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法玻璃过渡辊台及向其首次引入玻璃头子的方法_2

文档序号:9500104阅读:来源:国知局
密封挡帘及其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1是电加热装置的示意图。
[0037]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0038]1:下渣箱,11:下直梁,12:保温层,13:门塞,14:承重面板,15:侧墙,16:密封板,17:导向板,18:二氧化硫导入口,19:侧墙支架,110:侧墙固定件,111:门塞把手,112:石墨端盖;
[0039]2:上罩,21:承重梁,22:钢板,23:保温层,24:连接螺杆及螺栓,25:边封,26:U形凹槽,27:支撑钢板;
[0040]3:传动机构,31:带离合减速箱,32:轴头支撑座,33:小万向连接轴,34:辊子支撑轴承,35:大万向连接轴,36:离合连轴器,37:过桥箱,39:防护罩;
[0041]4:电加热装置,41:吊挂架,42:防护罩,43:吊挂环,44:加热体;
[0042]5:棍子;
[0043]6:擦锡装置,61:调节丝杠,62:丝杠螺母,63:万向固定部件,64:万向连接部件,65:石墨块,66:上楔块,67:板簧,68:下楔块,69:拉杆;
[0044]7:密封挡帘,71:活动挡帘片,72:固定挡帘片,73:挡帘片固定导轨,74:连杆;
[0045]8:密封挡帘调节机构,81:调节支撑横梁,82:链条,83:滑轮机构,84:链条连接件,85:减速箱,86:拉力链轮,87:调节链轮,88:张紧链条,89:张紧链轮,810:配重机构,811:支撑架,812:动力链轮,813:调节轮;
[0046]9:吊挂;
[0047]10:导轨;
[0048]01:滚轮;
[0049]06:支座,061:立筋板,062:加强筋板,063:固定座,064:调节螺纹孔,065:固定螺纹孔,066:支撑块;
[0050]600:U形组件,601:U形框架,602:U形导轨,603:保温墙,604:保温层
[0051]07:动力传动轴;
[0052]08:氮气、氢气混合气体包接口;
[0053]09:锡槽大梁;
[0054]101:退火窑棍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55]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浮法玻璃过渡辊台及向其首次引入玻璃头子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0056]图1和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浮法玻璃过渡辊台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浮法玻璃过渡辊台位于锡槽和退火窑之间,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导轨10、下渣箱1、擦锡装置6、支座06、辊子5及其传动装置3、电加热装置4、上罩2、密封挡帘7及其调节机构8和吊挂9,其中,下渣箱1是盛装辊子5从锡槽带入的锡渣的箱体,并用于套装擦锡装置6、支撑辊子5以及阻隔空气从下部浸入锡槽的密封箱;导轨10位于下渣箱1的下部,过渡辊台可以在导轨10上移动,防止固定的过渡辊台由于热膨胀而导致的损坏;支座06位于下渣箱1上侧的两端,由U形组件600的U形框架601 (参见图6)包裹并固定,U形框架601固定于下渣箱1的上侧,并穿过下渣箱1的侧墙15 (参见图4);擦锡装置6与下渣箱1分体设置,其套装在下渣箱1上,并设置有固接于支座06上的擦锡调节机构,用于擦掉辊子5上粘着的锡点、锡灰等杂物;辊子5位于擦锡装置6的上方,是由辊体和辊头两部分组成,辊体穿过下渣箱1的侧墙15 (参见图4),辊头固定于所述支座06上,辊子5和擦锡装置6与支座06形成一个整体;传动装置3与辊子5的辊头相连,并与退火窑的动力传动轴通过连轴器等部件连接,使过渡辊台的辊子5和退火窑的辊子同步运转,用于将玻璃带拉出锡槽;电加热装置4沿辊子5轴向方向安装在辊子5的上方,电加热装置4的加热体44 (参见图11)以连接到对称焊接在上罩2两侧的倒“L”形吊挂架41的吊挂环43(参见图11)为支撑体,其上部穿过上罩2下部的U形凹槽26 (参见图9),用于对放置于辊子5上的玻璃带进行加热;上罩2是辊子5上部的密封罩,吊挂9是固定上罩2的连接杆,上罩2的上端通过销轴与吊挂9连接,吊挂9的上端通过螺母和连接板与锡槽大梁连接;上罩2也用来支撑密封档帘7,用来保证锡槽尾部的密封,密封挡帘位7于上罩2设有的间隙中,其上端连接到调节机构8而可以上下移动,密封挡帘7的下端为自由端,用于密封过渡辊台,从而保证锡槽压力以及防止空气进入。
