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杆淬火炉自动出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2301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稳定杆淬火炉自动出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稳定杆淬火炉自动出料机构,属于汽车稳定杆生产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稳定杆的生产过程中,淬火炉的稳定杆出料,无论是普通蓄热炉还是中频炉,都是出料以后,通过人工将角度、长度、定位后,再放到成型机上,这就导致了操作者的搬运劳动强度大,而且一般出料形式为杆件从炉内滚出,每次角度都不一致,在调整过程中时间不一样,从而造成产品的入油温度不一样,容易导致杆件的产品一致性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实现稳定杆的自动出料,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稳定杆质量的稳定杆淬火炉自动出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稳定杆淬火炉自动出料机构,包括机架,机架顶部设置取料装置,对应取料装置在机架后部设置接料装置,接料装置前侧的机架上固定送料装置,送料装置末端的两侧分别设置左定位装置和右定位装置,右定位装置顶部设置角度定位装置。

稳定杆淬火炉自动出料机构通过各个机构的相互配合,能够提高设备的运行精度和可靠性,实现稳定杆的自动出料,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能够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稳定杆质量。

进一步的优选,取料装置包括取料小车,取料小车下部的两侧均固定取料爪,取料爪与淬火炉出料口相对应,取料小车上部两侧设置轨迹轮,轨迹轮与机架顶部设置的方形轨相配合,取料小车上方设置取料滚珠丝杠,取料滚珠丝杠一端通过自润滑轴承连接取料轴端支撑件,取料轴端支撑件固定在机架上,取料滚珠丝杠的另一端穿过取料小车顶部的取料螺母后通过支撑轴承和联轴器连接取料电机,取料电机通过电机机座固定在机架上,取料螺母通过取料固定架固定在取料小车顶部。能够方便杆件的取放,缩短取料时间,避免稳定杆杆件的变形,提高杆件取放的效率。

进一步的优选,接料装置包括接料安装架,接料安装架上设置接料气缸,接料气缸顶部连接接料安装板,接料安装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接料板,接料板顶部设置接料V型口,接料装置通过接料安装架固定在机架的后部且与取料装置和送料装置相对应。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

进一步的优选,送料装置包括与机架固定为一体的送料装置机架,送料装置机架两侧设置直线导轨,直线导轨之间的送料装置机架上设置送料滚珠丝杠,送料滚珠丝杠的一端通过轴承和轴承座固定在送料装置机架上,送料滚珠丝杠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和轴承座支撑且通过同步带轮和皮带连接送料伺服电机,送料伺服电机固定在送料装置机架的下部,送料滚珠丝杠上套装有送料螺母,送料螺母固定在支撑框架内侧,支撑框架顶部安装送料气缸,送料气缸连接送料安装架,送料安装架两端设置送料板,送料板前端设置送料爪,支撑框架两端分别设置送料滑块,送料滑块与直线导轨相配合,所述的送料板和送料爪与接料装置、左定位装置和右定位装置相配合。

进一步的优选,左定位装置包括左定位安装架,左定位安装架顶部设置左定位安装板,左定位安装板的一端设置左支撑机构,左定位安装板的另一端设置左定位机构,左支撑机构和左定位机构之间设置左端部调整机构;

所述的左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在左定位安装板上的左支撑气缸安装座,左支撑气缸安装座的中间位置固定左支撑气缸,左支撑气缸两侧的左支撑气缸安装座上设置左直线轴承,左支撑气缸的伸出端通过左支撑气缸连接件连接左抬起座板,左抬起座板顶部设置杆件支撑板,左抬起座板底部两侧设置左支撑气缸导向轴,左支撑气缸导向轴穿过左直线轴承且与其相配合;

所述的左端部调整机构包括左定位端部支撑座和左端部支撑调整板,左端部支撑调整板通过螺钉和垫圈固定在左定位端部支撑座顶部;

所述的左定位机构包括左定位移动座,左定位移动座底部固定在左定位安装板上,左定位移动座顶部设置左定位气缸,左定位气缸的伸出端连接左定位挡板。

进一步的优选,左定位机构和左端部调整机构固定在左移动板上,左移动板底部设置左滑块,左滑块与左定位安装板上的左滑槽相配合,左移动板底部连接左移动螺母,左移动螺母套装在左侧丝杠上,左侧丝杠通过轴承和轴承座固定在左定位安装架上,左侧丝杠的一端连接左手轮。可以根据稳定杆的长度,通过左手轮调整左定位机构和左端部调整机构的位置,提高设备的使用灵活性。

