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覆膜砂生产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砂装置。
背景技术:
覆膜砂主要为铸钢件以及铸铁件铸造用的型砂,其与传统型砂的区别在于方便实现铸造型腔的制作,由于覆膜砂在生产过程中常常在砂砾表面包覆有一层固体树脂,同时在混砂过程中加入了乌洛托品,在加热的过程中树脂容易流动,进而将沙粒精密地连接在一起,而乌洛平托为潜伏性的固化剂。
而沙粒在制作成为覆膜砂时需要经过筛选水洗等步骤,使沙粒达到一定的粒度要求并且表面清洁达到一定程度,而在具体生产过程中,为了能够批量地进行覆膜砂的制造,因此采用大罐搅拌的方式生产覆膜砂,具体地,现有地大型搅拌罐由于高度较高不方便将沙粒转移至罐内,而常规地采用运输带的方式进行沙子的转移,这种转移方式由于倾斜设置,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将增大传输所需要的能源,同时,这种输送方式不能高效地将沙子转移至运输带上,常常采用人工转移的方式进行沙子的转移,无疑增大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砂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沙粒转移的效率,结构稳定,降低了能源消耗,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移砂装置,包括:
导向单元;
转移单元,装配于导向单元,用于砂的放置与转移,包括装配在导向单元的运动机构,运动机构一侧安装有放置组件,放置组件设置进砂组件,运动机构用于使转移单元在导向单元上运动,放置组件用于砂的放置以及倾到,进砂组件用于将砂转移至放置组件内,并对放置组件进行封堵。
进一步地,导向单元包括一对相互平行的导向件,导向件之间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贯穿地成形有键形孔若干,导向件一侧外壁均成形有运动槽,导向件下端一侧均安装有前支板,导向件下端另一侧均安装有后支板,连接板之间安装有间隔条若干,连接板一侧安装有齿条。
进一步地,运动机构包括运动板,运动板两端均安装有装配脚若干对,装配脚另一端均装配有转杆,转杆另一端均安装有卡轮,卡轮均装配于运动槽内,运动板一侧安装有装配座一对,装配座之间装配有齿轮,齿轮一端安装有电机,电机安装于运动板,齿轮啮合于齿条,运动板一侧成对地安装有支件,支件另一端一侧均安装有转动座,放置组件装配于转动座。
进一步地,放置组件包括安装于运动板的后板,后板一端成对地安装有凸块,凸块均装配于转动座,后板另一端安装有下板,后板及下板两侧均安装有侧板,侧板均为凹形角弧结构,侧板外壁均安装有装配杆,装配杆均装配有气缸,气缸另一端均装配有气缸座,气缸座均安装于运动板的两端。
进一步地,进砂组件包括进砂壳,进砂壳两侧均安装有进退板,进退板中心位置处均旋有丝杆,丝杆两端均装配有端座,其中一对端座安装于侧板,丝杆一端均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均安装于后板,每对端座之间均安装有导板若干,导板均穿于进退板。
进一步地,进砂壳包括上板,上板一端安装有凹形板,上板及凹形板两侧均安装有凸弧板,进退板均安装于凸弧板,凹形板的凹口端成形有弧槽,凹形板弧槽处安装有转轴,转轴装配有翻盖,翻盖外侧壁组装有防转板;
当进砂组件对放置组件封堵时,凸弧板装配于侧板,上板与后板之间形成间隙,凹形板位于下板另一端。
进一步地,导向件上端一侧倾斜安装有出料件。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1.导向单元,主要通过其上设置的导向件用于转移单元的导向以及导向时的限位作用,而设置在连接板的齿条和齿轮相互啮合,从而完成转移单元沿着导向单元导向件长度方向的运动,其中设置在导向件下端一侧的前支板和设置在导向件下端另一侧的后支板用于导向件的下端的前后支撑或者将导向单元安装在其他装置上,通过对导向件两侧的支撑,提高导向单元的下端稳定性,同时为了提高导向件的之间连接地稳定性,因此在导向件之间设置了相应的连接板,为了减轻连接板的重量在连接板成形了键形孔,键形孔还能作为连接板变形时的缓冲空间,从而提高了导向单元的结构稳定性,其中为了提高后支板的稳定性,因此在后支板之间设置了间隔条,起到了加强筋的作用,其中,为了在转移单元进行沙子转移时导向因此一端倾斜向下地设置了出料件。
