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圈归中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7429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圈归中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圈生产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圈归中夹具。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一种线圈产品,包括位于底部的PCB板2和位于所述PCB板2顶部的线圈1,将线圈1的电连接位点与PCB板2上的电接触位点接触电连接,再从PCB板2底部的引脚3将线圈的电连接引出,通过焊接或点胶的形式进行固定。

现有用于上述线圈的组装装置存在问题,比如难以归中的问题,所述线圈需要对应PCB板的中部位置与所述PCB板连接,才能将其电连接位点与PCB板的电接触位点连接,现有的组装装置容易造成线圈与PCB板的错位,从而影响其电连接,甚至造成断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圈归中夹具,以解决现有线圈组合装置存在容易发生错位,影响电连接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线圈归中夹具,该线圈归中夹具能够将线圈归中,使其相对于PCB板的位置固定,保证其组装精度。

一种线圈归中夹具,包括定位架、压合块、压合螺杆和调节螺母,所述定位架的内部形成有前后贯通的定位腔,所述定位腔的底部为PCB板定位部,所述PCB板定位部上设置有用于供引脚穿过的引脚穿孔,所述引脚穿孔连通至所述定位架的底部,所述定位腔的两侧壁朝所述定位腔方向凸出,形成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压合块位于所述定位腔内部,所述定位架的顶部开有螺纹孔,所述压合螺杆穿过所述螺纹孔并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调节螺母固定于所述压合螺杆的顶部,所述压合块可旋转连接于所述压合螺杆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引脚穿孔为条形孔,且所述引脚穿孔的数量为2个。

进一步的,所述压合块为弧形板。

本线圈归中夹具设置了定位腔,通过所述定位腔的PCB板定位部提供PCB板的支撑,且PCB板的引脚穿过所述引脚穿孔实现对PCB板的定位,本领域技术人可根据所需要组装的线圈大小对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的间距进行确定,使得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的间距等于线圈的直径或稍大于线圈的直径,从而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将线圈限定于所述PCB板的中部位置,避免线圈偏移,在进行组装时,先将PCB板固定在所述PCB板定位部上,再放入线圈,通过转动所述压合螺杆将压合块下压,将所述线圈与PCB板的压合在一起,再通过焊接或点胶将线圈与PCB板相互结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线圈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线圈归中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圈归中夹具,该线圈归中夹具能够将线圈归中,使其相对于PCB板的位置固定,保证其组装精度。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圈归中夹具,包括定位架8、压合块13、压合螺杆5和调节螺母4,所述定位架8的内部形成有前后贯通的定位腔7,所述定位腔7的底部为PCB板定位部10,所述PCB板定位部10上设置有用于供引脚穿过的引脚穿孔11,所述引脚穿孔11连通至所述定位架8的底部,所述定位腔10的两侧壁朝所述定位腔10方向凸出,形成有第一限位部12和第二限位部9,所述压合块13位于所述定位腔7内部,所述定位架8的顶部开有螺纹孔6,所述压合螺杆5穿过所述螺纹孔6并与所述螺纹孔6螺纹配合,所述调节螺母4固定于所述压合螺杆5的顶部,所述压合块13可旋转连接于所述压合螺杆5的底部。

所述引脚穿孔11为条形孔,且所述引脚穿孔11的数量为2个。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合块13为平板状。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压合块为弧形板,以配合所述线圈的形状。

本线圈归中夹具设置了定位腔,通过所述定位腔的PCB板定位部提供PCB板的支撑,且PCB板的引脚穿过所述引脚穿孔实现对PCB板的定位,本领域技术人可根据所需要组装的线圈大小对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的间距进行确定,使得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的间距等于线圈的直径或稍大于线圈的直径,从而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将线圈限定于所述PCB板的中部位置,避免线圈偏移,在进行组装时,先将PCB板固定在所述PCB板定位部上,再放入线圈,通过转动所述压合螺杆将压合块下压,将所述线圈与PCB板的压合在一起,再通过焊接或点胶将线圈与PCB板相互结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