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瓶内表面化学镀镍方法及其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46295阅读:6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钢瓶表面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钢瓶内表面化学镀镍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钢瓶用于储藏特殊气体或液体,对钢瓶内表面的防腐性能要求高。如果钢瓶内表面凹凸不平,容易残留清洗时的液渣污垢,导致储藏的气体或液体纯度不够。传统的钢瓶进行内壁化学镀镍是将置于镀槽中进行化学镀,主要流程为化学除油→水洗→酸洗→水洗→化学镀镍→水洗→封闭→水洗→烘干,整个镀镍过程需要从一个槽处理后转移到后一个槽进行处理,按照工艺流程依次进行。上述镀镍方法在转移过程中导致钢瓶密封性低,导致镀镍效果差,所镀的一层防腐层表面粗糙,达不到储藏特殊气体所要求的表面光洁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钢瓶内表面化学镀镍方法及其装置,可以提高镀镍的效果,并能获得具有较高光洁度的防腐层。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钢瓶内表面化学镀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装瓶:将钢瓶放入水浴槽中,瓶口朝上并固定;

b.除油:将钢瓶加热到60~80℃,持续加热0.5~2小时,往钢瓶内注满清水,然后通过排液泵抽干排尽,酸洗前的水洗是用自来水冲洗掉附在钢瓶壁上的杂物;

c.酸洗活化:将质量浓度10%~15%的盐酸水溶液注满钢瓶,酸洗时间为5~30分钟,通过酸洗泵将钢瓶内的盐酸水溶液抽回到盐酸槽中,酸洗是用盐酸水溶液去除钢瓶内壁上的氧化物;

d.清水清洗:注入清水清洗钢瓶内壁,将残余用自来水去除钢瓶内壁的盐酸;

e.纯净水清洗:再往钢瓶内注入温度85~95℃的去离子水浸泡3~6分钟,然后排液泵将去离子水从钢瓶中抽出,让其自然干燥;

f.化学镀镍:在常压下进行施镀,通过隔膜泵a将镀液从镀液槽注入到钢瓶内,镀液温度控制在85℃~95℃,施镀时间以使钢瓶内壁沉积的非晶态镍防腐层厚度达到3μm~8μm为限,施镀过程中,每隔15分钟~20分钟对镀液中的镍离子浓度和镀液的ph值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添加新鲜镀液和用氨水调整镀液的ph值,将旧镀液通过隔膜泵b抽回到镀液槽中,使钢瓶内镀液的ph值保持在4.5~5.5;

g.钝化:往钢瓶内注入浓度30g/l~50g/l的na2co3水溶液浸泡1分钟~2分钟,然后抽出排空;

h.热水清洗:往钢瓶内注满热水,热水温度为70~80℃然后通过水泵抽干排尽;

i.烘干:启动水浴槽内的加热线圈,加热水浴槽内的清水,烘干钢瓶内的空气。

在上述的步骤c中,酸洗步骤所用盐酸水溶液的配方是:清水∶盐酸体积=1∶0.5~1。

在上述的步骤f中,镀液槽连接有过滤泵,对镀液槽内的镀液进行循环过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钢瓶内表面化学镀镍装置,包括水浴槽、镀液槽、盐酸槽、钝化槽、清水槽、热水槽、去离子水槽,其特征在于,钢瓶固定于水浴槽中且开口朝上,钢瓶开口处设有密封盖连接,进液管和出液管穿过密封盖伸入到瓶内,进液管上端连接有多通阀一,出液管上端连接有多通阀二,镀液槽、盐酸槽、钝化槽、清水槽、热水槽和去离子水槽内均设有输送管与多通阀一连通,镀液槽、盐酸槽和钝化槽内均设有回流管与多通阀二连通,多通阀二还连通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有排液泵,水浴槽、热水槽和镀液槽内均设有电加热丝。

进一步的,镀液槽内设有镀液泵和回液泵a,镀液泵与输送管连接,回液泵a与回流管连接。

进一步的,盐酸槽内设有酸洗泵和回液泵b,酸洗泵与输送管连接,回液泵b与回流管连接。

进一步的,钝化槽内设有钝化泵和回液泵c,钝化泵与输送管连接,回液泵c与回流管连接。

进一步的,清水槽、热水槽和去离子水槽均设有水泵与输送管连通。

进一步的,镀液槽连接有过滤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一种钢瓶内表面化学镀镍方法及其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在镀镍的各个工序中,钢瓶是固定在水浴槽内不动的,当需要处理大型钢瓶时,大型钢瓶体积大,重量大,不便于搬运,所以本方法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不用在各个工序间来回搬运钢瓶;

