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端盖挤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1412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轴承端盖挤压模具。



背景技术:

轴承端盖主要应用于发动机,在受拉、扭、弯和冲击等场合中,要求其具有较高的疲劳强度和冲击韧性。采用切削加工成形技术,不仅会造成材料的浪费,而且生产效率低下,不适合大批生产。选用压铸工艺生产此制件时,易产生卷入性气孔、夹杂等铸造缺陷,降低了制件的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轴承端盖挤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轴承端盖挤压模具,包括模柄、上模座、凸模、凸模固定圈、凹模、预应力圈、反向拉杆、下垫板、反向凸模、下模座、圆柱销、反向凸模固定板、反向凸模垫板、顶杆和顶板,上模座设置在最上方,模柄安装在上模座上,凸模连接上模座,凸模固定圈连接上模座,凹模连接凸模,预应力圈连接凸模固定圈,反向拉杆连接上模座和顶板,下垫板连接预应力圈,反向凸模连接凸模,下模座连接下垫板,圆柱销分别连接上模座和下模座,反向凸模固定板连接反向凸模,反向凸模垫板连接反向凸模固定板,顶杆连接在反向凸模的外侧,顶板连接反向拉杆。

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设置有导柱,导柱上部套有导套。

反向凸模的外侧设置有环形顶出套,环形顶出套的外侧连接有弹簧。

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还设置有内六角螺钉。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显著降低原材料的消耗,减少工序,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率,提高了制件的强度和尺寸精度,降低了成本,适用于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轴承端盖挤压模具,包括模柄1、上模座2、凸模3、凸模固定圈4、凹模5、预应力圈6、反向拉杆8、下垫板9、反向凸模10、下模座13、圆柱销14、反向凸模固定板16、反向凸模垫板17、顶杆18和顶板19,上模座2设置在最上方,模柄1安装在上模座2上,凸模3连接上模座2,凸模固定圈4连接上模座2,凹模5连接凸模3,预应力圈6连接凸模固定圈4,反向拉杆8连接上模座2和顶板18,下垫板9连接预应力圈6,反向凸模10连接凸模3,下模座13连接下垫板9,圆柱销14分别连接上模座2和下模座13,反向凸模固定板16连接反向凸模10,反向凸模垫板17连接反向凸模固定板16,顶杆18连接在反向凸模10的外侧,顶板19连接反向拉杆8。

上模座2和下模座13之间设置有导柱20,导柱上部套有导套7。

反向凸模10的外侧设置有环形顶出套11,环形顶出套11的外侧连接有弹簧15。

上模座2和下模座13之间还设置有内六角螺钉12。

工作过程:将毛坯放入凹模内,上模随液压机活动横梁下移,

凸模、凹模及反向凸模将坯料一次挤压成形。上模回程,凸模与凹模分离,制件通过反向拉杆、顶杆以及顶板使制件与凹模分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