2.转移单元,用于沙粒自下而上的转移,也能够将沙粒转移至转移单元中,从而使转移单元沿着导向单元预制的自下而上的轨道进行转移,其中运动机构为转移单元中的驱动运动的机构,其主要借助于齿轮的齿不断地作用于齿条的齿从而完成运动机构的运动,其中齿条主要借助于螺栓连接至连接板上,当然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将齿条固定在连接板上,其中驱动电机转动的能源来自于安装在运动板的柴油或者汽油机,或者采用电能驱动的方式,这两种方式可根据现场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为了提高运动板的运动的稳定性,也为了能够使齿轮能够不断地作用于齿条,因此设置了相应的装配脚,同时在装配脚上均通过转杆连接有卡轮,而卡轮设置在运动槽内,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降低了运动机构运动时的摩擦阻力,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另一发面还能够使齿轮始终和齿条结合,其中为了能够实现放置组件的转动在运动板的一端具体来说在运动板的上端设置了支件一对,同时地在支件上设置了转动座而放置组件的上端装配在转动座上,从而在外力的作用下完成放置组件的转动,而放置组件的转动能将其中的沙粒从放置组件中倒出。其中放置组件主要由储放沙粒的后板、下板以及侧板组成,通过后板、下板以及侧板三者将组装成为一个相邻四个面封闭而两个敞开的放置腔,组成这种放置腔主要为了便于进砂组件将沙粒转移至放置腔,同时进砂组件还能够将放置腔的敞开的两个面进行封堵防止沙粒从放置腔中掉落,其中后板的上端还安装了凸块,而凸块是装配于转动座上,从而方便实现放置腔到砂时的转动,其中驱动放置腔转动的动力由一对设置在侧板的气缸提供的,其中设置在气缸两端的装配杆和气缸座均为了能够使气缸驱动放置腔转动。进砂组件主要为了将沙粒堆中的沙粒转移至放置腔内,同时如上所述对放置腔的两个敞开面进行封堵,从而防止沙粒从放置腔中掉落,其中封堵部件为上板、凹形板以及凸弧板组成的四个面封闭而两个面敞开的封堵腔,其中为了方便将沙粒从沙堆中推拉至放置腔内,因此设置了下端为凹形结构的凹形板,同时在凹形板的下端设置了转轴,同时在转轴上装配了翻盖,以及在翻盖的外侧设置了相应的防转板,如此做的目的在于,当封堵腔朝向沙堆运动时,翻盖由于受到沙粒的阻力而向封堵腔的内部翻转,从而降低了封堵腔运动时的阻力,另一方面不会推动沙粒向前继续运动,而不能完成进砂操作,而当在进砂过程中,也就是说,在封堵腔对沙粒实施朝向放置腔的推动时,翻盖在防转板和凹形板端部的作用下不会发生向外转动,从而完成封堵腔的进砂作业,其中为了结构以及沙粒转移效率的问题,因此设置了凸弧板,同时与之相匹配的将侧板设置成为凹形角弧结构,而凹形角弧结构,具体地,为一个矩形方板上其中一个角裁去,而裁去的部分为一个扇形结构。其中,封堵腔通过丝杆驱动进退板进行运动的方式完成进砂作业,而上板与后板之间形成间隙的方便沙粒的倒出。
3.本实用新型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沙粒转移的效率,结构稳定,降低了能源消耗,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一。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二。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三。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局部剖面结构图。
图5示出了a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术语“平行”、“垂直”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平行或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平行”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垂直”而言更加平行,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平行,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此外,“大致”、“基本”等用语旨在说明相关内容并不是要求绝对的精确,而是可以有一定的偏差。