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孔氧化锰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437091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介孔氧化锰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孔氧化锰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无机多孔材料和纳米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氧化锰是一种重要的化工材料,广泛用于有机污染物的还原和电极材料等。目前已有文 献将氧化锰制成多孔结构和纳米颗粒,以期提高其催化活性和电化学性能。论文发表在 Science 276 (1997) 926和Chem. Commun. (1997) 1031采用表面活性剂模板方法制备出介孔氧 化锰,但所得材料的颗粒通常在微米级且不规则,而且合成中所用表面活性剂需要在合成后 去除,操作过程繁琐。中国专利CN1467159A公开了一种多孔氧化锰纳米薄片材料,以等摩 尔量的高锰酸钾和长链烷基季铵盐反应所得,孔径分布较大(4-50nm)。中国专利CN1513767A 公开了一种超细二氧化锰的制备方法,在表面活性剂微乳体系中制备,所得样品颗粒较小, 但无介孔性。中国专利CN1438181A公开了一种纳米二氧化锰的制备方法,以高锰酸钾为原料, 烷基醇聚氧乙烯醚为还原剂和表面分散剂,制备的氧化锰颗粒也没有介孔性。我们采用一种 简便的方法,无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合成出具有均匀分布介孔的氧化锰纳米颗粒,其物相可通 过控制不同焙烧温度得到l3-MnOOH和Mii304的混合物,Mns08单晶颗粒,和1^11203单晶颗 粒,它们对甲苯燃烧反应起催化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孔氧化锰纳米颗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可以克服现有技术 的缺点。本发明合成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条件宽松,少污染,节省能源,原料简单易得, 成本低廉,且产量大,晶体结构可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金属锰和醋酸锰与氨水溶液的水热处理的方法,制备介孔 氧化锰纳米颗粒。实验方法可通过调节金属锰和醋酸锰的比例,获得不同尺寸的介孔氧化锰, 且颗粒尺寸也可以同时调节,氧化锰的结晶相可以通过焙烧加以控制。该材料的制备过程包
括如下两种方案
方法A: a)将一定量的醋酸锰溶于氨水溶液中,常温搅拌30 60分钟后加入氟化钠和水, 再搅拌2小时后,混合物转移到含聚四氟内胆的不锈钢反应釜中,然后加入锰片,170 180 。C水热处理24小时;b)冷却后,过滤、洗涤、8(TC干燥,得到棕色粉末,再在一定温度下 焙烧;或方法B: a)将一定量的锰粉和醋酸锰混合溶于氨水溶液中,常温下搅拌30 60分钟后, 混合物转移到含聚四氟内胆的不锈钢反应釜中,170 180。C水热处理24小时;b)冷却后,过 滤、洗涤、8(TC干燥,得到棕色粉末,再在一定温度下焙烧。
所述的醋酸锰与锰片或锰粉的摩尔比为1~1.2,使用的氨水浓度为25%,氨水与锰的摩尔 比为50~100。
所述的焙烧温度为80 800'C,焙烧时间1 4小时,无需惰性气体保护。
合成得到的棕色粉末样品为氢氧化氧锰和四氧化三锰的混合物,在不同温度下焙烧后可 获得不同晶相和不同孔径大小的介孔氧化锰纳米颗粒。
合成得到的棕色粉末样品在40(TC下焙烧3~4小时后得到八氧化五锰单晶纳米颗粒,在 700'C下焙烧3~4小时后得到三氧化二锰单晶纳米颗粒。
所述的介孔氧化锰纳米颗粒对甲苯燃烧反应起催化作用。
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
1. 采用廉价的、无毒的醋酸锰与金属锰粉或锰片为反应物,不使用任何表面活性剂或模板剂, 有利于环境保护。
2. 可以通过调节不同锰源比例和反应温度获得颗粒大小范围20-80纳米和孔径2-10纳米的 介孔氧化锰纳米晶体颗粒。
3. 制备工艺和设备简单,可控氧化锰颗粒粒径、介孔分布和晶相结构。
4. 制备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甲苯燃烧催化性能,具有工业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3.4克醋酸锰溶于10ml25y。氨水溶液中,在常温下搅拌半小时后,加入5ml水和0.2g NaF,此时溶液pH值约为13。继续搅拌2小时后,混合物转移到含聚四氟内胆的不锈钢反应 釜中,同时将3g锰片放入体系中,在180'C水热处理24小时,然后经过滤、清洗、80'C干 燥后得到棕色固体粉末。XRD测试表明制得的材料为(3-MnOOH和Mn304的混合物相;SEM 显示颗粒粒径约为20~50nm; TEM显示材料具有不规则介孔;氮气吸附等温线和孔径分布图 表明该材料具有典型的介孔结构,其BET比表面积为15m2/g;介孔孔径为3 nm。
实施例2:
