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渣回转窑还原焙烧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31409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渣回转窑还原焙烧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铜渣回转窑还原焙烧装置,包括回转窑体、原料处理装置、料仓、配料装置、加料装置、窑尾、窑头、冷却机、燃煤装置、测温装置、驱动装置、支撑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温度调节装置,温度调节装置在回转窑体上设置燃烧CO和控制煤挥发份的助燃风机和风量调节装置;冷却机位于窑头的侧下部;在回转窑体的窑头上设置燃煤装置;原料处理装置位于料仓的上方;原料处理装置下方开有的出料口与料仓上方的进料口相对;配料装置、加料装置位于回转窑体上窑尾的进料处;回转窑体的中部上方安装有温度调节装置和测温装置;其有益效果是:铁硅酸盐快速还原,反应效率大幅度提高,降低了烟气带出的粉尘量,有效的回收了铜渣中的铁资源。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冶炼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铜渣回转窑还原焙烧装 置。 一种铜渣回转窑还原焙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现有技术中,我国作为世界主要铜生产国,每年铜渣排放量约为800多万吨,在 铜渣中含有Fe、Cu、Zn、Pb、Co和Ni等多种有价金属和Au、Ag等少量贵金属,其中铁含量 远高于我国铁矿石可采品位。铜渣按冷却方式不同分为水淬铜渣和缓冷铜渣,缓冷铜渣均 经浮选回收其中的铜,水淬铜渣基本未得到有效利用;水淬铜渣除少量用作水泥原料和防 锈磨料外,还未有利用的先例。缓冷铜渣和水淬铜渣中的铁资源也未得到回收利用。缓冷 铜渣选铜后的废渣以及水淬铜渣目前大部都堆存处理,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也造成巨 大的资源浪费。铜渣中的铁主要是以铁硅酸盐(铁橄榄石和辉石)的形式存在、同时有少 量的四氧化三铁(Fe 304)。因此,利用传统矿物加工方法很难有效回收其中的Fe。要回收铜 渣中的Fe,必须将铜渣中以铁硅酸盐形式存在的铁转变成Fe 304或者金属铁,然后经过磁选 工艺加以回收。而将铁硅酸盐转变成Fe30 4受到温度、气氛和时间影响很大,很难实现。因 此,回收铜渣中的铁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将铁硅酸盐转变为金属铁,从而通过磁选分离,得到 铁精粉。而铁硅酸盐的还原难度大,必须添加熔剂降低其还原难度。为保证铁硅酸盐的还 原率,需对将熔剂和铜渣的粒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回收缓冷铜渣选铜 后废渣和水淬铜渣中的铁的装置,做到循环经济和资源最大化利用,解决国内资源紧缺问 题,也解决铜渣堆积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铜渣回转窑还原焙烧装置,包括回转窑 体、原料处理装置、料仓、配料装置、加料装置、窑尾、窑头、冷却机、燃煤装置、测温装置、驱 动装置、支撑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温度调节装置,温度调节装置在回转窑体上设置燃烧 C0和控制煤挥发份的助燃风机和风量调节装置;冷却机位于窑头的侧下部;在回转窑体的 窑头上设置燃煤装置;单独设置的原料处理装置位于料仓的上方;原料处理装置下方开有 的出料口与料仓上方的进料口相对;配料装置、加料装置位于回转窑体上窑尾的进料处; 回转窑体的中部上方安装有温度调节装置和测温装置;带支撑座的驱动装置位于回转窑中 部的下方;位于回转窑下方的驱动装置的两侧分别设置回转窑的支撑装置;铜渣及还原剂 和熔剂混合料位于回转窑体内的下部;其特征还在于:温度调节装置的助燃风机根据回转 窑的长度来设置,数量不少于2台;在距离窑头15-20m ;距离窑尾20-25m范围内的窑体上 分别安装有助燃风机;原料处理装置包括铜渣磨细设备、还原剂破碎筛分设备、熔剂破碎筛 分装置;原料处理装置及配料装置设置在回转窑窑尾、加料装置之前;加料装置设有保证 配好的料按一定量通过加料口加入回转窑内的物料计量装置。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经过本装置加工处理过的原料,反应效率大幅度提高, 铁硅酸盐快速还原,其中铜渣磨细至-〇. 〇74_>60%,还原剂粒度5-10_,熔剂粒度0-5_ ; 燃料选用-200目>80%的煤粉作为燃料,可以通过调整煤粉燃烧率来控制窑头温度和气 氛,避免温度过高和铁的二次氧化;温度调节装置在窑体设置燃烧C0和煤挥发份的助燃风 机,通过在不同回转窑区域吹入助燃风来达到控制窑内不同区域温度的作用,可以使窑内 温度更均匀,加大了物料在高温段停留时间,避免了局部温度过高结圈的情况;还原剂和燃 料采用烟煤或无烟煤,分别加入窑内,有效避免了局部温度过高现象,也大大降低了烟气带 出的粉尘量,有效的回收了铜渣中的铁资源。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铜渣回转窑还原焙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07]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温度调节装置10的结构示意图。
