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砂箱放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83727发布日期:2021-03-23 11:1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铸造砂箱放砂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砂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铸造砂箱放砂结构。



背景技术:

负压铸造作为生产铸件的一种方法,即将模具放入砂箱内,充填造型材料覆盖,震实刮平后利用抽吸的原理使砂型内产生负压,挤压模具以提高铸件质量,其具有铸件轮廓清晰,表面光洁,尺寸精确的优点。

在铸造砂箱内得到所需铸件后,需及时将其从砂箱中吊运出来,一旦铸件在砂箱中长时间烘烤会导致砂箱变形,造成铸件无法取出;铸件的取出首先将砂箱内型砂倾倒放出、而后将铸件吊出。

型砂的倾倒常采用翻箱倾倒法,即将砂箱翻转一定角度从而将型砂倒出,此过程中不仅流砂占地面积大、产生的粉尘、烟气飞扬,难以收集,以至车间内操作现场烟雾弥漫,空气不易流通,带来环境污染,影响操作人员身体健康,而且砂箱倾倒时产生冲击力大,砂箱易损坏,操作维修频繁,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为此,提出一种铸造砂箱放砂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铸造砂箱内型砂的倾倒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一种铸造砂箱放砂结构,可实现砂箱内型砂的便捷放砂,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铸造砂箱放砂结构,包括型箱体、型箱支脚和放砂单元,所述型箱体底部设置所述型箱支脚,型箱体底部还设置有所述放砂单元,放砂单元和所述型箱体连通;

所述放砂单元包括聚砂组件和放砂阀件,所述聚砂组件包括放砂锥管、上法兰和下法兰,所述放砂锥管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所述上法兰与和下法兰,放砂锥管通过上法兰和所述型箱体连接,放砂锥管通过所述下法兰和所述放砂阀件连接;

所述放砂阀件包括结构相同的定闸盘与动闸盘、转杆件以及手柄,所述定闸盘包括圆形盘体和环向均设在盘体上的多个流砂孔,定闸盘和所述下法兰螺钉连接,所述动闸盘通过所述转杆件转动设置在定闸盘下部,所述手柄设置动闸盘侧壁上,所述定闸盘侧壁上还设置有间隔分布的两个挡块以限制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型箱支脚分布在型箱体四角处,型箱体底面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放砂单元分布在所述通孔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放砂锥管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所述上法兰和所述型箱体之间设置有多个螺钉以连接;所述下法兰、定闸盘与动闸盘直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定闸盘的盘体上环向均设有四个所述流砂孔,所述流砂孔呈等腰三角状,流砂孔的相邻侧边之间圆弧光滑过渡;

所述动闸盘和定闸盘结构相同,动闸盘上的流砂孔和定闸盘上的流砂孔环向交错分布以封闭所述放砂锥管。

进一步地,所述转杆件包括帽部、螺杆部和螺母,所述帽部螺钉连接在定闸盘上,所述螺杆部上端和帽部固定连接,螺杆部下端依次穿过所述定闸盘、动闸盘和所述螺母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挡块螺钉连接在定闸盘侧壁上,两个挡块连线所对应的圆心角为45°;所述挡块下端和动闸盘位置对应以限制手柄,所述手柄和动闸盘螺纹连接、且和一个挡块接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型箱体底部的放砂单元起到型砂流放的目的,避免了传统砂箱还需整体吊起倾倒的复杂操作,提高了浇注生产效率,也能够使得铸件及时的从砂箱中取出,其具有安全环保、占地面少、劳动强度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定闸盘与动闸盘结构相同、且之间转动连接,通过手柄转动动闸盘、以控制定闸盘上流砂孔与动闸盘上流砂孔的对应与否,从而控制型砂的流放,人员操作高效便捷,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铸造砂箱放砂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铸造砂箱放砂结构的放砂单元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铸造砂箱放砂结构的放砂阀件关闭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铸造砂箱放砂结构的放砂阀件开启状态的俯视图。

