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钉设备用供丝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79145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制钉设备用供丝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订书针或木工钉等一般是铁丝做的,上面镀层镍或者镍锌的合金作为防锈,铁丝里面有Fe、C、S、P、Mn、Si及少量的Cu等等,其中Fe的含量在99%左右。订书钉有两种,一种是铁的,还有一种是铜的。订书钉或木工钉等直排钉是铁丝经过拉伸,压扁后,经过胶水粘合在一起,再加热固定成线板后,通过切断压制成型,供丝时的金属丝出丝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后续产品的质量。现有技术通常通过缠绕有金属丝的供丝筒出丝,出丝过程中往往会发生金属丝碰撞或缠绕导致出丝不顺畅,从而使后续的产品质量受到较大影响。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订书钉供丝机构[专利号:CN203725672U],包括丝筒,导丝杆A,导丝杆B,所述导丝杆A水平设置在丝筒的转动轴上,所述导丝杆B垂直设置在转动轴上,所述的导丝杆A和导丝杆B的端部皆开设有导丝孔,所述导丝孔中设置有缓冲件,所述导丝杆B的导丝孔与导丝杆B的主杆垂直设置。上述方案保证了铁丝在供应时即不被弯折,也不会因为摩擦而受到损伤,保证了订书钉的生产质量,保证供应的铁丝成直线,保证产品品质。但是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仍有不足之处,丝筒转动的方向与出丝方向不同,出丝过程中金属丝并非沿丝筒转动的切线方向出丝,因此金属丝在出丝同时无法保证平直性,出丝过程仍然是弯曲或“驼背”状态,需要后续的调直器等进一步予以修正,从而实现平稳或平直的出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供丝顺畅、平直的制钉设备用供丝放线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制钉设备用供丝放线装置,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设有若干支撑轴组件,且每两个支撑轴组件为一组,每组支撑轴组件上压设有一个供丝筒,所述的机架上设有支撑轴定位件,当供丝筒压设在支撑轴组件上时,所述的支撑轴组件的端部抵靠在支撑轴定位件上,所述的供丝筒与支撑轴组件滚动连接,所述的机架端部连接有转丝筒组件,所述的转丝筒组件与机架转动连接,当供丝筒上的金属丝从支撑轴组件下方穿过后,金属丝能绕过转丝筒组件从而改变金属丝的运动方向。优选地,所述的支撑轴组件包括压设在机架上的支撑轴,所述的支撑轴上设有两个轴承组件,供丝筒的两端分别压设在两个轴承组件上,所述的轴承组件与支撑轴转动连接,当供丝筒转动时,轴承组件与供丝筒反向转动从而使轴承组件与供丝筒形成滚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的轴承组件包括与支撑轴转动连接的跑圈轴承,所述的供丝筒的端部压设在跑圈轴承上。优选地,所述的轴承组件还包括与支撑轴转动连接的挡边轴承,挡边轴承位于跑圈轴承的侧部,当供丝筒压设在跑圈轴承上时,两个轴承组件上的挡边轴承分别位于供丝筒的两侧从而防止供丝筒脱离跑圈轴承。优选地,所述的挡边轴承的内圈在支撑轴上的高度不大于跑圈轴承的外圈在支撑轴上的高度。优选地,所述的轴承组件还包括套设在支撑轴上并与支撑轴固定连接的轴套,所述的跑圈轴承和挡边轴承的内圈与轴套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的转丝筒组件包括与机架转动连接的转丝筒,所述的机架设有若干层用于放置支撑轴组件的支撑架,每一层支撑架上设有若干排供丝筒且每排供丝筒对应一个转丝筒。优选地,所述的机架上且位于转丝筒组件上方转动连接有绕丝筒,机架上方还固定有穿丝板,所述的穿丝板上设有若干穿丝孔,所述的穿丝孔与金属丝一一对应,每层支撑架下方至少固定有一块穿线板,所述的穿线板上设有若干能让金属丝穿过的穿线孔。优选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的穿丝板和绕丝筒之间设有断丝停机组件,断丝停机组件的水平高度低于穿丝板和绕丝筒的水平高度,当穿丝板和绕丝筒之间的金属丝断开时金属丝能触碰到断丝停机组件从而使牵引金属丝的拉丝设备停止工作。优选地,所述的断丝停机组件包括固定在机架上方的金属棒,金属棒的长度与机架相配适,所述的金属棒连接火线和拉丝设备的开关,当金属丝与金属棒接触时能形成短路从而触发开关断开。