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辊机筒体瓷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98696发布日期:2018-08-19 02:46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对辊机陶瓷部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辊机筒体瓷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对辊机多采用不锈钢或合金等金属材质的筒体,主要存在的问题:金属材料硬度低、磨损快、被加工材料易污染、设备维修频繁,直接影响被加工材料的品位和加工效率。市场需要一种高耐磨、耐腐蚀的对辊机筒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辊机筒体瓷件,硬度高,韧性好,提高对辊机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本发明同时提供了对辊机筒体瓷件的制备方法,科学合理、简单易行。

本发明所述的对辊机筒体瓷件,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本发明所述的对辊机筒体瓷件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称取氧化铝微粉、氧化锆微粉、滑石粉、碳酸钡、苏州土、聚乙烯醇和硬脂酸铝,球磨,颗粒细度≤5um达到85%以上,然后加入偏硅酸钠,混磨后制成料浆;

(2)料浆进入喷雾干燥塔造粒,并加入脱模剂;

(3)步骤(2)得到的颗粒加入到成型模具中等静压成型处理,得到坯体,粗修坯体,烧成,分级,冷加工精修,成品包装。

步骤(1)中所述的球磨时间是22-26小时。

步骤(1)中所述的混磨时间是1.5-2小时。

步骤(2)中所述的脱模剂是硬脂酸镁,硬脂酸镁的质量是原料总质量的0.02-0.05%。

步骤(2)中所述的造粒温度是130-140℃。

步骤(2)中当出料口温度达到130℃-140℃时,启动料泵和除尘系统;当泵压达到2.3mpa后,打开喷枪开始造粒。

步骤(3)中所述的成型模具是由弹性好、抗油性好的pur高分子聚氨酯树脂材料制成。

步骤(3)中所述的等静压成型的加压时间为0.2-0.3分钟,保压时间为0.10-0.15分钟,压力为0.8-1.2mpa。

步骤(3)中所述的烧成温度是1530-1560℃。

本发明所述的对辊机筒体瓷件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原料配料:主要原料(配比占0.5%以上的原料)用磅秤称量后,输送带送到配料斗,小料(配比小于0.5%原料)用电子秤计量后单独入磨;

(2)球磨:球磨方法采用分段入料方法,主要原料经过12-15小时的研磨后,再加入其他小料继续研磨;出磨前半小时检测细度,要求颗粒细度≤5um达到85%以上,然后加入悬浮剂,混磨后制成料浆;

(3)喷雾干燥塔造粒:料浆由供料系统中的隔膜泵以2.0-2.3mpa压力压入干燥塔,采用压力式喷雾造粒干燥机完成造粒过程,颗粒料水分保持在3-5%,并加入适量脱模剂;

(4)等静压成型:由于等静压对成型模具有特殊的要求,包括要有足够的弹性和保形能力,有较高的抗张抗裂强度和耐磨强度且脱模性能好;因此我们选择了pur高分子聚氨酯树脂来制作模具;另外,我们通过摸索,掌握了合适的加压时间为0.2-0.3分钟、保压时间为0.10-0.15分钟和压力在0.8-1.2mpa内,保证对辊机瓷件的成型合格率在90%以上;

(5)粗修坯体:成型后的坯体,经0.5-1小时干燥后,要粗修,把毛边修平;

(6)烧成:为了保证烧成过程中,产品不变形,每个产品采用托垫支撑半成品,在自动控温式窑炉中烧成,严格按制定的升温、保温、降温曲线操作,最高烧成温度达1560℃,确保烧成质量;

(7)分级:烧成后的产品要进行外观和内检;

(8)冷加工精修:用金刚石刀具,在磨床上湿磨后,再抛光,尺寸达到精度要求;

(9)成品包装。

本发明所述的对辊机筒体瓷件的化学组成(%):

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如下:

原料配料→球磨(细度≤5um)→料浆→喷雾干燥塔造粒→等静压成型→粗修坯体→烧成→分级→冷加工精修→成品包装

成型工艺:对辊机筒体瓷件的生产难点在于设计和成型。本发明着重解决了等静压成型工艺中瓷块模具的设计,制作和脱模操作工艺技术;首先是瓷块模具的材料选择,经反复试验,选择了富有弹性、成型性能良好的pur聚氨酯树脂材料来制作模具;在设计上突出了圆弧和角度相匹配,弧度方向合理分割单个制品尺寸,使瓷块在角度合理的基础上易于成型,最终半成品易于脱模,成型制品合格率达90%以上。

