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用中间包防下渣塞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5136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铸用中间包防下渣塞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铸用耐火材料,主要涉及一种连铸用中间包防下渣塞棒。
背景技术
在连铸生产中,中间包作为一个耐火材料容器,首先接受从钢包浇下来的钢水,然后再由中间包水口流入结晶器中去。为了使中间包绝热保温,防止二次氧化以及吸收上浮的夹杂物,需要加入中间包覆盖剂。在连铸生产过程中,中间包中钢液面降至一定高度时, 在出钢口上方较容易产生漩涡,产生的漩涡就会把中间包覆盖剂卷入结晶器,导致钢中夹杂物增加,使产品报废。为保证钢坯质量,钢厂在终浇时通常留有较大的中间包余量,造成大量生产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传统连铸过程中为防止临近终浇时产生漩涡将中间包覆盖剂卷入结晶器而留有较大中间包余量,从而造成生产浪费的缺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间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该连铸用中间包防下渣塞棒由棒头1和棒身2组成,且棒身2存在一段变形区3。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棒头1设计为与传统塞棒类似的圆形、尖形或双弧形棒头,棒身2则在传统塞棒基础上设计一段三棱柱、四棱柱或五棱柱等多棱柱形式的变形区3。该变形区3起始于塞棒棒头1与棒身2交接处,终止于距离棒头1 一定距离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不仅有效防止了卷渣现象,保证了钢坯质量,而且降低了终浇时的中间包余量,提高了钢水收得率。

图为本实用新型连铸用中间包下渣塞棒的示意图。图中,1,棒头;2,棒身;3,变形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如图所示,此种连铸用中间包防下渣塞棒棒头1设计为圆形,棒身2在传统塞棒基础上设计一段变形区3,该变形区3设计为四棱柱形式,起始于塞棒棒头1与棒身2交接处, 终止于距离棒头1约800mm的位置。
权利要求1. 一种连铸用中间包防下渣塞棒,其特征在于在棒身( 位置存在一个变形区(3), 该变形区( 设计为三棱柱、四棱柱或五棱柱等多棱柱形式,起始于塞棒棒头(1)与棒身 (2)交接处,终止于距离棒头(1) 一定距离的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铸用中间包防下渣塞棒,属于连铸用耐火材料领域。该连铸用中间包防下渣塞棒在保留传统塞棒圆形、尖形或双弧形棒头1的基础上,在棒身2位置设计一段三棱柱、四棱柱或五棱柱等多棱柱形式的变形区3,该变形区3起始于塞棒棒头1与棒身2交接处,终止于距离棒头1一定距离的位置。由于其特殊的结构特点,有效防止了卷渣现象,保证了钢坯质量,而且降低了终浇时的中间包余量,提高了钢水收得率。
文档编号B22D41/18GK202270965SQ20112037888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6日
发明者张正民, 赵海峰, 邓龙辉, 邵毅峰, 黄忠, 黄玉田 申请人:青岛正望钢水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