车床主轴具有顶尖的一侧,使其轴向与车床主轴方向相同,然后通过液压尾座2和车床主轴1的共同作用,实现工件9的夹紧,从而完成上料作业,使得整个上料过程自动化,可以实现一人操作多台设备,避免了大量的人工操作,减少了对工人的依赖,降低了人工成本。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上料数控车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上料数控车床的待加工工件在自动送料通道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上料数控车床,以减少其对人工的依赖,降低人力成本。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上料数控车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上料数控车床的待加工工件在自动送料通道内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上料数控车床,如图1所示,包括车床主轴1和液压尾座2,还包括自动送料通道6,其一端向下倾斜布置,以保证工件9能够沿该倾斜布置的自动送料通道6的顶部向底部滑动,直至落入待加工台5上;待加工台5,其设置于靠近自动送料通道6竖直位置较低的一端,用于接收由自动送料通道6滑落的工件9 ;机械手,其布置于待加工台5的上方,用于抓住待加工台5上的工件9并运送至靠近车床主轴1具有顶尖的一侧,工件9的轴向与车床主轴1的方向相同。车床主轴1用于为工件9提供旋转动力,液压尾座2可沿车床的滑台相对车床主轴1往复滑动,以实现对工件9的夹紧。在本实施例中,液压尾座通过外部驱动,如液压缸实现液压尾座2的移动,由控制系统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控制液压尾座2的动作。自动送料通道6向上倾斜的一端为送料口 10,操作人员可在该送料口 10处放入工件9。与现有技术中的普通数控车床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上料数控车床,只需要工人从自动送料通道6的送料口投入多个工件9,每次只有一个工件9滑到待加工台5
4上,之后机械手向下夹持工件9,在夹持住工件9后,带动工件9向上,最后将工件9运送到车床主轴具1有顶尖的一侧,使其轴向与车床主轴1方向相同,然后通过液压尾座2和车床主轴1的共同作用,实现工件9的夹紧,从而完成上料作业,使得整个上料过程自动化,可以实现一人操作3台设备,只需要送料,避免了大量的人工操作,减少了对工人的依赖,降低了人工成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上料数控车床,其机械手具体包括驱动装置3和连接在驱动装置3的底部的夹持件4。驱动装置3带动夹持件4的动作,这里具体使用气压控制,由气压缸驱动,由控制系统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控制夹持件4的动作。夹持件4是用来夹持工件的部件,为了适应对不同工件的加工,其根据被夹持工件9的形状、尺寸、重量、材料和作业要求而有多种与工件9配合的形状。进一步的,夹持件4与驱动装置3可拆卸地连接,这样一来,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件 9来更换不同的夹持件4来进行抓持,而且当机械手出现磨损或者故障时,只需要对夹持件 4或者驱动装置3进行维修或者更换,降低了使用成本。为了保证上料时每次只有一个工件9滑到待加工台5,自动送料通道6内设置有移动以打开和截止该自动送料通道6的挡板。挡板具体为两个,如图1所示,分别为挡板7 和挡板8,两个挡板的间距大于一个工件9的长度,且小于两个工件9的长度,两个挡板之间为卡料处11,即卡料处11的长度介于一个工件和两个工件之间,使得该卡料处11位置只能容纳一个工件,通过打开挡板7可将工件9滑入卡料处11的位置,通过打开挡板8可将工件9滑出该卡料处11,并落入待加工台5上。挡板7和挡板8的开合时机均通过控制系统进行控制。进一步的,两个挡板设置在自动送料通道6靠近待加工台5的一侧。卡料处11可由气压控制两挡板,具体为由气压缸驱动,当需要上料时,挡板7打开,挡板8闭合,工件9滑到卡料处11,为上料做好准备;然后挡板8打开,工件9滑到待加工台5,由控制系统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控制挡板7和挡板8的动作。为了使待加工工件9端面接触到待加工台5底部,待加工台5可以反复上下30度左右旋转,并依次保证了上料时每个工件9在同一位置,方便机械手的夹持。具体的,待加工台5靠近自动送料通道6的一端与机架铰接,另一端与气压结构相连,气压结构这里具体为气压缸,其最大行程和最小行程分别对应待加工台5水平和向下30度的位置,由控制系统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控制待加工台5的动作。需要说明的是,气压缸的一极限位置使得待加工台5处于水平状态,此状态是机械手夹持工件9时,待加工台5所处的状态。进一步的,待加工台5的周围具有防止工件9滑出的挡板,避免了在待加工台5上下旋转的时候,工件9的滑落。当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上料数控车床进行工件的加工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工人从自动送料通道6的送料口 10放入工件9,这里工件9具体为凸轮, 有长头和短头方向的区分,根据加工工序统一放入,如图2所示,凸轮夹角向上放入自动送料通道6,自动送料通道6能连续放入10 12件工件9。第二步,卡料处11由气压控制两活动挡板7和8,当需要上料时,挡板7打开,挡板 8闭合,工件9滑到卡料处11,为上料做好准备;然后挡板8打开,工件9滑到待加工台5,
