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锭水平预加热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4851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锭水平预加热炉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铜锭水平预加热炉,属于金属冶炼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铜合金管坯作为一种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电力电气、海水淡化、船舶制造、化工、机械、造纸、建筑等领域,用于制造热交换器、机械零部件、冷凝管、波导管、散热器管、水道管、波纹管、蛇形管等关键零部件。铜加工中要求的还原性气氛、氧化性气氛能够较为精确地控制;改善在出料过程中的铸锭温差对后续轧制带来的质量问题。如何开发一种速度快、节能和自动化的铜锭预热炉,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铜锭水平预加热炉,通过添加密封圈、惰性气体连接管、保温层、压力表以及电阻加热丝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铜锭水平预加热炉,包括加热炉主体部分以及附属添加结构,所述加热炉主体部分由密封圈、密封盖、提手、限位柱、固定板、连接杆、加热炉、外筒、加热层、保温层、压力表以及电阻加热丝组成,所述加热炉为圆柱形结构且所述加热炉的中轴线平行于水平面进行布置,所述加热炉与密封盖装配在一起,所述密封盖与加热炉相贴合的端面上分布有密封圈,所述密封盖与加热炉相背离的端面上安装有提手,所述压力表安装在密封盖背离加热炉的一侧 端面上,所述限位柱、固定板以及连接杆固定在加热炉的内部,所述限位柱的上端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有两块且两块所述固定板之间通过连接杆进行固定;所述加热炉由外筒、加热层以及保温层组成,所述外筒的内部装配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内部装配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的内部固定有电阻加热丝;所述附属添加结构由安装板、限位孔、惰性气体连接管以及单向阀组成,所述安装板固定在加热炉的上端位置,所述安装板上分布有限位孔,所述惰性气体连接管与单向阀连接在一起,所述单向阀与加热炉装配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孔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所述限位孔开设在安装板的四个直角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电阻加热丝在加热层内部呈S形进行排列。

进一步地,两块所述固定板相互平行进行布置。

进一步地,压力表安装在密封盖的中间位置且具体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铜锭水平预加热炉,通过添加密封圈来实现对密封盖与加热炉之间的密封,该设计防止加热炉内部的铜锭在加热过程中由于氧气的溢入造成铜锭表面发生氧化反应,另外惰性气体连接管的添加则实现将惰性气体充入到加热炉内部的目的,最终达到防止铜锭表面发生氧化反应的效果,而在惰性气体连接管上添加单向阀则可防止加热炉内部的其他气体扩散到惰性气体连接管中,该设计大大减少了氧气与其他气体对铜锭造成的影响,而压力表的添加则便于工作人员了解到加热炉内部的压力数值,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铜锭水平预加热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铜锭水平预加热炉中加热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铜锭水平预加热炉中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铜锭水平预加热炉中电阻加热丝的分布示意图;

图中:1-安装板、2-限位孔、3-密封圈、4-密封盖、5-提手、6-限位柱、7-惰性气体连接管、8-单向阀、9-固定板、10-连接杆、11-加热炉、12-外筒、13-加热层、14-保温层、15-压力表、16-电阻加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铜锭水平预加热炉,包括加热炉主体部分以及附属添加结构,加热炉主体部分由密封圈3、密封盖4、提手5、限位柱6、固定板9、连接杆10、加热炉11、外筒12、加热层13、保温层14、压力表15以及电阻加热丝16组成,加热炉11为圆柱形结构且加热炉11的中轴线平行于水平面进行布置,加热炉11与密封盖4装配在一起,密封盖4与加热炉11相贴合的端面上分布有密封圈3,通过添加密封圈3来实现对密封盖4与加热炉11之间的密封,该设计防止加热炉11内部的铜锭在加热过程中由于氧气的溢入造成铜锭表面发生氧化反应,密封盖4与加热炉11相背离的端面上安装有提手5,压力表15安装在密封盖4背离加热炉11的一侧端面上,压力表15的添加则便于工作人员了解到加热炉11内部的压力数值,限位柱6、固定板9以及连接杆10固定在加热炉11的内部,限位柱6的上端安装有固定板9,固定板9设置有两块且两块固定板9之间通过连接杆10进行固定。

加热炉11由外筒12、加热层13以及保温层14组成,外筒12的内部装 配有保温层14,保温层14的内部装配有加热层13,加热层13的内部固定有电阻加热丝16。

附属添加结构由安装板1、限位孔2、惰性气体连接管7以及单向阀8组成,安装板1固定在加热炉11的上端位置,安装板1上分布有限位孔2,惰性气体连接管7与单向阀8连接在一起,惰性气体连接管7上添加单向阀8则可防止加热炉11内部的其他气体扩散到惰性气体连接管7中,该设计大大减少了氧气与其他气体对铜锭造成的影响,惰性气体连接管7的添加则实现将惰性气体充入到加热炉11内部的目的,最终达到防止铜锭表面发生氧化反应的效果,单向阀8与加热炉11装配在一起。

限位孔2设置有四个且四个限位孔2开设在安装板1的四个直角位置,电阻加热丝16在加热层13内部呈S形进行排列,两块固定板9相互平行进行布置。

进一步地,压力表15安装在密封盖4的中间位置且具体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了,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将需要进行预加热的钢锭放置到加热炉11内部的固定板9上,接下来,开启单向阀8,然后惰性气体连接管7中的惰性气体溢入到加热炉11的内部,继而关闭密封盖4,此时,启动电阻加热丝16,电阻加热丝16通过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散发出去,进而实现对加热炉11内部的加热,此时,与加热层13相贴合的保温层14则可以有效的防止热量散发到加热炉11的外部,与此同时压力表15实时的显示加热炉11内部的压力数值,最终达到便于工作人员了解加热炉11内部压力数值的目的,当铜锭加热完成后,关闭单向阀8,然后通过将密封盖4开启,此时,固定板9上的铜锭则实现预加热的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