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压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43698发布日期:2018-09-04 22:30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铆机,尤其涉及一种数控压铆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各式各样的物质消费品,而电子产品就是诸多物质消费品中的一种。

众所周知,电子产品包含智能手机、普通手机、智能手表、电脑、平板电脑或导航仪等等。其中,对于电子产品来说,其内部的元件都具有精密的元器件;例如手机屏蔽罩、电脑主板或电路板等这样的精密的金属薄片。且众所周知金属薄片通常为冲压五金件或折弯五金件;为了将不同的金属薄片固接在一起,离不开铆钉的使用。

而目前,常用的压铆机主要由机架、设于机架上的转盘及设于机架上并位于转盘对应上方的压铆装置组成,由转盘使置于转盘上的工件移至与压铆装置正对的位置,再由压铆装置将铆钉压入于转盘上的工件内。

但是,现有的压铆机只能将铆钉压入于工件的同一个压铆位置处,当工件上的其它位置需要压入铆钉时,此时操作人员只能将工件从转盘上拆卸再重装安装于转盘上,以确保转盘所带动的工件的压铆位置能移动至与压铆装置正对的位置。因此,使得现有的压铆机在将铆钉压铆于工件的不同位置时存在操作困难及压铆效率低的缺陷,无法实现压铆的数控自动化过程。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数控压铆机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控地将铆钉压入于工件不同位置处以提高压铆效率的数控压铆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数控压铆机包括机架、第一移载座、第一驱动器、第二移载座、第二驱动器、铆钉供料器、压铆装置、第三驱动器及控制器。所述机架包含龙门架及位于所述龙门架下方处的底座;所述第一移载座沿x轴及y轴中一者方向滑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驱动器设于所述底座上并用于驱使所述第一移载座滑移;所述第二移载座沿x轴及y轴中另一者方向滑设于所述第一移载座上,所述第二移载座设有用于对工件定位固定的工作台;所述第二驱动器设于所述第一移载座上并用于驱使所述第二移载座滑移;所述铆钉供料器设于所述龙门架上并位于所述工作台对应上方;所述压铆装置滑设于所述龙门架的横梁上;所述第三驱动器设于所述龙门架上并用于驱使所述压铆装置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滑移,所述压铆装置在所述第三驱动器的配合下抓取所述铆钉供料器输送来的铆钉并将该铆钉沿z轴压入所述工作台处的工件内;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铆钉供料器、压铆装置及第三驱动器电性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铆钉供料器、压铆装置及第三驱动器协调工作。

较佳地,所述铆钉供料器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排列成行,所述铆钉供料器还位于所述横梁对应下方。

较佳地,所述横梁对应的下方设有位于所述工作台对应上方的安装承托板,所述安装承托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安装承托板的端部安装于所述龙门架的立臂上,所述铆钉供料器安装于所述安装承托板的顶部处。

较佳地,所述安装承托板在长度方向的侧壁的中部处开设有避让缺口,所述第三驱动器驱使抓取有铆钉的压铆装置移入所述避让缺口内以将铆钉沿z轴向压入所述工作台的工件内。

较佳地,所述压铆装置包含压铆头、用于驱使所述压铆头沿z轴滑移的压铆驱动器及滑设于所述横梁上的压铆承载座,所述压铆驱动器安装于所述压铆承载座上。

较佳地,所述压铆驱动器为油缸或气缸。

较佳地,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移载座上安装有第一丝母,所述第一丝母滑套于所述第一丝杆上,所述第一驱动器为步进电机并用于驱使所述第一丝杆转动。

较佳地,所述第一移载座上安装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移载座上安装有第二丝母,所述第二丝母滑套于所述第二丝杆上,所述第二驱动器为步进电机并用于驱使所述第二丝杆转动。