烧结工艺:筒体瓷块,生产中易产生变形、开裂,压制成型时采用等静压成型压机,并调整造粒粉水分为2-3%,粒度分布:小于2um的颗粒占50-70%,利用等静压机压力在坯体各方向一致的特点,从而使得坯体密度差最小,变形最小。坯体烧成温度1530-1560℃,实验了平放式,增加支垫的码窑方式,最终得到了各性能指标符合要求的筒体瓷块,能够进行系列产品的生产。

本发明充分利用锆铝复合陶瓷的耐磨、韧性好、耐腐蚀性能,以及经济实用易推广特点,经过配方研究和生产工艺的调整,生产出了形状各异的对辊机筒体瓷块。制品成型合格率达90%以上。提高了产品耐磨、耐腐蚀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的维修时间。

本发明制备的对辊机筒体瓷块指标:

硬度:hra≥86

体密:≥3.74g/cm3

吸水率<0.01%

耐磨性:为铸铁50倍以上为合金20倍以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解决了对辊机挤压、磨损严重的工况下,传统部件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提高了产品耐磨、耐腐蚀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的维修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制备的对辊机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制备的对辊机筒体瓷件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制备的对辊机筒体瓷件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对辊机筒体瓷件上的凹坑结构示意图;

图中:1、瓷件;2、凹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以图1中尺寸的滚筒瓷件生产为例,首先根据成品尺寸的要求,依据材料的干燥收缩和烧成收缩比率,按照121.50%的比率放尺,制作模具。

原料如下:

(1)称取氧化铝微粉、氧化锆微粉、滑石粉、碳酸钡、苏州土、聚乙烯醇和硬脂酸铝,球磨,颗粒细度≤5um达到85%以上,后加入偏硅酸钠,混磨制成料浆;

(2)料浆进入喷雾干燥塔造粒,外加入原料总质量0.03%的硬脂酸镁作为脱模剂;

(3)步骤(2)得到的颗粒加入到成型模具中等静压成型处理,得到坯体,粗修坯体,烧成,分级,冷加工精修,成品包装。

产品指标如下:

硬度:hra=86

体密:3.75g/cm3

吸水率0.008%

实施例2

以图1中尺寸的滚筒瓷件生产为例,首先根据成品尺寸的要求,依据材料的干燥收缩和烧成收缩比率,按照120.50%的比率放尺,制作模具。

原料如下:

(1)称取氧化铝微粉、氧化锆微粉、滑石粉、碳酸钡、苏州土、聚乙烯醇和硬脂酸铝,球磨,颗粒细度≤5um达到85%以上,后加入0.5%偏硅酸钠,混磨制成料浆;

(2)料浆进入喷雾干燥塔造粒,并外加入原料总质量0.03%的硬脂酸镁作为脱模剂;

(3)步骤(2)得到的颗粒加入到成型模具中等静压成型处理,得到坯体,粗修坯体,烧成,分级,冷加工精修,成品包装。

产品指标如下:

硬度:hra=87

体密:3.82g/cm3

吸水率0.006%

实施例3

以图1中尺寸的滚筒瓷件生产为例,首先根据成品尺寸的要求,依据材料的干燥收缩和烧成收缩比率,按照120%的比率放尺,制作模具。

原料如下:

(1)称取氧化铝微粉、氧化锆微粉、滑石粉、碳酸钡、苏州土、聚乙烯醇和硬脂酸铝,球磨,颗粒细度≤5um达到85%以上,后加入0.6%偏硅酸钠,混磨制成料浆;

(2)料浆进入喷雾干燥塔造粒,并外加入原料总质量0.03%的硬脂酸镁作为脱模剂;

(3)步骤(2)得到的颗粒加入到成型模具中等静压成型处理,得到坯体,粗修坯体,烧成,分级,冷加工精修,成品包装。

产品指标如下:

硬度:hra=88体密:3.96g/cm3吸水率0.00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