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机壳的拼接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18003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机机壳的拼接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拼接定位工装,具体涉及一种风机机壳的拼接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风机机壳包括驱动端和非驱动端,所述驱动端和非驱动端均包括了由多个方板围成的一个方体机壳,且方体机壳两端的端部相邻的方板之间与一个弧形板焊接。已有技术中,所述驱动端和非驱动端的部件均是采用点焊方式将多块方板和弧形板焊接成为一个整体,在进行组焊的过程中,要保证方体机壳的中心与由四个弧形板围成的轴孔中心相互重合,为了达到焊接的质量要求,需要预先将工件设在多功能平台上,通过一位技术人员在平台上调整工件焊接位置,另一位技术人员测量位置的准确性,需要两人共同协作确定部件的最终焊接位置,这样,不仅工作效率低,费时费力,而且定位效果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而且定位拼接效果好的风机机壳的拼接定位工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机机壳的拼接定位工装,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底座、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三限位块、卡盘、定位柱、第一固定夹、第二固定夹和第三固定夹;

所述卡盘安装在底座上,且卡盘设有中心圆孔,所述卡盘的圆周方向上设有多个分开布置的第三限位块和多个分开布置的第一固定夹,所述定位柱安装在底座上并位于卡盘的中心圆孔内;

所述底座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多个分开布置的第二限位块,另一端设有多个分开布置的第二固定夹,

所述底座沿其宽度方向的一端设有多个分开布置的第一限位块,另一端设有多个分开布置的第三固定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卡盘设有多个径向豁槽,所述第三限位块的底部设在卡盘对应的径向豁槽内并与底座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卡盘的外周设有定位凹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上且位于第二固定夹和第三固定夹的一侧均设有定位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沿其宽度方向上设有两个第一限位块,且两个第一限位块之间还设有两个第三固定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固定夹为垂直式快速夹,所述第二固定夹和第三固定夹均为推拉式快速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第三限位块均为L型限位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卡盘和定位柱各自的中心相互重合。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风机机壳的拼接定位工装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三限位块、卡盘、定位柱、第一固定夹、第二固定夹和第三固定夹;所述卡盘安装在底座上,且卡盘设有中心圆孔,所述卡盘的圆周方向上设有多个分开布置的第三限位块和多个分开布置的第一固定夹,所述定位柱安装在底座上并位于卡盘的中心圆孔内;所述底座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多个分开布置的第二限位块,另一端设有多个分开布置的第二固定夹,所述底座沿其宽度方向的一端设有多个分开布置的第一限位块,另一端设有多个分开布置的第三固定夹;使用时,预先将风机机壳的驱动端或非驱动端的两个弧形板的弧形边贴合并定位在卡盘的外周,然后两个方板分别靠接在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上,并用第一固定夹进行定位,然后实施第一次焊接,同理,再将另外两个弧形板和方板通过对应的第二固定夹和第三固定夹先进行定位再与上述的两个方板实施第二次焊接,最后将四个弧形板分别焊接在方体机壳顶面的端部,本实用新型的拼接定位工装取代了已有技术中的多功能平台,且只需一位技术人员即可完成即可的机壳的定位拼接,本实用新型不仅工作效率高、省时省力,而且定位拼接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如图1、2、3所示,一种风机机壳的拼接定位工装,包括底座1、第一限位块2、第二限位块3、第三限位块4、卡盘5、定位柱6、第一固定夹7、第二固定夹8和第三固定夹9;

所述卡盘5安装在底座1上,且卡盘5设有中心圆孔51,所述卡盘5的圆周方向上设有多个分开布置的第三限位块4和多个分开布置的第一固定夹7,所述定位柱6安装在底座1上并位于卡盘5的中心圆孔51内;

所述底座1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多个分开布置的第二限位块3,另一端设有多个分开布置的第二固定夹8,

所述底座1沿其宽度方向的一端设有多个分开布置的第一限位块2,另一端设有多个分开布置的第三固定夹9。

如图3所示,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合理,以及便于定位组装,所述卡盘5设有多个径向豁槽52,所述第三限位块4的底部设在卡盘5对应的径向豁槽52内并与底座1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为了保证相邻弧形板的定位,所述卡盘5的外周设有定位凹槽53。

如图2、3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对机壳部件的定位,所述底座1上且位于第二固定夹8和第三固定夹9的一侧均设有定位块10。

如图1、3所示,为了对方形板进行固定,所述底座1沿其宽度方向上设有两个第一限位块2,且两个第一限位块2之间还设有两个第三固定夹9。

如图3所示,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合理,所述第一固定夹7为垂直式快速夹,所述第二固定夹8和第三固定夹9均为推拉式快速夹。当然,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在底座1上设置顶紧螺母座,且顶紧螺母座上设有顶紧螺母,通过顶紧螺母对工件实施顶紧固定。

如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合理性,所述第一限位块2、第二限位块3和第三限位块4均为L型限位块。

如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拼接过程中部件的定位更加精准,所述底座1、卡盘5和定位柱6各自的中心相互重合。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预先将风机机壳的驱动端或非驱动端的两个弧形板的弧形边贴合并定位在卡盘5的外周,然后两个方板分别靠接在第一限位块2和第二限位块3上,并用第一固定夹7进行定位,然后实施第一次焊接,同理,再将另外两个弧形板和方板通过对应的第二固定夹8和第三固定夹9先进行定位再与上述的两个方板实施第二次焊接,最后将四个弧形板分别焊接在方体机壳顶面的端部,本实用新型的拼接定位工装取代了已有技术中的多功能平台,且只需一位技术人员即可完成即可的机壳的定位拼接,本实用新型不仅工作效率高、省时省力,而且定位拼接效果好。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