例如:“大致等于”并不仅仅表示绝对的等于,由于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难以做到绝对的“相等”,一般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除了绝对相等之外,“大致等于”还包括上述的存在一定偏差的情况。以此为例,其他情况下,除非有特别说明,“大致”、“基本”等用语均为与上述类似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5所示,一种移砂装置,包括,导向单元1,导向单元1包括一对相互平行的导向件13,导向件13之间安装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贯穿地成形有键形孔140若干,导向件13一侧外壁均成形有运动槽130,导向件13下端一侧均安装有前支板10,导向件13下端另一侧均安装有后支板11,连接板14之间安装有间隔条12若干,连接板14一侧安装有齿条16。导向件13上端一侧倾斜安装有出料件15。
导向单元1,主要通过其上设置的导向件13用于转移单元2的导向以及导向时的限位作用,而设置在连接板14的齿条16和齿轮206相互啮合,从而完成转移单元2沿着导向单元1导向件13长度方向的运动,其中设置在导向件13下端一侧的前支板10和设置在导向件13下端另一侧的后支板11用于导向件13的下端的前后支撑或者将导向单元1安装在其他装置上,通过对导向件13两侧的支撑,提高导向单元1的下端稳定性,同时为了提高导向件13的之间连接地稳定性,因此在导向件13之间设置了相应的连接板14,为了减轻连接板14的重量在连接板14成形了键形孔140,键形孔140还能作为连接板14变形时的缓冲空间,从而提高了导向单元1的结构稳定性,其中为了提高后支板11的稳定性,因此在后支板11之间设置了间隔条12,起到了加强筋的作用,其中,为了在转移单元2进行沙子转移时导向因此一端倾斜向下地设置了出料件15。
转移单元2,装配于导向单元1,用于砂的放置与转移,包括装配在导向单元1的运动机构20,运动机构20一侧安装有放置组件21,放置组件21设置进砂组件22,运动机构20使转移单元2在导向单元1上运动,放置组件21用于砂的放置以及倾到,进砂组件22将砂转移至放置组件21内,并对放置组件21进行封堵。
运动机构20包括运动板200,运动板200两端均安装有装配脚201若干对,装配脚201另一端均装配有转杆202,转杆202另一端均安装有卡轮203,卡轮203均装配于运动槽130内,运动板200一侧安装有装配座204一对,装配座204之间装配有齿轮206,齿轮206一端安装有电机205,电机205安装于运动板200,齿轮206啮合于齿条16,运动板200一侧成对地安装有支件207,支件207另一端一侧均安装有转动座208,放置组件21装配于转动座208。
放置组件21包括安装于运动板200的后板210,后板210一端成对地安装有凸块216,凸块216均装配于转动座208,后板210另一端安装有下板211,后板210及下板211两侧均安装有侧板212,侧板212均为凹形角弧结构,侧板212外壁均安装有装配杆213,装配杆213均装配有气缸214,气缸214另一端均装配有气缸座215,气缸座215均安装于运动板200的两端。
进砂组件22包括进砂壳224,进砂壳224两侧均安装有进退板223,进退板223中心位置处均旋有丝杆222,丝杆222两端均装配有端座220,其中一对端座220安装于侧板212,丝杆222一端均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均安装于后板210,每对端座220之间均安装有导板221若干,导板221均穿于进退板223。
进砂壳224包括上板2240,上板2240一端安装有凹形板2242,上板2240及凹形板2242两侧均安装有凸弧板2241,进退板223均安装于凸弧板2241,凹形板2242的凹口端成形有弧槽,凹形板2242弧槽处安装有转轴2244,转轴2244装配有翻盖2243,翻盖2243外侧壁组装有防转板2245;
当进砂组件22对放置组件21封堵时,凸弧板2241装配于侧板212,上板2240与后板210之间形成间隙,凹形板2242位于下板211另一端。
