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机机架辊更换用辅助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3828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轧机机架辊更换用辅助工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装,特别是涉及一种轧机机架辊更换用辅助工装。



背景技术:

粗轧机是热轧薄板带钢生产线的主要设备之一,其负责对板坯进行粗轧。粗轧机包括水平轧机;水平轧机主要由牌坊,主传动系统,压下(压上)系统,锁门板系统,换辊系统,平衡系统,导卫系统以及工作辊,支承辊等组成。更换机架辊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牌坊孔插入式和牌坊间对夹式。对于牌坊孔插入式,机架辊更换时,需要将机架辊从粗轧机工作侧牌坊面孔中抽出和穿入;参考图1,更换时使用的轧机机架辊更换用辅助装置主要包括U型吊具1;U型吊具由两个支杆和连接两个支管的横杆构成,其中一个支杆与行车60吊钩连接,另一个支杆的自由端与机架辊20一端头相连;利用该轧机机架辊更换用辅助装置更换机架辊存在以下缺陷:

1)专用吊具非常大,重达10多吨,难以存放和运输,需要使用平板车运输到现场,并使用行车将其从卧式状态调整为立式状态,该过程耗时耗力。

2)现场更换占用行车时间长。

3)机架辊在抽出和穿入时,需要反复调整吊具平衡,确保机架辊水平,所需的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轧机机架辊更换用辅助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换机架辊的方法,该方法利用轧机机架辊更换用辅助工装进行拆除和安装机架辊时,能够提高拆除和安装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轧机机架辊更换用辅助工装,至少包括:Y型导向结构和顶升调整机构,所述Y型导向结构的两个分支导向圆杆末端安装有滚轮,且两个所述滚轮上端的间距小于机架辊直径;所述Y型导向结构的主杆与所述顶升调整机构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顶升调整机构包括固定底座和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下端插设在所述固定底座中;所述液压千斤顶的顶杆插在所述Y型导向结构的主杆下端面,且它们通过键固定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外壁敷设有耐磨层。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轧机机架辊更换用辅助工装,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辅助工装辅易安装,且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小,能够充分满足轧机内部空间小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更换机架辊的方法,包括拆除机架辊和安装机架辊,拆除机架辊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两个所述轧机机架辊更换用辅助工装安装在轧机内横梁上;且确认所述Y型导向结构处于最低位置;

2)启动所述顶升调整机构,使得所述顶升调整机构顶升所述Y型导向结构,直至所述Y型导向结构顶起机架辊;

3)将手拉葫芦与机架辊位于轧机工作侧的一端连接后,通过所述手拉葫芦将机架辊从轧机工作侧拉出;

4)在轧机牌坊外把机架辊与行车吊钩相连;接着利用行车将机架辊吊至指定位置;

安装机架辊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确认安装在轧机内横梁上的两个所述轧机机架辊更换用辅助工装的所述顶升调整机构处于顶升状态;

2)利用行车将机架辊吊至轧机牌坊旁,且确保机架辊被调至水平状态;

3)行车从轧机工作侧将机架辊插入轧机;先进入轧机内的机架辊一端首先被放置在靠近轧机工作侧的所述轧机机架辊更换用辅助工装上,最终所述机架辊被放置两个所述轧机机架辊更换用辅助工装上;

4)将行车吊钩与机架辊分离;启动所述顶升调整机构,所述顶升调整机构带动所述Y型导向结构下降,同时机架辊随着所述Y型导向结构下降,直至所述Y型导向结构下降至最低位置;

5)安装机架辊。

进一步地,在拆除机架辊的步骤四中,首先将行车吊钩通过钢丝绳与机架辊与手拉葫芦连接的一端相连;再拆卸手拉葫芦,将手拉葫芦与机架辊另一端相连,然后将手拉葫芦通过钢丝绳与行车吊钩连接;调整手拉葫芦,使得机架辊保持水平状态,最后利用行车将机架辊吊至指定位置。

进一步地,在安装机架辊的步骤二中,机架辊一端通过钢丝绳与行车吊钩相连,其另一端连接手拉葫芦,手拉葫芦通过钢丝绳与行车吊钩相连;通过调整手拉葫芦,使得机架辊保持水平状态;再利用行车将机架辊吊至轧机牌坊旁,此时手拉葫芦靠近轧机工作侧。

进一步地,在安装机架辊的步骤三中,行车从轧机工作侧将机架辊插入轧机;待先进入轧机内的机架辊一端首先被放置在靠近轧机工作侧的所述轧机机架辊更换用辅助工装上时,拆除手拉葫芦;接着行车继续吊装机架辊;最终所述机架辊被放置两个所述轧机机架辊更换用辅助工装上。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更换机架辊的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轧机内横梁上安装两个所述轧机机架辊更换用辅助工装,以及通过行车和手拉葫芦共同作用,能够防止机架辊在抽出和穿入时发生倾斜,提高机架辊更换效率,缩短机架辊更换占用行车时间;以及在拆除和安装机架辊过程,不要花费大量时间在专用吊具的倒运上,提高了拆除和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现有技术中的采用轧机机架辊更换用辅助装置更换机架辊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轧机机架辊更换用辅助工装示意图。

图3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利用轧机机架辊更换用辅助装置拆卸机架辊示意图。

图6至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利用轧机机架辊更换用辅助装置安装机架辊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U型吊具

