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内串石墨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921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立式内串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体;径向设置在支撑架体内的至少一个炉体,且炉体底端距离地面一定的距离,用于容纳顶推油缸;将炉体内部分割为上下两部分的一对相对设置的炉头电极,且每两个炉体上的炉头电极串接,所述炉体上部和下部内放置串接电极柱;设置在一对炉头电极的外侧、用于固定炉体上部的电极柱坯料的液压抱闸;以及通过炉体上部的电极柱坯料和连接电极与任一对炉头电极导通的送电母排;

从所述炉体上部向炉体内部添加保温料焦粉,所述炉体内上部的电极柱坯料石墨化完成出炉,位于其下方的电极柱坯料推送至炉体上部石墨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内串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上部的电极柱坯料石墨化完成出炉时,位于炉体下部的电极柱坯料向炉体上部上升,其中,从炉体上部向炉体内部添加冷保温料作为冷却剂,所述冷保温料吸收所述石墨化完的电极柱坯料上的热量,作用在上升至炉体上部并与炉头电极导通的电极柱坯料的周围进行保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内串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升至炉体上部并与炉头电极导通的电极柱坯料石墨化完成出炉时,位于其周围进行保温的保温料向下滑动,对炉体下部的电极柱坯料进行预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内串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炉体外侧的换热器;将所述换热器和炉体连通的倾斜放置的溜料槽,所述溜料槽的高端与所述炉体下部连通,低端与所述换热器连通,用于将所述炉体下部的保温料转移至所述换热器内;以及与所述换热器的输出口连通的冷却滚筒,用于将所述换热器内的保温料输出并回收余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内串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换开关,所述转换开关与多个炉体上串接的每对炉头电极连接,用于控制每对炉头电极的导通或断开;一个炉体上部的电极柱坯料石墨化完成,另一个炉体装炉完成,通过所述转换开关切换到另一个炉体上的一对炉头电极送电,此时,除与所述炉头电极导通的另一个炉体外的其他炉体继续出炉或装炉。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内串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架体上、用于装载保温料的运料斗;设置在炉体一侧、用于升降运料斗的升降梯;以及设置在所述炉体和所述升降梯的上方的天车;所述支撑架体由下支撑架和设置在下支撑架上方的上支撑架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内串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的底端呈倒锥形,且换热器的输出口为倒锥形口;所述冷却滚筒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出口通过一弧形管连通,且所述弧形管的高端与倒锥形口连通,弧形管的低端与冷却滚筒的输入端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内串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数量不少于两个时,每个炉体均通过一个倾斜设置的溜料槽与所述换热器连通;每个溜料槽的高端与炉体连通,低端与换热器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内串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数量不少于三个时,多个炉体呈环形或弧形分布;所述天车经过每一个炉体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式内串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包括炉筒和设置在所述炉筒内部的炉墙,所述炉墙由炭砖、耐火砖和保温砖砌成;所述炉筒的材质为耐热钢材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