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圈内翻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8029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圈内翻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翻边装置,特别是一种轮圈内翻边装置。



背景技术:

轮圈又名轮毂,且轮圈的形状结构是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调整的。现有的某种轮圈是在外翻边的基础上向内弯折形成内翻边的,且处理这一道工序的装置包括用于定位轮圈且能转动的定位轮、设于定位轮一侧的成型轮以及能驱动成型轮靠近或远离定位轮的驱动件,成型轮上具有呈环状的成型槽。使用时,驱动件驱动成型轮向定位轮方向运动,轮圈上的外翻边的边沿插入到成型槽内并在成型槽内壁的挤压下向内弯折形成一段内翻边,成型完毕后,驱动件驱动成型轮复位,具有加工方便的优点。

但上述的装置还是存在一个问题:该装置一次性只能加工一个轮圈,效率较为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轮圈内翻边装置,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轮圈内翻边装置,包括具有工作平台的机架、设于工作平台上的定位轮和设于定位轮后侧的成型轮,且定位轮和成型轮的轴线均沿左右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轮和成型轮均有两个且均呈左右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的成型轮后侧设有驱动件,驱动件通过联动机构能够同时驱动两成型轮沿前后方向往复平移;所述的工作平台上还固定有齿轮箱和底座,且两所述的定位轮均处于齿轮箱和底座之间,所述的齿轮箱上具有一根输入轴和两根输出轴,且两输出轴的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其中一根输出轴与靠近该输出轴的这一定位轮固连,所述的底座上轴向固连有转轴,转轴的一端与另一个定位轮固连,所述的机架内轴向固定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两端均通过传动机构分别与转轴的另一端和另一根输出轴相连使转轴随着电机的主轴一起转动,与定位轮相连的这一输出轴和所述的转轴两者位置相正对。

成型轮的外表面上具有与该成型轮同轴设置的环状成型槽。

工作过程如下:两定位轮上均套设定位有带有外翻边的轮圈,接着电机工作并通过齿轮箱上的两输出轴同时输出动力,以带动两定位轮转动,然后驱动件驱动两成型轮同时向前运动,轮圈上的外翻边的边沿插入到成型槽内并在成型槽内壁的挤压下向内弯折形成一段内翻边,成型完毕后,驱动件驱动两成型轮复位。

在两定位轮、两成型轮、具有两输出轴的齿轮箱、传动轴等部件的配合下,使本装置能在同一时间内加工两个轮圈,从而有效提高了轮圈内翻边的加工效率。

在上述的轮圈内翻边装置中,所述的联动机构包括连接轴和与工作平台滑动连接的支撑块,所述的支撑块的后端与所述的驱动件相连,支撑块的前端具有缺口,所述的连接轴和两所述的成型轮均位于缺口内,连接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两成型轮并均与所述的支撑块相固连,两所述的成型轮均与所述的连接轴相固连。即此时,驱动件通过推动支撑块移动来带动两成型轮往复平移,具有工作稳定性好的优点。

在上述的轮圈内翻边装置中,所述的工作平台上还固定有支撑座,且所述的驱动件固定在支撑座上,所述的支撑座的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形成有与支撑块相匹配的滑槽,滑槽呈长条状并沿前后方向设置,滑槽的两端均敞开,所述的支撑块的左右两侧分别插在两滑槽内。

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轮圈内翻边装置中,所述的工作平台上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燕尾槽,燕尾槽内设有燕尾块,且所述的支撑块与所述的燕尾块相固连。

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轮圈内翻边装置中,所述的联动机构包括定位轴和呈U形的支架,所述的定位轴和两所述的成型轮均位于支架内,定位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两成型轮并分别与支架的两端相固连,所述的驱动件与所述的支架的中部相固连。

在上述的轮圈内翻边装置中,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同步带,所述的传动轴的两端分别固连有上述的主动轮和从动轮,转轴和输出轴上分别固定有上述的从动轮和主动轮,且位置对应的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上述的同步带相连。

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轮圈内翻边装置中,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主齿轮和副齿轮,上述的传动轴的两端分别固连有上述的主齿轮和副齿轮,上述的转轴和输出轴上分别固连有上述的副齿轮和主齿轮,且位置对应的主齿轮和副齿轮相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在两定位轮、两成型轮、具有两输出轴的齿轮箱、传动轴等部件的配合下,使本装置能在同一时间内加工两个轮圈,从而有效提高了轮圈内翻边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轮圈内翻边装置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轮圈内翻边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轮圈内翻边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a、工作平台;2、定位轮;3、成型轮;3a、成型槽;4、驱动件;5、齿轮箱;5a、输出轴;6、电机;7、连接轴;8、支撑块;9、底座;10、转轴;11、传动轴;12、主动轮;13、从动轮;14、同步带;15、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轮圈内翻边装置由机架1、定位轮2、成型轮3、驱动件4、齿轮箱5、电机6、传动机构、联动机构等组成。

