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支撑侧动式玻璃钢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1448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体支撑侧动式玻璃钢化炉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玻璃板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气体支撑侧动式玻璃钢化炉。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物理玻璃钢化炉一般都具有钢化风机和冷却风机,在玻璃出炉后,钢化风门打开钢化风机储存的急冷风对玻璃进行吹风钢化。常见的玻璃钢化装置,主要通过传送辊进行对待加工玻璃板的传送,例如可参照公开号为cn204400813u的《一种钢化玻璃的生产线》,提到包括生产线平台、输送机,生产线平台包括支脚和设置在支脚上的输送平台,输送平台上设置有多个输送滚轴,沿着输送平台依次设置有加热炉和冷却炉,输送平台的末端搁置有二次加热装置,与输送平台对接。这类输送装置不但对玻璃板本身会造成磨损,而且滚轴本身也会在局部范围对玻璃板的加热和冷却造成阻碍。又参考公开号为cn1351576c的《玻璃板加热设备》,带有二个相互对置且互相平行放置的加热板,在它们之间围成一个用于待加热的玻璃板的空间,其中在加热板的背着玻璃板的背面设有加热装置,加热板是由氧化陶瓷做成的,在加热板中设有孔洞,所述孔洞为了在要加热的玻璃板和各加热板之间形成气垫而由带压力的气体供气,加热装置布置在外壳中,所述外壳布置在加热板的背着玻璃板的背面,外壳由气体供气,气体通过加热板中的孔洞出去。这种结构的加热设计不利于玻璃板的自动传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支撑侧动式玻璃钢化炉。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体支撑侧动式玻璃钢化炉,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依次设置有进板模块、加热模块和冷却模块,所述进板模块、加热模块和冷却模块均设置有对应的壁面板,所述壁面板上分布有气孔或传动辊,所述壁面板斜向前下方,所述壁面板的前方设置有滚轮。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气孔包括有吹气孔和出气孔,所述冷却模块的壁面板下侧对应吹气孔位置处设置有冷风吹气管,所述冷却模块的壁面板下侧对应出气孔位置处设置有冷风调节结构,所述吹气孔和出气孔交错均匀分布在壁面板上。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进板模块的壁面板下端靠滚轮一侧处设置有主转轴,所述进板模块的壁面板下端后侧设置有连杆组,所述进板模块的壁面板下方设置有与连杆组连接的气缸。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加热模块包括有位于壁面板下侧的加热箱,所述加热箱内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箱与吹气孔连通。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加热模块的滚轮上端连接有升降结构,所述加热模块的滚轮下端悬空。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冷风调节结构为带通孔的调节块。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升降结构包括与底座连接的门式架、升降导杆、与滚轮连接的升降板。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连杆组包括与壁面板连接的第一连杆和与底座连接的第二连杆,所述气缸和第一连杆之间通过转轴连接。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加热模块还包括有热风出气管,所述热风出气管位于壁面板下侧对应吹气孔位置处并穿过加热箱。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进板模块的气孔为朝向后上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钢化炉采用气浮或辊传动配合倾斜壁面板的设计,可在钢化炉在进板、加热、冷却过程中增大与气体接触面积,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避免磨损,降低劣品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冷却模块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加热模块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进板模块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进板模块部分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为透彻的理解本发明,在接下来的描述中会涉及一些特定细节。而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时,本发明则可能仍可实现,即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使用此处的这些描述和陈述向所属领域内的其他技术人员有效的介绍他们的工作本质。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上侧”、“下侧”等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相关技术人员在对上述方向作简单、不需要创造性的调整不应理解为本申请保护范围以外的技术。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实际保护范围。而为避免混淆本发明的目的,由于熟知的制造方法、控制程序、部件尺寸、材料成分、电路布局等的技术已经很容易理解,因此它们并未被详细描述。

参照图1、图2,一种气体支撑侧动式玻璃钢化炉,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依次设置有进板模块2、加热模块3和冷却模块4,所述进板模块2、加热模块3和冷却模块4均设置有对应的壁面板5,所述壁面板5上分布有气孔6或传动辊,玻璃板51通过气孔6吹气或传动辊支撑,所述壁面板5斜向前下方,所述壁面板5的前方设置有滚轮7。平时壁面板5为稍稍倾斜状态,即壁面板5上悬浮状态的玻璃板51也同样是倾斜状态,玻璃板51只有边沿部分与滚轮7接触。

另外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2、图3的一种气体支撑侧动式玻璃钢化炉,其中此处所称的“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实施例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依次设置有进板模块2、加热模块3和冷却模块4,所述进板模块2、加热模块3和冷却模块4均设置有对应的壁面板5,所述壁面板5上分布有气孔6,所述壁面板5斜向前下方,所述壁面板5的前方设置有滚轮7,所述气孔6包括有吹气孔61和出气孔62,所述冷却模块4的壁面板5下侧对应吹气孔61位置处设置有冷风吹气管41,所述冷却模块4的壁面板5下侧对应出气孔62位置处设置有冷风调节结构42,所述吹气孔61和出气孔62交错均匀分布在壁面板5上。在实际工作时,冷风吹气管41通过吹气孔61对玻璃吹气进行冷却,然后带有余热的空气就从接近的出气孔62散出。吹气孔61和出气孔62的交错分布保证冷却的冷风能以最近距离及时散出,提高冷却效率。而需要加大冷风的风量时,可调节冷风调节结构42,即出气孔62处的散气风量即可,这样就可以保证冷却效果的同时避免玻璃板被吹起过高。

