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十二氟庚基丙基poss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456653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十二氟庚基丙基poss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十二氟庚基丙基POSS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制备步骤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一次封端阶段,将硅烷偶联剂滴加入T7构型十二氟庚基丙基POSS中进行封端反应;第二阶段为接枝反应,在上述溶液中加入氧化石墨烯;第三阶段为二次封端闭环反应,加入硅烷偶联剂和十二氟庚基丙基硅氧烷,反应制得较高接枝率的十二氟庚基丙基POSS改性氧化石墨烯。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采用三次封端与一锅法合成工艺,大幅提升了接枝效率和含氟POSS利用率,有效减少了T7十二氟POSS用量,提高了石墨烯表面的氟硅密度;进一步改善石墨烯疏水疏油的表面性质,且制备工艺简单,产物纯度高,生产成本低。
【专利说明】一种十二氟庚基丙基POSS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十二氟庚基丙基POSS改性氧化石墨烯 的制备方法,特别是利用!^构型的十二氟庚基丙基POSS制备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石墨烯是碳原子紧密堆积成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一种炭质新材料,这种石 墨晶体薄膜的厚度只有〇. 335nm,是构建其他维数炭质材料的基本单元,具有极好的结晶性 及电学性。石墨烯的理论比表面积高,具有突出的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以及室温下较高的 电子迀移率。此外,它的特殊结构,使其具有半整数的量子霍尔效应、永不消失的电导率等 一系列性质,因而备受关注。石墨烯具有比表面积大、电导率高等优点,因而可以作为电极 材料、传感器、储氢材料等。要充分体现石墨烯的优异性能,最好的方法无疑是将其填充在 聚合物中,用来提高聚合物的各项性能。但石墨烯既不亲水也不亲油,极其容易自聚成石 墨,使性能大打折扣,这就为其广泛利用带来了一个难题,为了提高石墨烯在各种有机溶剂 中的分散性,石墨烯的功能化是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
[0003] 硅烷偶联剂改性氧化石墨烯是石墨烯功能化的一种常用方法,CN102642830A公开 了"一种硅烷偶联剂修饰石墨烯的制备方法",该法用端基为氨基的硅烷偶联剂与氧化石墨 烯反应,抽滤(离心)、洗涤、干燥后得到硅烷偶联剂修饰的氧化石墨烯固体粉末。这种硅烷 偶联剂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烯具有与聚合物相容性好产物在部分有机溶剂中有较好的分散 性,可广泛用于石墨烯改性聚合物、新型电化学电极的制备以及新型光学及导电材料等领 域。
[0004] CNlO 1863465A公开了 "一种可分散于有机溶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氧 化石墨烯和有机硅烷为反应物,将有机硅烷发生水解反应后与石墨烯上的羟基酸性条件下 发生脱水缩合反应,得到有机硅烷改性的石墨烯。该方法加大了石墨烯的层间距,使得石墨 烯不易发生团聚,硅烷功能化石墨烯在无水乙醇、丙酣、甲苯、乙酸乙醋、乙酸丁醋、四氢呋 喃等溶剂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但由于石墨烯表面的羟基被反应消耗,改性后的石墨烯在 极性溶剂中的溶解性明显降低。