[0008] 附图中:1.回转窑体;2.原料处理装置;3.料仓;4.配料装置;5.加料装置;6.窑 尾;7.窑头;8.冷却机;9.燃煤装置;10.温度调节装置;11.测温装置;12.驱动装置; 13.支撑装置;14.铜渣还原剂和熔剂混合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是一种铜渣回转窑还 原焙烧装置结构示意图,包括回转窑体1、原料处理装置2、料仓3、配料装置4、加料装置5、 窑尾6、窑头7、冷却机8、燃煤装置9、温度调节装置10、测温装置11、驱动装置12、支撑装 置13 ;铜渣还原剂和熔剂混合料14位于回转窑体1内的下部;单独设置的原料处理装置2 由铜渣磨细设备、还原剂破碎筛分设备、熔剂破碎筛分设备组成;处理好的原料直接加入料 仓3内;回转窑体1上的窑头7设置燃煤装置9 ;冷却机8位于窑头7的侧下部,回转窑体 1的中间部位上设温度调节装置10和测温装置11 ;配料装置4、加料装置5位于回转窑体 1上窑尾6的进料处;带支撑座的驱动装置12位于回转窑体1中部的下方;驱动装置12的 两侧分别设置回转窑的支撑装置1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用原料处理装置2将铜渣 磨细至0.074mm大于60%以上、还原剂煤破碎筛分至粒度5-10mm、熔剂破碎至粒度<5mm,分 别加入原料仓3内,经过配料装置4将铜渣:还原剂:熔剂按比例70-75:15-20:10-15进行 配料后,经加料装置5自窑尾6给入回转窑1内,逐步完成预热、煅烧、还原等过程,还原好 的焙砂从窑头7排出。焙砂经冷却机8冷却后运至磁选车间进行磁选,生产铁精粉。加热 用的粉煤从窑头7通过多通道燃煤装置9给入,并调整煤粉助燃风量,使煤粉不完全燃烧, 这避免了火焰区域局部过热。煤粉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0沿窑体随烟气向窑尾移动,在窑体 不同位置通过温度调节装置的助燃风机10向窑内吹入助燃风,将这部分C0与煤的挥发份 和铁还原产生的C0在窑内不同区域燃烧,达到合理调控窑内不同位置温度的目的,达到最 佳的焙烧温度1100- 1250°C,并且高温区域占窑体长度的40%以上。既保证了窑内温度的 均匀性,又有效的扩大了高温区域的范围,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所述的原料处理及配 料装置设置在回转窑窑尾加料装置前,加料装置保证配好的料按一定量通过加料口加入回 转窑内。在回转窑窑头设置有燃煤装置,提供铁硅酸盐还原需要的热量。
【权利要求】
1. 一种铜渣回转窑还原焙烧装置,包括回转窑体(1)、原料处理装置(2)、料仓(3)、配 料装置(4)、加料装置(5)、窑尾(6)、窑头(7)、冷却机(8)、燃煤装置(9)、测温装置(11)、驱 动装置(12)、支撑装置(13);其特征是:还包括温度调节装置(10),温度调节装置(10)在 回转窑体上设置燃烧CO和控制煤挥发份的助燃风机和风量调节装置;冷却机(8)位于窑头 (7)的侧下部;在回转窑体(1)的窑头(7)上设置燃煤装置(9);单独设置的原料处理装置 (2)位于料仓(3)的上方;原料处理装置(2)下方开有的出料口与料仓(3)上方的进料口相 对;配料装置(4)、加料装置(5)位于回转窑体(1)上窑尾(6)的进料处;回转窑体(1)的 中部上方安装有温度调节装置(10)和测温装置(11);带支撑座的驱动装置(12)位于回转 窑中部的下方;位于回转窑下方的驱动装置(12)的两侧分别设置回转窑的支撑装置(13); 铜渣及还原剂和熔剂混合料(14)位于回转窑体内的下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渣回转窑还原焙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温度调节装置 (10)的助燃风机根据回转窑的长度来设置,数量不少于2台。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渣回转窑还原焙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距离窑头 15-20m ;距离窑尾20-25m范围内的窑体上分别安装有助燃风机。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渣回转窑还原焙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原料处理装置(2) 包括铜渣磨细设备、还原剂破碎筛分设备、熔剂破碎筛分装置。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渣回转窑还原焙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原料处理装置(2) 及配料装置(4)设置在回转窑窑尾(6)、加料装置(5)之前。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渣回转窑还原焙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加料装置(5)设 有保证配好的料按一定量通过加料口加入回转窑内的物料计量装置。
【文档编号】C22B1/02GK203878184SQ201420293810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4日
【发明者】郭明威, 张磊, 冯京跃, 樊计生, 周春芳, 周占兴, 周志强, 黄超 申请人: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