进一步的优选,右定位装置包括右定位安装架,右定位安装架顶部设置右定位安装板,右定位安装板的一端设置右支撑机构,右定位安装板的另一端设置右定位机构,右支撑机构和右定位机构之间设置右端部调整机构;

所述的右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在右定位安装板上的右支撑气缸安装座,右支撑气缸安装座的中间位置固定右支撑气缸,右支撑气缸两侧的右支撑气缸安装座上设置右直线轴承,右支撑气缸的伸出端通过右支撑气缸连接件连接右抬起座板,右抬起座板顶部设置杆件支撑板,右抬起座板底部两侧设置右支撑气缸导向轴,右支撑气缸导向轴穿过右直线轴承且与其相配合;

所述的右端部调整机构包括右定位端部支撑座和右端部支撑调整板,右端部支撑调整板通过螺钉和垫圈固定在右定位端部支撑座顶部;

所述的右定位机构包括右定位移动座,右定位移动座底部固定在右定位安装板上,右定位移动座顶部设置右定位气缸,右定位气缸的伸出端通过右支架连接角度定位装置,右支架的前端设置有与左定位挡板相配合的右定位挡板。

进一步的优选,右定位机构和右端部调整机构固定在右移动板上,右移动板底部设置右滑块,右滑块与右定位安装板上的右滑槽相配合,右移动板底部连接右移动螺母,右移动螺母套装在右侧丝杠上,右侧丝杠通过轴承和轴承座固定在右定位安装架上,右侧丝杠的一端连接右手轮。可以根据稳定杆的长度,通过右手轮调整右定位机构和右端部调整机构的位置,提高设备的使用灵活性。

进一步的优选,角度定位装置包括气动旋转马达,气动旋转马达连接旋转检测固定件,旋转检测固定件前端设置调整螺钉,旋转检测固定件的外侧套装有活动套,旋转检测固定件和活动套通过螺钉固定,活动套内侧与旋转检测固定件端部之间的调整螺钉上设置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一端连接旋转检测固定件的前端,压缩弹簧的另一端顶在活动套内侧的槽孔内,活动套前端连接模具底座,模具底座上设置耳形模具。角度定位装置能够实现杆件0-180度任意角度的自动调整,不需要人工再去调整角度,不但缩短了杆件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还简化了后续工艺成型机的制作。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稳定杆淬火炉自动出料机构能够完成稳定杆的全自动出料,无需过多的人工参与,降低了人工和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了稳定杆的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结构设计合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取料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取料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送料装置的轴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送料装置的侧视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送料装置的侧视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右端定位装置的轴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右端定位装置的正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右端定位装置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右端定位装置的轴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右端定位装置的正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右端定位装置的侧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角度定位装置的正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角度定位装置的剖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角度定位装置的侧视图;

其中,1、机架;

2、方形轨;

3、取料装置;31、取料小车;32、取料爪;33、轨迹轮;34、取料滚珠丝杠;35、自润滑轴承;36、取料轴端支撑件;37、取料螺母;38、支撑轴承;39、联轴器;310、取料电机;311、电机机座;312、取料固定架;

4、右定位装置;41、右定位安装架;42、右定位安装板;43、右定位机构;44、右端部调整机构;45、右支撑机构;46、右移动板;47、右滑槽;48、右手轮;431、右定位移动座;432、右定位气缸;433、右支架;434、右定位挡板;441、右定位端部支撑座;442、右端部支撑调整板;451、右支撑气缸安装座;452、右支撑气缸;453、右直线轴承;454、右抬起座板;455、杆件支撑板;456、右支撑气缸导向轴;457、右支撑气缸连接件;

5、送料装置;51、送料装置机架;52、直线导轨;53、送料滚珠丝杠;54、同步带轮;55、送料伺服电机;56、送料螺母;57、支撑框架;58、送料气缸;59、送料安装架;510、送料板;511、送料爪;512、送料滑块;

6、左定位装置;61、左定位安装架;62、左定位安装板;63、左定位机构;64、左端部调整机构;65、左支撑机构;66、左移动板;67、左滑槽;68、左手轮;631、左定位移动座;632、左定位气缸;633、左定位挡板;641、左定位端部支撑座;642、左端部支撑调整板;651、左支撑气缸安装座;652、左支撑气缸;653、左直线轴承;654、左抬起座板;655、杆件支撑板;656、左支撑气缸导向轴;657、左支撑气缸连接件;

7、接料装置;71、接料安装架;72、接料气缸;73、接料安装板;74、接料板;75、接料V型口;

