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长径比的轴承套圈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1796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长径比的轴承套圈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轴承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长径比的轴承套圈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轴承套圈的端面是加工轴承的主要基准,其中套圈的基准端面对套圈的外圆柱面跳动误差的大小直接影响轴承套圈其它工序的加工质量,特别是在使用电磁无心夹具以套圈端面和外圆柱面定位加工轴承套圈时,基准端面对外圆柱面跳动误差的大小直接影响套圈后工序加工的加工质量;由于通用轴承套圈的长径比都较小(长径比等于套圈宽度除以套圈外径),一般长径比均小于1,目前本领域人员为了降低套圈端面对外圆柱面跳动误差的磨加工工艺方法为:打磨端面→打磨圆柱面,其中打磨端面是要保证套圈宽度变动量误差,而打磨外圆柱面过程中通常都要在外圆磨床上经过数次打磨才能逐渐改善套圈端面对外圆柱面的跳动误差,直至达到工艺要求,但该工艺方法不适用于长径比大于1的套圈打磨加工;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针对长径比大于1的套圈“如水泵轴连轴承外圈长径比一般在1.2-2.0之间,其在改进端面对外圆柱面跳动的磨加工工艺方法仍是通过打磨端面后再打磨外圆柱面,其中打磨外圆柱面时是在通用磨床上进行单件加工,该工艺方法不仅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而且不适用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长径比的轴承套圈的打磨装置,本发明通过送料盘上设置多个工位,然后通过旋转机构带动送料盘旋转,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快速更换套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特别适用于大批量的生产。

为实现如上所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长径比的轴承套圈打磨装置,包括磨轮、料套、送料盘和固定机构,所述送料盘为圆形结构,在送料盘上设有至少一个工位,在每个工位内分别设有料套,在每个所述的料套内分别设有套圈,由送料盘连接固定机构形成。

所述的高长径比的轴承套圈打磨装置,所述固定机构为固定板,在所述固定板的上部面通过焊接或丝接送料盘。

所述的高长径比的轴承套圈打磨装置,所述送料盘的中部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连接旋转机构。

所述的高长径比的轴承套圈打磨装置,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电机、减速机和支架,所述电机固定在支架的上部面上,其中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减速机的动力输入端,所述减速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送料盘中部的连接孔,所述电机外接控制系统。

所述的高长径比的轴承套圈打磨装置,所述料套为圆柱形结构,在料套的中部设有贯通的套圈安装孔,在所述套圈安装孔的中部设有工艺孔,在料套的一端设有向外延伸的环形凸台,在所述环形凸台的端面设有至少两个穿孔,所述每个穿孔分别对应设置在工位外部的螺孔。

所述的高长径比的轴承套圈打磨装置,所述送料盘的外形为圆形或方形或椭圆形或多角形。

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所述的优越性: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长径比的轴承套圈打磨装置,本发明通过在送料盘上设置多个工位,并且让送料盘的基准端面在机床上进行自磨,使送料盘基准端面对送料盘回转轴线跳动的误差达到设计要求,然后将加工好的料套通过螺钉分别固定在送料盘上的工位中,将套圈放入料套内,利用双端面磨床上的两个磨轮同时对套圈的两端进行磨,待对第一个套圈打磨完成后通过旋转机构带动送料盘旋转,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快速更换套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特别适用于大批量的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对套圈打磨加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送料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料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磨轮,2-套圈,3-螺钉,4-料套,5-送料盘,6-连接孔,7-螺孔,8-工位,9-穿孔,10-套圈安装孔,11-工艺孔。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发明,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结合附图1-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高长径比的轴承套圈打磨装置,包括磨轮1、料套4、送料盘5和固定机构,所述送料盘5为圆形结构,所述送料盘5的外形为圆形或方形或椭圆形或多角形,在送料盘5上设有至少一个工位8,在每个工位8内分别设有料套4,所述料套4为圆柱形结构,在料套4的中部设有贯通的套圈安装孔10,在所述套圈安装孔10的中部设有工艺孔11,在料套4的一端设有向外延伸的环形凸台,在所述环形凸台的端面设有至少两个穿孔9,所述每个穿孔9分别对应设置在工位8外部的螺孔7,在每个所述的料套4内分别设有套圈2,由送料盘5连接固定机构形成所述的高长径比的轴承套圈打磨装置,所述固定机构为固定板,在所述固定板的上部面通过焊接或丝接送料盘5;或在所述送料盘5的中部设有连接孔6,所述连接6连接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电机、减速机和支架,所述电机固定在支架的上部面上,其中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减速机的动力输入端,所述减速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送料盘5中部的连接孔6,所述电机外接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高长径比的轴承套圈的打磨方法,所述打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备好外圆柱面经过打磨的套圈2,其中要求套圈2的外圆柱面圆度误差在0.002-0.001毫米之间,单一平面外径变动量误差在0.003-0.001毫米之间,平均外径变动量误差在0.003-0.001毫米之间,套圈2外圆柱面粗糙度Ra在0.4-0.25微米之间;

2)对送料盘5进行自磨,目的是为了提高送料盘5的回转精度,打磨后使送料盘5的基准端面对送料盘5的回转轴线跳动的误差在0.005-0.001毫米之间,送料盘5基准端面的粗糙度Ra在0.5-0.32微米之间;

3)将加工好的料套4通过螺钉3分别固定在送料盘5上的工位8中,料套4的安装基准端面与工位8的基准端面间应洁净,不允许有污物,其中料套4内表面的圆度误差在0.005-0.001毫米之间、圆柱度误差在0.005-0.001毫米之间,安装基准端面对内表面中心线跳动的误差在0.005-0.001毫米之间,料套4内表面粗糙度Ra在0.32-0.25微米之间,料套4内表面的尺寸偏差在正负0.005~正负0.001之间,一组料套内表面的尺寸散差在0.006-0.001毫米之间;

4)将套圈2放入料套4内,为了保证套圈2在料套4中的回转稳定性,套圈2的外圆柱面与料套4内表面径向有一定的配合间隙,单边径向间隙为0.015-0.020毫米,同时套圈2相对料套4在轴向有一定伸出量,伸出量为1-5毫米;

5)利用双端面磨床上的两个磨轮1同时对套圈2的两端进行打磨,所述的双端面磨床型号为MY7650圆盘式双端面磨床,经过打磨后的套圈2基准端面对外圆柱面跳动误差在0.004-0.001毫米之间,当第一个套圈2两端面打磨完成后通过控制系统启动旋转机构,并由旋转机构带动送料盘5旋转,送料盘5工作转速在每分钟0.5-1转之间,待送料盘5上另一工位8上的套圈2进入打磨范围后,重复步骤5进行对套圈2的两端进行打磨。

所述的高长径比的轴承套圈的打磨方法,所述套圈2的直径为25-60毫米,宽度为25-60毫米。

本发明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为了公开本发明的发明目的而在本文中选用的实施例,当前认为是适宜的,但是,应了解的是,本发明旨在包括一切属于本构思和发明范围内的实施例的所有变化和改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