其中,机架1由架体和设于架体顶部的工作平台1a组成。定位轮2设于工作平台1a上,且定位轮2的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成型轮3设于定位轮2后侧,且成型轮3的轴线也沿左右方向延伸。成型轮3的外表面上具有与该成型轮3同轴设置的环状成型槽3a。成型槽3a由两个均为平面的两侧壁和位于两侧壁之间且截面呈圆弧形的底壁组成。定位轮2和成型轮3均有两个且均呈左右中心对称设置,且此时,两成型轮3处于两定位轮2之间。

成型轮3后侧设有驱动件4,驱动件4通过联动机构能够同时驱动两成型轮3沿前后方向往复平移。具体来说,如图1和图3所示,联动机构包括连接轴7和与工作平台1a滑动连接的支撑块8。其中,支撑块8的后端与驱动件4相连,支撑块8的前端具有呈矩形的缺口;连接轴7和两成型轮3均位于缺口内,连接轴7的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该连接轴7的两端分别穿过两成型轮3并均与支撑块8相固连;两成型轮3均与连接轴7相固连。驱动件4为油缸或气缸,且驱动件4的活塞杆与支撑块8相固连。优选驱动件4为油缸。

进一步说明,工作平台1a上还固定有支撑座15,且驱动件4固定在支撑座15上。支撑座15的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形成有与支撑块8相匹配的滑槽,滑槽呈长条状并沿前后方向设置,滑槽的两端均敞开,支撑块8的左右两侧分别插在两滑槽内,以对支撑块8的滑动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来提高支撑块8滑动的精度。

齿轮箱5和底座9均固连在工作平台1a上,且两定位轮2均处于齿轮箱5和底座9之间。在附图3上,齿轮箱5处于左侧,底座9处于右侧。齿轮箱5上具有一根输入轴和两根输出轴5a,且输出轴5a和输入轴的轴线均沿左右方向延伸。其中,两根输出轴5a分别处于齿轮箱5的左右两侧,位于右侧的输出轴5a与靠近该输出轴5a的这一定位轮2相固连,且此时,输出轴5a和定位轮2两者的中心轴线共线。

底座9上水平设置有转轴10,且转轴10和与定位轮2相连的这一输出轴5a两者的位置相正对。转轴10通过轴承与底座9轴向固定,使转轴10能够稳定地绕自身轴线转动。转轴10的左端与另一个定位轮2相固连。机架1内水平设置有传动轴11,传动轴11的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传动轴11通过轴承与机架1轴向固定。

传动轴11的两端均通过传动机构分别与转轴10的右端和位于左侧的输出轴5a相连使转轴10随着电机6的主轴一起转动。具体来说,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12、从动轮13和同步带14,传动轴11的两端分别固连有主动轮12和从动轮13,转轴10和输出轴5a上分别固定有从动轮13和主动轮12,且位置对应的主动轮12和从动轮13通过同步带14相连。采用上述的设计,具有噪音小、工作平稳性好的优点。

工作过程如下:两定位轮2上均套设定位有带有外翻边的轮圈,接着电机6工作并通过齿轮箱5上的两输出轴5a同时输出动力,以带动两定位轮2转动,然后驱动件4驱动两成型轮3同时向前运动,轮圈上的外翻边的边沿插入到成型槽3a内并在成型槽3a内壁的挤压下向内弯折形成一段内翻边,成型完毕后,驱动件4驱动两成型轮3复位。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联动机构包括定位轴和呈U形的支架,定位轴和两成型轮3均位于支架内,定位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两成型轮3并分别与支架的两端相固连,驱动件4与支架的中部相固连。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三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工作平台1a上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燕尾槽,燕尾槽内设有燕尾块,且支撑块8与燕尾块相固连。采用上述的设计,同样能够实现支撑块8和工作平台1a滑动连接。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四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传动机构包括主齿轮和副齿轮,传动轴11的两端分别固连有主齿轮和副齿轮,转轴10和输出轴5a上分别固定有副齿轮和主齿轮,且位置对应的主齿轮和副齿轮相啮合。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