8、角度定位装置;81、气动旋转马达;82、旋转检测固定件;83、调整螺钉;84、活动套;85、压缩弹簧;86、槽孔;87、模具底座;88、耳形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稳定杆淬火炉自动出料机构,包括机架1,机架1顶部设置取料装置3,对应取料装置3在机架1后部设置接料装置7,接料装置7前侧的机架1上固定送料装置5,送料装置5末端的两侧分别设置左定位装置6和右定位装置4,右定位装置4顶部设置角度定位装置8。

如图2-3所示,所述的取料装置3包括取料小车31,取料小车31下部的两侧均固定取料爪32,取料爪32与淬火炉出料口相对应,取料小车31上部两侧设置轨迹轮33,轨迹轮33与机架1顶部设置的方形轨2相配合,取料小车31上方设置取料滚珠丝杠34,取料滚珠丝杠34一端通过自润滑轴承35连接取料轴端支撑件36,取料轴端支撑件36固定在机架1上,取料滚珠丝杠34的另一端穿过取料小车31顶部的取料螺母37后通过支撑轴承38和联轴器39连接取料电机310,取料电机310通过电机机座311固定在机架1上,取料螺母37通过取料固定架312固定在取料小车31顶部。

如图4-6所示,所述的接料装置7包括接料安装架71,接料安装架71上设置接料气缸72,接料气缸72顶部连接接料安装板73,接料安装板73的两端均设置有接料板74,接料板74顶部设置接料V型口75,接料装置7通过接料安装架71固定在机架1的后部且与取料装置3和送料装置5相对应。

如图4-6所示,所述的送料装置5包括与机架1固定为一体的送料装置机架51,送料装置机架51两侧设置直线导轨52,直线导轨52之间的送料装置机架51上设置送料滚珠丝杠53,送料滚珠丝杠53的一端通过轴承和轴承座固定在送料装置机架51上,送料滚珠丝杠53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和轴承座支撑且通过同步带轮54和皮带连接送料伺服电机55,送料伺服电机55固定在送料装置机架51的下部,送料滚珠丝杠53上套装有送料螺母56,送料螺母56固定在支撑框架57内侧,支撑框架57顶部安装送料气缸58,送料气缸58连接送料安装架59,送料安装架59两端设置送料板510,送料板510前端设置送料爪511,支撑框架57两端分别设置送料滑块512,送料滑块512与直线导轨52相配合,所述的送料板510和送料爪511与接料装置7、左定位装置6和右定位装置4相配合。

如图7-9所示,所述的左定位装置6包括左定位安装架61,左定位安装架61顶部设置左定位安装板62,左定位安装板62的一端设置左支撑机构65,左定位安装板62的另一端设置左定位机构63,左支撑机构65和左定位机构63之间设置左端部调整机构64;

所述的左支撑机构65包括固定在左定位安装板62上的左支撑气缸安装座651,左支撑气缸安装座651的中间位置固定左支撑气缸652,左支撑气缸652两侧的左支撑气缸安装座651上设置左直线轴承653,左支撑气缸652的伸出端通过左支撑气缸连接件657连接左抬起座板654,左抬起座板654顶部设置杆件支撑板655,左抬起座板654底部两侧设置左支撑气缸导向轴656,左支撑气缸导向轴656穿过左直线轴承653且与其相配合;

所述的左端部调整机构64包括左定位端部支撑座641和左端部支撑调整板642,左端部支撑调整板642通过螺钉和垫圈固定在左定位端部支撑座641顶部;

所述的左定位机构63包括左定位移动座631,左定位移动座631底部固定在左定位安装板62上,左定位移动座631顶部设置左定位气缸632,左定位气缸632的伸出端连接左定位挡板633。

所述的左定位机构63和左端部调整机构64固定在左移动板66上,左移动板66底部设置左滑块,左滑块与左定位安装板62上的左滑槽67相配合,左移动板66底部连接左移动螺母,左移动螺母套装在左侧丝杠上,左侧丝杠通过轴承和轴承座固定在左定位安装架61上,左侧丝杠的一端连接左手轮68。

如图10-12所示,所述的右定位装置4包括右定位安装架41,右定位安装架41顶部设置右定位安装板42,右定位安装板42的一端设置右支撑机构45,右定位安装板42的另一端设置右定位机构43,右支撑机构45和右定位机构43之间设置右端部调整机构44;

