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主轴及无轴螺旋部区间的垃圾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2082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具有主轴及无轴螺旋部区间的垃圾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脱水装置,尤其是一种通过将螺旋部区分为主轴及无轴螺旋部区间,避免垃圾被附着在螺旋部的螺旋翼等部位而顺利排出到外部的具有主轴及无轴螺旋部区间的垃圾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废水的排出量每年都在急剧增加。因此周围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关于如何对废水进行高效处理的各种研究也在积极开展。即,有很多通过对垃圾中所包含的水分进行脱水处理而形成块状物的垃圾脱水装置相关的技术被开发。

目前,利用螺旋压榨方式对垃圾中所包含的水分进行脱水处理而形成块状物的垃圾脱水装置成为主流,而这种螺旋压榨方式的垃圾脱水装置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良以达到更加优秀的脱水效率。即,之前的圆筒采用多孔网状的筛网结构,包含在垃圾中的水分是通过筛网的小孔排出到外部。更详细地说,通过沿着圆筒的中心轴进行安装并在移动垃圾的同时对其进行压榨的螺旋部,垃圾中所包含的水分将被挤出并通过筛网的小孔排出到外部。

但是,这种筛网式的垃圾脱水装置采取在螺旋部旋转的过程中移动垃圾并通过固定筛网中的小孔将垃圾中所包含的水分排出到外部的结构。即,筛网式的垃圾脱水装置因为其筛网处于被固定的状态,因此在水分被挤出的过程中将无法顺利地清理附着在筛网中的垃圾,造成排水效果的下降,并因此导致脱水效率的下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将圆筒改良成圆环形状的多个固定圆盘和可动圆盘以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缝隙的方式反复交叉层叠的层叠式垃圾脱水装置。这种层叠式的垃圾脱水装置,在沿着圆筒的中心轴进行安装并在移动垃圾的同时对其进行压榨的螺旋部发生旋转的同时,使可动圆盘发生运动,从而通过固定圆盘和可动圆盘之间的缝隙排出垃圾中所包含的水分,同时能够自行对附着在缝隙中的垃圾进行清理。

与此同时,如上所述的筛网式以及层叠式的垃圾脱水装置,是通过沿着圆筒的中心轴进行安装并在移动垃圾的同时对其进行压榨的螺旋部,将垃圾中所包含的水分通过筛网中的小孔或固定圆盘和可动圆盘之间的缝隙排出到外部。其中,螺旋部包括沿着圆筒的中心轴进行安装的驱动轴,以及沿着上述驱动轴的周围结合的螺旋翼。即,现有的螺旋部采取驱动轴与螺旋翼形成为一体并共同旋转的结构。

此外,初期的螺旋部采取了如图1所示的沿着圆筒的长度方向具有相同直径的驱动轴。但是这种具有相同直径驱动轴的螺旋部,在用于投入包含水分的垃圾的圆筒前端向用于排出块状物的后端移动时,虽然垃圾中的含水率逐渐降低,但因为驱动轴具有相同的直径,所以会导致垃圾被附着并堆积在驱动轴的表面或螺旋部的螺旋翼中的问题。即,因为垃圾在填满垃圾脱水装置内部的状态下无法被正常的移动和排出,所以会导致如上所述的垃圾堆积的问题。此外,因为垃圾只会受到向圆筒后端的力量,所以必须从位于圆筒后端的背压板的中心排出到外部。因此,因为脱水性良好而含水率较低的垃圾在通过背压板的中心排出到外部的过程中,因为会被附着在背压板中而导致难以被顺利排出。

所以,开发出了如图2所示的具有其直径沿着块状物的排出口方向逐渐变大的锥形形态驱动轴的螺旋部。但是即使使用具有锥形形状驱动轴的螺旋部,虽然优于具有相同直径驱动轴的螺旋部,但仍有垃圾被附着堆积在驱动轴的表面或螺旋部的螺旋翼中的问题。即,因为垃圾在填满垃圾脱水装置内部的状态下无法被正常的移动和排出,所以会导致如上所述的垃圾堆积的问题。