较佳地,所述铆钉供料器为滚筒式铆钉供料器或直线式铆钉供料器。

较佳地,所述底座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夹持于所述龙门架的两立臂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控制器分别与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铆钉供料器、压铆装置及第三驱动器电性连接,由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铆钉供料器、压铆装置及第三驱动器五者的协调工作;因此,在第一驱动器、第一移载座、第二驱动器、第二移载座及控制器的协调配合,实现工作台在x轴及y轴上滑移,以使得工作台上的工件的每个压铆位置均能匹配龙门架之横梁上的压铆装置;由于铆钉供料器设于龙门架上,使得压铆装置在第三驱动器及控制器的配合下快速地抓取铆钉供料器输送来的铆钉并将该铆钉沿z轴压入工作台处的工件内,实现工件的一次装夹下能将铆钉压铆于工件不同的压铆位置处,从而达到提高压铆效率和数控压铆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数控压铆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数控压铆机在隐藏龙门架之横梁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数控压铆机中的底座、第一移载座、第一驱动器、第二移载座及第二驱动器五者组装在一起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数控压铆机中的横梁、安装承托板、铆钉供料器、压铆装置及第三驱动器五者组装在一起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数控压铆机中的铆钉供料器安装于安装承托板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数控压铆机中的控制器分别与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第三驱动器、铆钉供料器及压铆装置电性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给出的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作出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3,以及图6,本发明的数控压铆机100包括机架10、第一移载座20、第一驱动器30、第二移载座40、第二驱动器50、铆钉供料器60、压铆装置70、第三驱动器80及控制器90。机架10包含龙门架11及位于龙门架11下方处的底座12,较优的是,龙门架11包含横梁111与横梁111连接的两立臂112,由两立臂112将横梁111支撑起来,此时,底座12沿横梁111的长度方向(即三维坐标中的x轴方向)夹持于龙门架11的两立臂112之间,以使得横梁111悬置于底座12正上方,从而创造更多的空间,状态见图1所示,但不限于此。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移载座20沿y轴方向滑设于底座12上,第一驱动器30设于底座12上并用于驱使第一移载座20滑移;第二移载座40沿x轴方向滑设于第一移载座20上,第二移载座40设有用于对工件200定位固定的工作台41,第二驱动器50设于第一移载座40上并用于驱使第二移载座40滑移;当然,根据实际需要,第一移载座20可沿x轴方向滑设于底座12上,对应地,第二移载座40沿y轴滑设于第一移载座20上,故不以此为限。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底座12上安装有第一丝杆31,第一移载座20上安装有第一丝母(图中未示),第一丝母滑套于第一丝杆31上,第一驱动器30为步进电机并用于驱使第一丝杆31转动,由转动的第一丝杆31带动第一丝母沿第一丝杆31的纵向(即y轴方向)滑移,从而实现第一移载座20沿y轴方向做精准滑移的目的,为进一步地提高工件200于y轴方向上的精准定位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第一移载座20上安装有第二丝杆51,第二移载座40上安装有第二丝母(图中未示),第二丝母滑套于第二丝杆51上,第二驱动器50为步进电机并用于驱使第二丝杆51转动,由转动的第二丝杆51带动第二丝母沿第二丝杆51的纵向(即x轴方向)滑移,从而实现第二移载座40沿x轴方向做精准滑移的目的,为进一步地提高工件200于x轴方向上的精准定位创造良好的条件,但不以此为限。可理解的是,由于第一丝杆31通过第一丝母带动第一移载座20沿y轴方向滑移,故第一丝杆31的纵向是沿y轴方向布置,第一丝杆31纵向的布置方向是由第一移载座20的滑移方向所决定;同样,第二丝杆51的纵向是沿x轴方向布置,第二丝杆51纵向的布置方向是由第二移载座40的滑移方向所决定。