[0057]其中,导轨10分段布置在下渣箱1的下直梁11的下方,每段导轨设有两块,一块安装于锡槽底部处于锡槽和退火窑之间的大梁上,另一块焊接在下渣箱1的下直梁11上,下渣箱1底部安装的的滚轮01放置于导轨之中,使得该过渡辊台整体置于该导轨10之中,在辊子5发生膨胀时,该过渡辊台可在导轨10间移动,防止固定过渡辊台因热膨胀而产生的损坏,每段导轨的长度大于每个辊子最大膨胀长度之和,该长度根据计算及经验值设定。
[0058]下渣箱1为开放型的箱体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下直梁11、保温层12、门塞13、承重面板14、侧墙15、密封板16和导向板17、二氧化硫导入口 18、侧墙支架19、侧墙固定件110、门塞把手111和石墨端盖112,其中,下直梁11为整个下渣箱1的支撑梁,分布固定于箱体的下侧,下直梁11的下端安装有放置于导轨10中的滚轮01 (参见图1),使下渣箱可沿导轨10移动;保温层12位于箱体内的底部,用于防止热量损失;承重面板14位于箱体的上侧,承重面板14上开设有多个孔洞,承重面板14和保温层12之间形成空腔,辊子5上掉落的锡渣从该孔洞落入下渣箱1的空腔内;箱体沿辊子5轴向方向上的两端各设有多个(一般4?3个)开口,开口处设有门塞13,门塞13上设有便于拔出门塞13的门塞把手111,并且拔出门塞13后,可将空腔内的锡渣从开口处清除;侧墙15位于下渣箱1的两端部并对称分布,每一端的侧墙15分别三段,两段之间安装有用于固定侧墙15的侧墙支架19,每段侧墙由两块具有凹槽的墙块以凹槽侧相对的方式拼接而成,并将侧墙15侧边固定于侧墙支架19上;拼接后的侧墙15在棍子5的轴向方向形成用于穿套棍子5的圆形孔和用于穿套U形组件的矩形间隙,密封板16有多块,设置在每一辊子5的两侧,且位于下渣箱1两端的侧墙15之间,出于密封板16自身膨胀性的考虑,每块密封板16可分为多段,两段之间各设有两块导向板17用螺钉铆接连接或者焊接,优选采用螺钉铆接,便于拆卸这样为密封板16的热膨胀留下足够空间,防止密封板16的热变形;该矩形间隙上部用石墨端盖112覆盖并固定,该石墨端盖112与擦锡装置6的石墨块65 (参见图7)的端部接触;靠近锡槽的侧墙支架19的上部设有二氧化硫导入口 18,从该导入口 18导入二氧化硫,用于润滑辊子5并及时消除锡灰。
[0059]图5示出了支座06的结构,图6示出了 U形组件600的结构。参考图5和图6,U形组件600包括U形框架601、U形导轨602、位于U形导轨两侧的保温墙603和位于U形导轨和保温墙底部的保温层604,U形框架601固定于下渣箱1的箱体上侧,其长度长于辊子5的辊体长度,并延伸到一对支座06的底部并固定,该U形组件穿过下渣箱1侧墙的矩形间隙;擦锡装置6装配于该U形组件600内,U形导轨602位于辊子5和擦锡装置6的拉杆69(参见图7)之间,并延伸到与辊子5相对应的一对侧墙15的矩形间隙内;保温墙603与侧墙15的矩形间隙18的侧壁之间留间隙,且保温墙603顶部从U形导轨侧到外边缘向下倾斜,有利于使擦掉的锡渣从该间隙中落入下渣箱的空腔内。
[0060]支座06包括立筋板061、固定于立筋板061上部的加强筋板062、固定座063、螺纹调节孔064、螺纹固定孔065和用于支撑立筋板061和辊子5的支撑块066,支撑块066包括分离的上支撑块和下支撑块,下支撑块紧贴并固定于U形框架601的底面,上支撑块与下支撑块之间具有间隙,其通过螺纹调节孔064与立筋板061固定,通过螺纹调节孔的螺杆可以调节上支撑块的高度;立筋板061的上部具有U形凹槽,用于放置辊子5的辊头,该U形凹槽的两侧固定有两块加强筋062 ;立筋板061的下部靠近支撑块066的间隙的位置设有两个固定座063,用于固定擦锡装置6的万向固定装置63 (参见图7),便于安装擦锡装置6的擦锡调节机构;螺纹固定孔065位于上支撑块的外侧,用于连接换辊装置的拉车或卸辊车。
[0061]结合图6和图7所示,擦锡装置6与下渣箱1分体设置,并穿套于下渣箱1的侧墙15,擦锡装置6包括石墨块65、板簧67构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