10 辅助工装

11 Y型导向结构

111 分支导向圆杆

112 主杆

12 顶升调整机构

121 固定底座

122 液压千斤顶

13 滚轮

20 机架辊

30 横梁

40 手拉葫芦

50 轧机牌坊

501 牌坊孔

60 行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轧机机架辊更换用辅助工装,至少包括:Y型导向结构11和顶升调整机构12,所述Y型导向结构11的两个分支导向圆杆111末端安装有滚轮13,所述滚轮13能够自由绕着所述分支导向圆杆111转动;两个所述滚轮13上端的间距小于机架辊20直径;优选地,所述滚轮13外壁敷设有耐磨层。所述Y型导向结构11的主杆112与所述顶升调整机构12相连。

参考图2,所述Y型导向结构11可以适合放置不同直径的机架辊20,通用性强。当机架辊20放置在所述Y型导向结构11,且与所述滚轮13接触时,由于所述滚轮13能够自由转动,减少了它们之间摩擦力,故利于抽出和插入机架辊20。

所述顶升调整机构12包括固定底座121和液压千斤顶122,所述液压千斤顶122下端插设在所述固定底座121中;所述液压千斤顶122的顶杆插在所述Y型导向结构11的主杆112下端面,且它们通过键固定相连接。在所述液压千斤顶122作用,所述Y型导向结构11能够进行顶升和下降,见图2。

当更换机架辊20时,只要把两个本轧机机架辊更换用辅助工装均匀布置在轧机内横梁30上,再把所述固定底座121与轧机内横梁30焊接在一起,就完成了安装,可见易安装。

本轧机机架辊20更换用辅助的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小;更换机架辊20时,本轧机机架辊20更换用辅助能够充分满足轧机内部空间小的特点,不受安装空间限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更换机架辊的方法,包括拆除机架辊20和安装机架辊20。

拆除机架辊20包括如下步骤:

1)参考图2和3,将两个所述轧机机架辊更换用辅助工装10安装在轧机内横梁30上;且确认所述Y型导向结构11处于最低位置;

2)参考图2和图3,启动所述顶升调整机构12,使得所述顶升调整机构12顶升所述Y型导向结构11,直至所述Y型导向结构11顶起机架辊20;

3)将手拉葫芦40与机架辊20位于轧机工作侧的一端连接后,通过所述手拉葫芦40将机架辊20从轧机工作侧拉出,见图4;

4)在轧机牌坊50外把机架辊20与行车60吊钩相连;接着利用行车60将机架辊20吊至指定位置,见图5;

安装机架辊20包括如下步骤:

1)参考图6,首先确认安装在轧机内横梁30上的两个所述轧机机架辊更换用辅助工装10的所述顶升调整机构12处于顶升状态;

2)利用行车60将机架辊20吊至轧机牌坊50旁,且确保机架辊20被调至水平状态,见图6;

3)行车60从轧机工作侧将机架辊20插入轧机;先进入轧机内的机架辊20一端首先被放置在靠近轧机工作侧的所述轧机机架辊更换用辅助工装10上,最终所述机架辊20被放置两个所述轧机机架辊更换用辅助工装10上;注意:在行车60从轧机工作侧将机架辊20插入轧机过程中,所述轧机机架辊更换用辅助工装10能够防止机架辊20在穿入时发生倾斜,大大缩短了占用行车60时间,见图7;

4)将行车60吊钩与机架辊20分离;参考图2,启动所述顶升调整机构12,所述顶升调整机构12带动所述Y型导向结构11下降,同时机架辊20随着所述Y型导向结构11下降,直至所述Y型导向结构11下降至最低位置,这时机架辊20两端分别搁置在牌坊孔501上,见图8;

5)安装机架辊20。

优选地,参考图4和图5,在拆除机架辊20的步骤四中,首先将行车60吊钩通过钢丝绳与机架辊20与手拉葫芦40连接的一端相连;再拆卸手拉葫芦40,将手拉葫芦40与机架辊20另一端相连,然后将手拉葫芦40通过钢丝绳与行车60吊钩连接;调整手拉葫芦40,使得机架辊20保持水平状态,最后利用行车60将机架辊20吊至指定位置。

优选地,参考图6,在安装机架辊20的步骤二中,机架辊20一端通过钢丝绳与行车60吊钩相连,其另一端连接手拉葫芦40,手拉葫芦40通过钢丝绳与行车60吊钩相连;通过调整手拉葫芦40,使得机架辊20保持水平状态;再利用行车60将机架辊20吊至轧机牌坊50旁,此时手拉葫芦40靠近轧机工作侧。

优选地,参考图7,在安装机架辊20的步骤三中,行车60从轧机工作侧将机架辊20插入轧机;待先进入轧机内的机架辊20一端首先被放置在靠近轧机工作侧的所述轧机机架辊更换用辅助工装10上时,拆除手拉葫芦40;接着行车60继续吊装机架辊20;最终所述机架辊20被放置两个所述轧机机架辊更换用辅助工装10上。

优选地,参考图2,所述Y型导向结构11由V型架和主杆112构成,所述主杆112上端穿设在所述V型架底端。所述V型架由同一圆杆完整而成。最终所述主杆112上端上有连接柱,该连接柱直径小与所述主杆112直径,所述连接柱穿设在所述V型架底端,使得所述主杆112与所述V型架固定连接,这样不仅方便组装,而且易加工。

由上可知,在更换机架辊20时,通过在轧机内横梁30上安装两个所述轧机机架辊更换用辅助工装10,以及通过行车和手拉葫芦共同作用,能够防止机架辊20在抽出和穿入时发生倾斜;另外,在抽出和插入机架辊20时,由于所述滚轮13能够自由转动,在机架辊20与所述滚轮13接触过程中,该滚轮13利于抽出和插入机架辊20,从而提高了机架辊20更换效率,缩短机架辊20更换占用行车60时间;以及在拆除和安装机架辊20过程,不要花费大量时间在专用吊具的倒运上,提高了拆除和安装效率。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