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弯机的拨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94659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折弯机的拨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弯机的拨料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管翅式换热器作为一种紧凑式换热器,在制冷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换热器的成形过程主要有以下三种成形工艺:管弯曲成形(形成U型管),机械胀管成形(实现管-翅连接),管束折弯成形(形成L型或G型换热器)。管束折弯成形是换热器成形的关键工艺之一,对换热器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0003]在管束折弯成形时,先把换热器输送到规定的位置上,使想要弯曲的部位紧靠住具有预定的弯曲半径的弯曲模(转辊),然后夹持住处在弯曲模两侧的换热器,使一侧或两侧的夹持部件以弯曲模为中心旋转移动,于是换热器便沿着弯曲模被挤压成规定的弯曲角度。更具体的说,换热器在平躺状态下沿纵向送进折弯机,然后在横向使预定弯曲的部位紧靠弯曲模,弯曲模置于要弯曲部位的上方,换热器前端夹在弯曲模和夹紧模(下压板)之间,同时尾端受底板(随动板)支撑,驱动致动器,使弯曲模和夹紧模按照要求旋转规定的角度,夹紧模抬升起来使换热器前段以弯曲模的中心为中心旋转,从而沿弯曲模成型。
[0004]在传统的管束折弯成形工艺中,大多采用人工手动将待折弯的换热器经折弯机主机的输入端输送至折弯机主机内的弯曲模内后进行弯曲成型,这种上料方式的工作效率较低且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折弯机的拨料机构。
[0006]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一种折弯机的拨料机构,包括:上料平台,用于支承待折弯工件;拨料支架;拨料导向机构,设于上料平台与拨料支架之间而用于引导拨料支架平移;拨料驱动机构,设于上料平台与拨料支架之间而用于驱使拨料支架平移;摆动架,枢设于拨料支架上而跟随拨料支架平移;摆动驱动机构,设于拨料支架与摆动架之间而驱使摆动架在一避让位置和一推送位置之间摆动;推件,设于摆动架上并跟随摆动架摆动,摆动架摆动时可使推件远离或者靠近上料平台;摆动架处于避让位置时,推件远离上料平台以使推件在平移时避开待折弯工件;摆动架处于推送位置时,推件靠近上料平台以使推件在平移时可抵挡待折弯工件并推动待折弯工件平移。
[000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拨料机构结构简单,能够实现自动化输送待折弯工件以减少劳动强度且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09]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应用的折弯机的上料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10]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应用的折弯机的上料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1]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应用的折弯机的上料组件隐藏上料平台和拨料机构后的立体示意图;
[0012]图4和图5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两个不同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0013]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4]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应用的折弯机的上料组件的俯视图;
[0015]图8为图7的A-A剖视图,其中上料平台处于入料位置;
[0016]图9为图7的A-A剖视图,其中上料平台处于出料位置;
[0017]图10为图8的B-B剖视图;
[0018]图11为图9的C-C剖视图;
[0019]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处于推送位置的示意图;
[0020]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处于避让位置的示意图;
[0021]图14、图15和图1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应用的折弯机的上料组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如图1至图16所示的一种折弯机的上料组件,包括上料机架1,该上料机架I上设有一用于承载待折弯工件的上料平台2和一安装于上料机架I上且可推送承载于上料平台上的待折弯工件的上料输送组件3 ;
