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模具的侧模耐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3579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轮毂模具的侧模耐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毂模具,特别涉及一种轮毂模具的侧模耐磨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是现有技术中的轮毂模具结构,包括侧模1、分置在所述侧模1左右两侧的导向柱(2、2a)以及设置在所述侧模1和所述导向柱(2、2a)下方的下安装板4。在所述导向柱(2、2a)上分别设置有沿内外方向延伸的导向槽,在所述侧模1的左右侧壁上设置有分别伸入到所述导向槽内的导向滑块。在所述导向槽和所述导向滑块的协同作用下,所述侧模1能够在内外方向上滑动。在每次开模合模的过程中,所述侧模1都需要滑行很长的轨迹。由于所述侧模1非常沉重,所以在开合模的过程中所述侧模1不能与所述下安装板4直接接触的,否则所述侧模1与所述下安装板4大面积直接接触摩擦会导致所述侧模1所受的摩擦阻力过大而无法顺利滑行。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在轮毂模具上一般都是通过所述导向槽和所述导向滑块的作用让所述侧模1悬空设置在所述下安装板4上。这样可以避免所述侧模1在滑行过程中与所述下安装板4直接接触产生巨大的摩擦阻力和摩损。在向外滑行的过程中,所述侧模1上的导向滑块的外端部滑离所述导向柱(2、2a)上的导向槽,导致所述侧模1失去平衡而向外倾斜进而使所述导向滑块上翘顶压到所述导向槽上。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导向滑块和导向槽之间由面接触滑行切换为线接触滑行,对对所述导向槽和所述导向滑块都会造成严重的磨损。这种情况下,只能整体更换所述导向柱。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模具的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轮毂模具的侧模耐磨结构,包括有用于围成轮毂铸造型腔的侧模、分布在所述侧模左右两侧的导向柱、以及设置在所述侧模和所述导向柱下方的下安装板,在所述导向柱和所述侧模之间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侧模沿内外方向滑动的水平导向机构;所述侧模的底侧壁与所述下安装板的顶侧壁之间具有避让间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安装板的顶侧壁上设置有下安装凹槽,在所述下安装凹槽内可拆卸设置有沿内外方向延伸的下耐磨滑轨;在所述侧模的底侧壁上设置有上安装凹槽,在所述上安装凹槽内可拆卸设置有沿内外方向延伸并与所述下耐磨滑轨上下对应设置的上耐磨滑轨;所述侧模通过所述上耐磨滑轨骑在所述下耐磨滑轨上并在所述下耐磨滑轨的延伸范围内滑行。