此外如图2所示的结构,因为在压榨移动的过程中垃圾的受力方向和从垃圾中挤压排出的压榨液体的排出方向相同,所以块状物的含水量不尽人意,而且对于容易被压缩的垃圾,因为压榨液体的排出不畅而会导致所排出的块状物的含水量差异较大的问题。榆次同时,因为垃圾在填满垃圾脱水装置内部的状态下无法被正常移动和排出,如果为了增加垃圾的处理量而增加螺旋部的旋转速度,在沿着螺旋部的旋转方向被挤压出的压榨液体完成自动排出之前,因为螺旋部向前移动而会导致所排出的块状物中的含水率增加,从而无法顺利完成垃圾的脱水处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注册专利第10-0978040号(注册日期:2010.08.19)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问题中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主轴及无轴螺旋部区间的垃圾脱水装置,通过将螺旋部区分为主轴及无轴螺旋部区间,避免垃圾被附着在螺旋部的螺旋翼等部位而顺利排出到外部。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主轴及无轴螺旋部区间的垃圾脱水装置,利用使螺旋部的主轴和无轴部分向相反的方向发生旋转的方式对垃圾进行压榨和移动,所以即使螺旋部的旋转速度发生变化也几乎不会导致块状物含水率变化,从而提高垃圾处理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适用本发明的垃圾脱水装置包括:圆筒,具有用于排出垃圾中所包含的水分的小孔或缝隙;压榨手段,沿着上述圆筒的中心轴进行安装,在驱动源所提供的动力作用下对垃圾进行移动和挤压,从而通过上述小孔或缝隙进行脱水。其中,上述压榨手段包括:第1轴,沿着上述圆筒的中心轴进行安装;第2轴,位于在上述第1轴中脱水后垃圾所排出的方向的一侧区间内,沿着上述第1轴的周围进行安装,以可旋转的形式结合到上述第1轴中;以及螺旋部,沿着上述第1轴的周围结合为一体,而沿着上述第2轴的周围以可旋转的形式进行安装,从而通过对垃圾进行移动和压榨而对垃圾进行脱水处理。

此外,适用本发明的上述第2轴接受单独驱动源的动力供应,沿着与上述第1轴以及上述螺旋部相反的方向进行旋转。

此外,适用本发明的上述第2轴采取其外径沿着脱水后的垃圾排出的方向逐渐变大的锥形形态。

此外,适用本发明的上述圆筒采取多孔网状的筛网。

此外,适用本发明的上述圆筒采取圆环形状的多个固定圆盘和可动圆盘以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缝隙的方式反复交叉层叠的形式。

此外,适用本发明的上述圆筒,包括圆环形状的多个固定圆盘和可动圆盘以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缝隙的方式反复交叉层叠的层叠式圆筒,以及在上述层叠式圆筒的一侧继续形成的多孔网状筛网结构的筛网式圆筒。

此外,适用本发明的上述圆筒采取其内径沿着脱水后的垃圾排出的方向逐渐变小的锥形形态。

此外,本发明还包括:切割部件,安装于上述第2轴中不会与上述螺旋部发生冲突的部分,用于对脱水后的垃圾进行切割。

本发明通过将螺旋部区分为主轴及无轴螺旋部区间,能够避免垃圾被附着在螺旋部的螺旋翼等而顺利地排出到外部。

此外,本发明利用使螺旋部的主轴和无轴部分向相反的方向发生旋转的方式对垃圾进行压榨和移动,所以即使螺旋部的旋转速度发生变化也几乎不会导致块状物含水率变化,从而提高垃圾处理量。

附图说明

图1及图2是普通垃圾脱水装置的概念图;

图3是适用本发明的具有主轴及无轴螺旋部区间的垃圾脱水装置的概念图;

图4是适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具有主轴及无轴螺旋部区间的垃圾脱水装置的构成关系之部分分解斜视图;

图5是图4中所示的具有主轴及无轴螺旋部区间的垃圾脱水装置的结合斜视图;

图6是图4中所示的垃圾脱水装置的压榨手段的构成关系截面图;

图7是图4中所示的垃圾脱水装置的压榨手段的回旋引导手段的详细斜视图;

图8是图7中所示的回旋引导手段的工作过程平面图;

图9是图5中所示的垃圾脱水装置的工作状态图;

图10是对主轴的旋转速度和含水率的关系进行试验的发明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对比图;

