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杨树幼苗移栽大田长效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25640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种植的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杨树幼苗移栽大田长效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树木适宜的种植环境一般以富含丰富有机质的沙壤土为宜,疏松的土质提高果树根系的呼吸作用,有利于根系干物质的积累,提高根系的生长和延伸,扩大果树的地下部分,间接提高根系对于水肥的利用,保持强劲的生命力和抗逆性。

杨树种植选好育苗地是杨树育苗成功的关键,我省普遍推行留根育苗,如果苗圃地选择不当,会影响今后3~4年的育苗效果。育苗地应选疏松的沙壤土或轻壤土,粘重的土壤和保水保肥差的“通体沙”地不宜选用。苗圃地应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地下水位不超过1米,土层厚度不少于0.8米。我省雨水较多,要特别注意不要将苗圃选在易于渍水的低洼平地,并且排水条件要好,在夏季降水量大时能迅速排出积水。杨树是世界上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树种。主要分布北半球温带、寒温带森林树种,北纬22°—70°,从低海拔到4800米。在中国分布范围跨北纬25°~53°,东经76°~134°,遍及东北、西北、华北和西南等地。

植物是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天然宝库,其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超过40万种,某些次生代谢物质是在长期生存竞争中为抵御逆境伤害形成的,往往具有某些特异的生物特性,为研究开发植物源农药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据调查统计,我国作为农药的植物主要集中于楝树、菊科、豆科、卫矛科、大戟科等30多种。从化学角度看,植物源抗虫活性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独特的氨基酸和壳聚糖、蛋白质、萜类与挥发性油、三萜类化合物。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根据景观类树木的种植特点,研究出一种适合园林生长的生长基质,它具备吸附性能和抗虫性能力,同时由于园林景观树大多生长在公园等地区,不具备土质蓬松并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所以这种基质还兼具防止土壤板结,提高土壤腐殖质的特点:

一种杨树幼苗移栽大田长效基质,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5~20wt%磷酸溶液70~90、秸秆纤维45~60、粉煤灰8~12、碳酸氢铵12~16、火山岩30~40、五水硫酸铜4~7、啤酒渣20~26、草炭10~15、聚丙烯酸钾2~4、柏树木屑35~45、萘乙酸0.2~0.4、维生素B1 0.5~1.0、高锰酸钾10~15、贝壳粉15~20和适量的水;

所述的秸秆纤维是混合重量(份)为单位的除虫菊秸秆10~15、鱼藤草秸秆6~10、苦皮藤秸秆6~9、川楝树秸秆3~5、辣椒秸秆2~4及雷公藤秸秆10~14,粉碎成渣,然后放入3~5wt%的NaOH溶液60~70中,加热至65~70℃搅拌4~6h,离心去除表层絮状叶肉成分,将下层残渣水洗2~3遍后烘干的丝状物。

一种杨树幼苗移栽大田长效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将秸秆纤维加入至15~20wt%磷酸溶液中浸泡20~25h,完成后捞出晾30~40min,然后放入微波处理器中,功率800~1000W作用10~15min将纤维表面炭化,得炭化秸秆纤维;

(2)混合粉煤灰、柏树木屑及其它以下未涉及的剩余成分,按料水比1:1~2加水后球磨成匀浆,加入碳酸氢铵、五水硫酸铜、高锰酸钾及(1)所述的炭化秸秆纤维,保温70~80℃搅拌30~45min后备用;

