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式全铝合金完整车身热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0968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承载式全铝合金完整车身热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的车身制造和热处理工艺装备。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内燃机汽车的换代产品之一。铝合金在车身上的应用也日益广泛。焊接而成的全铝合金承载式车身在机械性能上有其强度不高的缺点,需要进行整体热处理来进行改善。目前尚无相应符合要求的热处理装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载式全铝合金完整车身热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承载式全铝合金完整车身热处理装置由炉体、进料炉门及控制装置、淬火引导及控制装置、加热及控制装置、冷却池、进出料及锁紧装置组成。所述炉体内侧壁上设有加热装置及控制装置,进料炉门布置在炉体的一端,进料炉门及控制装置为进出料的通道,进料炉门钢缆牵引绳通过进料炉门的驱动电机与进料炉门上部连接,炉体底层下部设有冷却池,冷却池空间比车身大;淬火引导及控制装置设在炉体上,包括淬火引导装置的底炉门导轨、底炉门、淬火引导装置的钢缆牵引绳以及设置在炉体顶部的淬火引导装置的驱动电机,淬火引导装置的底炉门导轨设在炉体底部与冷却池底层之间、淬火引导装置的钢缆牵引绳与淬火引导装置的驱动电机连接,并与活动底炉门连接,活动底炉门上设有活动炉次级小门,根据行程自动开关次级小门;炉体内上部设有对流风扇,活动底炉门设有进出料及锁紧装置,保证进出料方便并能锁紧在活动炉底上,不会在下降淬火时产生位置移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能快速使完整车身工件进入冷却液,完成铝合金承载式车身的有效热处理。满足T651或T6处理的要求。完整车身工件机械性能比较均勻,热处理过程变形较小。处理后的铝合金机械性能更好。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1的左视图,附图3是淬火引导及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中淬火引导装置的驱动电机1,进料炉门的驱动电机2,进料炉门3,进料炉门钢缆牵引绳4,加热装置5,冷却池6,淬火引导装置的底炉门导轨7,底炉门8,淬火引导装置的钢缆牵引绳9,炉内对流风扇10。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承载式全铝合金完整车身热处理装置由炉体、进料炉门及控制装置、淬火引导及控制装置、加热及控制装置、冷却装置、进出料及锁紧装置组成;其中炉体提供承载式全铝合金完整车身热处理所需的安置空间,同时作为其他装置的安装基础,并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炉体内侧壁上设有加热装置5及控制装置,可设定和控制炉膛升温、炉内温度均衡;进料炉门3布置在炉体的一端,进料炉门3及控制装置为进出料的通道,进料炉门钢缆牵引绳4通过进料炉门的驱动电机2与进料炉门3 上部连接,进料炉门3具有良好的保温和密封性能,能通过进料炉门钢缆牵引绳4使进料炉门3向上打开;炉体底层下部设有冷却池6,冷却池6能容纳完整车身;淬火引导及控制装置设在炉体上,包括淬火引导装置的底炉门导轨7、底炉门8、淬火引导装置的钢缆牵引绳9 以及设置在炉体顶部的淬火引导装置的驱动电机1,淬火引导装置的底炉门导轨7设在炉体底部与冷却池6底层之间、淬火引导装置的钢缆牵引绳9与淬火引导装置的驱动电机1 连接,并与活动炉底连接,工件固定在活动底炉门8上,在淬火引导装置的驱动电机1引导向沿下底炉门导轨7运动,迅速进入冷却池6冷却液中,完成淬火后提升回到炉中,活动炉上设有活动炉次级小门,根据行程自动开关次级小门;炉体内上部设有对流风扇10,活动底炉门8设有进出料及锁紧装置,保证进出料方便并能锁紧在活动炉底上,不会在下降淬火时产生位置移动。 完成成型和焊接的完整铝合金车身在本装置内加热到固溶温度后保温,然后在淬火引导及控制装置控制下进行淬火,完成T651或T6处理。
权利要求1.承载式全铝合金完整车身热处理装置,由炉体、进料炉门及控制装置、淬火引导及控制装置、加热及控制装置、冷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侧壁上设有加热装置及控制装置,进料炉门布置在炉体的一端,进料炉门及控制装置为进出料的通道,进料炉门钢缆牵引绳通过进料炉门的驱动电机与进料炉门上部连接,炉体底层下部设有冷却池,冷却池空间比车身大;淬火引导及控制装置设在炉体上,包括淬火引导装置的底炉门导轨、底炉门、淬火引导装置的钢缆牵引绳以及设置在炉体顶部的淬火引导装置的驱动电机,淬火引导装置的底炉门导轨设在炉体底部与冷却池底层之间、淬火引导装置的钢缆牵引绳与淬火引导装置的驱动电机连接,并与活动底炉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式全铝合金完整车身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底炉门上设有活动炉次级小门,根据行程自动开关次级小门;炉体内上部设有对流风扇, 活动底炉门设有进出料及锁紧装置。
专利摘要承载式全铝合金完整车身热处理装置,由炉体、进料炉门及控制装置、淬火引导及控制装置、加热及控制装置、冷却池,炉体内侧壁上设有加热装置及控制装置,进料炉门布置在炉体的一端,进料炉门及控制装置为进出料的通道,炉体底层下部设有冷却池,冷却池空间比车身大;淬火引导及控制装置设在炉体上,包括淬火引导装置的底炉门导轨、底炉门、淬火引导装置的底炉门导轨设在炉体底部与冷却池底层之间、淬火引导装置的钢缆牵引绳与淬火引导装置的驱动电机连接,并与活动底炉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能快速使完整车身工件进入冷却液,完成铝合金承载式车身的有效热处理。
文档编号C22F1/04GK202131351SQ201120190888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8日
发明者邹章鸣, 高伯文 申请人:高伯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