图11是对主轴的旋转速度和处理量的关系进行试验的发明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对比图。

标号说明

100:垃圾脱水装置

110:无轴螺旋部

120:固定圆盘

130:可动圆盘

170:回旋引导手段

180:第1轴

190:第2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螺旋压榨方式的所有垃圾脱水装置。即,能够适用于如上所述的筛网式以及层叠式的所有垃圾脱水装置。所以,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下述内容中所公开的实施例,而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形态实现,下述的实施例仅为了向具有本发明所属领域一般知识的人员完整地公开本发明的范围。

首先,对适用本发明的具有主轴及无轴螺旋部区间的垃圾脱水装置的基本概念进行说明。

图3是适用本发明的具有主轴及无轴螺旋部区间的垃圾脱水装置的概念图。如图3所示,适用本发明的垃圾脱水装置用于对垃圾中所包含的水分进行脱水处理从而生成块状物,将螺旋部区分为主轴及无轴螺旋部区间。即在供应垃圾的前半部分一侧采取主轴螺旋部区间结构,而在以块状物形式排出的后半部一侧采取无轴螺旋部区间结构。如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在前半部分采取主轴螺旋部区间结构,使其能够在对垃圾进行移动的过程中有效地对垃圾中所包含的水分进行脱水处理,同时通过在后半部分采取无轴螺旋部区间结构,避免垃圾附着在轴的表面以及螺旋部的螺旋翼而顺利地排出到外部。

其中,本发明中使螺旋部的主轴和无轴部分向相反方向旋转为宜。如图3所示,垃圾在第1电机M1的作用下向A1~A3方向发生移动并被逐渐压榨,从A2位置开始将出现附着的倾向。因此,本发明通过在垃圾出现附着倾向的区间即无轴螺旋部区间使第2电机M2沿着与第1电机M1相反的方向发生旋转,能够避免垃圾附着在轴的表面以及螺旋部的螺旋翼而顺利地向块状物的排出口方向进行移动。

此外,本发明通过使主轴螺旋部区间和无轴螺旋部区间的轴向相互相反的方向发生旋转,能够使从主轴螺旋部区间移动过来的垃圾在主轴和无轴部分的边界部位开始以堆积的形态沿着无轴螺旋部区间进行移动。即在无轴螺旋部区间,是以垃圾填满其内部的状态进行移动。借此,因为能够避免压榨液体像现有技术一般沿着螺旋部的轴发生移动,所以即使螺旋部的旋转速度增加,也能够在含水率几乎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增加垃圾的处理量。

此外,本发明通过包括安装于无轴螺旋部区间的轴中不会与螺旋部发生冲突的部分,从而对脱水后的垃圾进行切割的切割部件,能够在被过度压榨的垃圾中形成缺口或空间,从而为垃圾的顺利移动和排出提供帮助。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由筛网式和层叠式混合形成的复合式结构的具有主轴及无轴螺旋部区间的垃圾脱水装置之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4是适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具有主轴及无轴螺旋部区间的垃圾脱水装置的构成关系之部分分解斜视图,图5是图4中所示的具有主轴及无轴螺旋部区间的垃圾脱水装置的结合斜视图,图6是图4中所示的垃圾脱水装置的压榨手段的构成关系截面图。

如图4至图6所示,适用本发明的垃圾脱水装置100用于对垃圾中所包含的水分进行脱水处理从而生成块状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式圆筒C1,将多个固定圆盘120和可动圆盘130以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缝隙的方式反复交叉层叠;筛网式圆筒C2,在层叠式圆筒C1的一侧连续形成,具有多孔网状结构;第1轴180,沿着层叠式圆筒C1和筛网式圆筒C2的中心轴进行安装;第2轴190,位于在上述第1轴180中脱水后垃圾所排出的方向的一侧区间内,沿着上述第1轴180的周围进行安装,以可旋转的形式结合到上述第1轴180中;以及螺旋部110,沿着上述第1轴180的周围结合为一体,而沿着上述第2轴190的周围以可旋转的形式进行安;回旋引导手段170,接受由第1轴180传递的动力,引导可动圆盘130相对于固定圆盘120发生旋转;电机(未图示),连接到第1轴180的一侧,提供对第1轴180以及螺旋部110进行驱动的动力。其中,第1轴180、第2轴190以及螺旋部110起到接受驱动源所提供的动力,在对垃圾进行移动的同时对其进行压榨脱水的压榨手段作用。

