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架轴整体淬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9780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行星架轴整体淬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热处理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行星架轴整体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重型车行星架轴普遍采用中碳钢调质后再对局部进行中频淬火的热处理方式。其采用连续加热方式,即加热线圈同喷水圈同时从底部向上移动,在加热线圈对轴部加热的同时对下方已经加热过的部位进行冷却。该方式工装设计简单对于普通工件效果良好,但是当行星架轴上下两部分外径差别较大时,存在明显的一个缺陷,就是大小径过渡的地方淬火硬度不均,不能达到工艺要求。这种行星架轴在使用的时候存在非常大的隐患。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淬火效果好、加热效率高的行星架轴整体淬火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行星架轴整体淬火装置,包括桥架板、冷却水管、 加热线圈和喷液装置,其中冷却水管包括设在桥架板两侧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冷却水管与加热线圈连接;加热线圈为凹形框体,包括U形顶部、U形底部和连接U形顶部U形底部的竖直部;喷液装置包括两个竖直放置的喷液板和固定喷液板的横板,喷液板位于加热线圈两侧,喷液板上设有喷液孔和淬火液进入管,横板的一端固定在桥架板上。所述加热线圈的U形底部为平底U形。所述加热线圈的U形底部设有导磁体。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一次整体淬火,使工件淬火更均勻,节约电能;平底U形的设计降低了加热线圈的制作难度,方便使用。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09]图2是冷却水.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0]图3是加热线圈的结构示意图;[0011]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工件后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中[0013]1、桥架板2、冷却水管3、进水管[0014]4、出水管5、加热线圈6、U形顶部[0015]7、U形底部8、竖直部9、喷液板[0016]10、横板11、淬火液进入管12、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行星架轴整体淬火装置,包括桥架板 1、冷却水管2、加热线圈5和喷液装置。冷却水管2包括设在桥架板1两侧的进水管3和出水管4,冷却水管2与加热线圈5连接;加热线圈5为凹形框体,包括U形顶部6、U形底部 7和连接U形顶部6、U形底部7的竖直部8,U形底部7为平底U形且U形底部7上设有导磁体;喷液装置包括两个竖直放置的喷液板9和固定喷液板9的横板10,喷液板10位于加热线圈5两侧,喷液板9上设有喷液孔和淬火液进入管11,横板10的一端固定在桥架板1 上。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将工件12固定在旋转台上,工件12需要进行热处理的部位位于加热线圈5的凹形框体内。开始加热后,冷却水从进水管3流入,流经加热线圈5,从出水管4流出,对加热线圈5进行冷却,防止加热线圈5过热。同时,旋转台转动,带动旋转台上固定的工件12转动,通过加热线圈5实现工件12的整体加热。加热完成后,淬火液通过淬火液进入管11进入喷液板9,淬火液再从喷液板9上的喷液孔喷到工件12上,实现对工件 12的整体冷却。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工件一次整体淬火,使工件淬火硬度均勻。通过在加热线圈5 的U形底部7上设置导磁体可以有效控制加热温度的高低。加热线圈5的U形底部7采用平底U形,降低了制造难度,方便使用。同时,采用该方法加热效率高,与连续加热方式比较单件能够节约60%的电能,既经济又环保。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行星架轴整体淬火装置,包括桥架板(1)、冷却水管( 、加热线圈( 和喷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水管⑵包括设在桥架板⑴两侧的进水管⑶和出水管,冷却水管(2)与加热线圈(5)连接;加热线圈(5)为凹形框体,包括U形顶部(6)、U形底部(7) 和连接U形顶部(6)、U形底部(7)的竖直部(8);喷液装置包括两个竖直放置的喷液板(9) 和固定喷液板(9)的横板(10),喷液板(9)位于加热线圈( 两侧,喷液板(9)上设有喷液孔和淬火液进入管(11),横板(10)的一端固定在桥架板(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架轴整体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线圈(5)的U 形底部(7)为平底U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架轴整体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线圈(5)的U 形底部(7)设有导磁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行星架轴整体淬火装置,包括桥架板、冷却水管、加热线圈和喷液装置,其中冷却水管包括设在桥架板两侧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加热线圈为凹形框体,包括U形顶部、U形底部和连接U形顶部U形底部的竖直部;喷液装置包括两个竖直放置的喷液板和固定喷液板的横板,喷液板位于加热线圈两侧,喷液板上设有喷液孔和淬火液进入管,横板的一端固定在桥架板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淬火效果好、加热效率高。
文档编号C21D1/62GK202099341SQ20112013691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4日
发明者刘继武, 吕元江, 宋庆东, 张锡华, 徐爱和 申请人:天津天海同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