如图1、图2、图4及图5所示,铆钉供料器60设于龙门架11上并位于工作台41对应上方,压铆装置70滑设于龙门架11的横梁111上,第三驱动器80设于龙门架11上,第三驱动器80较优是安装于横梁111上,第三驱动器80用于驱使压铆装置70沿横梁111的长度方向滑移,压铆装置70在第三驱动器80的配合下抓取铆钉供料器60输送来的铆钉并将该铆钉沿z轴压入工作台41处的工件200内。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铆钉供料器60可选择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105238880所公开的滚筒式铆钉供料器,或者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105160176所公开的直线式铆钉供料器,但不限于此;且铆钉供料器60沿横梁111的长度方向(即x轴方向)排列成行,铆钉供料器60还位于横梁111对应下方,更利于压铆装置70在第三驱动器80的配合下实现对每个铆钉供料器60所输送来的铆钉抓取;举例而言,于本实施例中,铆钉供料器60为六个,每三个为一组,下面描述到的避让缺口113a位于两组之间,状态见图2所示,更利于压铆装置70对铆钉抓取及压铆工作,减少压铆装置70于x轴滑移行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由于铆钉供料器60为六个,故每个铆钉供料器60可用于输送规格不同的铆钉,因而实现在工件200的一次装夹条件下压入多种规格的铆钉;当然,于其它实施例中,铆钉供料器60的数量还可以是一个、二个、三个、四个、五个或七个不等,故不以此为限。其中,为使得铆钉供料器60与压铆装置70之间布置更合理紧凑,故横梁111对应的下方设有位于工作台41对应上方的安装承托板113,安装承托板113的长度方向与横梁111的长度方向相同,安装承托板113的端部安装于龙门架11的立臂112上,铆钉供料器60安装于安装承托板113的顶部处,由安装承托板113对铆钉供料器60进行支撑,使得铆钉供料器60与压铆装置70邻贴,有效地缩短压铆装置70在抓取铆钉供料器60所输送来的铆钉行程;较优的是,安装承托板113在长度方向的侧壁的中部处开设有避让缺口113a,第三驱动器80驱使抓取有铆钉的压铆装置70移入避让缺口113a内,以将铆钉沿z轴向压入工作台41的工件200内,即是说,压铆装置70移入避让缺口113a处于压铆位置,但不以此为限。

如图6所示,控制器90分别与第一驱动器30、第二驱动器50、铆钉供料器60、压铆装置70及第三驱动器80电性连接,以控制第一驱动器30、第二驱动器50、铆钉供料器60、压铆装置70及第三驱动器80协调工作;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压铆装置70包含压铆头71、用于驱使压铆头71沿z轴滑移的压铆驱动器72及滑设于横梁111上的压铆承载座73,压铆驱动器72安装于压铆承载座73上,以简化压铆装置70结构;举例而言,于本实施例中,压铆驱动器72为油缸,当然,根据需要而选择为气缸,故不以此为限。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数控压铆机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控制器90控制第一驱动器30及第二驱动器50协调工作,由工作的第一驱动器30驱使第一移载座20沿y轴滑移及由工作的第二驱动器50驱使第二移载座40沿x轴滑移,从而实现第二移载座40上的工作台41于x轴及y轴上的滑移调整,进而使得工作台41上的工件200要压铆的位置移至压铆工位处;与此同时,控制器90还控制第三驱动器80及压铆装置70工作,使得压铆装置70在第三驱动器80的协调下将铆钉供料器60所输送来的铆钉抓走并输送至工件200要压铆的位置之正上方,此时的压铆装置70再在控制器90的控制下将铆钉沿z轴向下压入工作台41的工件200内,实现一次压铆的目的;不断重复上述的过程,即可以实现将铆钉自动的压铆于工作台41的工件200的不同压铆位置处。值得注意者,于压铆过程中,控制器90可以控制铆钉供料器60一直工作,或者间隔工作;同时,“压铆装置70在第三驱动器80的协调下将铆钉供料器60所输送来的铆钉抓取并输送至压铆工位处”的过程可以先比“工作台41上的工件200要压铆的位置移至压铆工位”过程先执行、后执行或同步执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控制器90分别与第一驱动器30、第二驱动器50、铆钉供料器60、压铆装置70及第三驱动器80电性连接,由控制器90控制第一驱动器30、第二驱动器50、铆钉供料器60、压铆装置70及第三驱动器80五者的协调工作;因此,在第一驱动器30、第一移载座20、第二驱动器50、第二移载座40及控制器90的协调配合,实现工作台41在x轴及y轴上滑移,以使得工作台41上的工件200的每个压铆位置均能匹配龙门架11之横梁111上的压铆装置70;由于铆钉供料器60设于龙门架11上,使得压铆装置70在第三驱动器80及控制器90的配合下快速地抓取铆钉供料器60输送来的铆钉并将该铆钉沿z轴压入工作台41处的工件200内,实现工件200的一次装夹下能将铆钉压铆于工件200不同的压铆位置处,从而达到提高压铆效率和数控压铆的目的。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而已,其作用是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并据以实施,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