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架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505221阅读:来源:国知局
其中,
[0042]导轨21连接于底座1,并且,导轨21沿着底座I的长度方向延伸,滑块22可滑动地连接于导轨21,以使滑块22可以沿着底座I的长度方向滑动。
[0043]限位组件23和夹紧组件24均连接于滑块22,并且,夹紧组件24上设置有伸出端,伸出端与限位组件23相对布置。具体地,限位组件23和夹紧组件24沿着底座I的宽度方向并列布置,并且,夹紧组件24上的伸出端对着限位组件23,夹紧组件24的伸出端可以沿着底座I的宽度方向进行伸缩,进而调节伸出端与限位组件23之间的距离。
[0044]参见图6,使用时,先将车架放置在支撑装置上,然后控制滑块22沿导轨21滑动,进而调节该夹紧装置在底座I长度方向的位置,并将车架的纵梁置于夹紧装置的限位组件23和夹紧组件24之间,然后控制夹紧组件伸出端伸出并顶压在车架的纵梁上,以使车架纵梁夹紧在伸出端与限位组件之间。
[0045]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滑块22在导轨21上的滑动来调节该夹紧装置在底座I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通过伸出端的伸缩来调节该夹紧装置在底座I上的夹紧位置,结构较为简单,便于操作。
[0046]参见图2,上述实施例中,夹紧组件24可以包括:夹紧支座241和气缸242。其中,夹紧支座241连接于滑块22,气缸242连接于夹紧支座241,并且,气缸242可伸缩的一端2421,即活塞杆端为夹紧装置的伸缩端;气缸242的伸缩的一端与限位组件23相对布置。
[0047]参见图3,上述实施例中,限位组件23可以包括:限位座231、至少一个连接轴232和至少一个滚轮233。其中,限位座231连接于滑块22,限位座23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板2311和第二连接板2312 ;每个连接轴23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板2311和第二连接板2312相连接;滚轮233的数量与连接轴232的数量相同,各个滚轮233对应转动连接于各连接轴232,以使滚轮233可以相对于连接轴232转动;并且,夹紧组件的伸出端与滚轮233相对布置。
[0048]本实施例中,车架的纵梁置于夹紧组件的伸出端与限位座231的滚轮233之间,将车架放置在支撑装置上时,车架可以沿着滚轮233降落在支撑装置上,可以看出,滚轮233的设置,由于在车架纵梁和滚轮之间为滚动摩擦,减小了车架和限位架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减小了对车架纵梁的磨损。
[0049]参见图5,上述实施例中,每个夹紧装置还可以包括:连接座25和连接板26。其中,连接座25通过滑轨(图中未示出)与底座I相连接,以使连接座25沿着底座I的宽度方向相对滑动,连接板26与连接座25固定连接,连接座25可以带动连接板26沿底座I的宽度方向滑动。
[0050]具体为,滑轨连接于底座1,并且,滑轨沿着底座I的宽度方向延伸;连接座25可滑动地连接与滑轨,连接板26与连接座25固定连接,导轨21与连接板26相连接。具体实施时,可以通过气缸等驱动装置驱动连接座25沿着滑轨相对滑动。
[0051]本实施例中,连接座25可以沿着底座I的宽度方向滑动,进而带动连接板26沿着底座I的宽度方向滑动,而导轨21又与连接板26相连接,所以连接板26可以带动与导轨21相连接的夹紧装置沿着底座I的宽度方向滑动,以使夹紧装置的夹紧位置沿着底座I的宽度方向可以调节。
[0052]参见图7、图8,上述各实施例中,支撑装置3可以包括支撑体31、第一支架组件和一个驱动装置。其中,支撑体31用于支撑车架,第一支架组件沿底座I的高度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底座1,支撑体31连接于各第一支架组件。第一支架组件相对于底座I上下(底座I的高度方向)滑动时,第一支架组件可以带动支撑体31上下移动,进而调节支撑体31与底座I之间的距离。驱动装置连接于支撑体31与底座I之间,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支撑体31沿底座I的高度方向上下运动。具体实施时,驱动装置可以为气缸、液压缸、电机等,本实施例对驱动装置的具体结构不做任何限定。具体实施时,第一支架组件可以为两套,置于支撑体31的两端,以使支撑体31具有较好的平衡度。
[0053]再参见图7、图8,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一支架组件均包括:支撑筒32和第一滑杆33。其中,支撑筒32固定连接于底座I ;第一滑杆33可滑动地穿设于支撑筒32和底座1,并且,滑杆33的第一端与支撑体31固定连接,第一滑杆33的第二端为自由端。
