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转箱提手压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7452阅读:759来源:国知局
周转箱提手压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周转箱提手压入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周转箱提手压入装置。



背景技术:

周转箱,也称为物流箱,广泛用于机械、汽车、家电、轻工、电子等行业,能耐酸耐碱、耐油污,无毒无味,可用于盛放食品等,清洁方便,零件周转便捷、堆放整齐,便于管理。其合理的设计,优良的品质,适用于工厂物流中的运输、配送、储存、流通加工等环节。周转箱可与多种物流容器和工位器具配合,用于各类仓库、生产现场等多种场合,在物流管理越来越被广大企业重视的今天,周转箱帮助完成物流容器的通用化、一体化管理,是生产及流通企业进行现代化物流管理的必备品。

周转箱通常含有提手,在周装箱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利用周转箱提手压入设备将提手压入周转箱本体中,方便周转箱的运输。现有的周转箱提手压入设备是通过吸盘直接吸取提手的方式将其固定后再压入周转箱本体中,由于提手是塑料制成,组装过程中因塑料的变形量较大,上述采用吸盘固定的方式很容易造成吸不稳或压不进的缺点,在无人化车间,由于吸盘吸取的方式故障率较高,这种传统的提手压入方式已不能满足要求。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周转箱提手压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周转箱提手压入装置,其利用杠杆原理,突破传统的提手组装方式,增加了周转箱提手压入装置对提手的稳固性,可满足无人化车间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周转箱提手压入装置,包括L型支板、真空发生器、提手压入气缸、提手吸附机构、提手夹紧机构和压入板,所述真空发生器安装于所述L型支板上,所述提手压入气缸通过提手压入气缸固定板固定于所述L型支板的外侧壁上,所述提手压入气缸的气缸轴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压入板,所述压入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机构支座,所述两机构支座上均安装有一所述提手吸附机构和一提手夹紧机构,所述提手夹紧机构包括提手夹紧气缸和提手夹紧固定块,该提手夹紧固定块连接所述提手夹紧气缸和所述压入板使其形成杠杆,所述真空发生器连接所述提手压入气缸和提手夹紧气缸。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提手吸附机构设于所述提手夹紧机构的外侧。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入板的两侧设有通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提手吸附机构包括吸附固定座和吸盘,所述吸附固定座穿过所述通孔连接于所述吸盘。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提手压入气缸为双轴气缸。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提手夹紧机构,提手夹紧机构和吸盘的共同作用同时将提手固定,利用了杠杆原理,让气缸带动提手夹紧固定块将提手夹紧,提高了提手的稳固性,使提手精准地压入周转箱本体中,避免了吸不稳和压不进的缺点,在真空发生器和气缸的作用下,利用真空发生器控制气缸进而控制提手夹紧固定块,使提手夹紧固定块的夹紧角度可以调节,以适应各种提手的实际大小,达到夹紧程度可调的效果,方便灵活,满足了无人化车间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提手夹紧机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1、真空发生器;2、L型支板;3、提手压入气缸固定板;4、提手压入气缸;5、连接板;6、压入板;7、提手吸附机构;8、提手夹紧机构;9、提手夹紧气缸;10、提手夹紧固定块;11、机构支座;12、吸附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公开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周转箱提手压入装置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内”、“中”、“左”、“右”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合先叙明。

请参照附图1至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周转箱提手压入装置,包括L型支板2、真空发生器1、提手压入气缸4、提手吸附机构7、提手夹紧机构8和压入板6,所述真空发生器1安装于所述L型支板2上,所述提手压入气缸4通过提手压入气缸固定板3固定于所述L型支板2的外侧壁上,所述提手压入气缸4的气缸轴通过连接板5连接所述压入板6,该压入板6可在提手压入气缸4的作用下轴向往返运动,所述压入板6的两侧均设置有机构支座11,所述两机构支座11上均安装有一所述提手吸附机构7和一提手夹紧机构8,所述提手夹紧机构8包括提手夹紧气缸9和提手夹紧固定块10,该提手夹紧固定块10连接所述提手夹紧气缸9和所述压入板6使其形成杠杆,具体地,该提手夹紧固定块10的一端连接提手夹紧气缸9,其中部连接于所述压入板6,该连接点相当于杠杆支点,而与提手夹紧气缸9的连接点相当于动力点,通过提手夹紧气缸9带动动力点上下运动从而调整夹紧角度;通过控制提手夹紧气缸9可调节提手夹紧固定块10的夹紧角度,所述真空发生器1连接所述提手压入气缸4和提手夹紧气缸9,控制真空发生器1的气量进而控制提手压入气缸4和提手夹紧气缸9,以适应提手的尺寸大小以及将提手压入周转箱本体中。

优选地,所述提手吸附机构7设于所述提手夹紧机构8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压入板6的两侧设有通孔(未示出)。

优选地,所述提手吸附机构7包括吸附固定座12和吸盘(未示出),所述吸附固定座12穿过所述通孔连接于所述吸盘。

优选地,所述提手压入气缸4为双轴气缸。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提手夹紧机构8,提手夹紧机构8和提手吸附机构7的共同作用同时将提手固定,利用了杠杆原理,让提手夹紧气缸9带动提手夹紧固定块10将提手夹紧,提高了提手的稳固性,使提手精准地压入周转箱本体中,避免了吸不稳和压不进的缺点,在真空发生器1和提手夹紧气缸9的作用下,利用真空发生器1控制提手夹紧气缸9进而控制提手夹紧固定块10,使提手夹紧固定块10的夹紧角度可以调节,以适应各种提手的实际大小,达到夹紧程度可调的效果,方便灵活,最后利用提手压入气缸4将提手压入周转箱本体中,以满足了无人化车间的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因本实用新型是轴堆成结构,因此仅对其一边的结构进行描述即可,上述谈及的夹紧和吸附功能均是通过两边的对应机构配合实现。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式,如果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内,本实用新型也包括这些变形和改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