所述冷风调节结构42为带通孔的调节块,只需要调节冷风调节结构52的位置,即调节冷风调节结构52的通孔与出气孔4之间的位置,进而调节出气孔4处的出风量,结构较简单易用。

另外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2、、图4、图5的一种气体支撑侧动式玻璃钢化炉,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依次设置有进板模块2、加热模块3和冷却模块4,所述进板模块2、加热模块3和冷却模块4均设置有对应的壁面板5,所述壁面板5上分布有气孔6,所述壁面板5斜向前下方,所述壁面板5的前方设置有滚轮7,所述进板模块2的壁面板5下端靠滚轮7一侧处设置有主转轴21,所述进板模块2的壁面板5下端后侧设置有连杆组8,所述进板模块2的壁面板5下方设置有与连杆组8连接的气缸22。需要装卸玻璃板51时,气缸22带动连杆组8撑起壁面板5,使壁面板2旋转到接近垂直的角度,这时候气孔6虽然依据吹气,但由于空气从壁面板5与玻璃板51之间的空间快速流出,使壁面板5与玻璃板51之间形成一个相对于外界气压的负压,即外界空气压向玻璃板51,使玻璃板51不会翻倒出来造成玻璃板51损坏。所述壁面板5下侧设置有与气孔6连通的气腔52,气腔52通过进气管道统一进气,并从气孔6对玻璃板51吹气,提高效率,降低控制难度。

所述连杆组8包括与壁面板5连接的第一连杆31和与底座1连接的第二连杆32,所述气缸22和第一连杆31之间通过转轴8连接。通过这种连杆结构,相比通过电机驱动,结构更耐用,对动力功率要求也较低,有利于制造和维护。

所述进板模块2的气孔6为朝向后上方,形成从空间下端的开口部吹入空气并从空间上端的开口部吹出的空气流体,因此,在与壁面板相对的玻璃板51的内侧面利用上升的空气流体的压力(静压)作用对玻璃板51的内侧面进行气浮支承,同时,由于玻璃板51的内侧面与空气流体的气流接触,因此与其外侧面相比压力降低,因此玻璃板51受到外侧面的按压并被空气流体吸引,成为被空气流体保持的状态,其结果,从玻璃板51的内侧面对竖立姿态的玻璃板51进行强力的气浮支承,从而能稳定地进行玻璃板51的非接触传送以及非接触传送过程中玻璃板51的自动拾取动作。

另外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2、图3的一种气体支撑侧动式玻璃钢化炉,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依次设置有进板模块2、加热模块3和冷却模块4,所述进板模块2、加热模块3和冷却模块4均设置有对应的壁面板5,所述壁面板5上分布有气孔6,所述壁面板5斜向前下方,所述壁面板5的前方设置有滚轮7。所述加热模块3包括有位于壁面板5下侧的加热箱31,所述加热箱31内置有加热器32,所述加热箱31与吹气孔61连通,加热器32负责对吹气孔61吹出的风进行加热,以完成玻璃板51的加热工作。所述加热模块3还包括有热风出气管33,所述热风出气管33位于壁面板5下侧对应吹气孔61位置处并穿过加热箱31,实现加热模块3的快速散风工作。

所述加热模块3的滚轮7上端连接有升降结构9,所述加热模块3的滚轮7下端悬空,即滚轮7只有上端单端支撑连接。玻璃板51加热时需要取出,只需要升降架4带动滚轮7,滚轮7就不会挡住玻璃板51就顺着壁面板5倾斜下滑,此时的玻璃板51依然是悬浮状态,下滑过程不会造成磨损,即使在紧急状态下要快速取出玻璃板51,也不用担心玻璃板51破损。所述升降结构9包括与底座1连接的门式架91、升降导杆92、与滚轮7连接的升降板93。升降板93通过气缸、电机或者类似机构控制,顺着升降导杆92升降,保证滚轮3升降过程足够平稳,滚轮3在平时带动玻璃板6时也有足够的支撑力。

而在需要装卸玻璃板51时,气缸22带动连杆组6撑起壁面板5,使壁面板5旋转到接近垂直的角度,这时候吹气孔61虽然依据吹气,但由于空气从壁面板5与玻璃板51之间的空间快速流出,使壁面板5与玻璃板51之间形成一个相对于外界气压的负压,即外界空气压向玻璃板51,使玻璃板51不会翻倒出来造成玻璃板51损坏。

根据上述原理,本发明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例如加热模块3和冷却模块4分布在壁面板5的上下方,壁面板5只在冷却模块4进行倾斜设计,冷却模块4的输出端设置有下板模块,例如吹气孔、出气孔等气孔可以做成缝隙状,诸如此类。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