所述的右支撑机构45包括固定在右定位安装板42上的右支撑气缸安装座451,右支撑气缸安装座451的中间位置固定右支撑气缸452,右支撑气缸452两侧的右支撑气缸安装座451上设置右直线轴承453,右支撑气缸452的伸出端通过右支撑气缸连接件457连接右抬起座板454,右抬起座板454顶部设置杆件支撑板455,右抬起座板454底部两侧设置右支撑气缸导向轴456,右支撑气缸导向轴456穿过右直线轴承453且与其相配合;

所述的右端部调整机构44包括右定位端部支撑座441和右端部支撑调整板442,右端部支撑调整板442通过螺钉和垫圈固定在右定位端部支撑座441顶部;

所述的右定位机构43包括右定位移动座431,右定位移动座431底部固定在右定位安装板42上,右定位移动座431顶部设置右定位气缸432,右定位气缸432的伸出端通过右支架433连接角度定位装置8,右支架433的前端设置有与左定位挡板633相配合的右定位挡板434。

所述的右定位机构43和右端部调整机构44固定在右移动板46上,右移动板46底部设置右滑块,右滑块与右定位安装板42上的右滑槽47相配合,右移动板46底部连接右移动螺母,右移动螺母套装在右侧丝杠上,右侧丝杠通过轴承和轴承座固定在右定位安装架41上,右侧丝杠的一端连接右手轮48。

如图13-15所示,所述的角度定位装置8包括气动旋转马达81,气动旋转马达81连接旋转检测固定件82,旋转检测固定件82前端设置调整螺钉83,旋转检测固定件82的外侧套装有活动套84,旋转检测固定件82和活动套84通过螺钉固定,活动套84内侧与旋转检测固定件82端部之间的调整螺钉83上设置压缩弹簧85,压缩弹簧85一端连接旋转检测固定件82的前端,压缩弹簧85的另一端顶在活动套84内侧的槽孔86内,活动套84前端连接模具底座87,模具底座87上设置耳形模具8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使用过程:

使用时,机架1上部的取料装置3先动作,稳定杆淬火炉的炉门开启后,取料电机310动作,取料电机310通过联轴器39带动取料滚珠丝杠34旋转,取料滚珠丝杠34在旋转的同时带动取料螺母37向前移动,同时带动取料小车31在轨迹轮33的支撑辅助作用下向前移动,使取料小车31下部的取料爪32伸入稳定杆淬火炉内,便于炉内步进装置将杆件输送至取料爪32上。然后取料电机310二次反转动作,将杆件拉出稳定杆淬火炉后停止。

接料装置7动作,接料气缸72抬起,使带有接料V型口75的接料板74被抬起,直至接料板74的接料V型口75将杆件抬起,随后取料电机310动作,通过取料小车31带动取料爪32向后抽出,其中,接料装置7两侧的接料板74分别位于取料装置3两侧取料爪32的内侧,方便杆件的转运。

送料装置5动作,送料伺服电机55开启,通过同步带轮54和皮带带动送料滚珠丝杠53旋转,送料滚珠丝杠53旋转的同时带动送料螺母56向前移动,送料螺母56前移的同时带动支撑框架57在送料滑块512和直线导轨52的配合下向前移动,进而使送料气缸58、送料板510和送料爪511向上移动,直至送料爪511移动至接料板74内侧的正下方后停止,然后接料气缸72动作,将杆件转运至送料爪511后,继续向下动作,直至接料板74顶部的接料V型口75完全离开杆件后停止动作。随后送料伺服电机55反转动作,通过送料螺母56和送料滚珠丝杠53的配合,将杆件输送至送料装置5的末端。

杆件被输送至送料装置5末端的第一个工位时,左定位装置6的左定位气缸632和右定位装置4的右定位气缸432同时动作,带动前端的左定位挡板633和右定位挡板434同时向内侧移动,对杆件进行长度方向定位。随后送料伺服电机55继续动作,将杆件继续移动至第二个工位,即将杆件拖行至左定位装置6的左端部调整机构64和右定位装置4的右端部调整机构44上,将杆件的耳朵部分调整成平放状态。随后左定位装置6的左支撑机构65和右定位装置4的右支撑机构45动作,将杆件撑起抬高,左定位气缸632和右定位气缸432二次动作,使杆件的一端顶在左定位挡板633上,杆件的另一端插入至角度定位装置8的耳形模具88内,然后气动旋转马达81动作,将杆件旋转至一定角度后回位,杆件停留在左支撑机构65和右支撑机构45上等待人工或机械手的抓取即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完成稳定杆的全自动出料,降低了人工和生产成本,提高了稳定杆的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