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供丝筒的转动方向与出丝一致,金属丝出丝时不会产生缠绕、弯曲、摩擦损坏等现象,从而使出丝保持平直状态,出丝顺畅;2、支撑轴组件的结构对供丝筒起到定位作用,既能使供丝筒平稳滚动,又能防止供丝筒跑偏;3、转丝筒和绕丝筒的组合起到平稳过渡和转向作用,通过穿线板使供丝筒的出丝能呈平面状密集输送,为后续制钉工序提供良好的条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转丝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转丝筒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机架1、支撑轴组件2、供丝筒3、支撑轴定位件4、挡片41、转丝筒组件5、支撑轴6、轴承组件7、跑圈轴承8、挡边轴承9、轴套10、转丝筒11、支撑架12、绕丝筒13、穿丝板14、穿线板15、断丝停机组件16、金属棒17、金属丝1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制钉设备用供丝放线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的机架1上设有若干支撑轴组件2,且每两个支撑轴组件2为一组,每组支撑轴组件2上压设有一个供丝筒3,供丝筒3为市售产品,即为缠绕有金属丝100的筒,金属丝用于制作订书针、木工钉等钉子,如图3所示,所述的机架1上设有支撑轴定位件4,当供丝筒3压设在支撑轴组件2上时,所述的支撑轴组件2的端部抵靠在支撑轴定位件4上,所述的供丝筒3与支撑轴组件2滚动连接,所述的机架1端部连接有转丝筒组件5,所述的转丝筒组件5与机架1转动连接,当供丝筒3上的金属丝从支撑轴组件2下方穿过后,金属丝100能绕过转丝筒组件5从而改变金属丝的运动方向。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有牵引金属丝的牵丝设备牵动金属丝时,供丝筒3会沿着支撑轴组件2滚动,实现持续出丝,当金属丝100绕过转丝筒组件5后,转丝筒组件5与金属丝为转动连接,降低摩擦阻力,也使金属丝能绷紧行走并改变走向,从而进入到下一步工序中,支撑轴定位件4则起到将每组支撑轴组件2的两个支撑轴组件2的间距固定的作用,从而保证供丝筒3稳定的转动出丝。再结合图2和图3所示,具体的说,支撑轴组件2包括压设在机架1上的支撑轴6,支撑轴6呈条状,两端靠在支撑轴定位件4上形成定位支撑,本实施例中,支撑轴定位件4包括若干固定在机架1上的挡片41。所述的支撑轴6上设有两个轴承组件7,供丝筒3的两端分别压设在两个轴承组件7上,所述的轴承组件7与支撑轴6转动连接,当供丝筒3转动时,轴承组件7与供丝筒3反向转动从而使轴承组件7与供丝筒3形成滚动连接,支撑轴6的端部可以嵌入到两个相邻的挡片41之间,也可以只抵靠一个挡片41形成止挡。轴承组件7包括与支撑轴6转动连接的跑圈轴承8,所述的供丝筒3的端部压设在跑圈轴承8上。轴承组件7还包括与支撑轴6转动连接的挡边轴承9,挡边轴承9位于跑圈轴承8的侧部,起到对供丝筒3定位作用,当供丝筒3压设在跑圈轴承8上时,两个轴承组件7上的挡边轴承9分别位于供丝筒3的两侧从而防止供丝筒3脱离跑圈轴承8。轴承组件7还包括套设在支撑轴6上并与支撑轴6固定连接的轴套10,所述的跑圈轴承8和挡边轴承9的内圈与轴套10固定连接。优选地,挡边轴承9的内圈在支撑轴6上的高度不大于跑圈轴承8的外圈在支撑轴6上的高度。在供丝筒3转动过程中,两端会接触挡边轴承9,如果挡边轴承9的内圈比跑圈轴承8高,则供丝筒3两端会与挡边轴承9的内圈接触,而轴承内圈是固定不动的,这就导致供丝筒3无法与挡边轴承9形成转动摩擦,导致供丝筒3两端受损,甚至导致供丝筒无法正常转动,出丝受滞。如图1、图4和图5所示,转丝筒组件5包括与机架1转动连接的转丝筒11,所述的机架1设有若干层用于放置支撑轴组件2的支撑架12,每一层支撑架12上设有若干排供丝筒3且每排供丝筒3对应一个转丝筒11。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每排供丝筒3是指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排列的且在同一平面上的供丝筒3,每一层支撑架12上可以设置至少一排供丝筒3,也可以设置多排,且每一层支撑架12上均固定有支撑轴定位件4,此外,转丝筒11与机架1可以采用转轴插入到转丝筒11中,转轴两端在于机架1转动连接的连接方式,此为公知常识。如图2所示,机架1上且位于转丝筒组件5上方转动连接有绕丝筒13,机架1上方还固定有穿丝板14,所述的穿丝板14上设有若干穿丝孔,所述的穿丝孔与金属丝一一对应,便于进入下一工序进行排线制钉,如图6所示,每层支撑架12下方至少固定有一块穿线板15,所述的穿线板15上设有若干能让金属丝穿过的穿线孔,穿线板15的作用是起到防止不同供丝筒3中的金属丝相互缠绕及防止金属丝下沉,起到支撑作用。供丝筒3的金属丝依次通过穿线板15、绕丝筒13和穿丝板14,整个过程张紧,对金属丝起到拉直作用。如图1和图4所示,机架1上且位于所述的穿丝板14和绕丝筒13之间设有断丝停机组件16,断丝停机组件16的水平高度低于穿丝板14和绕丝筒13的水平高度,当穿丝板14和绕丝筒13之间的金属丝断开时金属丝能触碰到断丝停机组件16从而使牵引金属丝的拉丝设备停止工作。本实施例中,断丝停机组件16包括固定在机架1上方的金属棒17,金属棒17的长度与机架1相配适,所述的金属棒17连接火线和拉丝设备的开关,当金属丝与金属棒17接触时能形成短路从而触发开关断开,也就是说无论是金属丝断裂还是供丝筒3的金属丝料完后,都能引发自动停机,从而提高了自动化程度,也使生产质量得到保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开关可以选择空气开关等能自动跳闸的开关,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当理解,火线为弱电火线如电压为12V。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