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滚轮打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7735阅读:10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滚轮打磨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滚轮打磨机。



背景技术:

滚轮在生产出来后,需要进行打磨抛光,还需要进行检测,将不合格的产品选出,留待处理;现有技术中,都是由工人将生产出的滚轮先拿到打磨机上打磨抛光,然后在拿到检测机上进行检测,并进行人工分类,操作繁琐,加工效率低下,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全自动滚轮打磨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自动滚轮打磨机,包含自动上料机和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工位切换组件和4个工位,4个工位上依次设置有与工位切换组件配合的上料组件、打磨组件、检测组件和卸料排废组件;所述自动上料机与上料组件配合。

优选的,所述自动上料机包含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圆环架,圆环架上设置有转盘及其驱动装置,圆环架还设置有横梁、主导向板和出料口,横梁上设置有扫平板;滚轮由转盘带动,依次经过扫平板和主导向板送至出料口处的上料组件。

优选的,所述上料组件包含上料底座,上料底座设置在机架上,上料底座上设置有上料架,上料架上设置有传送带及其驱动装置;所述上料架上还设置有前上料传感器、后上料传感器和扶正部件。

优选的,所述工位切换组件包含转盘支架,转盘支架设置在机架上,转盘支架上设置有支撑盘、转换盘和转盘驱动装置,转换盘上设置有4个滚轮转换槽。

优选的,所述打磨组件包含磨盘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磨盘组件设置在机架上,磨盘组件包含磨盘和磨盘驱动装置,磨盘上设置有除尘罩,除尘罩上设置有主除尘连接口;所述移动组件包含夹取组件和横移组件;所述横移组件包含横移架,横移架设置在机架上,横移架上设置有横向滑轨和横移缸;所述夹取组件包含横移板,横移板与横向滑轨和横移缸配合,横移板上设置有相配合的顶升组件、滚轮驱动装置和挡尘罩。

优选的,所述检测组件包含检测连接座,检测连接座设置在机架上,检测连接座上设置有竖向检测装置、横向检测装置、压紧组件和顶升组件。

优选的,所述顶升组件包含顶升气缸和顶升板,顶升气缸带动顶升板沿竖向的滑轨滑动,顶升板上设置有与滚轮配合的顶销。

优选的,所述卸料排废组件包含卸料底座,卸料底座设置在机架上,卸料底座上设置有卸料架,卸料架上设置有传送带及其驱动装置,卸料架的前端还设置有排废转板、转板驱动缸和卸料板。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滚轮打磨机,通过自动上料机与上料组件配合,实现自动上料,并由工位切换组件将滚轮进行工位转换,依次经过打磨组件进行打磨抛光,通过检测组件检测产品是否合格,并通过卸料排废组件将合格产品与不合格产品分类卸料,实现了滚轮生产的自动化后续加工检测,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滚轮打磨机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上料机的立体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料组件的立体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位切换组件的立体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打磨组件的立体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动组件的立体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检测组件的立体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卸料排废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滚轮打磨机,包含自动上料机1和机架2,机架2上设置有工位切换组件3、上料组件4、打磨组件5、检测组件6和卸料排废组件7;滚轮工件依次经过自动上料机1、上料组件4、工位切换组件3、打磨组件5、检测组件6和卸料排废组件7;机架2上还设置有触控操作面板,通过触控操作面板可以对加工中的各项参数进行设定。

如图2所示,所述自动上料机1包含支撑架11,支撑架11上设置有圆环架12,圆环架12上设置有转盘13,转盘13由其驱动装置驱动转动,转盘13的下侧还设置有止转销19;所述圆环架12上还设置有横梁14、主导向板15、调节架18和出料口,横梁14上设置有扫平板16和副导向板17,主导向板15通过调节架18架设在转盘13的上侧,可以通过调节架18对主导向板15的位置进行调节。

上料时,可将大量的滚轮工件直接倒在转盘13上,止转销19缩回,驱动装置带动转盘13转动,随着转盘13转动,转盘13上的滚轮工件会经过扫平板16,使立起的滚轮放平,副导向板17将到达扫平板16处的滚轮工件囊括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工件乱跑;放平之后的滚轮工件经过主导向板15导向,送至圆环架12的出料口处。

如图3所示,所述上料组件4包含上料底座41,上料底座41设置在机架2上,上料底座41上设置有上料架42,上料架42上设置有传送带及其驱动装置;所述上料架42由前到后依次设置有前上料传感器43、扶正部件45和后上料传感器44,前上料传感器43的感应端设置在传送带前端第一个滚轮位置的上方,扶正部件45设置在传送带前端第二个滚轮处,后上料传感器44位于上料架42的后侧。