转移单元2,用于沙粒自下而上的转移,也能够将沙粒转移至转移单元2中,从而使转移单元2沿着导向单元1预制的自下而上的轨道进行转移,其中运动机构20为转移单元2中的驱动运动的机构,其主要借助于齿轮206的齿不断地作用于齿条16的齿从而完成运动机构20的运动,其中齿条16主要借助于螺栓连接至连接板14上,当然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将齿条16固定在连接板14上,其中驱动电机205转动的能源来自于安装在运动板200的柴油或者汽油机,或者采用电能驱动的方式,这两种方式可根据现场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为了提高运动板200的运动的稳定性,也为了能够使齿轮206能够不断地作用于齿条16,因此设置了相应的装配脚201,同时在装配脚201上均通过转杆202连接有卡轮203,而卡轮203设置在运动槽130内,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降低了运动机构20运动时的摩擦阻力,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另一发面还能够使齿轮206始终和齿条16结合,其中为了能够实现放置组件21的转动在运动板200的一端具体来说在运动板200的上端设置了支件207一对,同时地在支件207上设置了转动座208而放置组件21的上端装配在转动座208上,从而在外力的作用下完成放置组件21的转动,而放置组件21的转动能将其中的沙粒从放置组件21中倒出。其中放置组件21主要由储放沙粒的后板210、下板211以及侧板212组成,通过后板210、下板211以及侧板212三者将组装成为一个相邻四个面封闭而两个敞开的放置腔,组成这种放置腔主要为了便于进砂组件22将沙粒转移至放置腔,同时进砂组件22还能够将放置腔的敞开的两个面进行封堵防止沙粒从放置腔中掉落,其中后板210的上端还安装了凸块216,而凸块216是装配于转动座208上,从而方便实现放置腔到砂时的转动,其中驱动放置腔转动的动力由一对设置在侧板212的气缸214提供的,其中设置在气缸214两端的装配杆213和气缸座215均为了能够使气缸214驱动放置腔转动。进砂组件22主要为了将沙粒堆中的沙粒转移至放置腔内,同时如上所述对放置腔的两个敞开面进行封堵,从而防止沙粒从放置腔中掉落,其中封堵部件为上板2240、凹形板2242以及凸弧板2241组成的四个面封闭而两个面敞开的封堵腔,其中为了方便将沙粒从沙堆中推拉至放置腔内,因此设置了下端为凹形结构的凹形板2242,同时在凹形板2242的下端设置了转轴2244,同时在转轴2242上装配了翻盖2243,以及在翻盖2243的外侧设置了相应的防转板2245,如此做的目的在于,当封堵腔朝向沙堆运动时,翻盖2243由于受到沙粒的阻力而向封堵腔的内部翻转,从而降低了封堵腔运动时的阻力,另一方面不会推动沙粒向前继续运动,而不能完成进砂操作,而当在进砂过程中,也就是说,在封堵腔对沙粒实施朝向放置腔的推动时,翻盖2243在防转板2245和凹形板2242端部的作用下不会发生向外转动,从而完成封堵腔的进砂作业,其中为了结构以及沙粒转移效率的问题,因此设置了凸弧板2241,同时与之相匹配的将侧板212设置成为凹形角弧结构,而凹形角弧结构,具体地,为一个矩形方板上其中一个角裁去,而裁去的部分为一个扇形结构。其中,封堵腔通过丝杆222驱动进退板223进行运动的方式完成进砂作业,而上板2240与后板210之间形成间隙的方便沙粒的倒出。
具体地实施方式如下所述:
具体地实施过程可分为进砂作业和转移作业两部,其中,进砂作业时,驱动电机驱动丝杆222转动,而丝杆222转动带动进退板223沿着导板221的方向向外运动,从而带动封堵腔向外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翻盖2243在沙粒的阻力下向封堵腔内部翻转,直至封堵腔运动至位于外侧端的端坐220为止,而后,驱动电机反向转动,带动封堵腔向内运动,将沙堆中的沙粒从沙堆部分地转移至放置腔中,如此往复若干次直至放置腔内的沙粒达到一定量为止,而后封堵腔对放置腔进行封堵,并启动电机205开始沙粒的转移作业,在转移过程中,电机205带动齿轮206不断地转动,并使齿轮206作用于齿条16,从而带动放置单元2向上运动,当运动至导向单元1的上端时,气缸214启动,使得放置腔发生翻转,并将其中的沙粒从间隙中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