[0024]该上料机架I与上料平台2之间设有上料升降机构4,上料升降机构4驱使上料平台2在一入料位置和一出料位置之间上升或者下降;入料位置低于出料位置;
[0025]该上料平台2或者上料机架I上设有可推送承载于上料平台2上的待折弯工件的拨料机构5 ;
[0026]该拨料机构5与上料输送组件3错时推送待折弯工件;
[0027]该上料平台2处于入料位置时,由上料输送组件3推送待折弯工件;
[0028]该上料平台2处于出料位置时,由拨料机构5推送待折弯工件。
[0029]该拨料机构5与上料输送组件3错时推送待折弯工件是指非同时推送待折弯工件。
[0030]所述的待折弯工件例如可以是待折弯的换热器。
[003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折弯机的上料组件将待折弯的工件(例如可以是待折弯的换热器)承载于上料平台上并由拨料机构或者上料输送组件推送,实现自动化输送而可减少劳动强度且提高工作效率;且上料平台通过上料升降机构驱使上升或者下降以调节上料平台的高度,使上料平台能够与外部折弯机的主机进行准确对接,使上料组件向外部折弯机的主机输送待折弯工件以及外部折弯机的主机接料的整个过程稳定平滑地进行,解决了因装配误差等各种误差的存在而使上料平台无法与外部折弯机的主机准确对接的问题;此夕卜,利用相互独立的拨料机构和上料输送组件实现上料平台在不同高度位置下仍能正常推送待折弯工件。
[0032]为了克服人工手动上料方式存在的问题出现了机械式自动上料设备,但由于装配误差等各种误差的存在,现有的机械式自动上料设备的输出端难以准确地与折弯机主机的输入端对接,组装后,现有的机械式自动上料设备的输出端总是高于或者低于折弯机主机的输入端,稳定性差,甚至无法向折弯机输送待折弯的换热器。
[0033]该上料平台2上具有一上料输送路径21,待折弯工件由拨料机构5或者上料输送组件3推送沿上料输送路径21运动;如图1箭头所示方向为待折弯工件沿上料输送路径21的推送方向。
[0034]上料平台2上升或者下降时可使上料平台2远离或者靠近上料输送组件3 ;于上料平台2处于入料位置时,上料平台2靠近上料输送组件3而可由上料输送组件3推送待折弯工件;于上料平台2处于出料位置时,上料平台2远离上料输送组件3。
[0035]该上料输送组件3包括上料输送带31、上料滚筒组32和上料滚筒驱动电机33,上料输送带31套装在上料滚筒组32上,上料滚筒组32由上料滚筒驱动电机33驱使转动;
[0036]该上料平台2上开设有与上料输送组件3的位置对应的避让口 22,于上料平台2处于入料位置时,上料输送带31经避让口 22露出上料平台2而可与承载于上料平台2上的待折弯工件摩擦接触进而带动待折弯工件沿上料输送路径21进给,本实施例中,于上料平台2处于入料位置时,上料输送带31的上层(即负载层)基本持平于上料平台2的顶面(即用于承载待折弯工件的承载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料输送组件结构简单,由于上料输送组件不会跟随上料平台升降,上料平台上升或者下降过程中会相对上料输送组件运动,为保证上料平台与上料输送组件的结合而在上料平台上设计避让口,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减少整机布局空间。
[0037]一上料输送带31、一上料滚筒组32和一上料滚筒驱动电机33组成一套上料输送单元,该上料输送组件3包括多套上料输送单元,多套上料输送单元排列成相间隔的两排,每排的上料输送单元沿上料输送路径21间隔排列。本实施例中,上料输送单元有六套,每排有三套,上料平台2上设有六个避让口 22,一个避让口 22与一套上料输送单元位置对应以供该套上料输送单元的上料输送带露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套上料输送单元能够更加有效地更加平稳地推送承载于上料平台上的待折弯工件。
[0038]该上料升降机构4包括四个安装于上料机架上的上料涡轮丝杆升降机41和一个用于驱动四个上料涡轮丝杆升降机41同步动作的上料升降电机42,上料平台2呈方形,四个上料涡轮丝杆升降机41分布于上料平台2的四角,该上料升降电机42与四个上料涡轮丝杆升降机41之间设有可实现四个涡轮丝杆升降机同步动作的上料传动机构。
[0039]四个上料涡轮丝杆升降机41的可升降的丝杆顶抵于上料平台2的底部,上料传动机构包括三个上料升降转向箱43和七根上料升降传动轴44,三个上料升降转向箱43沿平行于上料输送路径21的线段间隔排列,其中一个上料升降转向箱43位于该线段的中间,另外两个上料升降转向箱43分别位于该线段的两端,相邻的两上料升降转向箱43分别以一根上料升降传动轴44联接,位于中间的上料升降转向箱43通过一根上料升降传动轴44与上料升降电机42的输出轴联接,位于两端的上料升降转向箱43分别与两个上料涡轮丝杆升降机41配合,且位于两端的上料升降转向箱43与其对应的两个上料涡轮丝杆升降机41的可输入动力的蜗杆分别以一根上料升降传动轴44联接。
[0040]该拨料机构5设于上料平台2上;
[0041]该拨料机构5包括拨料支架、设于上料平台2与拨料支架之间而用于引导拨料支架平移的拨料导向机构、设于上料平台与拨料支架之间而用于驱使拨料支架平移的拨料驱动机构、枢设于拨料支架上而跟随拨料支架平移的摆动架、设于拨料支架与摆动架之间而驱使摆动架在一避让位置(如图14所示)和一推送位置(如图15所示)之间摆动的摆动驱动机构、设于摆动架上并跟随摆动架摆动的推件51,摆动架摆动时可使推件51远离或者靠近上料平台2 ;拨料支架的滑移方向平行于上料输送路径;
[0042]摆动架处于避让位置时,推件51远离上料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