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9018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旋铆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铆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铆设备。



背景技术:

旋铆设备是依据冷辗原理研制而成的一种使用铆钉把物品铆接起来的机械装备。该设备主要靠旋转与压力完成装配,广泛应用于各类需要铆钉铆合的场合。但现有旋铆设备多采用的加工方法多为:将待加工的工件直接固定在工作台或通过固定工装安放至工作台上,再操作旋铆设备的机头直接进行铆合加工。机头的压力直接施加于工作台上,工作台易出现变形;更有甚者,影响工件的固定及加工质量。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旋铆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铆设备,能够避免工作台变形,提高加工精度及质量。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旋铆设备,包括工作台、机座、可升降设置于所述机座并位于工作台上方的机头、以及设置于机座下方并用以驱动所述机座及机头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水平移动组件。所述机座还形成有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下方且与所述机头位置相对应的支撑台;所述工作台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浮动件,并且所述浮动件的上方连接设置有铆钉座;所述支撑台具有用以顶撑所述浮动件的顶撑面及设于顶撑面周侧的导引面,所述浮动件向下突伸出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所述支撑台沿水平方向移动至浮动件下方时,所述顶撑面向上顶持所述浮动件及铆钉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浮动件的下端形成用以与所述顶撑面相抵持的抵持面,所述抵持面与所述顶撑面均呈圆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铆设备还包括安装至所述工作台上的固定工装,所述固定工装具有上下贯穿且与所述通孔位置相对应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铆钉座的固定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套包括自上向下延伸设置于所述开口中的套管及自所述套管的上端水平延伸设置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一对固定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铆钉座包括座体及自所述座体向下延伸穿设于所述套管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下端连接至所述浮动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座体与连接柱的交接处形成一环形的台阶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工装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把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铆设备具有相互独立的至少两个操作工位,所述水平移动组件驱动所述机座及机头在不同操作工位间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铆设备还包括用以检测待铆合工件的位置的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铆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以盛放铆钉并位于所述工作台上方的收纳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旋铆设备,通过铆钉座、浮动件及支撑台将机头所施加的压力转移至机座上,避免工作台变形,提高加工精度及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旋铆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旋铆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旋铆设备的另一角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旋铆设备的支撑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旋铆设备的部分结构组合示意图;

图6为图5中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旋铆设备的固定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该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参看图1至图7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其中图1所示为本发明旋铆设备10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所述旋铆设备100包括机架10、安装在机架10内部且呈水平设置的工作台20、机座30、可升降设置于所述机座30并位于工作台20上方的机头40、以及设置于机座30下方并用以驱动所述机座30及机头40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水平移动组件50。所述机架10底部设有若干底座11,并且所述旋铆设备100还具有设置于所述机架10旁侧的控制组件60。

所述旋铆设备100具有相互独立的至少两个操作工位,所述水平移动组件50驱动所述机座30及机头40在不同操作工位间移动。本实施例中,对应于不同操作工位,所述工作台20具有相邻设置的第一操作台21及第二操作台22。所述机架10的顶部对应于第一操作台21及第二操作台22分别设置有照明灯12,并且第一操作台21及第二操作台22的旁侧均还设有用以盛放铆钉101并位于所述工作台20上方的收纳盒13。

所述机座30具有安装于水平移动组件50上的底座31、连接所述底座31与机头40并呈“C”型弯折延伸的机械臂32。所述底座31上形成有位于所述工作台20的下方且与所述机头40位置相对应的支撑台33。所述机械臂32上装配有驱使所述机头40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321。

所述工作台20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浮动件23,并且所述浮动件23的上方连接设置有铆钉座24。所述支撑台33具有用以顶撑所述浮动件23的顶撑面331及设于顶撑面331周侧的导引面332。所述浮动件23在重力状态时向下突伸出所述工作台20的下表面,并且所述浮动件23的下端形成用以与所述顶撑面331相抵持的抵持面231。所述支撑台33沿水平方向移动至浮动件23下方时,所述导引面332首先与浮动件23的抵持面231相接触,并随机座30的继续移动,使得所述顶撑面331向上顶持所述浮动件23及铆钉座24。

所述支撑台33具有与所述底座31固定连接的安装部333及位于安装部333上方且大致呈圆柱状的支撑主体334。所述顶撑面331位于所述支撑主体334的顶端中心位置且呈圆形设置,所述导引面332向下倾斜延伸并呈环状围设于顶撑面331的周围。所述浮动件23下端所形成的抵持面231亦呈圆形设置。

所述旋铆设备100还包括安装至所述工作台20上的固定工装70。所述固定工装70包括呈水平板状的主体71、分别设置于主体71两侧并相对设置的一对把手72。所述固定工装70的主体71上开设有上下贯穿且与所述通孔位置相对应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固定套73。所述固定套73包括自上向下延伸设置于所述开口中的套管731及自所述套管731的上端水平延伸设置的固定部732,所述固定部732上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一对固定孔733。所述主体71上对应于所述固定孔733的位置设置有相应的紧固孔,并通过螺钉将所述固定套73固定在主体71上。

所述固定工装70的主体71还设有若干适配于待铆合的工件102的支撑座74。将所述固定工装70安装至第一操作台21及第二操作台22,所述主体71贴合于工作台20的上表面。此时,固定工装70的开口恰与所述工作台20的通孔相对应,所述铆钉座24的下端与浮动件23相接。具体地,所述铆钉座24包括座体241及自所述座体241向下延伸穿设于所述套管731的连接柱242,所述连接柱732的下端连接至所述浮动件23。所述座体241与连接柱242的交接处还形成一环形的台阶部243。除此,所述旋铆设备100还包括用以检测待铆合工件102的位置的传感器75,以实现工件102的精确定位。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旋铆设备100,通过铆钉座24、浮动件23及支撑台33将机头40所施加的压力转移至机座30上,避免工作台20变形,提高加工精度及质量;除此,所述旋铆设备100具有相互独立的至少两个操作工位,其中一个操作工位进行安装定位时,另一操作工位进行铆合加工,提高生产效率。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