附图中标号为:1为型箱体,2为型箱支脚,3为放砂锥管,4为上法兰,5为下法兰,6为定闸盘,61为盘体,62为流砂孔,7为动闸盘,8为转杆件,81为帽部,82为螺杆部,83为螺母,9为手柄,10为挡块,11为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

如图1~图4所示,一种铸造砂箱放砂结构,包括型箱体1、型箱支脚2和放砂单元,所述型箱体1底部设置所述型箱支脚2,型箱体1底部还设置有所述放砂单元,放砂单元和所述型箱体1连通;

所述放砂单元包括聚砂组件和放砂阀件,所述聚砂组件包括放砂锥管3、上法兰4和下法兰5,所述放砂锥管3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所述上法兰4与和下法兰5,放砂锥管3通过上法兰4和所述型箱体1连接,放砂锥管3通过所述下法兰5和所述放砂阀件连接;

所述放砂阀件包括结构相同的定闸盘6与动闸盘7、转杆件8以及手柄9,所述定闸盘6包括圆形盘体61和环向均设在盘体61上的多个流砂孔62,定闸盘6和所述下法兰5之间通过多个m10内六角螺钉连接,所述动闸盘7通过所述转杆件8转动设置在定闸盘6下部,所述手柄9设置动闸盘7侧壁上,所述定闸盘6侧壁上还设置有间隔分布的两个挡块10以限制手柄9。

本实施例中,所述型箱支脚2分布在型箱体1四角处,所述型箱体1底面中部开设有通孔11,所述放砂单元分布在所述通孔11位置处,放砂单元通过所述通孔11和型箱体1连通。

具体的,所述放砂锥管3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所述上法兰4和所述型箱体1之间设置有多个m10螺钉以连接,上法兰4为方形法兰;所述下法兰5、定闸盘6与动闸盘7直径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闸盘6的盘体61上环向均设有四个所述流砂孔62,所述流砂孔62呈等腰三角状,流砂孔62的相邻侧边之间圆弧光滑过渡,所述动闸盘7和定闸盘6结构相同;

初始状态下,所述动闸盘7上的流砂孔62和定闸盘6上的流砂孔62环向交错分布,此时放砂阀件封闭所述放砂锥管3,如图3所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转杆件8包括帽部81、螺杆部82和螺母83,所述帽部81通过多个m8螺钉连接在定闸盘6中部,所述螺杆部82上端和帽部81固定连接,螺杆部82下端依次穿过所述定闸盘6、动闸盘7和所述螺母83螺纹连接,螺杆部82采用m30型螺杆。

所述动闸盘7和螺母83之间的螺杆部82上套设有弹簧垫,所述螺母83挤压动闸盘7以至其和定闸盘6紧密贴合。

具体的,所述挡块10螺钉连接在定闸盘6侧壁上,两个挡块10连线所对应的圆心角为45°;所述挡块10下端和动闸盘7位置对应以限制手柄9,所述手柄9和动闸盘7螺纹连接;

初始状态下,所述手柄9和一个挡块10接触。

浇铸件在型箱体1中冷却后,采用平板地轨车将型箱体1送入放砂室,放砂室顶部由收尘吸管与除尘器连接,放砂时采用手动套管插入手柄9,套管起到加长手柄9的作用,转动套管至手柄9和另一个挡块10接触,此时定闸盘6流砂孔62和动闸盘7流砂孔62上下对应继而连通,如图4所示,型砂可自动从型箱体1中向下流动,流入砂仓,整个放砂操作方便快捷,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

当型箱体1内型砂流放完毕后,反向转动套管致使手柄9恢复初始状态,此时定闸盘6流砂孔62和动闸盘7流砂孔62上下不对应继而封闭,再用平板地轨车将型箱体1内铸件运到铸件存放区,用行车提出铸件,型箱体1运回存放区,下次备用,整体操作过程完成。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