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61269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精度化和高生产率化的铸造法,该铸造法是从通气性铸模的铸模上部或侧部进行重力浇注的铸造法。



背景技术:

作为通气性铸模使用砂子进行造型(造型)的铸模是最为常见的,除此之外,使用陶瓷粒子或金属粒子进行造型的铸模也被广泛使用。另外,即使是石膏等基本不具有通气性的铸模,混入或部分地使用通气性材料而赋予了通气性的铸模也可被看作通气性铸模。另外,即使在完全没有通气性的金属铸模的情况下,设置通气孔或通风孔而赋予了通气性的铸模也可被看作通气性铸模。本发明的通气性铸模为包含上述这些通气性铸模的铸模。通常,在铸造中,铸模型腔由浇口部、浇道部、冒口部、以及制品部构成。另外,根据需要,也存在设置为了从制品部排出不需要的熔融金属而设置溢流部等的情况,这里为了使说明简单,认为由基本的浇口部、浇道部、冒口部、以及制品部构成。

一般,在通常铸造法和作为特殊铸造法的减压铸造法等中的的任何一种铸造法中,浇铸都是将这4个型腔部分填充而完成的过程。并且凝固完成后,仅将这4个部分中必要的制品部分离并取出,进行最后的整修后,取得最终的铸造物制品。

在以上这样的现有的任何一种铸造法中,为了得到作为最初目的的制品,采用在最后向不需要的浇口部、浇道部及冒口部中填充熔融金属的浇注过程。这是极为不合理的。对此通过采用一些方法,如果能够仅向制品部或者仅向制品部和冒口部等必要的所期望的型腔部分中填充熔融金属并使之凝固,就能够大幅提高由制品部重量/总注入重量表示的注入合格率,并且分型(解枠)、制品分离等后续工序也能够大幅度地被简化。

因此对现有技术进行了调查,但是从通气性铸模的铸模上部和侧部进行重力浇注的铸造法中,完全没有发现公开有铸模型腔中所期望的仅向型腔部分填充熔融金属的铸造方法。

作为这样的所期望的能够仅向型腔部分填充熔融金属的铸造法,减压铸造法被认为是可行性最高的。因此作为现有技术的参考例子,举出以下的专利文献1至15。但是,其中任何一个都是向浇口部、浇道部、冒口部以及制品部的全部型腔部分中填充熔融金属的现有技术。

(方法1)

一种铸造法,将比重为γ的熔融金属从铸模上部或侧部重力浇注到通气性铸模中,其特征在于,开始浇注与由浇口部、浇道部、制品部构成的该通气性铸模的型腔之中的想要填充熔融金属的所期望的型腔部分、即制品部体积大致相等体积的熔融金属后,最后被浇注的熔融金属通过浇口部时或者通过浇口部后,迅速地从浇口部送入压缩气体,以使熔融金属不会停滞在浇道部而顺畅地填充到所期望的型腔部分,并使其凝固。本方法中,为了使说明简单,而认为铸模的型腔由浇口部、浇道部、冒口部及制品部构成。并且,想要填充熔融金属的所期望的型腔部分为制品部。

首先向通气性铸模的型腔中浇注与想要填充熔融金属的所期望的型腔部分即制品部的体积相等体积的熔融金属。熔融金属从浇口部进入并部分地填充到浇道部及制品部。如果保持这样,熔融金属分散到型腔的各个部分并且各个型腔部分形成同一高度的熔融金属面,达不到本发明的仅在所期望的型腔部分即制品部填充熔融金属的目的。

所以,在本方法中,在浇注开始后的适宜的时间从浇口部送入压缩气体,通过该压力将熔融金属压入到制品部,使其填充到所期望的型腔部分即制品部并凝固。因为熔融金属的体积与所期望的型腔部分即制品部的体积大致相等,由此仅向所期望的型腔部分即制品部中填充熔融金属。

为了浇注与所期望的型腔部分的体积大致相等的体积的熔融金属,可以使用小的浇包对每个铸模逐个计量并浇注,也可以从大的浇包中计量1个铸模的量进行浇注。所谓大致相等的体积的熔融金属,意味着考虑伴随浇注的上模的上浮、以及型腔的热膨胀等而乘以合适的安全率的体积。

作为压缩气体,一般来说使用简便且便宜的压缩空气。另外,压缩的不具活性的氮气等在防止熔融金属的氧化的意义上具有效果。

送入压缩气体的时候用送气管的法兰等堵住浇口部并使压缩气体不从浇口部泄漏,这对填充熔融金属的作用很大。另外,因为从铸模的外周面的泄漏会减弱压缩气体将充熔融金属填充到所期望的型腔中的作用,因此可以的话最好能够在外周面上实施一些防止气体泄漏的对策。当然,在铸模的通气度低的情况下,或者铸模的整体或一部分被气密腔或铸框等覆盖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实施防止漏气的措施。

所谓从浇口部送入压缩气体的浇注开始后的合适的时间,最好是在浇注开始后、最后的熔融金属通过浇口部的途中之后尽量早的时间。如果送气晚了的话因为被填充的熔融金属的开始凝固,容易发生冷疤、冷隔、产生氧化物等问题。

所谓填充熔融金属并使其凝固并不意味着要使所有被填充的熔融金属凝固。熔融金属从所期望的型腔部分流出,是因为从使熔融金属填充的所希望的型腔部分和其它的型腔部分的边界部附近流出,所以至少该边界部附近凝固即可。另外,该部分的凝固没有必要是完全凝固,达到能够防止从所期望的型腔部分流出的程度即固相结晶就可以。在实施方式1中详细表示。

(方法2)

方法1记载的铸造法中,其特征在于,从浇口部送入压缩气体,以将熔融金属填充到所期望的型腔部分,并保持该压缩气体的送气,以使熔融金属凝固。

本方法在作为方法1的特征的用压缩空气使熔融金属填充所期望的型腔部并使之凝固的铸造法中,在使熔融金属填充所期望的型腔部后也保持压缩气体的送气并使熔融金属凝固。通过保持压缩气体的送气,用压缩气体的加压压力使填充到所期望的型腔部分的熔融金属不会从边界部附近部回流,并且在压缩气体的冷却作用下能够使边界部附近快速凝固。在实施方式2中详细表示。

(方法3)

在方法1及方法2中的任何一个中记载的铸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压缩气体的加压压力为由高度H决定的熔融金属静压γH的值以上,其中,所述高度H为从通向所期望的型腔部分的熔融金属的流入口到所期望的型腔部分的最上部为止的高度。

本方法中,在铸模型腔由浇口部、浇道部、冒口部以及制品部构成的情况下,对将制品部和冒口部作为想要填充的所期望的型腔部分并填充熔融金属的铸造法进行说明。为了相对可靠地防止被填充到所期望的型腔部分中的熔融金属从边界部附近流出到浇道部一侧,使压缩气体的加压压力达到由从通向所期望的型腔部分的熔融金属的流入口到所期望的型腔部分的最上部为止的高度决定的熔融金属静压γH值以上。并且,γ为熔融金属的比重(kgf/cm3)、H为上述高度(cm)。因此,γH为压力(kgf/cm2)。

该熔融金属静压γH表示填充到所期望的型腔部分的熔融金属向浇道部一侧流出时的流体力学上的熔融金属静压。因此,使压缩气体的加压压力保持在其之上就能够阻止熔融金属的流出。

压缩气体的加压压力并不是指压缩气体的压力,在考虑从浇口部和铸模外表面泄漏压缩空气的基础上,使所期望的型腔部分以外的型腔部分(熔融金属未填满的型腔部分)达到γH以上。在实施方式3中详细表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