在如上所述的构成关系中,本发明的主轴螺旋部区间是由第1轴180和螺旋部110构成,而无轴螺旋部区间则是由第2轴190和螺旋部110构成。

螺旋部110是以第1轴180为中心轴发生旋转,并沿着第2轴190的周围以可旋转的形式进行安装,在对垃圾进行移动的同时对其进行压榨从而对垃圾进行脱水处理。其中,螺旋部110通过沿着第2轴190的周围进行旋转而扫过第2轴190的表面,从而避免垃圾附着在与容易发生垃圾附着的块状物排出口临近的第2轴190的表面以及螺旋部110的螺旋翼中,并使其能够顺利地通过块状物排出口排出到外部。

上述固定圆盘120和可动圆盘130为具有一定厚度的圆环形状的环形部件。在固定圆盘120和可动圆盘130之间,形成相同之境的贯通孔121、131。在固定圆盘120的圆周面,形成向外侧突出的2对突出部122,而在可动圆盘130的圆周面,形成向外侧突出的1对突出部132。在突出部122、132中分别形成插入孔123、133。

通过使如上所述结构的多个固定圆盘120和可动圆盘130交替反复层叠,形成如图5所示的一个层叠式圆筒C1。多个固定圆盘120的突出部122和多个可动圆盘130的突出部132,沿着层叠式圆筒C1的长度方向分别排成一列。此时,固定圆盘120和可动圆盘130的突出部122、132不应相互重叠。其中,因为固定圆盘120和可动圆盘130的贯通孔121、131的直径相同,所以能够形成一侧连续的空间。上述空间被用作垃圾的移动通道。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圆盘120具有4个突出部122。各个突出部122以固定圆盘120的贯通孔121为中心相互对称。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是以固定圆盘120中形成4个突出部122的情况为例,但可根据需要对其数量进行增减。

突出部122的插入孔123,在与层叠式圆筒C1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分别与4个将多个固定圆盘120连接成一体的固定条142结合。固定条142能够牢固地对多个固定圆盘120进行支撑,以防止其沿着层叠式圆筒C1的长度方向以及固定圆盘120的圆周方向发生移动或晃动。为了使沿着长度方向层叠的多个固定圆盘120之间能够保持一定的间距,在每两个固定圆盘120之间将结合一个垫片140到固定条142中。此时,垫片140的厚度大于可动圆盘130的厚度。借此,在多个固定圆盘120和可动圆盘130之间将形成缝隙。

在本实施例中,采取使可动圆盘130的突出部132位于固定圆盘120的突出部122之间的形式层叠。这是为了在可动圆盘130发生回旋时减少可动圆盘130的突出部132受到固定圆盘120的突出部122的干扰,从而扩大其可动圆盘130的回旋范围。

可动圆盘130的插入孔133,在与层叠式圆筒C1的长度方向,分别与2个将多个可动圆盘130连接成一体的回旋条143结合。回旋条143能够使多个可动圆盘130一起发生移动。为了使层叠的多个可动圆盘130之间能够保持一定的间距,在每两个可动圆盘130之间将结合一个垫片141到回旋条143中。

此时,垫片141的厚度大于固定圆盘120的厚度。借此,在层叠的多个固定圆盘120和可动圆盘130之间,将形成与垫片140、141和固定圆盘120以及可动圆盘130之间的厚度差异相当的缝隙。上述缝隙起到能够使垃圾中所包含的水分排出到层叠式圆筒C1外部的排出口作用。

在层叠式圆筒C1的另一侧端部,安装有其内径与固定圆盘120和可动圆盘130的贯通孔121、131相同的连接筒150。连接筒150的两侧端部开放,以便于内部的物质能够沿着长度方向进行移动。在连接筒150的圆周一面形成流入口151。流入口151起到供应垃圾的通道作用。其中,因为连接筒150始终保持固定的状态,因此需要与不进行回旋运动的固定圆盘120结合。所以在层叠式圆筒C1的两侧端部,应始终保证层叠安装固定圆盘120。

