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高炉冷却壁烧损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99988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高炉冷却壁烧损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高炉冷却壁的装置,特别是一种防止高炉冷却壁烧损的
目.0
【背景技术】
[0002]高炉冷却壁过热时,就会导致水出现气化,甚至形成气栓。当气栓阻碍水通过,导致水流量降低时,就会导致冷却壁继续缺水,甚至过热,导致冷却壁烧损,冷却水管因冷却壁过热出现剪切。
[0003]基于此,看水工的一部分职责就是密切监控冷却壁的壁体热偶温度是否出现超标,当超标发生时,人员到36米平台进行排水,排除气栓,等温度降下来,人员下。由于平台煤气浓度200ppm以上,存在作业风险。如果出现大面积和长时间的过热,人员的劳动强度就大,工作不足无法避免。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高炉冷却壁烧损的装置,其结构简单、合理,可以防止冷却壁损伤,降低工人的劳动的强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止高炉冷却壁烧损的装置,包括高炉冷却壁,高炉冷却壁的回水支管上安装着双金属水温测量调节表,在高炉冷却壁的上部排水管上安装着电磁阀,双金属水温测量调节表通过控制电路将信号传给冷却壁排水管上的电磁阀,电磁阀连接的排水管连接着回水环管。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07]1.冷却壁的烧损机理:
[0008]炉腰和炉身下部处于软熔带根部,承受着剧烈的渣铁侵蚀、热流冲击、煤气流冲刷及碱金属侵蚀。大量的高炉破损调查表明,冷却壁的边角部位损坏都比较严重。由于其冷却强度不够,加之剧烈的热冲击、机械磨损,最终导致边角部位出现裂纹、剥落,造成水管外漏、破损、漏水;对于带凸台的镶砖冷却壁,在冷却壁凸台部位,由于其处于比本体更靠近炉内的位置,冷却强度又相对较弱,而且前面的砖衬较易脱落。因而受到更大的热负荷冲击,比本体更易损坏。
[0009]2.减少冷却壁烧损的技术措施:
[0010]当冷却壁受到更大的热负荷冲击时,冷却壁水管的水受热迅速气化,形成气膜,累计后成为气栓,将水通道截面积缩小,导致水流量下降,冷却孤儿强度降低,加剧冷却壁机体温度的上升。
[0011]基于此,高炉配管工的一部分精力就必须密切监控冷却壁的壁体热偶温度是否出现超标,当超标发生时,人员到36米平台进行排水,排除气栓,等温度降下来,人员下。由于平台煤气浓度200ppm以上,存在作业风险。如果出现大面积和长时间的过热,人员的劳动强度就大,工作不足无法避免。
[0012]为实现防冷却壁烧损的温度调节阀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种防冷却壁烧损的温度调节阀分为三个部分:测量和调节表,排水电磁阀,附属管路及控制电路。
[0013]第一部分:测量和调节表,可以使用温控触电控制表,将温控电触控表安装到冷却壁回水支路上。
[0014]第二部分:排水电磁阀。使用DN25的电磁阀安装到排水管路上。
[0015]第三部分:附属管路及控制电路。
[0016]将双金属测表测温点安装到冷却壁回水支管上,将温度调整到排水温度,当回水水温超过设定值,电磁阀控制电路接通,电磁阀得电,冷却壁开始排水,直至水温下降到正常值,实现无人值守。
[001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高炉冷却壁烧损的装置,其结构简单、合理,不仅实现了防止冷却壁损伤,而且降低了工人的劳动的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种防止高炉冷却壁烧损的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高炉冷却壁1,高炉冷却壁I的回水支管4上安装着双金属水温测量调节表5,在高炉冷却壁I的上部排水管3上安装着电磁阀2,双金属水温测量调节表5通过控制电路将信号传给冷却壁I排水管3上的电磁阀2,电磁阀2连接的排水管3连接着回水环管。
【主权项】
1.一种防止高炉冷却壁烧损的装置,包括高炉冷却壁(I),其特征在于:高炉冷却壁(I)的回水支管(4)上安装着双金属水温测量调节表(5),在高炉冷却壁(I)的上部排水管(3)上安装着电磁阀(2),双金属水温测量调节表(5)通过控制电路将信号传给冷却壁(I)排水管(3)上的电磁阀(2),电磁阀⑵连接的排水管(3)连接着回水环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高炉冷却壁的装置,特别是一种防止高炉冷却壁烧损的装置,包括高炉冷却壁,高炉冷却壁的回水支管上安装着双金属水温测量调节表,在高炉冷却壁的上部排水管上安装着电磁阀,双金属水温测量调节表通过控制电路将信号传给冷却壁排水管上的电磁阀,电磁阀连接的排水管连接着回水环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可以防止冷却壁损伤,降低工人的劳动的强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IPC分类】C21B7/10
【公开号】CN204752770
【申请号】CN201520345210
【发明人】付涛, 牛靖, 向旭东, 金松
【申请人】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