[0054]具体地,支撑筒32为一内部空心的筒状结构,支撑筒32的一端与底座I固定连接,为了便于连接,可以在支撑筒32的一端设置一个翻边,该翻边通过螺栓等连接结构与底座I相连接;滑杆33穿设于支撑筒32,并且,滑杆33可以相对于支撑筒32上下滑动,滑杆33的一端(图7所示的上端)与支撑体31固定连接,滑杆33的另一端(图7所示的下端)置于底座的下方(底座与地面之间),滑杆33的另一端可以为自由端。当驱动装置带动支撑体31上下移动时,支撑体31会带动滑杆33在支撑筒32内上下滑动。
[0055]再参见图7、图8,上述各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丝杠升降机34和驱动源。其中,丝杠升降机34安装于底座I,丝杠升降机34的升降端与支撑体31相连接;丝杠升降机34的升降端可以带动支撑体31上下移动;驱动源连接于丝杠升降机34,驱动源用于驱动丝杠升降机34沿底座I的高度方向上下运动。
[0056]具体实施时,驱动源可以为电机35,以自动控制丝杠升降机34的上下运动,当然,驱动源也可以为手动摇把36,通过操作人员手摇的方式来控制丝杠升降机的升降。
[0057]再继续参见图7,上述各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刻度尺37和指针38。其中,刻度尺37与底座I相连接且沿底座I的高度方向布置,指针38与支撑板31固定连接,指针38用于指示刻度尺37上的刻度。
[0058]本实施例中,指针38随着支撑板31的升降而上下移动,通过指针38指示的刻度尺37上的位置,可以读出该支撑装置中支撑板31所在的位置。
[0059]参见图9、图10,上述各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两套定位装置4。其中,两套定位装置4均连接于底座1,且沿着底座I的宽度方向相对布置,两套定位组件分别设置有沿底座I的宽度可伸缩的伸缩端,该伸缩端可以与车架上的各定位孔相插接,以对车架进行定位。
[0060]再参见图9、图10,进一步地,每套定位装置均可以包括:定位座41、驱动装置42和定位销43。其中,定位座41与底座I固定连接,驱动装置42与定位底座41相连接,驱动装置42上设置有伸缩端421,定位销43连接于伸缩端421,驱动装置42的伸缩端可以相对于底座I的宽度方向进行伸缩,并且,两套定位装置的定位销43相对布置,当驱动装置42的伸缩端421相对于底座I伸出和收回时,可以带动定位销43伸出和收回于定位座43。
[0061]本实施例中,定位装置置于车架的两侧,并与车架上的定位孔相对应,待车架放置在支撑装置上后,通过驱动装置42驱动定位销43伸出,以使定位销43与车架上的定位孔相配合。
[0062]继续参见图9、图10,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连接板44和至少一个支撑气缸。其中,连接板44的第一侧壁与驱动装置42的伸缩端421相连接,连接板44的第二侧壁与定位销43相连接,连接板上还开设有与支撑气缸数量相同的连接孔;支撑气缸45连接于定位座41,支撑气缸45的伸缩端451穿设于连接孔,支撑气缸45的作用只是对连接板44进行支撑,不提供动力。
[0063]本实施例中,当驱动装置42的伸缩端421进行伸缩运动时,会带动连接板44进行伸缩运动,进而带动定位销43进行伸缩运动,连接板44的设置,可以增加定位销43运动的稳定性。
[0064]参见图11、图12,上述各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至少两套顶出装置5。各套顶出装置均沿底座I的高度方向位置可调地连接于底座I。车架下放时,该顶出装置5先承接车架,即车架先放置在顶出装置5上,然后该顶出装置5向下运动,再将车架移交至支撑装置上;待车架铆接完成后,该顶出装置5向上运动,将车架顶出,脱离支撑装置3的支撑。
[0065]具体实施时,顶出装置5可以包括:支撑板51和第二支架组件。其中,支撑板51用于放置车架,第二支架组件沿底座I的高度方向可调节地连接于底座I,支撑板51连接于第二支架组件;液压驱动装置54连接于支撑板I与底座I之间,液压驱动装置54用于驱动支撑板51沿底座I的高度方向上下运动。具体实施时,第二支架组件可以为两套,并分别布置在支撑板51的两端,以使支撑板51有较好的平衡效果。
[0066]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中的顶出装置5还可以设置有限位件和行程开关,以对顶出装置5的上下运动的极限位置进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限位件及行程开关的具体实施过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故不赘述。
[0067]参见图11、图12,上述实施例中,第二支架组件可以包括:连接筒52和第二滑杆53。其中,连接筒52固定连接于底座I ;第二滑杆53可滑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