[0005] 由含氟硅烷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烯,硅烷链的引入使得石墨烯层间距加大,石墨烯 的比表面积得以提高。氟硅烷链上的氟原子原子半径小,电负性高,控制电子的能力强, 使得石墨烯表面能降低,石墨烯的可润湿性和电化学稳定性提高,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 种方法改性石墨烯可以获得具有很好生物相容性的基础材料,在生命医药领域具有重要 应用价值。Rebeca Romero-Aburto等报道了一篇短链含氟娃烧改性氧化石墨稀的文章 (Rebeca Romero-Aburtoj Tharangattu. N. Narayanan, Yutaka Nagaokaj etal. <Fluorinated Graphene Oxide ;a New Multimodal Material for Biological Applications)[J]. Advanced Materials,2013, 25, 5632 - 5637.) 文章中用短链含氟娃焼修饰氧化石墨稀后 作为药品的载体,利用氟原子核外电子云密度高,对外加磁场会产生响应的原理,将改性后 的氧化石墨烯用作核磁共振的显影剂。由于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氟原子可以产生强烈的振 动,进入人体后会引起身体局部部位发热。运用改性氧化石墨烯这两种优异的性质可以将 其作为抗癌药物的载体,利用氟原子显影的特性对进入人体后的药品进行定位,药品到达 癌细胞附近时利用载体氟原子振动使癌细胞周围升温,与药品协同作用共同打击热敏感性 强的癌细胞。这种方法一方面降低了抗癌药品对人体正常细胞的伤害,另一方面提高了高 额抗癌药品的利用率,此外,含氟硅烷改性氧化石墨烯药品载体的协同作用也加强了对癌 细胞的打击,提高了药效。
[0006] CN10270119IA公开了"一种氟硅烷表面修饰超级电容器用石墨烯的制备方法",该 方法通过将氧化石墨烯和水解的二氟硅烷、四氟化硅、甲基三氟硅烷、三甲基氟硅烷等氟硅 烷酸性条件下反应,制得氟硅烷表面修饰石墨烯。制得的表面修饰后的石墨烯具有良好的 可润湿性和电化学稳定性,使石墨烯电极具有优良的电化学稳定性,从而得到大比容量、高 功率和使用寿命长的石墨烯电极超级电容器。由于氟硅烷与氧化石墨烯的反应属于亲核进 攻反应,酸性条件下氟硅烷与氧化石墨烯接枝的成功率极低,因而通过这种方法制得的石 墨烯表面的含氟量并不高,改性后的石墨烯制得的电容器储存电量的能力也十分有限。除 此之外,氧化石墨烯表面较多的缺陷会进一步限制氟硅烷的接枝反应。
[0007] 多面体低聚娃倍半氧烧(Polyhedral Oligmeric Silsesquioxanes,POSS),是指 结构式为RSiO372的具有特殊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结构的笼状大分子化合物。POSS独特的 结构与性能为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提高材料的耐温性、抗氧化性、阻燃性、表面硬度及力 学性能诸方面提供了机遇。
[0008] POSS的微观构型有T7、T8等多种,T 8P0SS为笼型结构,性质稳定,但由于其本身并 不带有可以参与化学反应的官能团,因而大多以物理混合的方式运用。由于物理混合时会 大量POSS会被基体有机物包埋所以不能充分利用POSS本身的优异性质;含氟T 7构型的 POSS由于本身不稳定难以合成,目前只有短链三氟丙基P0SS,长链T7十二氟POSS更是只 能由固定的原料合成,且产率并不高,在我们前期申请的中国专利CN103183702A公开了一 种七聚十二氟辛基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及其官能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可以获得长 支链型活性含氟P0SS,工艺简单易行、成本低、产率高、产物纯度较高,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 生产,攻克了长链含氟POSS的合成难题,但有关长链T 7十二氟POSS在材料研宄中的应用 还没有报道。
[0009] 含氟笼型倍半硅氧烷由于兼具了有机硅材料和有机氟材料两者性能上的优势,将 其引入材料对其进行改性,将对材料本体性能乃至表面性能特别是疏水性能产生巨大的影 响。但一方面由于其较高的氟元素含量,氟元素具有极高的电负性,控制电子能力强,原子 半径小,表面、界面作用弱,且POSS结构规整,化学活性低,性质稳定,因而含氟POSS很难与 其它聚合物形成理想的复合材料。另一方面,含氟有机物的极性强,在常用有机溶剂中一般 难以溶解,POSS笼型结构的规整性赋予化学性质的惰性,高温稳定性,但是也带来了溶解上 困难。根据文献,一般POSS只能溶解在甲苯、四氢呋喃、氯仿等溶剂等有毒溶剂中,因而含 氟POSS在常用有机溶剂中一般难溶或不溶,所以含氟POSS在实际中的应用还较少。