其中,所述下耐磨滑轨和上耐磨滑轨是采用耐磨材料制造并在内外方向上延伸的滑轨。

其中,所述侧模在所述下耐磨滑轨所延伸的范围内滑行,这样,在所述侧模的整个滑动行程内,所述侧模都能够在所述下耐磨滑轨的支撑范围内滑行。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内外方向是所述侧模在合模和开模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方向。以所述轮毂铸造型腔的轴线为参考基准,所述侧模靠近所述轴线的移动方向都是向内移动的方向,所述侧模远离所述轴线的移动方向都是向外移动的方向。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在所述下安装板上设置下耐磨滑轨,在所述侧模上设置上耐磨滑轨,所述侧模通过所述上耐磨滑轨骑在所述下耐磨滑轨上并在所述下耐磨滑轨所延伸的范围内滑行。这样,所述侧模在内外方向上的滑动行程内都能够得到所述下耐磨滑轨的支撑而保持平稳的滑行而不会由于失去支撑出现倾斜而导致所述水平导向机构出现磨损。另外,由于所述下耐磨滑轨和上耐磨滑轨都采用可拆卸的安装结构,当出现磨损时,只需更换所述下耐磨滑轨或上耐磨滑轨即可,而不需要整体更换所述下安装板和所述侧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下耐磨滑轨的顶面凸出所述下安装板的顶侧壁。例如,所述下耐磨滑轨的顶面凸出所述下安装板的顶侧壁0.2~0.5mm。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上耐磨滑轨的顶面凸出所述侧模的底侧壁。例如所述上耐磨滑轨的顶面凸出所述侧模的顶侧壁0.2~0.5mm。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下耐磨滑轨上设置有下连接沉台孔,下连接螺栓穿过所述下连接沉台孔把所述下耐磨滑轨固连到所述下安装凹槽上。这样可以便于所述下耐磨滑轨的安装和拆卸。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上耐磨滑轨上设置有上连接沉台孔,上连接螺栓穿过所述上连接沉台孔把所述上耐磨滑轨固连到所述上安装凹槽上。这样可以便于所述上耐磨滑轨的安装和拆卸。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水平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向柱上的耐磨安装块和设置在所述侧模上的耐磨导向块,在所述耐磨安装块上设置有沿内外方向延伸的导向凹槽,所述侧模通过所述耐磨导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凹槽上。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具有侧模的轮毂模具上。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种轮毂模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模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模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轮毂模具的侧模耐磨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至图5所示,轮毂模具的侧模1耐磨结构包括有用于围成轮毂铸造型腔的侧模1、分布在所述侧模1左右两侧的导向柱(2、2a)、以及设置在所述侧模1和所述导向柱(2、2a)下方的下安装板4,所述侧模1的底侧壁与所述下安装板4的顶侧壁之间具有避让间隙H。在所述导向柱(2、2a)和所述侧模1之间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侧模1沿内外方向滑动的水平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柱2和所述侧模1之间水平导向机构,与所述导向柱2a和所述侧模1之间水平导向机构的结构是类似的,下面以所述导向柱2和所述侧模1之间水平导向机构为例作介绍。所述水平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向柱2上的耐磨安装块20和设置在所述侧模1上的耐磨导向块10,在所述耐磨安装块20上设置有沿内外方向延伸的导向凹槽,所述侧模1通过所述耐磨导向块10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凹槽上。

在所述下安装板4和所述侧模1之间设置一对相互平衡设置的导向滑轨组。一对所述导向滑轨组的结构是类似的,下面以其中一个导向滑轨组的为例作介绍。所述导向滑轨组包括上下分置的上耐磨滑轨11和下耐磨滑轨41。在所述下安装板4的顶侧壁上设置有下安装凹槽,在所述下安装凹槽内可拆卸设置有沿内外方向延伸的所述下耐磨滑轨41。所述下耐磨滑轨41的顶面凸出所述下安装板4的顶侧壁的距离H2为0.2~0.5mm。在所述下耐磨滑轨41上设置有下连接沉台孔410,下连接螺栓51穿过所述下连接沉台孔410把所述下耐磨滑轨41固连到所述下安装凹槽上。这样可以便于所述下耐磨滑轨41的安装和拆卸。在所述侧模1的底侧壁上设置有上安装凹槽,在所述上安装凹槽内可拆卸设置有沿内外方向延伸并与所述下耐磨滑轨41上下对应设置的所述上耐磨滑轨11。所述侧模1通过所述上耐磨滑轨11骑在所述下耐磨滑轨41上并在所述下耐磨滑轨41所延伸的范围内滑行。所述上耐磨滑轨11的顶面凸出所述侧模1的底侧壁的距离H1为0.2~0.5mm。在所述上耐磨滑轨11上设置有上连接沉台孔110,上连接螺栓5穿过所述上连接沉台孔110把所述上耐磨滑轨11固连到所述上安装凹槽上。这样可以便于所述上耐磨滑轨11的安装和拆卸。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内外方向F是所述侧模1在合模和开模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方向。以所述轮毂铸造型腔的轴线为参考基准,所述侧模1靠近所述轴线的移动方向都是向内移动的方向,所述侧模1远离所述轴线的移动方向都是向外移动的方向。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发现,由于在所述下安装板4上设置下耐磨滑轨41,在所述侧模1上设置上耐磨滑轨11,所述侧模1通过所述上耐磨滑轨11骑在所述下耐磨滑轨41上并在所述下耐磨滑轨41所延伸的范围内滑行。这样,所述侧模1在其内外方向上的滑动行程内都能够得到所述下耐磨滑轨41的支撑而保持平稳的滑行而不会由于失去支撑出现倾斜而导致所述水平导向机构出现磨损。另外,由于所述下耐磨滑轨41和上耐磨滑轨11都采用可拆卸的安装结构,当出现磨损时,只需更换所述下耐磨滑轨41或上耐磨滑轨11即可,而不需要整体更换所述下安装板4和所述侧模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