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锻造轮毂模具的上模带有挡渣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4097发布日期:2018-09-21 22:56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毂模具领域,尤其是一种锻造轮毂模具的上模带有挡渣槽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铸造轮毂过程中,铝液浇注到模具型腔与表面空气接触形成氧化皮;上模下压过程中挤破氧化皮会进入毛坯深处,使毛坯性能降低、产品产生缺陷、成品率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锻造轮毂模具的上模带有挡渣槽结构,它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通过在上模顶部增加挡渣槽,可以将氧化皮隔离到毛坯中心盘以内,然后将其加工掉,提高产品性能、提高成品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锻造轮毂模具的上模带有挡渣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模具上模的顶部设置至少一圈环形挡渣槽,所述环形挡渣槽为模具上模顶部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挡渣槽最内侧一圈的直径小于产品中心孔的直径;所述环形挡渣槽朝向中心的一侧面垂直于上模底部或向中心倾斜,另一侧面为流线形。

所述环形挡渣槽的高度为1~2mm。

所述环形挡渣槽最内侧一圈的直径为φ170~190mm。

所述环形挡渣槽的圆心为上模顶部的中心。

所述环形挡渣槽为两圈以上时,相邻环形挡渣槽的间距为40~60mm。

所述模具上模的顶部设置有三圈挡渣槽,直径分别为φ180.8mm、φ280mm、φ380mm。

所述产品中心孔的直径为282.9mm。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上模设置挡渣槽;铝液浇注到模具型腔与表面空气接触形成氧化皮;上模下压过程中挡渣槽将氧化皮隔离到毛坯去中心盘φ250以内,将其加工掉;提高毛坯表面的性能,减少毛坯缺陷,提高产品性能、提高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涉一种锻造轮毂模具的上模带有挡渣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涉一种锻造轮毂模具的上模带有挡渣槽结构的挡渣槽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涉一种锻造轮毂模具的上模带有挡渣槽结构的挡渣槽分布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涉一种锻造轮毂模具的上模带有挡渣槽结构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涉一种锻造轮毂模具的上模带有挡渣槽结构的使用状态图。

其中,1为上模,2为挡渣槽,3为模具毛坯,4为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至图5,一种锻造轮毂模具的上模带有挡渣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模具上1的顶部设置至少一圈环形挡渣槽2,所述环形挡渣槽2为模具上模1顶部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挡渣槽2最内侧一圈的直径小于产品4中心孔的直径;所述环形挡渣槽2朝向中心的一侧面垂直于上模顶部,另一侧面为流线形。

所述环形挡渣槽2的高度为1mm。

所述最内侧环形挡渣槽2的直径为φ180.8mm。

所述环形挡渣槽2的圆心为上模底部的中心。

所述环形挡渣槽为两圈以上时,相邻环形挡渣槽的间距为50mm。

所述模具上模的顶部设置有三圈挡渣槽,直径分别为φ180.8mm、φ280mm、φ380mm。

所述产品中心孔的直径为282.9mm。

三圈挡渣槽主要是最内圈起主要挡渣作用;其余2圈相当于过滤作用,在模具毛坯3表层,模具毛坯3加工成产品时表面有加工量能把过滤出来的渣加工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