[0010] 含氟T7十二氟POSS兼具了上述氟原子控制电子的能力强、氟硅烷表面能低、POSS 复合笼状结构性质稳定、T7十二氟POSS可引入参与化学反应的官能团等多种优点,通过 一定的化学反应将其接枝在氧化石墨烯上,对氧化石墨烯进行改性,既可以提高氧化石墨 烯表面疏水疏油的性质,制成疏水疏油界面材料、阻燃剂等高性能材料,又可以使得氧化石 墨烯本身优异的溶解性、分散性得以保留,在低介电常数材料、空间材料、医用材料、发光材 料、液晶材料等领域会有很好的利用前景。
[0011] CN102443247A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接枝POSS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 中以氨基为官能团的POSS在50-100 °C改性修饰氧化石墨烯,再将氧化石墨烯/POSS均匀分 散到环氧树脂基体中,在固化剂的作用下交联键合得到复合材料,浇注成型、冷却脱模。制 得的氧化石墨烯片层上成功接枝了 P0SS,实现了氧化石墨烯和POSS结构上的优势互补,但 由于反应受热力学控制,温度升高与石墨烯接枝的POSS数量受到了很大限制,改性后的环 氧树脂增韧作用也因此受到局限。
[0012] 虽然对石墨烯进行改性可以制得高性能的材料,扩大其运用范围,但现有的石墨 烯改性技术主要是单一基团改性,产物的收率和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烯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反 应程度和改性基团的性质,而不同的单一改性方案大多存在原料利用率不高,产物收率低, 制备成本尚等不利:利用娃烧偶联剂改性氧化石墨條的方法存在实用性不强的缺点;利用 短链含氟硅氧烷改性氧化石墨烯的方法存在石墨烯表面氟硅密度低、硅氧烷利用率不高的 缺点;由于POSS的关环反应为可逆反应,POSS改性氧化石墨烯同样存在POSS转化率低的 不利。这些原因都导致最终石墨烯表面改性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0013]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 十二氟庚基丙基POSS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改性氧化石墨烯具有含 氟密度大和接枝率高的特点。
[001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十二氟庚基丙基POSS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制备 步骤如下:
[0015] (1)将硅烷偶联剂滴加入!^构型的十二氟庚基丙基POSS中,加入弱碱催化剂I, 搅拌,-20?80°C度下反应l-8h后,制得含单环氧官能团化的硅烷偶联剂封端的POSS和T7 构型的十二氟庚基丙基POSS的混合溶液;
[0016] 其中,硅烷偶联剂与!^构型的十二氟庚基丙基POSS物质的量比为I. 01?3:1 ;
[0017] 其中,弱碱催化剂I与硅烷偶联剂的质量之比为0-0. 1 ;
[0018] 其中,弱碱催化剂I为4〇、三乙胺、乙二胺、氨水、环己胺和苯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9] (2)在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表面羧基含量在0. 1?5. Owt. %氧化石墨稀,并超声 分散使其与硅烷偶联剂封端的POSS反应,加入弱碱催化剂II,搅拌,-20?80°C下反应l-9h 后,停止加热并继续搅拌;此时溶液中还有T7十二氟POSS和少量未反应的硅烷偶联剂;
[0020] 其中,弱碱催化剂II与步骤(1)加入的硅烷偶联剂的质量之比为〇-〇. 1 ;
[0021] 其中,弱碱催化剂11为4〇、三乙胺、乙二胺、氨水、环己胺和苯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2] 其中,所述氧化石墨稀由Hummers法制得;
[0023] (3)向上述反应体系中先后分两次加入硅烷偶联剂,首次加入硅烷偶联剂后,搅拌 反应,再加入硅烷偶联剂继续搅拌反应,l-2h -段时间后再加入适量十二氟庚基丙基硅氧 烷,搅拌,在-20?80°C反应6-42h ;
