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心磨床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1411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心磨床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心磨床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的导管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导管的外圆周面进行打磨,以便于导管的安装,目前导管打磨都是通过无心磨床进行的,将导管直接放入无心磨床上,由两个砂轮进行磨销。但是由于加工用的管材表面氧化或者突起,在导管磨销过程中严重影响了磨销的精度。虽然目前也有对导管在砂轮打磨前进行了预处理,但导管表面凹槽部位以及整体磨光效果并不明显,打磨前期预处理技术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无心磨床上料装置。

本申请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心磨床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桶和传输装置,所述储料桶包括桶体、螺旋轨道和旋转装置,所述螺旋轨道固定连接于桶体内壁,所述桶体底部设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轴和多个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均匀设置在旋转轴上;所述传输装置包括导向管、第一固定装置、打磨装置和上料管,所述导向管与螺旋轨道相连,所述打磨装置通过第一固定装置与导向管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两个半圆卡扣,所述打磨装置包括弧形卡板、横截面与弧形卡板同心的打磨管、驱动电机和第二固定装置和磨砂刷毛,所述弧形卡板包括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和第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呈环形阵列均匀排列,所述第一弧形板设置在环形底部,所述第一弧形板包括弧形板和导滑钢珠,所述弧形板上设有容纳导滑钢珠的珠皿,所述导滑钢珠露出珠皿部分与工件相接处,所述第二弧形板和第三弧形板内侧面设有磨砂刷毛,所述打磨管套设在弧形卡板外侧,所述打磨管内侧设有磨砂刷毛,所述打磨管与驱动电机相连,所述打磨管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二固定装置上,所述打磨装置通过上料管与无心磨床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杆上设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上设有磨砂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装置打磨装置连接端设有与打磨装置相匹配的固定凹槽,所述弧形板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固定装置的固定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弧形板和第三弧形板中部设有喷水装置,所述第一弧形板中部设有导流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弧形板和第三弧形板内侧面中部设有喷水装置,所述喷水装置包括输水管和多个支管,所述支管与输水管相垂直,所述支管上设有喷水口。

本申请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申请的一种无心磨床上料装置,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可以实现工件逐步优化细腻,该装置充分利用传输过程对工件预处理磨光,完成了对工件表面和凹槽预处理磨光过程,极大的改善了工件表面的平整度,提高了工件后续打磨的精密度。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申请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将在下文中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心磨床上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搅拌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固定装置剖面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打磨装置剖面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弧形板剖面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弧形板和第三弧形板剖面图。

图中:1储料桶;110桶体;120螺旋轨道;130旋转装置;131旋转轴;132搅拌杆;橡胶层132a;132b磨砂层;2传输装置;210导向管;220第一固定装置;221半圆卡扣;222固定凹槽;230打磨装置;231弧形卡板;231a第一弧形板;231a1弧形板;231a2导滑钢珠;231a3珠皿;231a4导流槽;231b第二弧形板;231c第三弧形板;231d喷水装置;231d1输水管;231d2支管;231d3喷水口;232打磨管;233驱动电机;234第二固定装置;235磨砂刷毛;240上料管;3无心磨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无心磨床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桶1和传输装置2。

如图1和图2所示,储料桶1包括桶体110、螺旋轨道120和旋转装置130,螺旋轨道120固定连接于桶体110内壁,桶体110底部设有旋转装置130,旋转装置130包括旋转轴131和多个搅拌杆132,搅拌杆132均匀设置在旋转轴131上。搅拌杆132上设有橡胶层132a,橡胶层132a外侧设有磨砂层132b,旋转过程中搅拌杆132推动工件螺旋上升,同时对工件表面进行摩擦,实现了工件的初步磨光。

如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传输装置2包括导向管210、第一固定装置220、打磨装置230和上料管240,导向管210与螺旋轨道120相连,打磨装置230通过第一固定装置220与导向管210连接,第一固定装置220包括两个半圆卡扣221,第一固定装置220打磨装置230连接端设有与打磨装置230相匹配的固定凹槽222。打磨装置230包括弧形卡板231、横截面与弧形卡板同心的打磨管232、驱动电机233、第二固定装置234和磨砂刷毛235,弧形卡板231包括第一弧形板231a、第二弧形板231b和第三弧形板231c,弧形板呈环形阵列均匀排列,形成工件通道,弧形板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固定装置220的固定凹槽222内。第一弧形板231a设置在环形底部,第一弧形板231a包括弧形板231a1和导滑钢珠231a2,弧形板上设有容纳导滑钢珠的珠皿231a3和导流槽231a4,导滑钢珠231a2露出珠皿231a3部分与工件相接处,导滑钢珠231a2便于工件旋转和向前滑动。第二弧形板231b和第三弧形板231c内侧面设有磨砂刷毛235,第二弧形板231b和第三弧形板231c内侧面中部设有喷水装置231d,喷水装置231d包括输水管231d1和多个支管231d2,支管231d2与输水管231d1相垂直,支管231d2上设有喷水口231d3。打磨管232套设在弧形卡板231外侧,打磨管232内侧设有磨砂刷毛235,打磨管232与驱动电机233相连,打磨管232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二固定装置234上。打磨装置230通过上料管240与无心磨床3相连。

以下结合图1、图4、图5和图6,描述本申请的无心磨床上料装置的工作过程。

工作时,搅拌杆132旋转与工件摩擦接触,实现初步打磨,并推动工件螺旋上升。后续工件推动前面的工件通过导向管210进入打磨装置230,驱动电机233带动打磨管232旋转,打磨管232内侧的磨砂刷毛235对工件进行磨光,同时磨砂刷毛235带动工件旋转,第二弧形板231b和第三弧形板231c内侧的磨砂刷毛235对工件进一步处理。磨光过程中第二弧形板231b和第三弧形板231c上的喷水装置231d对工件进行喷水,将工件表面打磨掉的碎屑冲刷到第一弧形板231a中部的导流槽231a4内,进而排除打磨装置230。工件通过打磨装置230的预处理后,经上料管240送入无心磨床3进行精磨。

以上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申请的实施范围。凡依本申请的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申请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