所述上料架42的后端与自动上料机1的出料口配合,自动上料机1将滚轮工件送至上料架42的传送带上,传送带将滚轮工件由后端送至前端,依次经过后上料传感器44、扶正部件45和前上料传感器43,扶正部件45在上料架42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使滚轮工件保持在传送带的正中间。

如图4所示,所述工位切换组件3包含转盘支架31,转盘支架31设置在机架2上,转盘支架31上设置有支撑盘32、转换盘33和转盘驱动装置34,转换盘33转动设置在支撑盘32上,并由转盘驱动装置34驱动转动,转换盘33上设置有4个滚轮转换槽,滚轮转换槽位于转动方向相反的一侧设置有避让槽36,避让槽36便于滚轮工件快速进出滚轮转换槽;第一至第四个滚轮转换槽之间设置有四分之三个圆环形的护臂35,护臂35贴合在支撑盘32和转换盘33的外侧部,由于第二个滚轮转换槽对应的工位为打磨工位,需要将滚轮工件移出滚轮转换槽,因此,护臂35在第二个滚轮转换槽处设置有避让缺口,转换盘33转动时,护臂35可以防止滚轮工件滑落。

工作时,转盘驱动装置34驱动转换盘33转动,转换盘33带动滚轮转换槽中的滚轮进行工位的切换,使滚轮工件由上料组件4处起始,经过打磨组件5和检测组件6后到达卸料排废组件7处。

如图5-6所示,所述打磨组件5包含磨盘组件和移动组件8;所述磨盘组件设置在机架2上,磨盘组件包含磨盘和磨盘驱动装置51,磨盘上设置有除尘罩52,除尘罩52上设置有主除尘连接口53。

所述移动组件8包含夹取组件和横移组件;所述横移组件包含横移架81,横移架81设置在机架2上,横移架81上设置有横向滑轨、横移缸82和丝杆传动机构,丝杆传动机构上设置有前速度传感器91、中速度传感器92和后速度传感器93;所述夹取组件包含横移板83,横移板83沿横向滑轨与丝杆传动机构和横移缸82配合,横移板83上设置有相配合的顶升组件、滚轮驱动装置84和挡尘罩85,挡尘罩85设置在滚轮与磨盘配合的一侧,挡尘罩85上设置有副除尘连接口86,主除尘连接口53和副除尘连接口86均连接到外部除尘机;所述顶升组件包含顶升气缸88和顶升板89,顶升气缸88带动顶升板89沿竖向的滑轨滑动,顶升板89上设置有与滚轮配合的顶销。

工作时,顶升气缸88带动顶销与滚轮下侧的轮槽配合,将转换盘33上的滚轮转换槽中的滚轮顶起,使滚轮上侧的轮槽与滚轮驱动装置84配合,之后由横移缸82驱动丝杆传动机构将整个夹取组件向后横移至打磨组件5处;在横移过程中,经过前速度传感器91时,系统控制加速移动,到达中速度传感器92后开始减速,最后到达后速度传感器93处停止;之后滚轮驱动装置84带动滚轮转动,磨盘驱动装置51带动磨盘转动,对滚轮进行研磨抛光,同时外部除尘机工作;抛光完成后,由移动组件8将滚轮送回至滚轮转换槽中。

如图7所示,所述检测组件6包含检测连接座61,检测连接座61设置在机架2上,检测连接座61上设置有竖向检测装置62、横移轨道板65、横向检测装置63、压紧组件和顶升组件;所述竖向检测装置62沿横向滑动设置在横移轨道板65上;所述压紧组件包含压板64和压板驱动装置,压板64上设置有与竖向检测装置62配合的导向槽;所述顶升组件包含顶升气缸68和顶升板69,顶升板69上设置有顶销。

工作时,顶升气缸68带动顶销与滚轮下侧的轮槽配合,将相应工位的滚轮转换槽中的滚轮顶起,同时压板64下压,将滚轮固定,竖向检测装置62沿横移轨道板65和导向槽滑动至滚轮上侧,沿竖向对滚轮进行检测,横向检测装置63对应滚轮的侧部,沿横向对滚轮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系统记录数据,各部件退回,由转换盘33将滚轮带到下个工位。

如图8所示,所述卸料排废组件7包含卸料底座71,卸料底座71设置在机架2上,卸料底座71上设置有卸料架72,卸料架72上设置有传送带及其驱动装置,卸料架72的前端还设置有排废转板73、转板驱动缸74和卸料板75,排废转板73的长度大于传送带的宽度,卸料板75的外端向下倾斜设置。

当检测组件6检测到不合格的滚轮时,转板驱动缸74带动排废转板73转动,使排废转板73挡住滚轮在传送带上的路径,使滚轮从卸料板75滑落至废品堆;而检测合格时,排废转板73复位,滚轮沿传送带正常前进,送至合格产品堆中。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