将实施例1制备样品以2°C/min的升温速度在马弗炉中焙烧,到40(TC后焙烧3小时后停止,XRD谱图显示所得材料为Mns08单晶颗粒,SEM显示颗粒粒径约为20~80nm; TEM 显示材料具有不规则介孔;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及其相应的孔径分布图表明该材料具有典型 的介孔结构,BET比表面积为10m2/g,介孔孔径为6nm。
实施例3:
将照实施例1制备样品以2°C/min的升温速度在马弗炉中焙烧,到70(TC后焙烧3小时后 停止,所得材料的XRD谱图显示材料为Mri203单晶颗粒,SEM显示颗粒粒径约为20 80nrn, TEM显示材料具有不规则介孔;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及其相应的孔径分布图表明该材料具 有典型的介孔结构,BET比表面积为8m2/g,介孔孔径为10nm。
实施例4:
将0.55克锰粉与2.45克醋酸锰混合溶于10ml 25%的氨水溶液中,在常温下剧烈搅拌 30~60分钟。混合液的摩尔比为lMn:lMn(CH3COOH)2:100NH3H2O。然后将混合液转移至含 有聚四氟内胆的不锈钢反应釜中,170'C水热处理24小时。冷却后将样品过滤、洗涤、80°C 干燥过夜后收集到棕色固体粉末。XRD测试结果表明所得粉末样品为p-MnOOH (JCPDS #18-0804)和Mn304(JCPDS #80-0382)的混合物相;SEM照片显示得到的材料的颗粒粒径约为 45nrn; TEM显示材料具有不规则介孔;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及其相应的孔径分布图表明该 材料具有典型的介孔结构,BET比表面积为33m2/g,介孔孔径为2 nm。
实施例5:
将实施例4制备的样品以2°C/min的升温速度在马弗炉中焙烧,到400'C后焙烧3小时。 得到的样品结构为Mn508 (JCPDS 39-1218, C2/w, fl = 1.034 nm, 6 = 0.572 nm, c = 0.485 nm, / = 109.4°),颗粒粒径约为20~80nm, BET比表面积为15m2/g,介孔孔径为4.2nm。
实施例6:
将实施例4制备的样品以2'C/min的升温速度在马弗炉中焙烧,到700'C后焙烧3小时。 得到的样品结构为Mn203 (JCPDS 71-0636, /a-3, fl = 0.9414 nm),颗粒粒径约为20~80腿,BET 比表面积为10m2/g;介孔孔径为6.3nm。
权利要求
1、一种介孔氧化锰纳米颗粒材料,其特征在于它具有孔径2~10纳米的均匀分布的介孔,颗粒粒径在20~80纳米范围内可控,为氢氧化氧锰和四氧化三锰的混合物,八氧化五锰单晶颗粒,三氧化二锰单晶颗粒。
2、 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氧化锰纳米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述步骤方法A: a)将一定量的醋酸锰溶于氨水溶液中,常温搅拌30~60分钟后加入氟化钠 和水,再搅拌2小时后,混合物转移到含聚四氟内胆的不锈钢反应釜中,然后加入锰片, 170 180。C水热处理24小时;b)冷却后,过滤、洗涤、80。C干燥,得到棕色粉末,再在 一定温度下焙烧;或方法B: a)将一定量的锰粉和醋酸锰混合溶于氨水溶液中,常温下搅拌30 60分 钟后,混合物转移到含聚四氟内胆的不锈钢反应釜中,170 18(TC水热处理24小时;b)冷 却后,过滤、洗涤、8(TC干燥,得到棕色粉末,再在一定温度下焙烧。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介孔氧化锰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醋酸锰 与猛片或锰粉的摩尔比为0.8~1.2,使用的氨水浓度为25%,氨水与锰的摩尔比为50~100。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介孔氧化锰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焙烧温度为 80~800°C,焙烧时间1 4小时,无需惰性气体保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孔氧化锰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金属锰和醋酸锰与氨水的水热作用及随后的焙烧控制,制备具有孔径2~10纳米的均匀分布介孔及颗粒粒径在20~80纳米范围内可控的氢氧化氧锰和四氧化三锰的混合物、八氧化五锰单晶颗粒或三氧化二锰单晶颗粒,它们对甲苯燃烧反应起催化作用。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合成条件宽松,易重复,并且原料低廉,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
文档编号C01G45/02GK101597085SQ200910069719
公开日2009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4日
发明者任铁真 申请人:河北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