筛网式圆筒C2在层叠式圆筒C1的一侧连续形成,采取多孔网状结构。在如上所述的筛网式圆筒C2的另一侧,形成用于排出脱水后的块状物的排出筒155。其中,筛网式圆筒C2沿着上述排出筒155的方向,其内径相对于固定圆盘120和可动圆盘130的贯通孔121、131逐渐变小。即,筛网式圆筒C2采取其内径向上述排出筒155一侧逐渐变小的圆锥形态。这是为了形成在筛网式圆筒C2的内部填充更多垃圾的情况,从而使垃圾被更高效地压榨之后被顺利地排出。但是,使筛网式圆筒C2的内径与固定圆盘120和可动圆盘130的贯通孔121、131相同亦可。

上述筛网式圆筒C2由形成有一定大小的等间距小孔且具有一定长度的外壳,以及安装于外壳的内侧面并形成细微小孔的筛网构成。筛网的小孔起到能够使垃圾中所包含的水分排出到筛网式圆筒C2外部的排出口作用。如上所述的筛网式圆筒C2通过固定部件等进行固定安装。

在层叠式圆筒C1以及筛网式圆筒C2的内部,安装有如上所述的第1轴180、第2轴190以及螺旋部110。此时,第1轴180以及螺旋部110将以贯通连接筒150、层叠式圆筒C1、筛网式圆筒C2以及排出筒155的方式进行安装。但螺旋部110的螺旋翼只位于连接筒150、层叠式圆筒C1以及筛网式圆筒C2,不会被安装到排出筒155。此外,第2轴190配置于筛网式圆筒C2中。

此外,第2轴190可采取沿着筛网式圆筒C2的长度方向具有相同直径的形式,也可以采取其直径向块状物的排出口即上述排出筒155一侧逐渐增加的圆锥形态。借此,适用本实施例的垃圾脱水装置100通过使上述筛网式圆筒C2或第2轴190具有向上述排出筒155方向的圆锥形态,能够使垃圾被更高效地压榨之后被顺利地排出。

上述第2轴190的一侧端部以可旋转的形式结合到第1轴180中,而另一侧端部被固定到排出筒155中。借此,能够使第2轴190不会相对于螺旋部110发生旋转而被固定。但是,当将第2轴190的两侧端部分别以可旋转的形式结合到第1轴180以及排出筒155中进行支撑,然后在排出筒155所在的一侧端部连接用于对螺旋部110进行驱动的电机之外的其他电机时,能够独立于螺旋部110独立旋转。借此,通过使第2轴190沿着与螺旋部110相反的方向进行旋转,能够对垃圾的移动速度进行调整。

即,通过使第1轴180和第2轴190相互以相反的方向进行旋转,能够使在主轴螺旋部区间即通过第1轴180和螺旋部110脱水后移动过来的垃圾,在第1轴180和第2轴190之间的边界部位以堆积的状态沿着无轴螺旋部区间即通过第2轴190和螺旋部110进行移动。即在无轴螺旋部区间,是以垃圾填满其内部的状态进行移动。借此,因为能够避免压榨液体像现有技术一般沿着第2轴190发生移动,所以即使螺旋部110的旋转速度增加,也能够在含水率几乎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增加垃圾的处理量。

此外,适用本实施例的垃圾脱水装置通过包括安装于无轴螺旋部区间的第2轴190中不会与螺旋部110发生冲突的部分,从而对脱水后的垃圾进行切割的切割部件(未图示),能够在被过度压榨的垃圾中形成缺口或空间,从而为垃圾的顺利移动和排出提供帮助。

此外,螺旋部110的螺旋翼以第1轴180为中心轴进行旋转,使得从安装于层叠式圆筒C1一端的连接筒150的流入口151流入的垃圾向安装于筛网式圆筒C2的另一端的排出筒155一侧移动,同时向层叠式圆筒C1以及筛网式圆筒C2的长度方向进行挤压。其中,螺旋部110的螺旋翼在安装于第1轴180的一侧用于提供动力的电机作用下以第1轴180位中心轴进行旋转,并以第2轴190为中心进行旋转运动。

