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介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8941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陶瓷介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前驱体制备:根据化学计量比将BaTiO3、Bi2O3、Na2CO3、TiO2进行混合球磨后,在750-800℃的温度下进行预烧结,冷却,球磨粉碎后得到0.9BaTiO3-0.1Na0.5Bi0.5TiO3的前驱体颗粒;

(2)液相化学包覆:将0.9BaTiO3-0.1Na0.5Bi0.5TiO3的前驱体颗粒均匀分散在丙三醇溶液中形成混合悬浮液,在混合悬浮液中加入氯化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包覆完成后,过滤,烘干得包覆有氢氧化镁的0.9BaTiO3-0.1Na0.5Bi0.5TiO3前驱体颗粒;

(3)共烧结:将包覆有氢氧化镁的0.9BaTiO3-0.1Na0.5Bi0.5TiO3前驱体颗粒在350-450℃的温度下烧结30-60min后,升温至900-1000℃,烧结2-10h,冷却得到高击穿电压陶瓷介电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预烧结时间为10-20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预烧结温度为78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0.9BaTiO3-0.1Na0.5Bi0.5TiO3的前驱体颗粒粒径在2-3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氯化镁溶液浓度为0.01-0.5mol/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0.01-0.5mol/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氯化镁溶液中Mg与0.9BaTiO3-0.1Na0.5Bi0.5Ti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氯化镁与强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为:将包覆有氢氧化镁的0.9BaTiO3-0.1Na0.5Bi0.5TiO3前驱体颗粒在400℃的温度下烧结40min后,升温至950℃,烧结5h,冷却得到电压陶瓷介电材料。

10.一种陶瓷介电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