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线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409400阅读:来源:国知局
61]根据本发明的本体100设置有一个输送带200。
[0062]上述输送带200设置于上述本体100,使其能够进行无限轨道旋转。
[0063]上述输送带200的两端分别由一对引导乳辊旋转支撑。
[0064]上述一对引导乳辊由左侧的第一、二引导乳辊210与,右侧的第一、二引导乳辊220构成。
[0065]上述左侧第一、二引导乳辊210在输送带200的左侧端上下间隔配置,从而旋转支撑输送带200的左侧端。
[0066]上述右侧的第一、二引导乳辊220在输送带200的右侧端上下间隔配置,从而旋转支撑输送带200的右侧端。
[0067]由此,在输送带200形成水平连接左侧端与右侧端的两个移动路径(①,②)。
[0068]上述两个移动路径(①,②)可以是由左侧端沿着右侧端的第一移动路径(①)与,由右侧端沿着左侧端的第二移动路径(②)。
[0069]实际基板移动的路径是沿着由移动的输送带200形成的上述第一移动路径(①)进行移动。
[0070]在此,上述输送带200的前方配置有前方侧输送带20。
[0071]上述前方侧输送带20也被设置成可进行无限轨道旋转,从而连续输送基板。
[0072]而且,上述前方侧输送带20与上述输送带200为了使基板能够水平地进行移动,而相互形成水平且并排地进行配置。
[0073]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输送带200的前端设置有划线单元110,其能够将由前方侧输送带20输送的基板,沿着XY方向进行划线。
[0074]虽未图示于附图,上述划线单元110在基板设置有能够沿着XY的方向进行划线的划线轮,而设置划线轮的头部能够沿着XY方向进行移动。
[0075]而且,上述输送带200上形成有实现后续工序的区域。
[0076]实现上述后续工序的区域设置有进行该工序的单元。
[0077]在本发明中,后续工序可以是将基板按各个单位进行切割的切割工序或者提取已切割的单位的提取工序。
[0078]另外,切割工序、提取工序可以依次实施。
[0079]S卩,在输送带200之上,划线单元110的后方配置有切割单元120,上述切割单元120的后方配置有提取单元130。
[0080]切割单元120具有切断在基板之上被划线的单位的作用。
[0081]上述提取单元130具有只提取被切割的单位,将其装载于卸载位置的作用。
[0082]工序控制单元300
[0083]参照图1,本发明的工序控制单元300在输送带200的至少一个以上的位置上对上述输送带200加压或者解除加压,从而控制上述输送带200的移动,对被输送的基板连续进行划线工序及如同切割工序或者提取工序的后续工序。
[0084]下面将详细说明其构成。
[0085]上述工序控制单元300大致由第一自重乳辊310与,第二自重乳辊320与,驱动乳辊330与,夹紧带340构成。
[0086]第一自重乳辊310配置于第一移动路径(①)之上,因自重向下方移动的同时以第一压力向输送带200加压及解除加压,从而控制输送带200的移动方向。
[0087]上述第一自重乳辊310配置于输送带200的前端与,实现后续工序的区域之间。
[0088]上述第一自重乳辊310在上述被配置的区域内沿着与输送带200的第一移动路径(①)形成直交的垂直轴的方向可升降地进行配置。
[0089]上述垂直轴可以是与输送带200形成垂直的轴。
[0090]上述第一自重乳辊310能够由引导件400引导升降。在后文将对上述引导件400的构成进行叙述。
[0091]在此,上述输送带200的前端是划线区域,形成上述后续工序的区域是切割工序区域。
[0092]上述第二自重乳辊320配置于输送带200的前端与,形成后续工序的区域的后端之间,沿着与第二移动路径(②)形成水平的水平轴可移动地进行配置。
[0093]尤其,上述第二自重乳辊320配置于输送带200的内部,沿着水平轴可移动地进行配置。由此,缩小输送带200的上下方向的大小,使得能够减小整个装置的大小。
