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冲压件连续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1721发布日期:2019-04-17 00:10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座椅冲压件连续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座椅冲压件连续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冲压件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目前市场上的座椅冲压件加工用冲压模具在使用时,对于原料只进行简单销定位即进行冲压,使得在冲压时存有较小的振动偏移,导致冲压件精度受影响,且底模与顶部之间的瞬间冲击力较大对模具的损伤非常大,从而导致冲压模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裂痕,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冲压件连续冲压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座椅冲压件连续冲压模具,包括下模座、下垫板、凹模、紧固槽、电机、螺杆、紧固杆、气流通道、气孔、空气压缩机、气管、导向柱、上模座、上垫板、凸模、缓冲座、盲孔、缓冲杆、连接杆、第一缓冲板、气囊、弹性杆、第二缓冲板和弹簧,所述下模座上端中部设置有下垫板,所述下垫板上端设置有凹模,所述凹模上端两侧均开设有紧固槽,所述紧固槽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焊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端螺纹连接有紧固杆,所述凹模内部相对于紧固槽下侧开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通过气孔与凹模中部连通,所述下模座上端相对于凹模一侧设置有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气管与气流通道连接,所述下模座上端两侧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上端套接有上模座,所述上模座下端中部设置有上垫板,所述上垫板下端设置有凸模,所述凸模两侧相对于上模座下端镶嵌有缓冲座,所述缓冲座下端中部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部滑动连接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下端与下模座上端连接,所述缓冲杆上端中部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端设置有第一缓冲板,所述第一缓冲板上端设置有气囊,所述第一缓冲板下端两侧均设置有弹性杆,所述弹性杆下端相对于连接杆上部套接有第二缓冲板,所述第二缓冲板下侧相对于连接杆外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下端与缓冲杆上端连接,所述弹簧上端与第二缓冲板下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一端靠近紧固槽侧壁设置有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杆由横杆和纵杆组成,且紧固杆为L型。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杆下端设置有滚珠,且滚珠与紧固槽滚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座与导向柱套接处开设有导向孔。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座下端设置有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电机驱动螺杆转动,使紧固杆对原料进行稳定,同时,紧固杆可以沿紧固槽进行移动,进而使其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原料的稳固处理,防止加工过程中避免发生偏移,又可避免其产生较大振动,进而使得冲压件的冲压成型精度得到明显改善;

2、通过缓冲杆配合弹簧和气囊的设置,冲压时,缓冲杆向盲孔内运动挤压弹簧,弹簧将冲击力传动给第二缓冲板,由弹性杆抵消一部分冲击力,同时,缓冲杆向盲孔内壁的顶部进行移动时,会使连接杆推动第一缓冲板向盲孔内壁的顶部进行移动,第一缓冲板移动时会挤气囊,气囊会产生阻力,从而抵消冲击力,达到缓冲的效果,从而解决了模座之间的瞬间冲击力过大对模具的损伤问题;

3、通过空气压缩机将气体从气流通道经气孔向凹模吹送,使得模具之中的冲压件与凹模的内壁之间分离,进而完成其出料处理。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紧固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缓冲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模座;2、下垫板;3、凹模;4、紧固槽;5、电机;6、螺杆;7、紧固杆;8、气流通道;9、气孔;10、空气压缩机;11、气管;12、导向柱;13、上模座;14、上垫板;15、凸模;16、缓冲座;17、盲孔;18、缓冲杆;19、连接杆;20、第一缓冲板;21、气囊;22、弹性杆;23、第二缓冲板;2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座椅冲压件连续冲压模具,包括下模座1、下垫板2、凹模3、紧固槽4、电机5、螺杆6、紧固杆7、气流通道8、气孔9、空气压缩机10、气管11、导向柱12、上模座13、上垫板14、凸模15、缓冲座16、盲孔17、缓冲杆18、连接杆19、第一缓冲板20、气囊21、弹性杆22、第二缓冲板23和弹簧24,下模座1下端设置有橡胶垫,便于缓冲下模座1受到地面的冲击,下模座1上端中部设置有下垫板2,下垫板2上端设置有凹模3,凹模3上端两侧均开设有紧固槽4,紧固槽4内部设置有电机5,电机5输出端焊接有螺杆6,螺杆6上端螺纹连接有紧固杆7,螺杆6一端靠近紧固槽4侧壁设置有限位块,便于限制紧固杆7的位置,紧固杆7由横杆和纵杆组成,且紧固杆7为L型,便于将冲压件进行固定,紧固杆7下端设置有滚珠,且滚珠与紧固槽4滚动连接,便于对紧固杆7进行导向,使紧固杆7在移动过程中保持稳定性,凹模3内部相对于紧固槽4下侧开设有气流通道8,气流通道8通过气孔9与凹模3中部连通,下模座1上端相对于凹模3一侧设置有空气压缩机10,空气压缩机10通过气管11与气流通道8连接,下模座1上端两侧设置有导向柱12,导向柱12上端套接有上模座13,上模座13与导向柱12套接处开设有导向孔,便于导向柱12滑动连接,上模座13下端中部设置有上垫板14,上垫板14下端设置有凸模15,凸模15两侧相对于上模座13下端镶嵌有缓冲座16,缓冲座16下端中部开设有盲孔17,盲孔17内部滑动连接有缓冲杆18,缓冲杆18下端与下模座1上端连接,缓冲杆18上端中部焊接有连接杆19,连接杆19上端设置有第一缓冲板20,第一缓冲板20上端设置有气囊21,第一缓冲板20下端两侧均设置有弹性杆22,弹性杆22下端相对于连接杆19上部套接有第二缓冲板23,第二缓冲板23下侧相对于连接杆19外部设置有弹簧24,弹簧24下端与缓冲杆18上端连接,弹簧24上端与第二缓冲板23下端连接,工作时,原料放置于凹模3上,通过电机5驱动螺杆6转动,使紧固杆7对原料进行稳定,同时,紧固杆7可以沿紧固槽4进行移动,进而使其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原料的稳固处理,防止加工过程中避免发生偏移,又可避免其产生较大振动,进而使得冲压件的冲压成型精度得到明显改善,上模座13向下冲压,使缓冲杆18向盲孔17内运动,当缓冲杆18向盲孔17的内部进行移动时会挤压弹簧24,弹簧24将冲击力传动给第二缓冲板23,由弹性杆22抵消一部分冲击力,同时,缓冲杆18向盲孔17内壁的顶部进行移动时,会使连接杆19推动第一缓冲板20向盲孔17内壁的顶部进行移动,第一缓冲板20移动时会挤气囊21,气囊21会产生阻力,从而抵消冲击力,达到缓冲的效果,当冲压件取出时,通过空气压缩机10将气体从气流通道8经气孔9向凹模3吹送,使得模具之中的冲压件与凹模3的内壁之间分离,进而完成其出料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