[0024] 其中,步骤(3)中首次加入的硅烷偶联剂的物质的量与[构型的十二氟庚基丙基 POSS物质的量比为0. 4-0. 6 :1 ;
[0025] 其中,步骤(3)中第二次加入的硅烷偶联剂的物质的量与T7构型的十二氟POSS物 质的量之比分别为〇. 2-0. 3 :1 ;
[0026] 其中,步骤(3)中加入的十二氟庚基丙基硅氧烷的物质的量和T7构型的十二氟 POSS物质的量之比为0. 4-2. 2 :1。
[0027] 作为优选,向步骤(3)中改性氧化石墨烯溶液加入水合肼,催化条件下还原,可得 到含氟POSS改性氧化石墨烯的衍生物。
[0028]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十>氣庚基丙基POSS改性氧化石墨條及其衍生物的制 备方法,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采用分步强制闭环接枝工艺,将一步闭环改为两步闭环,并 引入了含氟硅烷对石墨烯表面剩余羧基进行接枝。
[0029] 首先,用硅烷偶联剂KH560与T7十二氟POSS进行封端反应,因该封端反应为一个 可逆平衡反应,封端效率不高,为提高T 7十二氟POSS的封端产物收率,同时防止后续与氧 化石墨烯接枝反应中KH560的竞争导致POSS的接枝率下降,加入KH560的量要略多于T 7 十二氟POSS的量;
[0030] 第一阶段的封端反应之后,即开始接枝反应,利用Hmnmers法制得的氧化石墨稀 与上述POSS反应,为了提高T 7十二氟POSS在氧化石墨烯表面的接枝率与利用率,我们将氧 化石墨烯表面羧基的量远高于T7十二氟POSS的量,利用饥饿投料法,充分提高反应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由于封端反应是可逆平衡反应,溶液中还有一定量未闭环的P0SS,向溶液中 引入适量KH560可以促进二次闭环,此时可以先进行二次闭环再接枝,亦可以先接枝再进 行二次闭环;
[0031] 最后,经过两次封端接枝反应,此时溶液中剩余的T7十二氟POSS和封端POSS含量 已经大幅降低,再次加入硅烷偶联剂,此时硅烷偶联剂用量远高于溶液中未封端的T 7POSS, 使得T7POSS的封端闭环反应变得更为彻底,多余的硅烷偶联剂将通过与羧基反应接枝修饰 到氧化石墨條表面,从而在氧化石墨條表面引入大量的娃氧基团,此时通过反应将十^?氣 POSS接枝反应到石墨烯表面,通过第三次强制封端反应,大幅降低溶液中残留十二氟POSS 浓度,显著提高了 POSS的接枝效率;
[0032] 再加入适量十二氟庚基丙基硅氧烷与氧化石墨烯表面修饰的硅氧基团发生硅羟 基缩合反应,在搅拌、加热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制得具有较高接枝率的十二氟庚基丙基 POSS改性氧化石墨烯。
[0033] 作为最简单直接的接枝反应方法,一步投料一锅煮的方法虽然工艺更为简单直 接,但在进行POSS封端时,惰性的含氟硅氧烷易与活性KH560竞争,发生副反应,与惰性的 含氟硅氧烷反应闭环后的POSS失去了反应活性,无法通过化学反应接枝到石墨烯表面。另 夕卜,反应体系中含氟硅氧烷的含量远高于具有反应活性的闭环POSS的量,二者在与石墨烯 表面羧基反应接枝时存在竞争,使得大量活性闭环POSS无法接枝,最终将会导致T 7十二氟 POSS在石墨烯表面的接枝率大大降低。
[0034] 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使得溶液中各物料分先后有序参与接枝反应,避免了物料 之间的竞争反应,有效提高了接枝效率和含氟POSS的利用率。
[0035] 将硅烷偶联剂一次投料,改为先后二次投料,一次投料时由于偶联剂添加量较大, 导致石墨烯表面大量具有反应活性的羧基基团与偶联剂通过化学反应被占据,使得溶液中 剩余的闭环十二氟POSS不能有效接枝到石墨烯表面。通过饥饿投料法,使溶液中剩余的闭 环十二氟POSS数量远少于石墨烯表面未反应的羧基基团,有效提高接枝效率;因为羧基基 团与十二氟庚基丙基硅氧烷的硅羟基反应效率较低,继续加入KH560使得石墨烯表面接枝 引入大量硅羟基基团,而残余的少量未闭环T 7构型十二氟POSS可继续与之反应封端闭环 并接枝到石墨烯表面,从而达到有效提高T7十二氟POSS的利用率的目的。