2.在镀镍过程中钢瓶可以不断地从镀液槽中补充新鲜的镀液,使钢瓶内的镀液保持稳定的浓度和ph值,镀镍效果好,镀镍厚度均匀,并能获得具有较高光洁度的防腐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钢瓶内表面化学镀镍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1、水浴槽;2、镀液槽;3、盐酸槽;4、钝化槽;5、清水槽;6、热水槽;7、去离子水槽;8、钢瓶;9、密封盖;10、进液管;11、出液管;12、多通阀一;13、多通阀二;14、输送管;15、回流管;16、排液管;17、排液泵;18、电加热丝;19、镀液泵;20、酸洗泵;21、钝化泵;22、回液泵a;23、回液泵b;24、回液泵c;25、水泵;26、过滤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钢瓶内表面化学镀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装瓶:将钢瓶8放入水浴槽1中,瓶口朝上并固定;

b.除油:将钢瓶8加热到60~80℃,持续加热0.5~2小时,往钢瓶8内注满清水,然后通过排液泵17抽干排尽,酸洗前的水洗是用自来水冲洗掉附在钢瓶8壁上的杂物;

c.酸洗活化:将质量浓度10%~15%的盐酸水溶液注满钢瓶8,酸洗时间为5~30分钟,通过酸洗泵20将钢瓶8内的盐酸水溶液抽回到盐酸槽3中,酸洗是用盐酸水溶液去除钢瓶8内壁上的氧化物;

d.清水清洗:注入清水清洗钢瓶8内壁,将残余用自来水去除钢瓶8内壁的盐酸;

e.纯净水清洗:再往钢瓶8内注入温度85~95℃的去离子水浸泡3~6分钟,然后排液泵17将去离子水从钢瓶8中抽出,让其自然干燥;

f.化学镀镍:在常压下进行施镀,通过隔膜泵a将镀液从镀液槽2注入到钢瓶8内,镀液温度控制在85℃~95℃,施镀时间以使钢瓶8内壁沉积的非晶态镍防腐层厚度达到3μm~8μm为限,施镀过程中,每隔15分钟~20分钟对镀液中的镍离子浓度和镀液的ph值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添加新鲜镀液和用氨水调整镀液的ph值,将旧镀液通过隔膜泵b抽回到镀液槽2中,使钢瓶8内镀液的ph值保持在4.5~5.5;

g.钝化:往钢瓶8内注入浓度30g/l~50g/l的na2co3水溶液浸泡1分钟~2分钟,然后抽出排空;

h.热水清洗:往钢瓶8内注满热水,热水温度为70~80℃然后通过水泵25抽干排尽;

i.烘干:启动水浴槽1内的加热线圈,加热水浴槽1内的清水,烘干钢瓶8内的空气。

在上述的步骤c中,酸洗步骤所用盐酸水溶液的配方是:清水∶盐酸体积=1∶0.5~1。

在上述的步骤f中,镀液槽2内设有过滤泵26,对镀液槽2内的镀液进行循环过滤。

如图1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钢瓶内表面化学镀镍装置,包括水浴槽1、镀液槽2、盐酸槽3、钝化槽4、清水槽5、热水槽6、去离子水槽7,钢瓶8固定于水浴槽1中且开口朝上,钢瓶8开口处设有密封盖9连接,进液管10和出液管11穿过密封盖9伸入到瓶内,进液管10上端连接有多通阀一12,出液管11上端连接有多通阀二13,镀液槽2、盐酸槽3、钝化槽4、清水槽5、热水槽6和去离子水槽7内均设有输送管14与多通阀一12连通,镀液槽2、盐酸槽3和钝化槽4内均设有回流管15与多通阀二13连通,多通阀二13还连通有排液管16,排液管16上设有排液泵17,水浴槽1、热水槽6和镀液槽2内均设有电加热丝18。

镀液槽2内设有镀液泵19和回液泵a22,镀液泵19与输送管14连接,回液泵a22与回流管15连接。

盐酸槽3内设有酸洗泵20和回液泵b23,酸洗泵20与输送管14连接,回液泵b23与回流管15连接。

钝化槽4内设有钝化泵21和回液泵c24,钝化泵21与输送管14连接,回液泵c24与回流管15连接。

清水槽5、热水槽6和去离子水槽7均设有水泵25与输送管14连通,镀液槽2连接有过滤泵26,对镀液槽2内的镀液进行循环过滤。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