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间包快换铸坯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6129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间包快换铸坯连接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铸中间包快换新老铸坯连接装置,属于炼钢连铸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炼钢连铸生产过程中,中间包快换铸坯连接装置是连铸实现中间包快换的一种辅助工具。目前,中间包快换铸坯连接工具通常是使用工字钢或直接使用吹氧管吹老铸坯,使新老铸坯充分焊接。这种方法存在的缺点:一是出苗时间长;二是新老铸坯连接不牢固,接坯成功率低;三是铸坯甩废量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中间包快换铸坯连接装置,提高接坯成功率,减少换包时间,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中间包快换铸坯连接装置,包含连接杆一、连接杆二、钢丝、挂钩和挂杆,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结构相同,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的中部固定在一起,构成X型,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的一端通过钢丝固定连接,挂杆的一端设有与钢丝相配合的挂钩,所述挂钩呈V型。

所述接杆一和连接杆二的另一端伸入结晶器中的钢水内。

所述接杆一和连接杆二之间的锐角为350

所述挂杆由炼钢吹氧管端部折弯而成。

采用本实用新型,换连铸中间包时,先将焊接好的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挂杆以及适量冷料准备好,当中间包注流关闭后停止拉坯,迅速通过挂杆的挂钩将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挑起,放入结晶器内,直至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的下部完全没入结晶器内的钢水液面中,然后保持不动,当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与铸坯完全焊接后,将挂杆拿出,然后将铸坯向下拉动,直到引锭杆送入结晶器内的位置,放入适当冷料,当新的中间包就位后,直接开浇正常起步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可直接起步出苗,时间短,提高生产效率;(2)新老铸坯牢固连接,接坯成功率高达99%;(3)铸坯甩废可控制在每流4米以内,提高钢水收得率;(4)减少方坯换包过程中“摆槽”环节,提高了换包操作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连接杆一1、连接杆二2、钢丝3、挂钩4、挂杆5、结晶器6、钢水7、凝固坯壳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2,一种中间包快换铸坯连接装置,包含连接杆一1、连接杆二2、钢丝3、挂钩4和挂杆5,连接杆一1和连接杆二2结构相同,连接杆一1和连接杆二2的中部固定在一起,构成X型,连接杆一1和连接杆二2的一端通过钢丝3固定连接,挂杆5的一端设有与钢丝3相配合的挂钩4,所述挂钩4呈V型。

在本实施例中,炼钢为100吨转炉,连铸为八机八流165mm2方坯,凝固系数为20mm/min1/2,连接杆一1和连接杆二2采用直径30mm的螺纹钢,长度为418mm,中部焊接成X型,锐角θ取350,挂杆5为一根长1.5米的吹氧管,将其端部弯成“V”型。由停浇到放入连接杆一1和连接杆二2需要的时间为15秒,为保证连接杆一1和连接杆二2能够顺利放入结晶器6内的钢水中,凝固坯壳8与连接杆一1和连接杆二2之间需保留一定的沉余量取20mm。

参照附图2,换连铸中间包时,先将焊接好的连接杆一1和连接杆二2、挂杆5以及适量冷料准备好,当中间包注流关闭后停止拉坯,迅速通过挂杆5的挂钩将连接杆一1和连接杆二2挑起,放入结晶器6内,直至连接杆一1和连接杆二2的下部完全没入结晶器6内的钢水液面中,然后保持不动,当连接杆一1和连接杆二2与铸坯完全焊接后,将挂杆5拿出,然后将铸坯向下拉动,直到引锭杆送入结晶器6内的位置,放入适当冷料,当新的中间包就位后,直接开浇正常起步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