此外,连接筒150的端部与形成第1连接孔161、第2连接孔162、第3连接孔163的强化板160分别结合。强化板160的第1连接孔161、第2连接孔162、第3连接孔163分别与第1轴180、固定条142以及回旋条143结合。第1轴180以轴承(未图示)为媒介以可旋转的形式连接到第1连接孔161中,而固定条142被固定结合到第2连接孔162中,回旋条143则以可旋转的形式连接到第3连接孔163。借此,通过固定条142连接成一体的多个固定圆盘120将不会发生移动。

各个强化板160的外侧面与用于使回旋条143发生回旋的回旋引导手段170连接。回旋引导手段170用于将螺旋部110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回旋条143的往返回旋运动。

图7是图4中所示的垃圾脱水装置的压榨手段的回旋引导手段的详细斜视图。如图7所示,回旋引导手段170包括:主动齿轮171、从动齿轮172、原动凸轮173以及从动板174。

主动齿轮171结合到第1轴180中,与第1轴180共同旋转。在第1轴180的左右两侧安装有与第1轴180平行的从动轴172a,而上述从动轴172a中安装有与主动齿轮171齿合的从动齿轮172。

从动齿轮172的一侧面与原动凸轮173结合。原动凸轮173以偏心的形式安装到从动齿轮172中。借此,原动凸轮173在从动齿轮172进行旋转时,能够以从动齿轮172的从动轴172a为中心进行旋转。即,原动凸轮173接受由第1轴180、主动齿轮171以及从动齿轮172构成的驱动部所传递的动力,而驱动部通过由主动齿轮171以及从动齿轮172的齿轮组合构成的动力传递手段将螺旋部110的旋转传递至原动凸轮173。

从动板174以可旋转的形式安装到第1轴180中。在从动板174的平面,具有沿着层叠式圆筒C1的长度方向贯通形成的多个引导槽174a和插入孔174b。原动凸轮173被插入到引导槽174a,而回旋条143与插入孔174b结合。

引导槽174a在从动板174以长方形形状形成。引导槽174a的宽度与原动凸轮173的直径相同,而其长度与原动凸轮173的旋转直径相同或更大。借此,原动凸轮173相对于引导槽174a的相对运动,将沿着引导槽174a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即,当从动齿轮172以从动轴172a为中心进行旋转时,原动凸轮173将推动引导槽174a的壁面,从而在使从动板174发生回旋的同时沿着引导槽174a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此外,因为从动板174与回旋条143结合,在从动板174回旋时将以回旋条143为媒介使多个可动圆盘130沿着与从动板174相同的方向进行回旋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在回旋引导手段170的外侧还结合有单独的强化板160a。上述强化板160a用于保护回旋引导手段170免受外部冲击,并对各个轴和杆等进行支撑。

图8是图7中所示的回旋引导手段的工作过程平面图。如图8所示,在主动齿轮171旋转时从动齿轮172将沿着与主动齿轮171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旋转。此时,结合到从动齿轮172中的原动凸轮173将按照另一个圆形轨迹以从动轴172a为中心进行旋转。此时,因为原动凸轮173处于被插入到从动板174的引导槽174a中的状态,因此在原动凸轮173进行旋转时原动凸轮173将推动引导槽174a的侧壁并沿着引导槽174a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借此,从动板174将以原动凸轮173的运动轨迹和第1轴180为中心,在引导槽174a的旋转轨迹重复的范围内进行往返回旋运动。

从动板174的回旋角度在原动凸轮173抵达引导槽174a的中间位置时达到最高点,而在经过上述最高点之后随着原动凸轮173的旋转运动重新向相反方向进行旋转,在其角度慢慢变小并抵达引导槽174a的两端时将达到最低点。即,在原动凸轮173进行旋转运动时,从动板174将在一定的范围内重复进行回旋运动。借此,本发明在第1轴180旋转的过程中通过原动凸轮173和从动板174使可动圆盘130在一定的范围内重复进行回旋运动,从而清除夹在固定圆盘120和可动圆盘130之间的异物。此外,从动板174的回旋角度可通过原动凸轮173的旋转半径进行调整。

电机被安装于第1轴180的一侧,用于提供动力使螺旋部110发生旋转,并通过与第1轴180匹配工作的回旋引导手段170以回旋条143为媒介使多个可动圆盘130重复进行回旋运动。

