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用于铜熔炼铸造的引锭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铜熔炼铸造的弓I锭头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广泛应用于生产浇铸扁锭用的引锭头,是用整体的金属制作的,其工艺路线为下料一毛坯一机加工,由于生产中铸锭规格变化,就需要更换相应尺寸的引锭头装置,更换时生产被迫中断,而整体引锭头机械加工过程复杂,加工周期长,直接加大了成本,金属占用量也大,且更换时因整体重量重、体积大,存在着设备不安全隐患,同时潜在着发生人身伤害等事故的可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的引锭头重量重、体积大、更换耗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更换快捷、方法简单并且满足生产工艺需要的用于铜熔炼铸造的引锭头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铜熔炼铸造的引锭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引锭头、引锭座,所述的引锭座的底端固定在所述的底板上,上端设置横槽;所述的引锭头的底部固定在所述的引锭座的横槽中。所述的引锭头的纵截面为T型。所述的引锭头的底部插入所述的引锭座的横槽后通过的螺栓固定。所述的螺栓横向设置。使用时,将引锭头的底部插入引锭座上端的横槽后用螺栓固定即可;拆卸式只需将引锭头拆卸下来即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减少金属的消耗和占用、结构简单合理、拆卸方便、制备方便、加工周期短。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铜熔炼铸造的引锭头装置,包括底板I、引锭头2、引锭座3,所述的引锭座3的底端固定在所述的底板I上,上端设置横槽31 ;所述的引锭头2的底部固定在所述的引锭座3的横槽31中。所述的引锭头2的纵截面为T型。所述的引锭头2的底部插入所述的引锭座3的横槽31后通过的螺栓4固定。[0017]所述的螺栓4横向设置。使用时,将引锭头2的底部插入引锭座3上端的横槽31后用螺栓4固定即可;拆卸式只需将引锭头2拆卸下来即可。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 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权利要求1.用于铜熔炼铸造的引锭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引锭头、引锭座,所述的引锭座的底端固定在所述的底板上,上端设置横槽;所述的引锭头的底部固定在所述的引锭座的横槽中。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铜熔炼铸造的引锭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锭头的纵截面为T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铜熔炼铸造的引锭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锭头的底部插入所述的引锭座的横槽后通过的螺栓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铜熔炼铸造的引锭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栓横向设置。
专利摘要用于铜熔炼铸造的引锭头装置,包括底板、引锭头、引锭座,所述的引锭座的底端固定在所述的底板上,上端设置横槽;所述的引锭头的底部固定在所述的引锭座的横槽中。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减少金属的消耗和占用、结构简单合理、拆卸方便、制备方便、加工周期短。
文档编号B22D11/08GK202752565SQ20122040871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7日
发明者何伟, 刘世峰, 熊来根 申请人:浙江天河铜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