[0036]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采用三次封端与一锅法合成工艺,通过工艺优化大幅提 升了接枝效率和含氟POSS利用率,有效减少了 T7十二氟POSS用量,提高了石墨烯表面的 氟硅密度,降低了成本;制备的T7构型十二氟庚基丙基POSS改性氧化石墨烯形成一种表面 凹凸有致、刚性基团与柔性基团均匀分布的微观结构,有效避免了石墨烯的团聚,提高了石 墨烯的分散性,这种特殊的微纳米结构还可以有效降低石墨烯的表面能,进一步改善石墨 烯疏水疏油的表面性质,且含氟POSS的接枝率高、反应完全。长含氟碳链和长链含氟POSS 结构的引入使得石墨烯表面的氟硅含量显著提高,POSS的接入和氟原子的纳米量子效应使 得氧化石墨烯的表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增强了石墨烯的低表面能的优异性质, 疏水疏油的性质进一步提高。将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烯或其衍生物与适当的基体材料如聚氨 酯树脂等通过物理参杂或化学键和方式复合可制成高性能自清洁低表面能涂料,可用于海 洋防腐等工程,防止生物污损和海水腐蚀。另一方面,由于氟原子核外电子云密度高,对核 磁共振有强烈的响应作用,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烯及其衍生物表面氟原子含量高,核磁共振 的显影效果更加理想。笼型结构的POSS是一种良好的小分子药物载体,制得的改性氧化石 墨烯及其衍生物可作为抗癌药物等定向药物的优良载体。除此之外,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烯 及其衍生物具有优异的耐热阻燃性、机械力学性能等,可运用于阻燃材料、刀具材料、空间 材料等众多领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7] 图1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改性氧化石墨烯的FTIR图谱。
[0038] 图 2 为 T7十二氟 POSS FTIR 图谱。
[0039] 图3为含氟硅烷改性KH560饰的氧化石墨烯的FTIR。
[0040] 图4为本发明制备改性氧化石墨烯的方法中步骤⑴中的化学反应图。
[0041] 图5为本发明制备改性氧化石墨烯的方法中步骤⑵中的化学反应图。
[0042] 图6为本发明制备改性氧化石墨烯的方法中步骤(3)中加入KH560的化学反应 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 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 限制。
[0044] 实施例1
[0045]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十二氟庚基丙基POSS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 如下:
[0046] (1)将I. 2mol硅烷偶联剂KH560滴加入I. OmolT7十二氟POSS DMF溶液中,加 入0. 06mol的三乙胺做催化剂,搅拌,25°C加热反应4. 5小时后制得含单环氧官能团化的 KH560封端POSS和T7十二氟POSS的混合溶液,化学反应式如图4所示;
[0047] (2)向上述混合溶液加入由Hummers法制得的表面羧基含量在5. Owt. %的氧化石 墨烯0. 25kg,并超声分散使其与KH560封端POSS反应,加入0. 06mol的三乙胺做催化剂,搅 拌,在20°C加热反应3小时,停止加热后继续搅拌,化学反应式如图5所示;
[0048] (3)向上述反应体系中先后加入0.05mol和0.03mol的KH560反应一段时间,化学 反应式如图6所示;反应Ih后加入I. Omol十二氟庚基丙基硅氧烷,搅拌,在70°C加热条件 反应24小时,制得具有较高接枝率的十二氟庚基丙基含氟POSS改性氧化石墨烯。
[0049] 为了确定改性后十二氟POSS的接枝效果,针对实施例1,对改性前的石墨烯和改 性后并经过除杂处理的氧化石墨烯及T 7十二氟POSS进行傅立叶红外图谱表征,得到图1、 2、 3。图2中,1000?1250CHT1波段对应的是十二氟T 7P0SS中Si-O-Si键的特征峰,对比图 3, 图1中改性并经过除杂处理后的氧化石墨烯的红外图谱在此波段出现明显的特征峰,由 此可知经过二次封端后的POSS已成功地接枝到GO上。
[0050] 烘干溶剂制得十二氟庚基丙基含氟POSS改性氧化石墨烯粉末。改性后的氧化石 墨烯的疏水性能主要取决于氧化石墨烯表面的氟原子的含量,水接触角可以直接反映改性 后氧化石墨烯的疏水性能,用电子水滴角测试仪测量产物的水接触角为150.2°。
