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煅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468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水泥煅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煅烧装置,特别是一种能够煅烧水泥的装置。
目前的水泥煅烧装置一般都是凭经验掌握煅烧层的温度和加料的深度,由于布料不匀,通风不均,因而上火速度也不一样,时常产生偏火、结大块、塌边、边部熄火、漏生料。同时,由于烟尘通过烟筒自然排放,掌握煅烧层温度靠工人插扦观察、判断,工人常年工作在高温高粉尘的环境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煅烧的水泥质量较高,成本较低,节约其燃料,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劳动强度,方便操作的水泥煅烧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外壳〔1〕、上火栓〔2〕和顶盖〔7〕组成,顶盖〔7〕上设有电磁活门〔9〕、进料口〔8〕和热电偶插孔〔11〕。
上火栓〔2〕与顶盖〔7〕的中心相连接,且伸进煅烧层,由于设有上火栓〔2〕,使煅烧装置的预热层、烧成层、冷却层均形成一个双向环状层。由常规烧成过程的单向进行变为内外双向进行。这样,有利于中心部通风上火,加快了生料的烧成速度,避免了周围温度过高、结大块、边部熄火,甚至漏生料的问题发生。上火栓〔2〕的直径为外壳〔1〕内径的0.20至0.25倍,伸入煅烧层的长度为煅烧层深度的0.4至0.6倍。
上火栓〔2〕由冷却水套〔3〕和耐火材料〔4〕制成,冷却水套〔3〕一般采用钢管,管外包有耐火材料(如耐火砖),管内有冷却水进水管〔6〕和出水管〔5〕。
布料不均,会造成通风不均,甚至熄火,不是漏生料或料未被烧成,就是烧过火候,造成结块,一来浪费能源,需烧成时间较长,二来影响产量和质量。为使布料均匀,在顶盖〔7〕上设有3至12个均匀分布的进料口〔8〕,在进料口〔8〕的下方有鸭嘴型布料器〔10〕。
为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解决因偏火、底火不均的现象和因看火工人估计有误而造成的煅烧层温度掌握不准,有损于水泥产量和质量的问题,于顶盖〔7〕上均匀地布有3至6个电磁活门〔9〕,靠近每个电磁活门〔9〕有热电偶插孔〔11〕。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节约燃料,提高水泥的产量和质量,解决了严重粉尘污染和工人长时间高温作业的问题。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结构的纵向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即顶盖平面图)。
参照图1〔1〕为水泥煅烧装置的外壳,上火栓〔2〕,是由冷却水套〔3〕(普通钢管制)外加耐火砖做成。冷却水套内设有冷水进水管〔6〕和出水管〔5〕,上火栓〔2〕的直径为外壳〔1〕内径的0.21倍,伸进煅烧层的长度为煅烧层深度的0.5倍。
参照图2〔7〕为顶盖,在顶盖上均布4个电磁活门〔9〕、8个进料口〔8〕和8个热电偶插孔〔11〕。热电偶将探测到的煅烧层的温度信号传送到自控装置,由自控装置控制电磁活门〔9〕的开闭,以调节上风量,控制上火速度,达到控制煅烧温度的目的。当煅烧装置内某区温度达到要求,该相对应区的电磁活门〔9〕将自动关闭,阻止上风和温升;若煅烧装置内某区温度不符合要求,该相对应区的电磁活门〔9〕将自动打开,使该区通风量增大,从而提高上火速度,使煅烧层温度升高。当煅烧层高度下降到规定高度时,自动装置便起动皮带输送机,把原料送入进料口〔8〕上方的储料漏斗,通过进料口〔8〕下方的鸭嘴型布料器〔10〕倾入煅烧层,当上升到规定高度时,自动控制装置便仃止皮带输送机运转。
进料口〔8〕上面有盖,进料时,把盖打开;加料和卸料时,可关闭电磁活门,防止大量粉尘污染环境。
权利要求
1.一种由外壳[1]、顶盖[7]组成的水泥煅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1]中有上火栓[2],顶盖[7]上设有电磁活门[9]、进料口[8]和热电偶插孔[11]。
2.按照权利要求
1.所说的水泥煅烧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火栓〔2〕与顶盖〔7〕的中心相连,且伸进煅烧层;上火栓〔2〕的直径为外壳〔1〕内径的0.2至0.25倍;伸进煅烧层的长度为煅烧层深度的0.4至0.6倍。
3.按照权利要求
1.所说的水泥煅烧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火栓〔2〕的冷却水套〔3〕内有冷水进水管〔6〕和出水管〔5〕,外有耐火材料〔4〕。
4.按照权利要求
1.所说的水泥煅烧装置,其特征在于顶盖〔7〕上有3至12个进料口〔8〕均布,进料口〔8〕的下方有鸭嘴型布料器〔10〕。
5.按照权利要求
1.所说的水泥煅烧装置,其特征在于顶盖〔7〕上有3至6个电磁活门〔9〕均布,靠近电磁活门〔9〕有热电偶插孔〔11〕。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水泥煅烧装置。该装置内设有上火栓,栓与顶盖相连,顶盖上设有电磁活门、热电偶插孔、进料口、鸭嘴型布料器与进料口相接,并置其下方。解决了偏火、结大块、塌边、边部熄火、漏生料等技术难题,实现了中心上火、电子自动控温、分区控风的自动化生产,可达到提高水泥质量、增加产量、减少能耗、降低成本和劳动强度、改善环境的目的。
文档编号C04B7/00GK86201365SQ86201365
公开日1987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1986年3月12日
发明者朱惠芬 申请人:朱惠芬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