下面,对适用本实施例的垃圾脱水装置的整体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图9是图5中所示的垃圾脱水装置的工作状态图。如图4至图9所示,将垃圾投入到结合于层叠式圆筒C1一端的流入口151中。接下来,通过驱动第1轴180以及螺旋部110,使投入到层叠式圆筒C1内部的垃圾通过筛网式圆筒C2向排出筒155一侧移动。

即,通过第1轴180和螺旋部110被逐渐脱水后的垃圾将从主轴螺旋部区间移动到无轴螺旋部区间。此时,在无轴螺旋部区间内螺旋部110将沿着第2轴190的周围进行旋转并扫过第2轴190的表面,从而在避免垃圾附着在第2轴190的表面以及螺旋部110的螺旋翼中的同时通过筛网式圆筒C2向排出筒155一侧移动。

其中,在使第1轴180和第2轴190相互以相反的方向进行旋转时,能够使在主轴螺旋部区间即通过第1轴180和螺旋部110脱水后移动过来的垃圾,在第1轴180和第2轴190之间的边界部位以堆积的状态沿着无轴螺旋部区间即通过第2轴190和螺旋部110进行移动。即在无轴螺旋部区间,是以垃圾填满其内部的状态进行移动。借此,能够避免压榨液体沿着第2轴190发生移动并通过筛网中的小孔逐渐排出,从而即使螺旋部110的旋转速度增加,也能够在含水率几乎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增加垃圾的处理量。

此外,在螺旋部110被驱动时从动板174将以层叠式圆筒C1的长度方向为轴重复进行回旋运动。此时,可动圆盘130将以结合到从动板174中的回旋条143为媒介进行与从动板174相同的重复回旋运动。此时,因为固定圆盘120处于被连接到强化板150中的固定条142固定的状态,所以不会发生旋转。

可动圆盘130的重复的回旋运动将在层叠式圆筒C1内部形成持续性的运动。这种运动不仅可能够持续性地对垃圾造成刺激以便顺利地排出所包含的水分,同时还能够防止固定圆盘120和可动圆盘130之间所形成的缝隙被异物堵塞。

与此同时,通过层叠式圆筒C1并被移动到筛网式圆筒C2中的垃圾将在螺旋部110的螺旋翼旋转时受到挤压,从而使内部所包含的水分通过筛网中的小孔排出到外部。

在螺旋部110的作用下被移动到筛网式圆筒C2末端部的块状物,将通过结合到筛网式圆筒C2末端部中的排出筒155的排出口(未图示)排出到外部。

下面,对制作适用本发明的具有主轴及无轴螺旋部区间的垃圾脱水装置之后进行比较试验的实例进行说明。

在本试验中,垃圾脱水装置的圆筒采取由筛网式和层叠式混合形成的复合式结构,将如上所述的具有如图6所示结构挤压手段的设备作为发明例,而将具有如图1所示一般螺旋部结构的设备作为比较例。

其中,作为垃圾使用了约1.3%的工业垃圾和约0.8%的产业区内的污水处理厂垃圾,聚合物则使用了6125(液态)。其实验结果如表1、图10以及图11所示。

【表1】

图10是对主轴的旋转速度和含水率的关系进行试验的发明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对比图,图11是对主轴的旋转速度和处理量的关系进行试验的发明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对比图。

如表1及图10所示,比较例在增加主轴(轴)的旋转速度时因为有较多的压榨液体随着主轴发生移动而呈现出旋转速度的变化对垃圾含水率的较大变动,而发明例中几乎没有出现因为主轴旋转速度的变化所导致的含水率变动现象。此外如表1及图11所示,比较例在主轴的旋转速度增加时垃圾的处理量呈现出小幅度的增加,但实施例中垃圾的处理量与主轴旋转速度的增加呈正比关系。

上面结合附图对适用本发明的具有主轴及无轴螺旋部区间的垃圾脱水装置的技术事项进行了说明,但这仅是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进行的示例性说明。因此,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内容中所记载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思想及范围的前提下,具有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一般知识的人员可进行各种不同的修改和变形,这些变形例或修改例均属于本发明的专利请求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