5保证每次只有一个工件到待加工台5。第三步,待加工台5由气压控制,可以反复上下30度左右旋转,保证工件9下端面能够接触到待加工台5底部,以此保证每个工件在同一位置。第四步,机械手由气压控制,向下夹持工件9,在夹持住工件9后,带动工件9向上, 最后将工件9运送至车床主轴1具有顶尖的一侧,使工件9的轴向与车床主轴1的方向相同。第五步,液压尾座2在液压缸的驱动下向前移动,在其上顶尖刚接触工件9中心孔处暂停,机械手松开工件9并退回,液压尾座2再向前,将工件9顶紧。第六步,自动上料数控车床开始加工工件9,加工程序运行完时,液压尾座2通过液压缸自动退回,工件9弹出。第七步,如果卡料处11还有工件9,则重复第二步到第七步,否则发出提示信号, 并停止动作。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上料数控车床,包括车床主轴(1)和液压尾座(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送料通道(6),其一端向下倾斜布置;待加工台(5),其设置于靠近所述自动送料通道(6)竖直位置较低的一端;机械手,其布置于所述待加工台( 的上方,用于将所述待加工台( 上的工件(9)运送至靠近所述车床主轴(1)具有顶尖的一侧,所述工件(9)的轴向与所述车床主轴(1)的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具体包括驱动装置( 和连接在所述驱动装置(3)的底部的用于夹持所述工件(9)的夹持件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上料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4)具有与所述工件(9)配合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上料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4)与所述驱动装置(3)可拆卸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送料通道(6)内设置有移动以打开和截止该自动送料通道(6)的挡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上料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具体为两个,两个所述挡板的间距大于一个所述工件(9)的长度,且小于两个所述工件(9)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上料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自动送料通道(6)靠近所述待加工台(5)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加工台( 靠近所述自动送料通道(6)的一端与机架铰接,另一端与气压结构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上料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加工台( 的周围具有防止所述工件(9)滑出的挡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上料数控车床,包括车床主轴和液压尾座,还包括自动送料通道,其一端向下倾斜布置;待加工台,其设置于靠近自动送料通道竖直位置较低的一端;机械手,其布置于待加工台的上方,用于将待加工台上的工件运送至靠近车床主轴具有顶尖的一侧,工件的轴向与所述车床主轴的方向相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上料数控车床,工人向自动送料通道中投入多个工件,每次只有一个工件滑到待加工台上,之后机械手夹持工件,并将工件运送到车床主轴具有顶尖的一侧,使其轴向与车床主轴方向相同,从而完成上料作业,使得整个上料过程自动化,可以实现一人操作多台设备,避免了大量的人工操作,减少了对工人的依赖,降低了人工成本。
文档编号B23B15/00GK202239657SQ20112035560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1日
发明者兰波, 李必胜, 肖冬, 蔡章国, 贺泽龙 申请人:重庆银钢一通凸轮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