(3)将火山岩进行高温煅烧,迅速喷淋淬水冷却,粉碎成1.5~2.0mm粒径的颗粒,将(2)所述的匀浆,在圆盘离心作用下自然冷却后形成包覆,烘干后即可。

研究利用具有植物源活性的植物秸秆为原料,经过处理过后,使植物秸秆具有抗虫害能力且兼具吸附效果的秸秆纤维,纤维的缠绕可以有效提高土壤的机械张力,使土壤虽然胶质化但彼此并不胶黏过密导致板结,但面临的问题是:具有抗虫特性的植物源植物秸秆,如果直接用于树木栽培的基质,在潮湿和富含各种微生物的土壤中,很快就分解,起不到长期的效果,同时具有抗虫的活性类物质生物碱也会因为水流作用流失严重,所以本发明将这类秸秆先经过处理,去除秸秆中的大部分叶肉成分,保留富含木质素且结构韧性好的木质纤维部分,然后对纤维的表面进行炭化,使其具有吸附能力,不采用传统意义上的高温密闭炭化技术,由于高温对植物源的活性成分具有破坏作用,与本发明的想法相违背。

发明将经过去除叶肉部分的植物秸秆进行微波处理,同样可以对富含木质素的秸秆进行炭化,经过对艾草秸秆的试验,将艾草的秸秆经过烘干、粉碎过40~60目筛,称取10g放入烧杯,加入一定量的磷酸和水浸渍24h,然后放入微波炉中,在一定的功率下辐射一定时间后,取出的粗产品经过酸洗及水洗后得活性炭成分,证明微波在一定条件下炭化秸秆的可行性,试验得出的最优炭化工艺为微波的功率为800~1000W,辐射时间10~15min,秸秆与磷酸与水的质量比例为1:3:20为最宜;而植物源性抗虫活性物质最主要的是生物碱,大多数的生物碱熔点都在150~220℃之间,所以完全在微波提取功率产生的温度之下,有力的保护了生物碱类等活性物质,同时有研究证明:微波的作用还有利于生物碱类的提取,就此有很多期刊也做过类似的研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发明含有颗粒型的培育基质,适用于杨树的长期栽培,颗粒的中心是石粒,经过高温煅烧,容易吸水后裂解,颗粒型的基质更加有利于防止土壤板结,富含有机质,减少无机肥使用量,减缓所施肥料的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因肥料带来的环境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杨树幼苗移栽大田长效基质,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Kg)的原料制成:15~20wt%磷酸溶液80、秸秆纤维50、粉煤灰10、碳酸氢铵15、火山岩36、五水硫酸铜5、啤酒渣24、草炭12、聚丙烯酸钾3、柏树木屑40、萘乙酸0.3、维生素B1 0.7、高锰酸钾14、贝壳粉18和适量的水;

所述的秸秆纤维是混合重量(Kg)为单位的除虫菊秸秆12、鱼藤草秸秆8、苦皮藤秸秆8、川楝树秸秆4、辣椒秸秆3及雷公藤秸秆12,粉碎成渣,然后放入3~5wt%的NaOH溶液65中,加热至65~70℃搅拌4~6h,离心去除表层絮状叶肉成分,将下层残渣水洗2~3遍后烘干的丝状物。

一种杨树幼苗移栽大田长效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将秸秆纤维加入至15~20wt%磷酸溶液中浸泡20~25h,完成后捞出晾30~40min,然后放入微波处理器中,功率800~1000W作用10~15min将纤维表面炭化,得炭化秸秆纤维;

(2)混合粉煤灰、柏树木屑及其它以下未涉及的剩余成分,按料水比1:1~2加水后球磨成匀浆,加入碳酸氢铵、五水硫酸铜、高锰酸钾及(1)所述的炭化秸秆纤维,保温70~80℃搅拌30~45min后备用;

(3)将火山岩进行高温煅烧,迅速喷淋淬水冷却,粉碎成1.5~2.0mm粒径的颗粒,将(2)所述的匀浆,在圆盘离心作用下自然冷却后形成包覆,烘干后即可。

将本发明的栽培基质用于种植杨树的试验,在移栽的过程中,将基质与定植坑底土1:3的比例混合填入坑中,作为实验组,对照组的树木采用常规方式处理,结果证明:使用本发明的基质有效期保持更长,土壤的结构疏松,肥料的利用率很高,杨树的长势更好,实现经济节约近1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