[0051] 十二氟庚基丙基POSS改性氧化石墨烯的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0052] 在上述步骤(3)改性GO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蒸馏去水后的水合肼还原剂,催化条件 下还原,得到含氟POSS改性GO的衍生物。
[0053] 实施例2-7
[0054] T7构型十二氟庚基丙基POSS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同实施例 1,制备过程中各原料用量如表1所示,其中,各实施例中加入T 7十二氟POSS均为0. IOmol。
[0055] 表1制备T7构型十二氟庚基丙基POSS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原料用量表
[0056]

【权利要求】
1. 一种十二氟庚基丙基POSS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如 下: (1) 将硅烷偶联剂滴加入^构型的十二氟庚基丙基P0SS中,加入弱碱催化剂I,搅 拌,-20~80°C度下反应l-8h后,制得含单环氧官能团化的硅烷偶联剂封端的P0SS和^构 型的十二氟庚基丙基P0SS的混合溶液; 其中,硅烷偶联剂与^构型的十二氟庚基丙基P0SS物质的量比为1.01~3:1 ; 其中,弱碱催化剂I与硅烷偶联剂的质量之比为〇-〇. 1 ; (2) 在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表面羧基含量在0. 1~5. Owt. %氧化石墨烯,并超声分散使 其与硅烷偶联剂封端的P0SS反应,加入弱碱催化剂II,搅拌,-20~80°C下反应l_9h后,停止 加热并继续搅拌; 其中,弱碱催化剂II与步骤(1)加入的硅烷偶联剂的质量之比为〇-〇. 1 ; (3) 向上述反应体系中分两次再加入硅烷偶联剂,首次加入硅烷偶联剂后,搅拌反应, 再加入硅烷偶联剂继续搅拌反应,l-2h -段时间后再加入适量十二氟庚基丙基硅氧烷,搅 拌,在-20~80°C反应6-42h制得具有较高接枝率的十二氟庚基丙基P0SS改性氧化石墨烯; 其中,步骤(3)中首次加入的硅烷偶联剂的物质的量与^构型的十二氟庚基丙基P0SS 物质的量比为0.4-0. 6 :1 ; 其中,步骤(3 )中第二次加入的硅烷偶联剂的物质的量与T7构型的十二氟P0SS物质的 量之比分别为0. 2-0. 3 :1 ; 其中,步骤(3)中加入的十二氟庚基丙基硅氧烷的物质的量和T7构型的十二氟P0SS物 质的量之比为〇. 4-2. 2 :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二氟庚基丙基P0SS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向步骤(3 )中改性氧化石墨烯溶液加入水合肼,催化条件下还原,可得到含氟P0SS改性 氧化石墨烯的衍生物。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十二氟庚基丙基P0SS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弱碱催化剂I为H20、三乙胺、乙二胺、氨水、环己胺和苯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二氟庚基丙基P0SS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氧化石墨稀根据Hmnmers法制得。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二氟庚基丙基P0SS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弱碱催化 剂11为4〇、三乙胺、乙二胺、氨水、环己胺和苯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文档编号】C01B31/04GK104477904SQ201410853801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31日
【发明者】何辉, 高超, 蒋亚清, 汪米琪, 程沁灵 申请人:河海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