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件成型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91490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件成型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管件成型装置,属于管件成型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技术中,管件使用越来越广泛,在汽车零配件中,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汽车上的雨刷电机通常需要管件来完成装配工作,管件会作为支撑管,来支撑和固定雨刷电机。作为支撑管的管件两端会和雨刷齿轮箱连接固定,而中间部位需要开凹槽来使雨刷电机定位和固定,这种凹槽开在管件中间部分对称两侧,一侧是两个小凹槽,另一侧是一个稍大一点凹槽。这三个凹槽与雨刷头部连接装置固定,确定了电机在空间中的位置。
[0003]在现有技术中对此定位凹槽加工主要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由于需要在管件的两侧都要设置加工槽,而现有的成型装置对管件进行加工时,需要先加工一侧,然后再对另一侧进行加工,这就造成加工效率较低。第二,由于对两侧先后加工,会需要两套加工装置,这样会对场地资源造成负担,同时增加人工,制造成本较高。第三,由于管件是异形管件,整个管件并不在同一个平面空间上,它有多段弯曲状,所以对固定管件进行固定定位较难,出现定位不准确,且人工多次装夹,导致管件的加工精度低,质量达不到要求。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件成型装置。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件成型装置,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工作台和上基板,所述工作台和上基板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上基板通过升降机构上下运动;所述工作台的顶面上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下模组件、下脱板和下模座,所述下模座固定在工作台的顶面上,所述下模组件固定在下脱板的顶面上,所述下模组件的顶面上设置有与需加工管件下侧匹配的下管槽,所述下脱板与下模座之间通过下弹性部件连接,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下成型冲头,所述下模组件和下脱板上开有穿下成型冲头的通孔,所述下成型冲头通过穿下成型冲头的通孔能贯穿下模组件和下脱板;与工作台顶面相对的上基板底面上,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上模座、上脱板和上模组件,所述上模座固定在上基板的底面上,所述上模组件固定在上脱板的底面上,上模组件的底面上设置有与需加工管件上侧匹配的上管槽,所述上管槽和下管槽相互配合固定需加工管件,所述上脱板与上模座之间通过上弹性部件连接,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上成型冲头,所述上模组件和上脱板上开有穿上成型冲头的通孔,所述上成型冲头通过穿上成型冲头的通孔能贯穿上模组件和上脱板。
[0006]所述下脱板和下模座之间还设置有下夹板,所述下夹板通过下紧固件与下脱板紧固,所述下夹板开有穿下成型冲头和下弹性部件的通孔;所述上脱板和上模座之间还设置有上夹板,所述上夹板通过上紧固件与上脱板紧固,所述上夹板开有穿上成型冲头和上弹性部件的通孔。
[0007]所述下模座和下模组件之间设置有下内导向柱,所述下内导向柱的一端固定在下模座上,另一端能贯穿下脱板和下夹板,所述下模组件上设置有与下内导向柱端部配合的沉孔;所述上模座和上模组件之间也设置有上内导向柱,所述上内导向柱的一端固定在上模座上,另一端能贯穿上脱板和上夹板,所述上模组件上设置有与上内导向柱端部配合的沉孔。
[0008]所述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设置有外导向柱,外导向柱的一端固定在上脱板上,另一端穿过上模组件,所述下模组件上设置有穿外导向柱的通孔。
[0009]所述下模组件的管槽两端均设置有靠块.所述下模组件上穿下成型冲头的通孔的端口位于下管槽内,所述上模组件上穿上成型冲头的通孔的端口也位于上管槽内。
[0010]所述下弹性部件和上弹性部件均为弹簧。
[0011]所述升降机构为液压油缸。
[0012]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下管槽和下管槽,对需加工管件进行一次装夹,通过下成型冲头和上成型冲头完成两侧加工,相对于单工位,单工序的加工模式,节省了加工工序间需要重新装夹管件所耗费的时间,加工效率高,同时避免多次装夹造成的精度流失,有效的提尚了加工精度,完全满足质量要求;2、本发明可以替代两台单工序成型装置,节约了场地资源,减少了人工的投入,直接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拱形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下模组件的俯视图。
[0016]图4为下模组件的正视图。
[0017]图5为上模组件的俯视图。
[0018]图6为上模组件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0]如图1所示,一种管件成型装置,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上基板2、上模座9、上夹板11、上脱板10、上模组件8、下模组件6、下脱板5、下夹板7、下模座4和工作台I。
[0021]工作台I和上基板2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3,上基板2通过升降机构3上下运动。
[0022]下模座4固定在工作台I的顶面上,下模组件6固定在下脱板5的顶面上,下模组件6的顶面上设置有与需加工管件下侧匹配的下管槽20,下模座4和下脱板5之间通过下弹性部件19连接,下模座4上设置有下成型冲头12,下夹板7位于下模座4和下脱板5之间,下夹板7通过下紧固件与下脱板5紧固,下夹板7开有穿下成型冲头12和下弹性部件19的通孔,下模组件6和下脱板5上开有穿下成型冲头12的通孔,下弹性部件19通过下穿弹性部件的通孔贯穿下夹板7,下成型冲头12通过穿下成型冲头12的通孔能贯穿下模组件6和下脱板5。
[0023]上模座9固定在上基板2的底面上,上模组件8固定在上脱板10的底面上,上模组件8的底面上设置有与需加工管件上侧匹配的上管槽21,上管槽21和下管槽20相互配合固定需加工管件,上脱板10与上模座9之间通过上弹性部件15连接,上模座9上设置有上成型冲头13,上夹板11位于上模座9和上脱板10之间,上夹板11通过上紧固件与上脱板10紧固,上夹板11开有穿上成型冲头13和上弹性部件15的通孔,上模组件8和上脱板10上开有穿上成型冲头13的通孔,上弹性部件15通过上穿弹性部件的通孔贯穿上夹板11,上成型冲头13通过穿上成型冲头13的通孔能贯穿上模组件8和上脱板10。
[0024]上述的管件成型装置,为了与上夹板11和下夹板7配合,还包括下内导向柱18和上内导向柱14,下内导向柱18设置在下模座4和下模组件6之间,下内导向柱18的一端固定在下模座4上,另一端能贯穿下脱板5和下夹板7,下模组件6上设置有与下内导向柱18端部配合的沉孔;上内导向柱14设置在上模座9和上模组件8之间,上内导向柱14的一端固定在上模座9上,另一端能贯穿上脱板10和上夹板11,上模组件8上设置有与上内导向柱14端部配合的沉孔。上夹板11与上内导向柱14配合起稳固和导向定位的作用,下夹板7与下内导向柱18配合也起稳固和导向定位的作用。
[0025]上述的管件成型装置,为了使上模组件8和下模组件6精确配合,在两者之间设置了外导向柱16,外导向柱16的一端固定在上脱板10上,另一端穿过上模组件8,下模组件6上设置有穿外导向柱16的通孔。外导向柱16不仅起导向作用,也用于挤压下模组件6,使上脱板10受到反作用力挤压弹性部件。
[0026]上述的管件成型装置,为了防止被管槽固定的需加工管件横向移动,在下模组件6的管槽两端均设置了靠块17,通过靠块17抵住被固定的需加工管件。
[0027]上述管件成型装置的上模组件8和下模组件6是多种多样的,可根据不同的需加工管件而定,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给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我们对如图2所示的拱形管件进行冲压,在拱形管件的相对上侧冲两个凹槽,在下侧冲一个凹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