[0094]第二自重乳辊320配置于第二移动路径(②)之上,沿着水平轴进行移动的同时以第二压力加压于输送带200,从而控制输送带200的移动方向。
[0095]上述第二自重乳辊320由外部驱动力被强行移动为佳。
[0096]第二自重乳辊320以第二压力加压于输送带200,且上述第二压力比上述第一压力更大。
[0097]并且,产生外部驱动力的装置能够使用具有沿着水平轴可伸缩的轴510的气缸500、或者弹性弹簧(未图示),来产生直线驱动力或者弹性力。
[0098]因此,若使用气缸500,第二自重乳辊320则可旋转地设置于轴510的端部。
[0099]上述驱动乳辊330配置于上述输送带200的前端与上述第二自重乳辊320之间,强行旋转或者驱动输送带200。
[0100]上述夹紧带340设置于第一自重乳辊310的两侧部,是为了在各夹紧位置阻止输送带200的移动而在该位置夹紧输送带200的装置。
[0101]上述夹紧带340沿着第一移动路径(①)分别配置于第一自重乳辊310的前后的第一夹紧带341与,第二夹紧带342而构成。
[0102]上述第一夹紧带341与,第二夹紧带342可升降地进行配置。
[0103]上述第一夹紧带341配置于作为划线区域与第一自重乳辊310之间的第一夹紧位置。
[0104]上述第二夹紧带342配置于作为第一自重乳辊310与提取区域之间的第二夹紧位置。
[0105]虽未图示,上述夹紧带340是根据升降装置在该夹紧位置对输送带200进行夹紧或者解除夹紧地进行升降,从而强行中止或者解除输送带200移动的装置。
[0106]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自重乳辊310能够由引导件400引导其进行上下直线移动。
[0107]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引导件的一个例的示意图。
[0108]参照图2,根据本发明的引导件400是沿着垂直轴引导第一、二自重乳辊310、320的升降的装置。
[0109]上述第一自重乳辊310具有中空形状的第一自重乳辊本体311与,可旋转地插入设置于上述第一自重乳辊本体311的中空,且两端向第一自重乳辊本体311的两端突出的第一旋转轴312。
[0110]上述引导件400具有位于上述第一自重乳辊本体311的两端侧的一对引导件本体410,上述一对引导件本体410设置于本体100。
[0111]上述一对引导件本体410形成有沿垂直方向并以夹于第一旋转轴312的两端的状态沿着垂直方向的轴引导升降的具有一定长度的引导孔420。
[0112]由此,本发明的第一自重乳辊310的升降根据引导件400进行引导。
[0113]而且,虽未图示,构成图2中图示的引导件,使其形成水平,因此若第二自重乳辊320沿着水平轴进行移动,则可以对其进行引导。
[0114]此时,引导第二自重乳辊320的移动的引导件配置于输送带200的内部为佳。
[0115]此外,如图3所示,也可使用在第一旋转轴312的两端设置有一对小齿轮430的引导件400。
[0116]当然,虽未图示于附图,也可以水平构成上述引导件,从而能够引导第二自重乳辊320的移动。
[0117]上述一对引导件本体410设置有上述一对小齿轮430齿轮连接的一对齿条440。
[0118]因此,若使第一自重乳辊310进行升降,因小齿轮430与齿条440进行齿轮连接,所以能够解决进行升降时第一旋转轴312的两端出现错位等的问题。
[0119]并且,若使第二自重乳辊320沿着水平轴进行升降,因小齿轮430与齿条440进行齿轮连接,所以能够解决进行水平移动时第二自重乳辊320的第二旋转轴(未图示)的两端错位等问题。
[0120]然后,参照图4至图7,说明使用具有与上述相同构成的划线装置的划线方法。
[0121]图4是表示对输送的基板开始进行划线工序与作为后续工序的提取工序的过程的示意图。
[0122]参照图4,输送带200根据驱动乳辊330的驱动进行无限轨道旋转。
[0123]在此,在输送带200形成第一移动路径(①)与第二移动路径(②)。
[0124]第一基板11在输送带200的前端由划线单元110 (参照图1)进行划线,且沿着第一移动路径(①)进行移动。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