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炉渣回流的扒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7258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炉渣回流的扒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熔生产加工设备,具体是一种防止炉渣回流的扒渣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铝镕精炼工艺中,对熔渣与铝镕体进行分离时必须的工艺流程之一,熔渣清理的层度直接影响后期铝熔体加工的质量,而在铝镕扒渣中,周边温度高,需要通过机械设备进行扒渣工作,而以往的扒渣设备大多针对斜置的矩形熔罐,而针对圆筒式的铝镕罐,研发一种自动化的扒渣装置成为铝镕生产加工厂商节约成本的重要方式之一,而炉渣扒渣过程中,炉渣回流是扒渣工艺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动化,且防止炉渣回流的扒渣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防止炉渣回流的扒渣装置,包括:旋转机构、扒渣机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由旋转轴连接字杆形成,旋转轴嵌合安装在炉体的左设备座上,旋转轴通过驱动电机A驱动进行旋转;所述输送机构由长直段输送槽、斜置段输送槽及水平段输送槽组成,长直段输送槽与斜置段输送槽及水平段输送槽内嵌合安装钢质输送带;所述扒渣机构由长直段输送槽两侧焊接钢质扒渣网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斜置段输送槽两侧焊接防护栏。

进一步的,所述扒渣网与长直段输送槽成15°-30°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斜置段输送槽顶部与水平段输送槽连接为一体,所述水平段输送槽外部为圆形的滚筒,滚筒嵌合安装在右设备座中心。

进一步的,所述钢质输送带、长直段输送槽及斜置段输送槽底部为网孔结构以供熔液下落;所述钢质输送带上具有向上的防滑块。

进一步的,所述钢质输送带右端下方设置扇形开口的流槽。

进一步的,所述钢质输送带由水平段输送槽右端下部的低速驱动电机驱动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机械化的对熔液罐进行扒渣处理,能够重复多次的进行扒渣处理,最大限度的快速运出废渣,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溶液罐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扒渣网结构视图;

图中:1、旋转轴;2、滚筒;3、扒渣网;4.1、长直段输送槽;4.2、斜置段输送槽;4.3、水平段输送槽;5、7字杆;6、钢制输送带;7、防护栏;8、低速驱动电机;9、左设备座;10、流槽;11、右设备座;12、驱动电机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以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限定于本实用新型。

如附图所示,一种防止炉渣回流的扒渣装置,包括:旋转机构、扒渣机构、输送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由旋转轴1连接7字杆5形成,旋转轴1嵌合安装在炉体的左设备座9上,旋转轴1通过驱动电机A12驱动进行旋转;所述输送机构由长直段输送槽4.1、斜置段输送槽4.2及水平段输送槽4.3组成,长直段输送槽与斜置段输送槽及水平段输送槽内嵌合安装钢质输送带6;所述扒渣机构由长直段输送槽4.1两侧焊接钢质扒渣网3形成。

优选的,所述斜置段输送槽4.2两侧焊接防护栏7。

优选的,所述扒渣网3与长直段输送槽4.1成30°夹角。

优选的,所述斜置段输送槽4.2顶部与水平段输送槽4.3连接为一体,所述水平段输送槽4.3外部为圆形的滚筒2,滚筒嵌合安装在右设备座11中心。

优选的,所述钢质输送带6、长直段输送槽4.1及斜置段输送槽4.2底部为网孔结构以供熔液下落;所述钢质输送带上具有向上的防滑块。

优选的,所述钢质输送带6右端下方设置扇形开口的流槽10。

优选的,所述钢质输送带6由水平段输送槽4.3右端下部的低速驱动电机8驱动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通过外部驱动电机A12带动旋转轴1进行往复式振荡转动,从而带动整个扒渣网3及钢质输送带6左右作振荡运动,而扒渣网不断对熔液中的废渣进行扒取,并通过钢制输送带6不断将废渣运送出铝熔罐,而通过振荡电机将整个熔液罐进行左右振荡运动,使得扒渣网3能够最大限度的对熔液罐内的熔渣进行扒取;带有防滑块的钢质输送带6能够最大的限度的将扒取的废渣运出;本装置全程自动扒取,减少了人工成本,为企业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